用于不等节间桁架梁顶推施工的短滑道梁及顶推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5764722发布日期:2018-10-26 19:50阅读:555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桥梁施工技术领域,具体涉及用于不等节间桁架梁顶推施工的短滑道梁及顶推方法。



背景技术:

桁架梁为节点受力结构,其顶推施工一般按节间长度重复顶推步骤,即滑块支撑桁架梁顶推一个节间长度,然后千斤顶顶起桁架梁,滑块后移一个节间长度,千斤顶回油,滑块支撑桁架梁,重复顶推、起顶步骤,直到将桁架梁顶推至设计位置。滑块支撑钢梁的位置和千斤顶起顶的位置为桁架梁节点及节点附近,其位置相对固定。

桁架梁一般为等节间结构,设其节间长度为n,其顶推施工一般按照长度n重复,其滑道梁一般也设计成跟节间长度n相匹配的短滑道梁,滑块、千斤顶在滑道梁上的位置相对比较固定。

多孔简支钢桁梁采用顶推法施工时,需先将简支结构变成连续结构,由于简支梁端头有一定的长度,变成连续结构后相邻两孔简支梁之间增加了一个长度d,导致顶推施工时存在着n和n+d两种长度。

滑道梁设计需满足这两种节间长度的交替变化,同时滑块、千斤顶的布置要在桁架梁可承受竖向荷载的位置,现有的滑道梁千斤顶和滑块的位置相对固定,只能应用在同等节间长度的桁架梁顶推施工上,对不同节间长度的适应性差的问题,不适用于不同节间长度交替变化的需求。

有鉴于此,急需对现有的不等节间桁架梁顶推施工装置进行改进,使其能够应用在不同等节间长度的桁架梁顶推施工上,满足桁架梁不同节间长度交替变化的需求。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现有的桁架梁顶推装置存在对不同节间长度的桁架梁适应性差、不能适用于不同节间长度交替变化的桁架梁顶推施工的问题。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用于不等节间桁架梁顶推施工的短滑道梁,包括箱型梁,所述箱型梁的顶部设有不锈钢板,所述不锈钢板支撑在滑块的底部,所述箱型梁的两侧均设有千斤顶支撑平台,两个所述千斤顶支撑平台沿着桁架梁的宽度方向设置,千斤顶、分配梁由下至上依次设置在所述千斤顶支撑平台的顶部,千斤顶沿顶推方向在所述千斤顶支撑平台上移动。

在上述方案中,所述千斤顶支撑平台与所述箱型梁的底部在同一平面内,所述箱型梁的顶部伸出所述千斤顶支撑平台的顶部设置。

在上述方案中,所述箱型梁和所述千斤顶支撑平台均由钢板焊接而成。

在上述方案中,所述箱型梁和两个所述千斤顶支撑平台之间通过焊接固定。

在上述方案中,所述箱型梁的底部设有用于支撑所述箱型梁的支撑结构。

在上述方案中,所述支撑结构固定在承台或者桩基础上,所述支撑结构包括墩身或者钢管桩。

在上述方案中,滑块的底部设有工程塑料合金板,所述不锈钢板与所述工程塑料合金板之间形成摩擦副,所述摩擦副间涂抹润滑油脂。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不等节间桁架梁顶推施工的顶推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安装短滑道梁,千斤顶、分配梁依次安装在箱型梁的千斤顶支撑平台上,千斤顶、分配梁支撑桁架梁,滑块后移一个节间长度n;

步骤二:千斤顶回油,滑块支撑桁架梁,通过水平千斤顶将桁架梁向前顶推一个节间长度n;

步骤三:滑块支撑桁架梁,千斤顶、分配梁后退距离d;

步骤四:千斤顶、分配梁支撑桁架梁,滑块后移距离n+d;

步骤五:千斤顶回油,滑块支撑桁架梁,通过水平千斤顶将桁架梁顶推距离n+d;

步骤六:滑块支撑桁架梁,千斤顶、分配梁前移距离d;

步骤七:重复步骤一、步骤二,开始常规节间长度n顶推施工。

在上述方案中,在所述步骤三中,千斤顶、分配梁采用人工移动或者采用倒链拖拽的方式移动。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设有箱型梁和千斤顶支撑平台,千斤顶、分配梁位置可沿顶推方向在千斤顶支撑平台上移动,以适应桁架梁不等节间顶推而引起的节点位置的变化,实现不等节间顶推施工,具有结构简单、施工操作方便的优点。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将纵向千斤顶安装在本发明上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将本发明安装在桁架梁上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支撑在滑块底部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图4中a处的放大图;

图6为本发明施工的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用于不等节间桁架梁顶推施工的短滑道梁及顶推方法,千斤顶、分配梁位置可沿顶推方向在千斤顶支撑平台上移动,以适应桁架梁不等节间顶推而引起的节点位置的变化,实现不等节间顶推施工,具有结构简单、施工操作方便的优点。下面结合说明书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做出详细说明。

如图1~图5所示,本发明提供的一种用于不等节间桁架梁顶推施工的短滑道梁,包括箱型梁10,箱型梁10的顶部设有不锈钢板30,不锈钢板30支撑在滑块70的底部,箱型梁10的两侧均设有千斤顶支撑平台20,两个千斤顶支撑平台20沿着桁架梁的宽度方向设置,千斤顶50、分配梁60由下至上依次设置在千斤顶支撑平台20的顶部,千斤顶50沿顶推方向在千斤顶支撑平台20上移动。

如图1和图2所示,其中,千斤顶支撑平台20与箱型梁10的底部在同一平面内,箱型梁10的顶部伸出千斤顶支撑平台20的顶部设置,可满足千斤顶50沿滑道梁长度方向前后移动,以适应桁架梁节间长度及节点位置的变化。

箱型梁10和千斤顶支撑平台20均由钢板焊接而成,箱型梁10和两个千斤顶支撑平台20之间通过焊接固定,使结构更加稳定。

如图3所示,箱型梁10的底部设有用于支撑箱型梁10的支撑结构,使其能够承受桁架梁顶推时的荷载。其中,支撑结构固定在承台或者桩基础上,且支撑结构为墩身或者钢管桩等。

如图4和图5所示,滑块70的底部设有工程塑料合金板40,不锈钢板30与工程塑料合金板40之间形成摩擦系数较小的摩擦副,桁架梁可克服较小的摩擦力顶推前移,使滑块70能够相对箱型梁10滑动,进一步优化地,在摩擦副间涂抹润滑油脂进一步减小摩擦力。

如图6所示,本发明不等节间桁架梁顶推施工的顶推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安装短滑道梁,千斤顶50、分配梁60依次安装在箱型梁10的千斤顶支撑平台20上,千斤顶50、分配梁60支撑桁架梁,使滑块70和桁架梁分离,滑块70后移一个节间长度n,为桁架梁的顶推做准备;

步骤二:千斤顶50回油,滑块70支撑桁架梁,通过水平千斤顶将桁架梁向前顶推一个节间长度n;

步骤三:滑块70支撑桁架梁,千斤顶50、分配梁60后退距离d,适应桁架梁不等节间的顶推;

步骤四:千斤顶50、分配梁60支撑桁架梁,滑块70后移距离n+d,为下一次顶推做准备;

步骤五:千斤顶50回油,滑块70支撑桁架梁,通过水平千斤顶将桁架梁顶推距离n+d;

步骤六:滑块70支撑桁架梁,千斤顶50、分配梁60前移距离d;

步骤七:重复步骤一、步骤二,开始常规节间长度n顶推施工。

其中,由于千斤顶50、分配梁60的重量较轻,因此千斤顶50、分配梁60可采用人工移动或者采用倒链拖拽的方式移动,可根据现场施工情况进行选择。

其中,n为桁架梁常规节间长度,d为简支桁架梁变成连续桁架梁增加长度。由于桁架梁为节点受力结构,顶推施工时一般每次顶推距离为一个节间长度,桁架梁可承受竖向荷载的位置只能在节点及节点附近,因此桁架梁顶推距离有n和n+d两种,两种顶推距离交替出现,为不等节间顶推。

本发明,设有箱型梁和千斤顶支撑平台,千斤顶、分配梁位置可沿顶推方向在千斤顶支撑平台上移动,以适应桁架梁不等节间顶推而引起的节点位置的变化,实现不等节间顶推施工,具有结构简单、施工操作方便的优点。

本发明并不局限于上述最佳实施方式,任何人应该得知在本发明的启示下做出的结构变化,凡是与本发明具有相同或相近的技术方案,均落入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