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市政道路降噪隔离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506140发布日期:2018-09-21 23:10阅读:185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市政建筑领域,具体是一种市政道路降噪隔离装置。



背景技术:

市政建筑是指由政府出资建造的公共建筑,一般指规划区内的各种行政建筑、服务民众的建筑等,包括政府建筑、公共娱乐设施、城市交通设施、教育科研文化机构建筑、医疗卫生机构建筑等。

目前靠近住宅楼的道路上未设置降噪装置,车流量大的道路会对周边住户产生巨大的噪音困扰,影响居民生活幸福度,为此我们提出一种市政道路降噪隔离装置来解决以上存在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市政道路降噪隔离装置,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的靠近住宅楼的道路上未设置降噪装置,车流量大的道路会对周边住户产生巨大的噪音困扰,影响居民生活幸福度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市政道路降噪隔离装置,包括底座,所述底座的上方设有降噪板,所述降噪板上面向道路一侧设有凸起的吸音柱,所述降噪板上面向道路一侧表面设有空心槽,且降噪板上面向道路一侧设有路标牌,所述降噪板的内部设有空腔,所述空腔的内部填充有吸音材料,所述空心槽的一端与空腔连通,所述空腔的底部倾斜设有排水通道。

优选的,所述底座为木头或水泥材质。

优选的,所述吸音柱共设有多个,所述多个吸音柱呈不规则结构分布。

优选的,所述吸音柱的前表面喷涂有反光涂层。

优选的,所述吸音材料为破碎橡胶粒。

优选的,所述空腔的内壁设有糙面凸粒。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设计科学合理,操作安全方便,本实用新型设计了一种降低道路车辆噪音,提升居民生活幸福指数的市政道路降噪隔离装置,本实用新型上设有不规则分布的吸音柱,利用凸起的结构抵消车辆产生噪音,未完全消除的噪音通过空心槽进入空腔的内部,由破碎橡胶粒抵消剩余的噪音,降噪效果好,吸音柱上喷涂有反光涂层,提醒来往车辆周围存在居民区放缓行车速度,降低安全隐患。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市政道路降噪隔离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市政道路降噪隔离装置的侧剖图。

图中:1-路标牌、2-空心槽、3-吸音柱、4-降噪板、5-底座、6-空腔、7-吸音材料、8-排水通道。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2,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一种市政道路降噪隔离装置,包括底座5,底座5的上方设有降噪板4,降噪板4上面向道路一侧设有凸起的吸音柱3,多个吸音柱3间隔设置,噪音声波在吸音柱3之间震荡,降噪板4上面向道路一侧表面设有空心槽2,且降噪板4上面向道路一侧设有路标牌1,路标牌1可用于放置路名、小区住址等信息,降噪板4的内部设有空腔6,空腔6的内部填充有吸音材料7,空心槽2的一端与空腔6连通,空腔6的底部倾斜设有排水通道8。

底座5为木头或水泥材质,吸音柱3共设有多个,多个吸音柱3呈不规则结构分布,能够最大程度抵消噪音,吸音柱3的前表面喷涂有反光涂层,起到警示作用,吸音材料7为破碎橡胶粒,空腔6的内壁设有糙面凸粒,也起到抵消噪音的作用。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是:将该市政道路降噪隔离装置放置在靠近居民住宅的道路两侧,将带有吸音柱3的一侧面向道路,来往车辆产生的噪音首先与吸音柱3产生碰撞,凸起的吸音柱3抵消掉绝大部分的噪音,剩余的微弱噪音通过空心槽2进入空腔6的内部,吸音材料7进一步抵消噪音,在下雨天气,进入空腔6内部的雨水通过排水通道8排出,吸音柱3表面喷涂有反光涂层,提醒来往车辆周边存在居民,放缓行车速度。

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实用新型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实用新型。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实用新型内。不应将权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图标记视为限制所涉及的权利要求。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