厂拌热再生防粘料滚筒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664710发布日期:2018-10-13 01:58阅读:260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厂拌热再生滚筒,具体涉及一种厂拌热再生防粘料滚筒,属于工程机械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厂拌热再生是将旧沥青混凝土路面面层,经过翻挖或铣刨,回收集中到拌合场,根据需要进行破碎、筛分等预处理,再掺入一定比例的新集料、新沥青、再生剂等,用特制的再生沥青混凝土搅拌设备进行加热拌和后,运至施工现场,摊铺形成具有一定路用性能的新的沥青混凝土路面结构层。

滚筒是沥青拌和设备的关键组成部分,主要作用是把回收旧料进行加热。由于加热好的再生料含有沥青,具有一定粘性,在滚筒转动的过程中极易粘在滚筒内壁上。所以,滚筒粘料问题成为厂拌热再生生产中亟待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要目的是提供了一种厂拌热再生防粘料滚筒,能够最大限度的解决滚筒内壁再生料粘连严重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为实现上述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厂拌热再生防粘料滚筒,包括滚筒主体, 滚筒主体出料端连接出风室,滚筒主体外壁沿圆周方向设有多个电加热板,电加热板内设置热电偶;电加热板及热电偶与滑环连接,热电偶与温控仪电连接,滑环及温控仪设置在出风室上。

上述厂拌热再生防粘料滚筒基础上,滚筒主体外壁与电加热板之间涂抹导热胶。

上述厂拌热再生防粘料滚筒基础上,滚筒主体出料端设置星型支架,星型支架的中心与滑环处于同一轴线上,星型支架中心与滑环通过软管连接。

上述厂拌热再生防粘料滚筒基础上,电加热板共18块,均匀分布在滚筒主体外壁圆上。

上述厂拌热再生防粘料滚筒基础上,热电偶与温控仪采用电缆连接,电缆采用高温电缆,且电缆附在软管上。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

通过在滚筒主体外壁上添加电加热板,在回收旧料加热的过程中打开电加热板,使加热后的再生料在滚筒的滚动过程中不易粘连在内壁上,最后在出料结束后进行刷锅处理,能够最大限度的解决滚筒内壁再生料粘连严重的问题。

附图说明

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图中:1-滚筒主体;2-电加热板;3-热电偶;4-软管;5-电缆;6-滑环;7-温控仪。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进行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优选实施例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一种厂拌热再生防粘料滚筒,包括滚筒主体1, 滚筒主体1出料端连接出风室,滚筒主体1外壁沿圆周方向设有多个电加热板2,电加热板2内设置热电偶3;电加热板2及热电偶3与滑环6连接,热电偶3与温控仪7电连接,滑环6及温控仪7设置在出风室上。

本实施例中,滚筒主体1外壁与电加热板2之间涂抹导热胶,目的是避免电加热板2与滚筒主体1外壁之间存有空气,增加导热效果,减少热量散失。

本实施例中,滚筒主体1出料端设置星型支架8,星型支架8的中心与滑环6处于同一轴线上,星型支架中心与滑环6通过软管4连接。此结构能够保证在滚筒转动的过程中,电加热板2能够获得电源。软管4的作用一方面起到连接的作用,另一方面能够起到缓冲震动的作用,减小由于滚筒筒体1转动过程中引起的震动。

本实施例中,电加热板2共18块,均匀分布在滚筒主体1外壁圆上,且电加热板2采用螺栓连接在滚筒主体1上。

本实施例中,热电偶3与温控仪7采用电缆5连接,电缆5采用高温电缆,且电缆5附在软管4上。

利用本实用新型工作过程如下:

生产结束前半小时中打开电加热板2的控制电源,对滚筒进行加热,滚筒温度达到180℃。在生产结束时,滚筒继续转动,同时上石子料对对滚筒进行刷锅处理。本实用新型能够最大限度的解决厂拌热再生滚筒粘连料的问题,同时节省人工清理粘料严重的问题,极大地节省了人力物力。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