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道路桥梁的路面沥青的铺装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279364发布日期:2018-12-14 22:47阅读:276来源:国知局
一种道路桥梁的路面沥青的铺装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是一种道路桥梁的路面沥青的铺装装置,属于市政工程设备领域。



背景技术:

市政设施是指由政府、法人、或公民出资建造的公共设施,一般指规划区内的各种建筑物、构筑物、设备等。城市道路、城市轨道交通、供水、排水、燃气、热力、园林绿化、环境卫生、道路照明、工业垃圾医疗垃圾、生活垃圾处理设备、场地等设施及附属设施。

现有技术公开了申请号为:CN206941348U的道路桥梁路面沥青的铺装装置,包括机体,所述机体设置有料筒和电机,所述料筒的下端设置有出料口和滑轨,且所述料筒的内部设置有搅拌器,且所述搅拌器设置有转轴,所述机体的外部设置有散热口和开关,且所述机体的下端设置有底座,所述底座的下端设置有滚筒、连接带和驱动轴,所述滚筒的后端设置有刮板。该道路桥梁路面沥青的铺装装置,设置多个出料口可以使材料能够均匀地铺洒,搅拌器可以保证材料的比例均匀,倾斜板的设置防止材料在料筒中过多的剩余,料筒下端的轨道可以便于料筒伸出机体,机体下端的滚筒和连接带可以压平材料,刮板在滚筒压平之后将路面刮平整。本实用新型结构新颖,易于操作,节约性能强,但是其不足之处在于设备无法将材料进行加工抖碎,使铺装效果更佳。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目的是提供一种道路桥梁的路面沥青的铺装装置,以解决设备无法将材料进行加工抖碎,使铺装效果更佳的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是通过如下的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道路桥梁的路面沥青的铺装装置,其结构包括支撑隔板、进料口、碎料器、排泄管、紧固件、间隙封盖、支撑挡板,所述支撑隔板内壁与进料口左右两端边缘固定连接,且通过紧固件贯穿连接,所述碎料器左右两端嵌合支撑隔板左侧内壁,背部与进料口前端固定连接,且两者相互串通,所述排泄管上端外圈与支撑挡板底端表面设有的圆孔内圈采用过盈配合方式活动连接,且尾端贯穿支撑隔板左右两侧表面中部,所述间隙封盖外壁与支撑隔板右侧表面中部设有的方形卡槽嵌合,且边缘由紧固件贯穿连接;所述碎料器由磨头、支撑杆、传动口、传料接口、传输管、传动杆、传动接头、材料传输口组成,所述磨头设在支撑杆上下两端,且平行分布,所述支撑杆右侧外壁与传动口采用间隙配合方式活动连接,所述传动口外壁与封盖左侧边缘嵌合,所述传输管右侧外圈与传料接口左侧内圈采用过盈配合方式活动连接,且两者紧密贴合,之间不存在空隙,中部存有通孔,所述传动杆底端内圈与传动接头上端外圈嵌合,所述材料传输口共设有6个并且对称垂直,每个相距2-3cm。

进一步地,所述支撑隔板为长方板结构,板壁厚度为2-3cm。

进一步地,所述进料口左右两端边缘与支撑隔板内侧外壁边缘贴合。

进一步地,所述碎料器上端表面设有设有两根以上的矩形管,并且每两根矩形管形成上下对称平行结构。

进一步地,所述排泄管为圆柱体结构,截面为圆形半径为1cm。

进一步地,所述支撑挡板左侧表面边缘固定连接支撑隔板右侧表面边缘。

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一种道路桥梁的路面沥青的铺装装置,设有碎料器,首先通过传动接头接收动力,通过传动杆将动力进行传动,使支撑杆接收到动力进行抖动,带动磨头,磨头将传料接口接收由传输管传输进来的材料进行磨合震碎,使得材料较为细碎,加强了材料的粘合性,且对铺路的效率提高。

附图说明

通过阅读参照以下附图对非限制性实施例所作的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其它特征、目的和优点将会变得更明显: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道路桥梁的路面沥青的铺装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碎料器剖面示意图。

图中:支撑隔板-1、进料口-2、碎料器-3、磨头-301、支撑杆-302、传动口-303、传料接口-304、传输管-305、传动杆-306、传动接头-307、材料传输口-308、排泄管-4、紧固件-5、间隙封盖-6、支撑挡板-7。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

请参阅图1-图2,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道路桥梁的路面沥青的铺装装置,其结构包括支撑隔板1、进料口2、碎料器3、排泄管4、紧固件5、间隙封盖6、支撑挡板7,所述支撑隔板1内壁与进料口2左右两端边缘固定连接,且通过紧固件5贯穿连接,所述碎料器3左右两端嵌合支撑隔板1左侧内壁,背部与进料口2前端固定连接,且两者相互串通,所述排泄管4上端外圈与支撑挡板7底端表面设有的圆孔内圈采用过盈配合方式活动连接,且尾端贯穿支撑隔板1左右两侧表面中部,所述间隙封盖6外壁与支撑隔板1右侧表面中部设有的方形卡槽嵌合,且边缘由紧固件5贯穿连接;所述碎料器3由磨头301、支撑杆302、传动口303、传料接口304、传输管305、传动杆306、传动接头307、材料传输口308组成,所述磨头301 设在支撑杆302上下两端,且平行分布,所述支撑杆302右侧外壁与传动口 303采用间隙配合方式活动连接,所述传动口303外壁与封盖左侧边缘嵌合,所述传输管305右侧外圈与传料接口304左侧内圈采用过盈配合方式活动连接,且两者紧密贴合,之间不存在空隙,中部存有通孔,所述传动杆306底端内圈与传动接头307上端外圈嵌合,所述材料传输口308共设有6个并且对称垂直,每个相距2-3cm,所述支撑隔板1为长方板结构,板壁厚度为 2-3cm,所述进料口2左右两端边缘与支撑隔板1内侧外壁边缘贴合,所述碎料器3上端表面设有两根以上的矩形管,并且每两根矩形管形成上下对称平行结构,所述排泄管4为圆柱体结构,截面为圆形半径为1cm,所述支撑挡板7左侧表面边缘固定连接支撑隔板1右侧表面边缘。

本专利所说的传动杆306把动力装置的动力传递给工作机构等的中间设备。

在进行使用时,首先通过支撑隔板1进行支撑抵挡,由排泄管4将设备内部工作的残渣排泄出来,由紧固件5设备进行紧固,最后由碎料器3,将材料磨合震碎,加强材料的功能性,由内设的传动接头307接收动力,通过传动杆306将动力进行传动,使支撑杆302接收到动力进行抖动,带动磨头 301,磨头301将传料接口304接收由传输管305传输进来的材料进行磨合震碎,使得材料较为细碎,加强了材料的粘合性,且对铺路的效率提高。

本实用新型解决的问题是设备无法将材料进行加工抖碎,使铺装效果更佳,本实用新型通过上述部件的互相组合,设有碎料器,首先通过传动接头接收动力,通过传动杆将动力进行传动,使支撑杆接收到动力进行抖动,带动磨头,磨头将传料接口接收由传输管传输进来的材料进行磨合震碎,使得材料较为细碎,加强了材料的粘合性,且对铺路的效率提高,具体如下所述:

所述磨头301设在支撑杆302上下两端,且平行分布,所述支撑杆302 右侧外壁与传动口303采用间隙配合方式活动连接,所述传动口303外壁与封盖左侧边缘嵌合,所述传输管305右侧外圈与传料接口304左侧内圈采用过盈配合方式活动连接,且两者紧密贴合,之间不存在空隙,中部存有通孔,所述传动杆306底端内圈与传动接头307上端外圈嵌合,所述材料传输口308 共设有6个并且对称垂直,每个相距2-3cm。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和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实用新型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实用新型。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实用新型内。不应将权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图标记视为限制所涉及的权利要求。

此外,应当理解,虽然本说明书按照实施方式加以描述,但并非每个实施方式仅包含一个独立的技术方案,说明书的这种叙述方式仅仅是为清楚起见,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将说明书作为一个整体,各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也可以经适当组合,形成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其他实施方式。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