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弹性旋转体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622708发布日期:2019-05-07 22:22阅读:460来源:国知局
一种弹性旋转体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交通护栏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弹性旋转体。



背景技术:

交通警示桩是一种常见的交通安全设施,其应用范围比较广,既可以应用于混凝土道路,起分隔车道的作用,也可以应用于停车场,起提示停车位置的作用。现有技术的交通警示桩一般采用铁质材料或塑料安装于地面,当车辆与警示桩发生碰触时,警示桩会刮掉汽车的车身油漆,当车速较快时,甚至会使汽车面板产生凹陷,而警示桩也会因受到汽车的撞击而发生弯折、变形甚至断裂,且事后必须将损坏的警示桩拆除,重新安装新的警示桩,从而造成浪费,夜间使用时,在光线不佳的情况下,驾驶员会看不清警示桩;严重时这些警示桩无法吸收汽车的冲撞动能,碰撞后受到警示桩的反向作用力,汽车翻转或反转偏离原车道,极容易与逆向而来的汽车发生二次碰撞,造成多辆汽车车毁人亡,加剧了事故的危害性。

为了解决上述的问题,经检索,中国专利CN201621145197.9公开了一种旋转体及能够缓冲吸收撞击的道路交通护栏,该旋转体包括旋转本体,旋转本体呈圆柱体状,沿其中心轴线形成圆通孔与立柱配合转动,旋转本体的两个端面与柱面分别由圆弧面过渡衔接,圆通孔内表面形成有若干槽体,通过该旋转体结构图形可以看出,该旋转体的外形尺寸较大,在一些城市道路较窄的位置,警示桩所占用的面积本身就不大,若是将该旋转体安装在铁质的立柱上,会造成道路的有效使用面积减小,不利于道路交通的发展。

此外,经检索,中国专利CN201621145190.7公开了一种一次成型旋转体及能够缓冲吸收撞击的道路交通护栏,该旋转体包括旋转本体,旋转本体呈圆柱体状,沿其中心轴线开设圆通孔与立柱配合转动;该旋转体对其内部结构进行了改进,以方便该旋转体的加工成型需要,其外径尺寸仍然没有改变,由于旋转体需要吸收较大的撞击力,因此旋转体的壁厚大,这种结构造成不利后果是造成道路的有效使用面积减小,不利于道路交通的发展。



技术实现要素:

1.要解决的问题

针对现有警示桩的材质为铁质的,无法吸收撞击力的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弹性旋转体,可以将该弹性旋转体套装在铁质的警示桩上,使用安全可靠、能够起到很好吸收撞击力,避免发生二次碰撞。

2.技术方案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弹性旋转体,呈圆筒形状,其沿中心轴线设有圆形安装孔,其特征在于,所述圆形安装孔的内径与旋转体的外径比值范围为1:(1.571-2.5)。

于本实用新型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圆形安装孔的内径与旋转体的外径比值范围为1:(1.571-1.714)。

于本实用新型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圆形安装孔的内径与旋转体的外径比值范围为1:(1.714-2.0)。

于本实用新型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圆形安装孔的内径与旋转体的外径比值范围为1:(2.0-2.5)。

于本实用新型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弹性旋转体呈中心对称,内部具备中空的空间部,并在弹性旋转体的上面一部分,形成可用盖子密闭的投入口,从而可通过所述投入口投入发泡材料,在空间部形成弹性发泡物。

于本实用新型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弹性旋转体为一体式结构,在弹性旋转体的沿圆周方向表面设有至少一个环形槽,槽内粘接反光带或复合有反光层。

于本实用新型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环形槽的数量为两个,且两个环形槽的宽度相同。

于本实用新型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圆形安装孔的内径、旋转体的外径及环形槽的宽度比值范围为1:(1.571-2.5):(0.2-0.4285)。

于本实用新型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圆形安装孔的内径、旋转体的外径及环形槽的宽度比值范围为1:(1.571-1.714):(0.2-0.25)。

于本实用新型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圆形安装孔的内径、旋转体的外径及环形槽的宽度比值范围为1:(1.714-2.0):(0.25-0.32)。

于本实用新型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圆形安装孔的内径、旋转体的外径及环形槽的宽度比值范围为1:(2.0-2.5):(0.32-0.4285)。

于本实用新型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其外表面由上至下依次设置包括第一台阶圆弧面、第二台阶圆弧面、第三台阶圆弧面、第一旋转面、第四台阶圆弧面、第一环形槽、第五台阶圆弧面、第二旋转面、第六台阶圆弧面、第二环形槽、第七台阶圆弧面、第三旋转面、第八台阶圆弧面、第九台阶圆弧面和第十台阶圆弧面。

于本实用新型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台阶圆弧面和第十台阶圆弧面的半径为15mm,第二台阶圆弧面和第九台阶圆弧面的半径为15mm,第三台阶圆弧面和第八台阶圆弧面的半径为5mm,第四台阶圆弧面、第五台阶圆弧面、第六台阶圆弧面和第七台阶圆弧面的半径为5mm。

3.有益效果

相比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

(1)本实用新型的弹性旋转体,可以设置在一些城市慢车道路、学校的周边以及人行横道周围,对于上述的这些位置,对小汽车的速度均有限制,例如限速30km/h,因此,对于大壁厚的旋转体就不适用了,速度较慢的汽车在冲撞力的作用下,弹性旋转体以立柱为中心进行旋转,引导汽车逐渐调整方向,使其位于正确的车道,避免与相邻车道上的汽车或者路边发生再次碰撞,大大减轻事故的危害程度,减少伤亡,降低财产损失;

(2)本实用新型的弹性旋转体,其表面设有反光带或反光层,有利于提醒汽车驾驶者注意路况,保证安全驾驶;

(3)本实用新型的弹性旋转体,通过向壳体内填充发泡材料制作而成,壳体和发泡材料均可以单独进行运输,有效地降低了生产运输成本,同时便于旋转体的加工;

(4)本实用新型的弹性旋转体,该旋转体的外轮廓线条呈流线型,旋转更加顺畅,可以更好地吸收小汽车撞击时产生的作用力,提高警示桩的安全使用效率。

附图说明

以下将结合附图和实施例来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的详细描述,但是应当知道,这些附图仅是为解释目的而设计的,因此不作为本实用新型范围的限定。此外,除非特别指出,这些附图仅意在概念性地说明此处描述的结构构造,而不必要依比例进行绘制。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弹性旋转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弹性旋转体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弹性旋转体的剖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弹性旋转体的另一结构示意图;

图5为图4的A部放大图。

附图标记说明:

10、弹性旋转体;11、圆形安装孔;12、空间部;13、盖子;14、投入口;15、弹性发泡物;110、第一台阶圆弧面;111、第二台阶圆弧面;112、第三台阶圆弧面;113、第一旋转面;114、第四台阶圆弧面;115、第一环形槽;116、第五台阶圆弧面;117、第二旋转面;118、第六台阶圆弧面、119、第二环形槽;120、第七台阶圆弧面;121、第三旋转面;122、第八台阶圆弧面;123、第九台阶圆弧面;124、第十台阶圆弧面。

具体实施方式

下文对本实用新型的示例性实施例的详细描述参考了附图,该附图形成描述的一部分,在该附图中作为示例示出了本实用新型可实施的示例性实施例。尽管这些示例性实施例被充分详细地描述以使得本领域技术人员能够实施本实用新型,但应当理解可实现其他实施例且可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对本实用新型作各种改变。下文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更详细的描述并不用于限制所要求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而仅仅为了进行举例说明且不限制对本实用新型的特点和特征的描述,以提出执行本实用新型的最佳方式,并足以使得本领域技术人员能够实施本实用新型。因此,本实用新型的范围仅由所附权利要求来限定。

下文对本实用新型的详细描述和示例实施例可结合附图来更好地理解,其中本实用新型的元件和特征由附图标记标识。

请参照图1至图5,本实用新型的弹性旋转体10,呈圆筒形状,其沿中心轴线设有圆形安装孔11,圆形安装孔11的内径与旋转体的外径比值范围为1:(1.571-2.5)。如图1所示的弹性旋转体10,其圆形安装孔11的内径为140mm,旋转体的外径为220mm,其中旋转体的外径不超过350mm,若是超过350mm,则弹性旋转体10的厚度会增加,造成警示桩的体积增大,不利于安装;同时旋转体的外径不小于220mm,若是小于该数值,则弹性旋转体10的缓冲效果差,使用时无法有效吸收撞击力。

优选的,圆形安装孔11的内径与旋转体的外径比值范围为1:(1.571-1.714);进一步优选的,圆形安装孔11的内径与旋转体的外径比值范围为1:(1.714-2.0);进一步优选的,圆形安装孔11的内径与旋转体的外径比值范围为1:(2.0-2.5)。

如图4和图5所示,本实施例的弹性旋转体10呈中心对称,内部具备中空的空间部12,并在弹性旋转体10的上面一部分,形成可用盖子13密闭的投入口14,从而可通过投入口14投入发泡材料,在空间部12形成弹性发泡物15,这里使用的发泡材料包括乙烯-乙酸乙烯酯(EVA)、柔性聚氨酯或是中国专利CN107266776A公开的生产配方。

如图1、图2所示,弹性旋转体10为一体式结构,在弹性旋转体10的沿圆周方向表面设有至少一个环形槽,槽内粘接反光带或复合有反光层。较佳的,环形槽的数量为两个,且两个环形槽的宽度相同。

在上述的描述中,其圆形安装孔11的内径为140mm,旋转体的外径为220mm,环形槽的宽度为60mm,圆形安装孔11的内径、旋转体的外径及环形槽的宽度比值范围为1:(1.571-2.5):(0.2-0.4285)。环形槽的宽度最小值不低于28mm,若是低于该数值,反光带或反光层的使用效果差。

优选的,圆形安装孔11的内径、旋转体的外径及环形槽的宽度比值范围为1:(1.571-1.714):(0.2-0.25);进一步优选的,圆形安装孔11的内径、旋转体的外径及环形槽的宽度比值范围为1:(1.714-2.0):(0.25-0.32);进一步优选的,圆形安装孔11的内径、旋转体的外径及环形槽的宽度比值范围为1:(2.0-2.5):(0.32-0.4285)。

本实施例对弹性旋转体10的结构进一步优化,其中弹性旋转体10外表面由上至下依次设置包括第一台阶圆弧面110、第二台阶圆弧面111、第三台阶圆弧面112、第一旋转面113、第四台阶圆弧面114、第一环形槽115、第五台阶圆弧面116、第二旋转面117、第六台阶圆弧面118、第二环形槽119、第七台阶圆弧面120、第三旋转面121、第八台阶圆弧面122、第九台阶圆弧面123和第十台阶圆弧面124。其中:第一台阶圆弧面110和第十台阶圆弧面124的半径为15mm,第二台阶圆弧面111和第九台阶圆弧面123的半径为15mm,第三台阶圆弧面112和第八台阶圆弧面122的半径为5mm,第四台阶圆弧面114、第五台阶圆弧面116、第六台阶圆弧面118和第七台阶圆弧面120的半径为5mm。

以上示意性的对本实用新型及其实施方式进行了描述,该描述没有限制性,附图中所示的也只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之一,实际的结构并不局限于此。所以,如果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受其启示,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创造宗旨的情况下,不经创造性的设计出与该技术方案相似的结构方式及实施例,均应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