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去除路面积冰养护装置的破冰锥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658556发布日期:2019-05-15 22:13阅读:742来源:国知局
用于去除路面积冰养护装置的破冰锥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公路养护器械,特别涉及用于去除路面积冰养护装置的破冰锥。



背景技术:

冬季路面积雪一旦清理不及时,容易在汽车碾压过程中形成坚实的积雪层,而积雪层在部分融化并再次冻结后形成雪-冰的混合层,该混合层经反复碾压—融化—冻结后非常难以清理。为了维护路面,较为常用办法使用人工或者机器对该混合层进行反复敲击,使得混合层破碎,虽然这种处理方式能够起到一定作用,但是效率十分低下,往往造成旧的混合层还没处理干净,新的混合层在一次降雪后又形成,所以经常能够看到路面冰雪长期存在。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上述情况,为克服现有技术之缺陷,本实用新型首先提供一种用于去除路面积冰养护装置的破冰锥,以解决传统的处理方式效率低下,不能满足快速除冰需求的问题。

其技术方案是,破冰锥包括连接部,所述连接部一端部设有用于可拆卸连接的插口,所述连接部的另一端延伸形成尖端,所述尖端包括水平的底面和倾斜的工作面,所述工作面与底面的距离逐渐增加,所述工作面的中部向内凹陷形成破冰面,所述破冰面,所述破冰面的一端向下延伸与底面相交形成向内凹陷的破冰口,所述破冰面的另一端延伸与工作面相交,还包括喷水孔,所述喷水孔一端位于破冰面上,所述喷水孔的另一端延伸至所述连接部的后端。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连接部为矩形柱状结构,所述插口位于连接部的端面处,所述插口为矩形插口,所述插口为一端封闭、其余端分别延伸至连接部端面的结构,所述连接部设有垂直于插口深度方向的螺栓孔。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破冰面为圆柱状表面,该所述破冰面的轴心轴线与底面之间的角度为30°。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喷水孔的内表面涂设有耐磨层。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耐磨层为金刚砂涂层。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破冰面上设有向下凹陷的下沉口,所述喷水孔的一端位于下沉口的端面上,所述喷水孔的另一端设有用于连接管道的接头。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工作面与底面之间的角度为20°。

本专利的破冰锥在具体使用时,首先由工作面与底面接触形成的尖锐部与冰体接触,借助该尖锐部的作用面积小,增强冰体局部受力,当该尖锐部推进时冰体两端首先被尖锐部破坏,同时破冰锥的喷水孔向冰体喷射含有细沙的高压水,促使冰体中部迅速融化并与底面之间形成间隙,随着破冰锥的继续推进,破冰面进入该间隔并借助倾斜的破冰面向上揭开整个冰块。

附图说明

图1为是本实用新型破冰锥的安装示意图。

图2为图1中A部分的放大示意图。

图3为图1中B部分的放大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中破冰锥与铲冰斗的配合示意图。

图5为破冰锥的供水原理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说明书附图,对具体实施方式做进一步详细说明。

以下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将认识到的是,“上”、“下”、“外”、“内”等方位用语是针对于附图的描述用语,并不表示对所述权利要求限定的保护范围的限制。

如图1-3所示,破冰锥为一整体式结构,较为优选的是破冰锥采用锻压工艺制程,以保证其整体的强度,另外为了增强破冰锥的使用寿命,破冰锥制作材料可选择高强度锰钢制作,破冰锥设有矩形状的连接部100,插口101位于连接部100的端面处,插口101为矩形插口101,所述插口101为一端封闭、其余端分别延伸至连接部100端面的结构,连接部100设有垂直于插口101深度方向的螺栓孔103,使用时个破冰锥通过插口101插接在调节板402上,并通过螺栓进行固定。连接部100的另一端延伸形成尖端200,所述尖端200包括水平的底面201和倾斜的工作面202,工作面202与底面201的距离逐渐增加,所述工作面202的中部向内凹陷形成破冰面203,所述破冰面203的一端向下延伸与底面201相交形成向内凹陷的破冰口204,所述破冰面203的另一端延伸与工作面202相交,还包括喷水孔300,所述喷水孔300一端位于破冰面203上,所述喷水孔300的另一端延伸至所述连接部100的后端。

在上述实施例中,如图1-3所示,所述破冰面203为圆柱状表面当然也可以是其他弧形的表面,当选择圆柱状表面时,破冰锥的加工成本可大幅降低,该所述破冰面203的轴心轴线与底面201之间的角度B优选为30°,该角度的选择能够降低调整板的调节次数,降低车体的能耗,如图3所示角度B要大于角度A,原因在于为了形成不同的工作角度以及实现破冰面与底面的相交,不同的工作角度目的在于,调节板角度固定的情况下,可通过破冰锥本体以不同角度对冰块进行压迫,以取得更好的破冰效果。

在上述实施例中,如图2所示,含有细沙的高压水600对喷水孔300内壁产生高频次的冲击,造成喷水孔300内表面顺序磨损,在所述喷水孔300的内表面涂设有耐磨层301,目的是为了降低喷水孔300磨损率,而在耐磨层301材料选择中,金刚砂的硬度要远大于沙粒硬度,非常适合作为耐磨层301,而且金刚砂成本较低。

破冰锥在具体使用时,需要与铲冰斗400以及动力装置进行配合使用,还包括一端与车体铰接、另一端铰接铲冰斗400的连接架,铲冰斗400与连接架之间设有用于调节铲冰斗400水平面内角度的液压臂,所述铲冰斗400包括推板401和位于推板401下边沿处并与推板401铰接的调节板402,所述调节板402为板状的长条形结构,且与推板401下边沿相适配铰接配合,所述调节板402与连接架之间设有角度调节结构,形成调节板402可绕铰接点转动的结构,这里说的角度调节结构,也即连接架与调节板402之间设有一调节长度的调节臂,所述调节臂可以是液压缸或推杆电机,所述调节板402一边沿处通过螺栓可拆卸固定连接有多个破冰锥,各所述喷水孔300的另一端首先分别连接液体分配器500,然后液体分配器500的进水口通过供水管连通高压水600泵,所述高压水600泵经传动机构连接车体动力输出装置,所述高压水600泵的进水口与主水箱700连通,在液体分配器500与处高压水600泵之间还包括辅助水箱800,所述辅助水箱800内的液体混合有细沙,细沙含量占液体总量的1%-3%,利用高压水600流及沙粒的高压切割作用迅速制造出冰块与路面间的间隔以便于铲冰斗400的推进,而且由于都市路面都具备良好的输水窨井,流出的高压水600能够通过排水系统快速排出,可避免在路面形成积水。

本专利的破冰锥在具体使用时,首先由工作面与底面接触形成的尖锐部与冰体接触,借助该尖锐部的作用面积小,增强冰体局部受力,当该尖锐部推进时冰体两端首先被尖锐部破坏,同时破冰锥的喷水孔向冰体喷射含有细沙的高压水,促使冰体中部迅速融化并与底面之间形成间隙,随着破冰锥的继续推进,破冰面进入该间隔并借助倾斜的破冰面向上揭开整个冰块。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