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现浇箱梁支模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693801发布日期:2019-09-17 21:27阅读:387来源:国知局
一种新型现浇箱梁支模结构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现浇箱梁建筑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新型现浇箱梁支模结构。



背景技术:

大型连续桥梁大多采用现浇箱梁,常见的现浇箱梁支模结构包括内模、用以支撑内模的桁架以及设置于内模上方的桥梁内箱。目前常见的现浇箱梁支模结构中,请参阅图1,桥梁内箱包括顶模板31、立模板32以及设置于顶模板31与立模板32之间的斜模板33,顶模板31与立模板32通过斜模板33固定连接,使得立模板32与顶模板31之间的相对角度无法调节,桥梁内箱整体体积较大,难以携带运输。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新型现浇箱梁支模结构。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新型现浇箱梁支模结构,包括桥梁内箱;所述桥梁内箱包括顶模板、立模板以及设置于顶模板与立模板之间的斜模板,顶模板与立模板通过斜模板铰接,所述斜模板包括第一连接段、第二连接段以及设置于第一连接段与第二连接段之间的内模钢销,第一连接段的一端与顶模板固定连接,第二连接段的一端与立模板固定连接,第一连接段的另一端与第二连接段的另一端上均设有耳板,通过内模钢销穿过第一连接段的耳板与第二连接段的耳板,使第一连接段与第二连接段铰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技术方案:所述新型现浇箱梁支模结构,包括内模以及桁架,所述桁架用以支撑内模,所述内模包括底模以及相对设置于底模两侧的侧模,所述桥梁内箱设置于底模的上方。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技术方案:所述侧模以多块侧模板拼接形成,每一侧模板内间距设有若干固定板,每一固定板上开设有连接孔;所述桁架与侧模之间设有连接结构,通过连接结构连接桁架与侧模板。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技术方案:所述连接结构包括钩头螺栓以及垫片,所述钩头螺栓的一端呈钩形,用以伸入至侧模板内并穿过固定板上的连接孔,所述钩头螺栓的另一端设有外螺纹,所述垫片设置于钩头螺栓的另一端上,以供垫片抵持桁架,使桁架与侧模板连接组合,将侧模固定至桁架上。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新型现浇箱梁支模结构通过连接结构将桁架与侧模可拆装地连接组合,以及以桥梁内箱的顶模板与立模板通过斜模板铰接,使得在工作时,桁架与侧模能固定连接,达到固定不松动的效果,顶模板与立模板之间的角度可以进行调节,便于调节角度;在在其工作结束后,桁架与侧模则可以自由拆卸,顶模板与立模板可以通过斜模板折叠,达到方便携带的效果。

附图说明

图1为常见现浇箱梁支模结构的桥梁内箱示意图。

图2为新型现浇箱梁支模结构的示意图。

图3为图2的局部图。

图4为图2的局部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详细说明。应当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请参阅图2、图3,一种新型现浇箱梁支模结构,包括内模10、桁架20以及桥梁内箱30;所述桁架20用以支撑内模10,所述内模10包括底模11以及相对设置于底模11两侧的侧模12,所述侧模12以多块侧模板121拼接形成,每一侧模板121内间距设有若干固定板122,每一固定板122上开设有连接孔(图未示);所述桁架20与侧模12之间设有连接结构13,通过连接结构13连接桁架20与侧模板121,所述连接结构13包括钩头螺栓131以及垫片132,所述钩头螺栓131的一端呈钩形,用以伸入至侧模板121内并穿过固定板122上的连接孔,所述钩头螺栓131的另一端设有外螺纹,所述垫片132设置于钩头螺栓131的另一端上,以供垫片132抵持桁架20,使桁架20与侧模板121连接组合,将侧模12固定至桁架20上。

结合参阅图4,所述桥梁内箱30设置于底模11的上方,其包括顶模板31、立模板32以及设置于顶模板31与立模板32之间的斜模板33,顶模板31与立模板32通过斜模板33铰接,所述斜模板33包括第一连接段331、第二连接段332以及设置于第一连接段331与第二连接段332之间的内模钢销333,第一连接段331的一端与顶模板31固定连接,第二连接段332的一端与立模板32固定连接,第一连接段331的另一端与第二连接段332的另一端上均设有耳板330,通过内模钢销333穿过第一连接段331的耳板330与第二连接段332的耳板330,使第一连接段331与第二连接段332铰接。

进一步地,第一连接段331的耳板330与第二连接段332的耳板330上均开设有通孔(图未示),以供内模钢销333穿过通孔使第一连接段331与第二连接段332铰接。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一种新型现浇箱梁支模结构通过连接结构13将桁架20与侧模12可拆装地连接组合,以及以桥梁内箱30的顶模板31与立模板32通过斜模板33铰接,使得在工作时,桁架20与侧模12能固定连接,达到固定不松动的效果,顶模板31与立模板32之间的角度可以进行调节,便于调节角度;在在其工作结束后,桁架20与侧模12则可以自由拆卸,顶模板31与立模板32可以通过斜模板33折叠,达到方便携带的效果。

只要不违背本实用新型创造的思想,对本实用新型的各种不同实施例进行任意组合,均应当视为本实用新型公开的内容;在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构思范围内,对技术方案进行多种简单的变型及不同实施例进行的不违背本实用新型创造的思想的任意组合,均应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