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齿条式两段阻挡防跨越路沿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2719927发布日期:2020-10-30 21:37阅读:138来源:国知局
一种齿条式两段阻挡防跨越路沿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齿条式两段阻挡防跨越路沿。



背景技术:

路沿是一种将机动车道与人行道隔离开来的一种装置,一般高于机动车道路面,防止机动车驶入人行道发生危险。目前的路沿一般由固定式的条状石块或混凝土块制成。由于现行交通法规中机动车道与人行道分别归属于交通管理部门和城市管理部门两个部门管理,而交通管理部门对道路管理尤其是机动车随意停放现象管理日趋严格,部分机动车道的机动车为了规避交管部门的查处,车往往会跨越路沿石驶入人行道停放,影响人行道行人正常通行,造成安全隐患,对交管部门和城管部门的管理工作造成困扰。目前的解决方案大多是采取在人行道旁设置护栏,防止车辆驶入人行道,但这种完全将人行道与机动车道隔离的方式既不经济也不人性化。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中的上述不足,提供了一种齿条式两段阻挡防跨越路沿。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一种齿条式两段阻挡防跨越路沿,包括基座、滑动设于基座内的挡板以及与挡板转动连接的棘辊;所述棘辊突伸出基座;

所述挡板内设有用于阻止棘辊转动的锁止机构;

所述挡板设有第一齿条;所述基座内转动连接有螺旋套筒;所述螺旋套筒外套设有与螺旋套筒联动的驱动齿轮;所述驱动齿轮与第一齿条之间设有传动机构;

所述螺旋套筒内套设有阻挡柱;所述螺旋套筒设有螺旋推槽;所述阻挡柱设有设于螺旋推槽中的导向柱;所述阻挡柱与螺旋套筒之间设有止转盖;所述基座设有用于给阻挡柱让位的让位孔。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传动机构包括转动设于基座内的第一齿轮以及与第一齿轮同轴传动的第二齿轮;所述第一齿轮与第一齿条啮合;

所述传动机构还包括滑动设于基座内的传动滑块;所述传动滑块的两侧分别设有第二齿条以及第三齿条;所述第二齿条与第二齿轮啮合;所述第三齿条与驱动齿轮啮合。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第二齿条与第三齿条平行设置;所述第一齿条与第二齿条垂直设置。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挡板与基座之间设有第一弹簧。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锁止机构包括设于挡板内的活动槽、活动设于活动槽内的锁止滑块以及活动设于锁止滑块上的压块;所述挡板设有用于供压块突伸出挡板的压槽;所述锁止滑块的一端设有用于与棘辊卡接的卡块;所述锁止滑块的另一端与活动槽之间设有第二弹簧;所述压块设有第一斜面;所述锁止滑块设有与第一斜面配合的第二斜面;所述基座设有用于压迫压块的释放面。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棘辊设有与卡块卡接的卡槽。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螺旋套筒以及阻挡柱的数量均为三个。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基座设有限位槽;所述挡板设有用于在限位槽活动的限位块。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1.在自由状态时外形与普通路沿石无异,自由状态与阻挡状态之间切换由车辆撞击触发,不会对行人和车量造成不良影响;2.对前驱车型锁止机构便能实现阻挡,针对后驱和四驱车型设置了二次阻挡,提高阻挡可靠性;3.挡板设置自启动的锁止机构,自由状态下对棘辊进行锁止,防止行人踩中滑倒。

附图说明

利用附图对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但附图中的实施例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任何限制,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以下附图获得其它的附图。

图1是本实用新型自由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阻挡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自由状态隐藏基座后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自由状态隐藏基座后另一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阻挡状态隐藏基座后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棘辊与锁止机构配合的结构示意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自由状态的剖视图;

图8是本实用新型阻挡状态的剖视图;

其中:1-基座;11-让位孔;12-释放面;2-挡板;21-第一齿条;22-第一弹簧;3-棘辊;4-螺旋套筒;41-驱动齿轮;42-阻挡柱;43-螺旋推槽;44-导向柱;45-止转盖;51-第一齿轮;52-第二齿轮;53-传动滑块;54-第二齿条;55-第三齿条;6-活动槽;61-锁止滑块;62-压块;63-卡块;64-第二弹簧;65-第一斜面;66-第二斜面;7-限位块。

具体实施方式

结合以下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

由图1至图8可知,本实施例所述的一种齿条式两段阻挡防跨越路沿,包括基座1、滑动设于基座1内的挡板2以及与挡板2转动连接的棘辊3;所述棘辊3突伸出基座1;

所述挡板2内设有用于阻止棘辊3转动的锁止机构;

所述挡板2设有第一齿条21;所述基座1内转动连接有螺旋套筒4;所述螺旋套筒4外套设有与螺旋套筒4联动的驱动齿轮41;所述驱动齿轮41与第一齿条21之间设有传动机构;

所述螺旋套筒4内套设有阻挡柱42;所述螺旋套筒4设有螺旋推槽43;所述阻挡柱42设有设于螺旋推槽43中的导向柱44;所述阻挡柱42与螺旋套筒4之间设有止转盖45;所述基座1设有用于给阻挡柱42让位的让位孔11。

具体地,本实施例所述的齿条式两段阻挡防跨越路沿,当锁止机构处于伸出位置时,能够对棘辊3进行锁止,此时棘辊3无法转动,从而防止行人踩中滑倒;当挡板2以及棘辊3受到车辆挤压后移时,锁止机构被基座1上位置较低的释放面12压下,从而使得锁止机构解除棘辊3,棘辊3此时能够自由转动,使车辆轮胎打滑,无法获得向上的抓地力,实现第一段柔性阻挡。

当挡板2以及棘辊3受到车辆挤压后移的同时,第一齿条21随着后移,通过传动机构使得驱动齿轮41转动,从而使得螺旋套筒4旋转,将阻挡柱42顶出至基座1的让位孔11中,对车辆驾驶这造成心理压力迫使其放弃跨越行为。如果跨越车辆为后驱或四驱车型,当前轮越过后,后轮再度挤压棘辊3阻挡机构时,阻挡柱42顶出,冲击跨越车辆底盘,达到破坏性二次阻挡目的。

本实施例所述的一种齿条式两段阻挡防跨越路沿,所述传动机构包括转动设于基座1内的第一齿轮51以及与第一齿轮51同轴传动的第二齿轮52;所述第一齿轮51与第一齿条21啮合;

所述传动机构还包括滑动设于基座1内的传动滑块53;所述传动滑块53的两侧分别设有第二齿条54以及第三齿条55;所述第二齿条54与第二齿轮52啮合;所述第三齿条55与驱动齿轮41啮合。本实施例所述的一种齿条式两段阻挡防跨越路沿,所述第二齿条54与第三齿条55平行设置;所述第一齿条21与第二齿条54垂直设置。

具体地,当挡板2以及棘辊3受到挤压后移时,第一齿条21随着后移,使第一齿轮51以及与第一齿轮51转动,从而通过第二齿条54带动传动滑块53右移,再通过第三齿条55将动力传递至驱动齿轮41,使螺旋套筒4旋转,从而将阻挡柱42顶出。

本实施例所述的一种齿条式两段阻挡防跨越路沿,所述挡板2与基座1之间设有第一弹簧22。上述设置使得挡板2以及棘辊3在正常状态下保持伸出基座1的状态。

本实施例所述的一种齿条式两段阻挡防跨越路沿,所述锁止机构包括设于挡板2内的活动槽6、活动设于活动槽6内的锁止滑块61以及活动设于锁止滑块61上的压块62;所述挡板2设有用于供压块62突伸出挡板2的压槽;所述锁止滑块61的一端设有用于与棘辊3卡接的卡块63;所述锁止滑块61的另一端与活动槽6之间设有第二弹簧64;所述压块62设有第一斜面65;所述锁止滑块61设有与第一斜面65配合的第二斜面66;所述基座1设有用于压迫压块62的释放面12。本实施例所述的一种齿条式两段阻挡防跨越路沿,所述棘辊3设有与卡块63卡接的卡槽。

具体地,当挡板2以及棘辊3处于伸出位置时,压块62在第二弹簧64以及第一斜面65、第二斜面66的作用下向上突出挡板2并且能够顶住基座1框的锁止面,此时锁止滑块61被第二弹簧64顶出活动槽6,以使得卡块63锁止棘辊3的卡槽,对棘辊3进行锁止,防止行人踩中滑倒。

当挡板2以及棘辊3受到车辆挤压后移时,压块62随挡板2后移,使得压块62被基座1上位置较低的释放面12压下,而锁止滑块61在第一斜面65以及第二斜面66的配合挤压下后移,从而使卡块63与卡槽脱开,此时棘辊3自由转动,使车辆轮胎打滑,无法获得向上的抓地力,实现第一段柔性阻挡。

本实施例所述的一种齿条式两段阻挡防跨越路沿,所述螺旋套筒4以及阻挡柱42的数量均为三个。

本实施例所述的一种齿条式两段阻挡防跨越路沿,所述基座1设有限位槽;所述挡板2设有用于在限位槽活动的限位块7。上述设置能够限制挡板2移动的位置。

最后应当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的限制,尽管参照较佳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了详细地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可以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换,而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实质和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