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地下或水下隧道进出口的交通疏解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8392992阅读:439来源:国知局
一种地下或水下隧道进出口的交通疏解结构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属于道路交通设计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地下或水下隧道进出口的交通疏解结构。
【背景技术】
[0002]近年来,随着城市规模不断扩大,城市交通飞速发展,地面路网愈来愈难以满足日益增长地、爆炸性不均衡的增长交通需求。而在许多跨江跨河跨海或多山的城市,为了进一步改善路网条件,满足日益增长的交通需求,提高城市交通能力,往往乐于修建地下隧道,有些城市已出现多条地下隧道的景象。
[0003]城市地下或水下隧道具有许多明显的优势:如节约用地、拆迀建筑物少、受路外影响小、受气候变化影响小。但随着城市地下或水下道路的快速建设,也给城市的交通安全问题带来新的挑战,地下或水下道路往往是城市的主动脉,一旦发生事故很容易造成堵塞,在有限的空间进行交通疏导非常困难。现有技术中,在地下或水下隧道进出口处的交通疏解结构主要有以下两种:
[0004]1、隧道进出口直接与平交口的某一进出口直接相连,这种疏散方式能够较好的满足连通可靠度,但畅通可靠度受平交口拥堵的影响较大。
[0005]2、通过地上互通立交与地面交通相连,这种疏散方式效率较高,具有较好的畅通可靠度,但只适用于地下隧道进出口已到达接地点,交通疏解位置单一,并且占地大,拆迀大。

【发明内容】

[0006]本发明实施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地下或水下隧道进出口的交通疏解结构,以解决现有技术地下或水下隧道进出口交通的疏解结构中连通可靠度或畅通可靠度不足的问题。
[0007]本发明实施例是这样实现的,一种地下或水下隧道进出口的交通疏解结构,所述交通疏解结构包括地面平交口结构和地下疏解结构;
[0008]所述地下疏解结构包括位于所述地面平交口的一条道路下方的一条主道,及位于所述地面平交口下方的匝道,主道与匝道交叉重叠处,所述匝道的高度高于所述主道;
[0009]所述主道的一端连接地面道路,另一端连接地下或水下隧道;
[0010]所述匝道接地进、出口分别与其上方的地面平交口结构的另一条道路的进、出口道通过接地U型槽连通;
[0011]所述主道的左车道和右车道分别与所述左侧匝道的接地进口和右侧匝道的接地出口通过第一曲线形匝道连接段和第二曲线形匝道连接段连通;
[0012]左侧的所述第一曲线形匝道连接段中间设有进口,所述进口通过第三曲线形匝道连接段连通所述右侧的匝道接地进口;
[0013]右侧的所述第二曲线形匝道连接段中间设有出口,所述出口通过第四曲线形匝道连接段连通左侧的匝道接地出口;
[0014]所述第三曲线形匝道连接段和第四曲线形匝道连接段存在一段公用结构。
[0015]本发明提供的一种地下或水下隧道进出口的交通疏解结构的第一优选实施例中:左侧的所述第一曲线形匝道连接段为所述左侧的匝道接地进口到所述主道方向的单行道,左侧的所述第三曲线形匝道连接段为所述右侧的匝道接地进口到所述第一曲线形匝道连接段方向的单行道;
[0016]右侧的所述第二曲线形匝道连接段为所述主道到所述右侧的匝道接地出口方向的单行道,右侧的所述第四曲线形匝道连接段为所述第二曲线形匝道连接段到所述匝道接地出口方向的单行道;
[0017]两端的所述接地U型槽之间的所述匝道公用部分为从右到左方向的单行道。
[0018]本发明提供的一种地下或水下隧道进出口的交通疏解结构的第二优选实施例中:所述接地U形槽的数量为两端各两个,分别连接地面道路的不同方向的两条车道。
[0019]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地下或水下隧道进出口的交通疏解结构的有益效果包括:
[0020]1、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地下或水下隧道进出口的交通疏解结构,直接接入地面平交口,但是与地面平交口的交通系统是独立的,并且可以根据需求设定地下隧道进出口的接地点位置,避免了与地面平交口交通相冲突,尤其适用于地下隧道进出口到达接地点前提前对地下隧道交通进行疏解,能够快速、高效地对交通流进行疏解,还可以在地下隧道进出口到达接地点前提前对地下隧道交通进行疏解,能有效提高隧道的通行能力;
[0021]2、该交通疏解结构在地面平交口下方的范围内修建,占地面积小,拆迀少,造价低、交通流线便捷、通行能力强、设计施工简便,是减少或避免拆迀的有效解决办法;
[0022]3、该交通疏解结构既适用于跨江跨河跨海水下隧道进出口交通疏解的建设,也适用于长距离地下隧道进出口交通疏解结构的建设,还可以对既有地下或水下隧道进出口交通疏解进行改造升级,是一种具有极强推广价值的地下或水下隧道进出口处的交通疏解结构型式。
【附图说明】
[0023]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24]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地下或水下隧道进出口的交通疏解结构的总体布置示意图;
[0025]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地下或水下隧道进出口的交通疏解结构的地面部分的示意图;
[0026]图3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地下或水下隧道进出口的交通疏解结构的地下部分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7]为了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
[0028]为了说明本发明所述的技术方案,下面通过具体实施例来进行说明。
[0029]如图1所示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地下或水下隧道进出口的交通疏解结构的总体布置示意图,图1中,实线部分为地面结构,虚线部分为地下结构,具体的,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地下或水下隧道进出口的交通疏解结构的地面部分的示意图,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地下或水下隧道进出口的交通疏解结构的地下部分的示意图。
[0030]由图1、图2和图3可知,该交通疏解结构包括:地面平交口结构和地下疏解结构。[0031 ] 该交通疏解结构包括地面平交口结构和地下疏解结构。地下疏解结构包括位于地面平交口的一条道路下方的一条主道,及位于地面平交口下方的匝道,主道与匝道交叉重叠处,匝道的高度高于主道。
[0032]主道的一端连接地面道路,另一端连接地下或水下隧道。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