轨道紧固系统的制作方法_3

文档序号:9742827阅读:来源:国知局

图1C示意示出了图1A和IB中的唯一的弹性的中间层元件的透视的俯视图;
图1D示意示出了图1A至IC中的唯一的弹性的中间层元件的透视的仰视图;
图2A示意示出了轨道紧固系统的具有梯形件的硬的梯形中间层元件的透视的俯视图; 图2B示意示出了图2A中的硬的梯形中间层元件的俯视图;
图2C示意示出了图2A和2B中的硬的梯形中间层元件的长侧视图;
图2D示意示出了图2A至2C中的硬的梯形中间层元件的横侧视图;
图3A示意示出了轨道紧固系统的具有梯形件的替代性的硬的梯形中间层元件的透视的俯视图; 图3B示意示出了图3A中的替代性的硬的梯形中间层元件的俯视图;
图3C示意示出了图3A和3B中的替代性的硬的梯形中间层元件的长侧视图;
图4A示意示出了轨道紧固系统的具有中空的梯形件的另一个替代性的硬的梯形中间层元件的透视的俯视图;
图4B示意示出了图4A中另一个替代性的梯形中间层元件的纵剖视图;
图4C示意示出了图4A和4B中的图中的所述另一个替代的硬的梯形中间层元件的中空的梯形件的横向剖切的细节视图;
图4D示意示出了图4A至4C中的所述另一个替代的硬的梯形中间层元件的中空的梯形件的纵向剖切的细节视图;
图5A示意示出了轨道紧固系统的在至少两个板端部处具有相应两个用于容纳突出的齿件的材料空隙的角度导引板的仰视图;
图513不意不出了图5A中的角度导引板的长侧视图;
图5C示意示出了图5A和5B中的角度导引板的俯视图;
图f5D示意示出了图5A至5C中的角度导引板的横侧视图;并且图6示意示出了示例的轨道紧固系统的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79]在图1A至ID中示出的第一的可能的弹性的中间层元件I能够是示例示出的轨道紧固系统S(参见图6)的中间结构2的唯一的弹性的中间层元件1,所述轨道紧固系统用于在铁路道床的无碴行车道5的混凝土轨枕元件4处紧固轨道元件3,其中所述唯一的弹性的中间层元件I通过其横截面6(也参见图1B)观察在其纵向延展8的纵向7A上以及在横向于其纵向延展8(横向延展)的横向7B上具有能够变化的弹性分布。
[0080]这种唯一的弹性的中间层元件I直接邻接到轨道元件3的轨足9处和由此邻接在轨道元件3的底侧10处(也参见图6)。
[0081]所述唯一的弹性的中间层元件I拥有两个不同的弹性区域,即更加弹性地设计的圆形的弹性内部区域15和较少弹性地设计的弹性外部区域16,其中这种更加弹性地设计的弹性内部区域15对所述唯一的弹性的中间层元件I的相应的设计而言作为替代方案也能够椭圆地或蛋圆形地设计。
[0082]更加弹性地设计的圆形的弹性内部区域15同心地围绕唯一的弹性的中间层元件I的中点17延展,并且该弹性内部区域在唯一的弹性的中间层元件I处与唯一的弹性的中间层元件I的环绕的侧面或者说边缘18、19、20和21完全地间隔。
[0083]正如尤其根据按照图1A和IC的示意较好可见的那样,较少弹性地设计的弹性外部区域16完全地包围更加弹性地设计的圆形的弹性内部区域15。
[0084]更加弹性地设计的圆形的弹性内部区域15具有80mm的直径D。
[0085]在此,更加弹性地设计的圆形的弹性内部区域15具有与所有的边缘18至21的20mm的最小间距,以便总体上长期地保证唯一的弹性的中间层元件I的足够的稳定性。
[0086 ]唯一的弹性的中间层元件I在更加弹性地设计的圆形的弹性内部区域15中比在较少弹性地设计的弹性外部区域16更薄地设计,从而至少在该实施例中能够关于横截面6变化的弹性分布能够在结构方面简单地产生和设定。
[0087]唯一的弹性的中间层元件I在更加弹性地设计的圆形的弹性内部区域15中仅具有5.5mm的厚度d,而它在较少弹性地设计的弹性外部区域16中具有1mm的厚度或者说高度h。
[0088]此外,唯一的弹性的中间层元件I在该实施例中具有由简称为EPDM的乙烯-丙烯二烯橡胶形成的体22。
[0089]唯一的弹性的中间层元件I拥有35kN/mm的静态的弹簧特征数、〈45 kN/mm的动态的弹簧特征数和因此考虑到在动态的弹簧特征数和静态的弹簧特征数之间的比例的〈1.3的加强因数。
[0090]此外,所述唯一的弹性的中间层元件I在其长侧边缘18和20处具有各一个长形的材料缺口 23或者说24,所述材料缺口利用其长度(未特别地编号)向着唯一的弹性的中间层元件I的纵向延展8的方向7延伸。
[0091]以这些长形的材料缺口23或者说24为条件,唯一的弹性的中间层元件I在其长侧边缘18和20处分别具有两个突出的齿件25和26或者说27和28,从而唯一的弹性的中间层元件I在其长侧边缘18和20处能够与轨道紧固系统S的另外的组件例如与轨道紧固系统S的角度导引板90(尤其见图5A至5D)尤其好地形状配合地齿接,以便例如改善在轨道紧固系统S内的力流。突出的齿件25和26或者说27和28为此向外突出于相应的材料缺口 23或者说24。
[0092]带有所述唯一的弹性的中间层元件的在横截面6上能够变化的弹性分布的所述唯一的弹性的中间层元件I在当前能够考虑地简单地通过以下方式设计,即更加弹性地设计的圆形的弹性内部区域15借助相应较大的圆形的、中央地加工到所述唯一的弹性的中间层元件I中的材料凹槽30产生。这种圆形的材料凹槽30同心地围绕唯一的弹性的中间层元件I的中点17地设计。
[0093]虽然唯一的弹性的中间层元件I在其顶侧31处具有这种圆形的材料凹槽30,但是它在其底侧32处完全是平的。
[0094]由于唯一的弹性的中间层元件I通过在更加弹性地设计的圆形的弹性内部区域15中的圆形的材料凹槽30仅构造为大约是在较少弹性地设计的弹性外部区域16中的厚度的一半,则唯一的弹性的中间层元件I的能够变化的弹性分布向着纵向延展8的方向7是不连续的,反而,该弹性分布在圆形的材料凹槽30的边缘33处突然变化。
[0095]更加弹性地设计的圆形的弹性内部区域15以及较少弹性地设计的弹性外部区域16通过圆形的材料凹槽30产生。
[0096]在图2A至2D中示出的第一的可能的硬的梯形中间层元件40能够除了唯一的弹性的中间层元件I之外是示例在图6中示出的轨道紧固系统S的中间结构2的唯一的另外的组件,所述轨道紧固系统用于在无碴行车道5的混凝土轨枕元件4处紧固轨道元件3。
[0097]所述硬的梯形中间层元件40的特征尤其在于梯形件41,该梯形件补偿于在混凝土轨枕4中存在的梯形凹槽42(示例参见图6)地构造且能够插入该梯形凹槽42中。由此,能够借助硬的梯形中间层元件40把作用在轨道元件4上的横向力直接借助于中间结构2导入或者说传入无碴行车道5中或者说相应的混凝土轨枕4中。
[0098]所述硬的梯形中间层元件40布置在唯一的弹性的中间层元件I和无碴行车道5的混凝土轨枕4之间,并且具体而言如此地布置在轨道元件3(示例参见图6)的下方,使得专门地梯形件41能够放置到位于轨道元件3下方的梯形凹槽42中。就此而言,梯形件41布置在轨道元件3的下方。
[0099]所述硬的梯形中间层元件40除了梯形件41以外扁平地构造且在其两个长侧边缘43和44处具有各一个长形的材料凹槽45或者说46,其中所述长形的材料凹槽45和46向着硬的梯形中间层元件40的纵向延展48的方向47延伸。
[0100]所述硬的梯形中间层元件40在两个长侧边缘43和44处还分别具有两个突出的齿件49和50或者说51和52,从而所述硬的梯形中间层元件40在其长侧边缘43和44处能够与轨道紧固系统S的另外的组件例如与轨道紧固系统S的角度导引板90(尤其见图5A至5D)尤其紧密地形状配合地齿接,以便例如改善在轨道紧固系统S内的力流。突出的齿件49和50或者说51和52为此向外突出于相应的材料凹槽45或者说46。
[0101]梯形件41利用其梯形件纵向延展54从硬的梯形中间层元件40的第一短侧边缘55向着第二短侧边缘56延伸,并且由此也向着所述硬的梯形中间层元件40的纵向延展48的方向47延伸,其中所述梯形件41外中部地放置在所述硬的梯形中间层元件40处,正如尤其好地根据按照图2B的示意可见的那样。
[0102]梯形件41在该实施例中包括多个相对于其梯形件纵向延展54横向布置的横向肋元件57(仅示意地编号),该横向肋元件在所述硬的梯形中间层元件40的扁平的几乎3mm厚的本体58处造成了梯形件41的梯形的体59。
[0103]横向肋元件57在序列60中且带有3mm的间距61地并列布置。在此,横向肋元件57具有大约5_厚的基座区段62,借助该基座区段,所述横向肋元件过渡到硬的梯形中间层元件40的扁平的本体58中。
[0104]从这种大约5mm厚的基座区段62出发,横向肋元件57总体大约18mm突出于扁平的本体58至高处,其中所述横向肋元件在其相应的尖部63处还具有3mm的厚度。从而,越变越窄地,并列布置的横向肋元件57彼此包围各一个6°的角度64。
[0105]横向肋元件57锥形地渐变成大约1mm宽的尖部63,其中其相
当前第3页1 2 3 4 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