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防冻胀的石材人行道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8766091阅读:1326来源:国知局
一种防冻胀的石材人行道结构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石材人行道结构,特别是一种防冻胀的石材人行道结构。
【背景技术】
[0002]近年来,随着城镇化建设速度的日益加快,城市用地范围日益增加,市政道路的建设也如火如荼的进行。随着环保、低碳理念的日趋成熟,对于城市道路景观建设的要求也随之增加,城市道路配合景观绿化带的建设,给城市增添了一道亮丽的绿色风景。但随之而来的问题,大部分绿化带设置在道路人行道外侧,常年灌溉水对人行道结构造成了较大的水侵害,不利于人行道结构的耐久性。尤其在北方地区,冬季来临前大量灌溉水积聚在人行道结构中不能及时排除,导致冬季在人行道结构中产生冻胀,损坏人行道结构。冻胀严重地区致使人行道面层拱起,面砖破损影响行人行走,不能继续使用。
[0003]上述病害的主要表现形式为:石材铺装的人行道在冬天普遍有翘起现象。翘起位置主要发生在人行道内侧的靠近侧石处的花岗岩面砖,翘起高度3?5厘米不等。到转年夏季时该病害有所减轻,但人行道面层已无法恢复至原状。该病害主要有以下几方面特点:
[0004]I)病害主要发生在冬季,尤其是气温最低的一月份,人行道面砖翘起及顶裂现象最为严重。
[0005]2)当气温逐渐回升,病害现象逐渐减弱,至夏季有部分病害区域可恢复原状。
[0006]3)产生病害的道路人行道外侧均有5到15米不等的绿化带,据向相关单位调研后发现,冬季上冻季节来临前,园林部门均对绿化带进行一次大面积浇灌。
[0007]通过上述分析,总结病害成因是水损害范畴,主要有以下两方面原因:
[0008]I)绿化灌溉水冻胀
[0009]道路两侧人行道外侧均有5至15米宽的绿化带,冬季上冻来临前,均需对绿化带进行彻底灌溉。进入冬季气温骤降后,人行道结构层积存的各种水分结冰体积增大,将结构层破坏并将人行道面砖顶起,成为导致病害的一个主要原因。冬季结束气温回升后,冻结水分融化,变成液态体积减小,面砖变形的病害现象有所减轻。同时由于缘石外侧为绿化种植土,能够有效卸载部分冻胀力,因此缘石处的花岗岩面砖冻胀翘起不是很明显。而侧石外侧为机动车道结构,不能及时有效卸载土压力,故此现象在临近侧石处较为明显。
[0010]2)雨水排除不畅冻胀
[0011]经调查发现,现状立篦收水井两侧人行道面砖翘起现象最为明显,越远离收水井病害现象越轻,同时现状侧石与侧石间的接缝处均有不同程度的开裂现象产生。因此,推断病害成因为路面积水(雨水、雪水等)汇集至收水井周围人行道结构层,未能及时排放,通过侧石接缝渗入至人行道结构中,冬天产生冻胀现象,导致人行道靠近侧石处面砖翘起。并且侧石后背处缝隙越深,积水越多,冬季花岗岩面砖翘起越为严重。
【实用新型内容】
[0012]本实用新型为解决公知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而提供一种防冻胀的石材人行道结构。
[0013]本实用新型为解决公知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防冻胀的石材人行道结构,该人行道结构包括从上至下依次设置的石材面层、水泥砂浆层I和基层;在人行道两侧分别设有侧石和缘石,在所述侧石的外侧设有收水井;所述基层为从上至下依次设置的石灰粉煤灰碎石混合层和级配碎石层;在所述收水井与所述级配碎石层相邻的井壁上开凿有泄水孔,所述泄水孔的底标高与所述级配碎石层的底标高相同,所述泄水孔的顶标高低于所述级配碎石层的顶标高,在所述泄水孔上安装有井篦;在人行道的外侧设有防水包裹层,所述防水包裹层的底部施做在所述级配碎石层的下面,所述防水包裹层的顶部施做在所述水泥砂浆层I的下面,所述防水包裹层的立面结构为从外至内依次设置的防水土工布、水泥砂浆层II及防渗沥青层。
[0014]所述防水包裹层的底部自级配碎石层坡角向内延伸的宽度为50cm;所述防水包裹层的顶部伸入人行道内的宽度为30cm。
[0015]本实用新型具有的优点和积极效果是:通过采用级配碎石形成可透水基层,可随时将渗入人行道结构的灌溉水及雨水等水分快速滤出结构层,有效保护结构层的材料性能;通过采用在收水井井室周围开凿泄水孔,并安装铸铁井篦,可使人行道积水通过泄水孔排入收水井,保证人行道结构层内积水能及时有效地排入市政雨水管道,从而能够有效防止人行道结构内出现积水;采用防水土工布对人行道外侧结构进行包裹,能够防止绿化带灌溉水流入人行道结构而引起冻胀破坏。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能够使绿化带灌溉水对人行道的冻融病害得到根治解决。
【附图说明】
[0016]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立面图;
[0017]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收水井平面示意图。
[0018]图中:1、石材面层;2、水泥砂浆层I ;3、石灰粉煤灰碎石混合层;4、级配碎石层;5、收水井;6、侧石;7、泄水孔;8、井篦;9、防水包裹层;10、缘石;11、市政雨水管道。
【具体实施方式】
[0019]为能进一步了解本实用新型的
【发明内容】
、特点及功效,兹例举以下实施例,并配合附图详细说明如下:
[0020]请参阅图1和图2,一种防冻胀的石材人行道结构,该人行道结构包括从上至下依次设置的石材面层1、水泥砂浆层I 2和基层;在人行道两侧分别设有侧石6和缘石10,在所述侧石6的外侧设有收水井5 ;所述基层为从上至下依次设置的石灰粉煤灰碎石混合层3和级配碎石层4 ;在所述收水井5与所述级配碎石层4相邻的井壁上开凿有泄水孔7,所述泄水孔7的底标高与所述级配碎石层4的底标高相同,所述泄水孔7的顶标高低于所述级配碎石层4的顶标高,在所述泄水孔7上安装有井篦8 ;在人行道的外侧设有防水包裹层9,所述防水包裹层9的底部施做在所述级配碎石层4的下面,所述防水包裹层9的顶部施做在所述水泥砂浆层I 2的下面,所述防水包裹层9的立面结构为从外至内依次设置的防水土工布、水泥砂浆层II及防渗沥青层。
[0021 ]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防水包裹层9的底部自级配碎石层坡角向内延伸的宽度hi为50cm ;所述防水包裹层的顶部伸入人行道内的宽度h2为30cm。
[0022]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通过对现有人行道结构的病害成因进行分析,针对病害产生的根本原因,提出了以下三个措施。
[0023]I) “透” 一一改进人行道结构,将基层设计为可透水层。
[0024]通过增加级配碎石层4,将传统的人行道结构形式改进为透水基层,改进后人行道结构为:6厘米花岗岩石材面砖+2厘米水泥砂浆(1:3)+15厘米石灰粉煤灰碎石(6:14:80) +20厘米级配碎石,结构总厚为43厘米。通过将人行道基层施做成可有效透水的碎石层,可随时将渗入人行道结构的灌溉水及雨水等水分快速滤出结构层,有效保护结构层的材料性能。
[0025]2) “排” 一一改进传统的收水井结构,使其能将人行道结构中的水分及时排除
[0026]改进传统的收水井,在收水井5的井室周围开凿泄水孔7,并安装铸铁井篦8,可保证人行道积水通过泄水孔7排入收水井。同时阻挡人行道结构层中碎石的流失。改进后的收水井,保证人行道结构层内积水能及时有效地排入市政雨水管道11,从而有效防止人行道内积水现象的出现。
[0027]3) “阻” 一一人行道外侧设置不透水的防水包裹层
[0028]为了防止人行道外侧绿化带灌溉水流入人行道结构而引起冻胀破坏,采用防水土工布对人行道结构进行包裹,具体施做方法为:自级配碎石坡角向内50cm范围内铺筑一层防水土工布,其上铺筑20cm级配碎石及15cm石灰粉煤灰碎石。碾压完成后,在人行道路面结构外侧边部涂抹2cm水泥砂浆及防渗沥青,而后将预留的防水土工布沿人行道结构边部反包至石灰粉煤灰碎石层顶30cm宽,之后再施做人行道垫层(水泥砂浆)、铺筑花岗岩面砖。
[0029]尽管上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进行了描述,但是本实用新型并不局限于上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上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仅仅是示意性的,并不是限制性的,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的启示下,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宗旨和权利要求所保护的范围情况下,还可以做出很多形式,这些均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主权项】
1.一种防冻胀的石材人行道结构,该人行道结构包括从上至下依次设置的石材面层、水泥砂浆层I和基层;在人行道两侧分别设有侧石和缘石,在所述侧石的外侧设有收水井,其特征在于,所述基层为从上至下依次设置的石灰粉煤灰碎石混合层和级配碎石层;所述收水井与所述级配碎石层相邻的井壁上开凿有泄水孔,所述泄水孔的底标高与所述级配碎石层的底标高相同,所述泄水孔的顶标高低于所述级配碎石层的顶标高,在所述泄水孔上安装有井篦; 在人行道的外侧设有防水包裹层,所述防水包裹层的底部施做在所述级配碎石层的下面,所述防水包裹层的顶部施做在所述水泥砂浆层I的下面,所述防水包裹层的立面结构为从外至内依次设置的防水土工布、水泥砂浆层II及防渗沥青层。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冻胀的石材人行道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水包裹层的底部自级配碎石层坡角向内延伸的宽度为50cm;所述防水包裹层的顶部伸入人行道内的宽度为30cm。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防冻胀的石材人行道结构,包括从上至下依次设置的石材面层、水泥砂浆层Ⅰ和基层;在人行道两侧分别设有侧石和缘石,在侧石的外侧设有收水井,基层包括石灰粉煤灰碎石混合层和级配碎石层;在收水井与级配碎石层相邻的井壁上开凿有泄水孔,泄水孔的底标高与级配碎石层的底标高相同,泄水孔的顶标高低于级配碎石层的顶标高,在泄水孔上安装有井篦;在人行道的外侧设有防水包裹层,防水包裹层的底部施做在级配碎石层的下面,防水包裹层的顶部施做在水泥砂浆层Ⅰ的下面,防水包裹层的立面结构为从外至内依次设置的防水土工布、水泥砂浆层Ⅱ及防渗沥青层。本实用新型能够使绿化带灌溉水对人行道的冻融病害得到根治解决。
【IPC分类】E01C11-24, E01C15-00
【公开号】CN204475107
【申请号】CN201420786155
【发明人】谷李忠, 曹霞, 焦媛媛, 曹美娟, 饶宁
【申请人】天津市赛英工程建设咨询管理有限公司
【公开日】2015年7月15日
【申请日】2014年12月10日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