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棘轮扳手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328870阅读:328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棘轮扳手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扳手,特别是涉及一种棘轮扳手。
背景技术
扳手是生产活动中常用的工具,其具有各种各样的功能,包括活动扳手、套筒扳手 等。但在一些空间狭窄的场合,使用这些扳手有时候感到不方便,因为拧紧一个螺栓或螺母 需要转动很多圈,而普通的扳手不能转动360度,需要将扳手从螺栓或者螺母上取下,然后 再选择合适的角度重复动作,这样的扳动不但过程复杂,效率低下,而且可能造成螺栓或者 螺母的回转,使松紧螺栓或者螺母非常不方便。因此出现了一些棘轮扳手,可以控制扳手只作单方向的运动而不会造成回转。如 中国专利CN2389754Y所公开的“棘轮扳手”,该棘轮扳手在扳手的头部设有一容置孔,其内 设有棘轮,扳手设一容纳制齿的容置槽,容置槽末端设有一容珠孔,其内设有弹簧及钢珠, 钢珠抵顶制齿,该棘轮扳手,虽然结构简单,而且能够实现制齿的单向旋转,但是该棘轮扳 手通过钢珠和制齿的结构控制该棘轮扳手,只能控制该棘轮扳手向左或者向右空转,也就 是说该棘轮扳手只有两档控制功能,并没有中间档,也就是说该棘轮扳手只能向右空转或 者向左空转,并不能固定在中间档不会空转。并且这样的棘轮扳手在档位转换时不是非常 明显而且不易控制。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现状而提供一种结构简单、 档位控制明显的棘轮扳手。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棘轮扳手,包括头部、手 柄部以及位于头部内的齿轮组件和制动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齿轮组件包括齿轮件以及位于齿轮件上方的连接头和位于齿轮件下方的底 部,所述齿轮件位于头部的通孔内,所述连接头和底部分别伸出于该头部位于该头部的外 侧;所述制动组件位于所述头部的通孔旁、靠近手柄部的凹槽内,并且该制动组件包 括中间控制块以及位于中间控制块两侧的左、右控制片,该左、右控制片与所述凹槽的侧面 之间分别抵有弹簧,所述左、右控制片的一端从左、右两侧分别卡住该齿轮件。这样的棘轮 扳手的齿轮组件和制动组件之间的设置,可以用控制块控制左、右控制片实现棘轮扳手的 单方向锁定以及两个方向均转动锁定,进而实现扳手的顺时针、逆时针空转,方便螺母或者 螺栓的松紧。为了方便组装以及固定该制动组件和齿轮组件,所述头部上方还包括有盖板,所 述盖板上设有供齿轮组件的连接部伸出的通孔,所述盖板通过其上的螺孔中的螺钉与头部 固定。为了方便定位该盖板,所述盖板上还具有供中间控制块的顶部突起插入的通孔。
3[0010]为了更好地控制左、右控制片,所述凹槽包括其两侧的用于容置左、右控制片的 左、右容置部位,并且该左、右容置部位的中间部位呈圆弧状向凹槽外侧突出,该圆弧状突 出的部位用于容置弹簧。为了方便转动控制块进而控制左右控制片使齿轮件空转,所述中间控制块的底部 具有扳动部位伸出位于所述凹槽位于所述头部的底面外侧,并且所述底面外侧具有容置该 扳动部位的容置凹槽。为了更好地控制控制块的左右转动,所述扳动部位相对于容置凹槽的面上设有突 起,所述容置凹槽具有与所述突起相匹配并且呈左、中、右分布的凹坑。优选地,所述连接头上具有连接外部螺栓或螺母的孔洞,所述底部具有连接外部 不同尺寸套筒的形状。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该棘轮扳手结构简单,并且向左空转、 向右空转或者中间锁定的档位更换明显,易于使用者控制与使用,并且结构紧凑,易于组装 与加工。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棘轮扳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棘轮扳手的侧视图。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棘轮扳手的部件分解图。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沿图2中A-A'线的剖视图。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棘轮扳手的齿轮组件与制动组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棘轮扳手,如图1-5所示,包括扳手的头部1以及与头部1相连的手 柄部2,该头部1上具有一容置齿轮组件的通孔11,该齿轮组件的底部31伸出于该通孔11, 齿轮组件的齿轮件32置于该通孔11的台阶内,齿轮件32的上方具有一连接头33伸出于 该扳手的头部1,该连接头33上可以具有各种形状的孔洞用于连接外部的螺母或者螺栓。 该齿轮组件伸出于头部1的底部31也可以为立方体,该底部31的形状可以设计成连接不 同尺寸的套筒从而成为套筒扳手,不同尺寸的套筒可以适用于连接外界不同尺寸的螺钉或 者螺母等部件。在该头部1的通孔11旁、靠近手柄2侧还具有容纳制动组件的凹槽12,制动组件 包括左右两片制动片41、42,以及位于左、右制动片41、42之间的中间控制块43,该左、右制 动片41、42与凹槽12之间各抵有一弹簧51、52。凹槽12的左右侧,分别有容置左、右控制 片41、42的左、右容置部位121、122,左、右容置部位121、122的中间部位呈圆弧形向凹槽外 侧突出,该圆弧形中间部位用于容置左、右控制片41、42与凹槽12之间的弹簧51、52。中间 控制块43在中间位置时,左、右制动片41、42由于弹簧51、52的作用远离凹槽12的左、右 容置部位121、122,因此,左、右控制片41、42正好卡住通孔11中的齿轮件32,使齿轮件32 不能相对于通孔转动,也就是说不能相对于该棘轮扳手转动,此时,该棘轮扳手相当于普通 扳手,连接于连接头33的螺母33通过扳手2的转动跟着转动。[0023]当该中间控制块43转向右边或者左边时,如图4所示,该中间控制块43转向右 边,并且压缩由控制片42与凹槽12之间的弹簧52,此时,左控制片41退回到凹槽12的一 侧,抵于凹槽12左侧的容置部位121内,此时,左控制片41解除了对齿轮件32的锁定,但 是右控制片42仍旧抵住了齿轮件32,此时齿轮件32只能相对于通孔11逆时针方向转动, 因为当齿轮件逆时针方向转动时,由于右控制片42与凹槽12之间抵有弹簧,齿轮件32能 够驱动右控制片42压缩弹簧52并且逆时针方向转动,而齿轮件32顺时针转动时,右控制 片42抵住了齿轮件32使其不能转动。也就是说扳动扳手的时候,当扳手逆时针转动的时 候,齿轮件32以及连接在连接头33上的螺母或者螺栓由于右控制片42的锁定作用会跟着 扳手逆时针转动,而扳手顺时针转动时,齿轮件32以及连接在连接头33上的螺母或者螺栓 可以相对于通孔11逆时针转动,不会跟着扳手回转,因此实现了扳手的顺时针空转,可以 快速并且小空间内扳动扳手松紧螺钉。同理,当中间控制块43转向左边时,当扳手顺时针 转动时,齿轮件32以及连接在连接头33上的螺母或者螺栓会跟着扳手顺时针转动,而扳手 逆时针转动时,齿轮件32以及连接在连接头33上的螺母或者螺栓不会跟着扳手回转,因此 实现了扳手的逆时针空转。该扳手的齿轮件32以及凹槽12的上部还该有盖板6,盖板6上具有螺孔61,通过 螺钉将盖板6固定在扳手的头部1上,盖板6上具有通孔62用于供齿轮组件的连接头33 穿过,具有通孔63供中间控制块43的顶部突起45穿过,进而固定盖盖板1的位置。该盖 板6将制动组件以及齿轮件32等都封闭在扳手的头部1内。该盖板6可以与头部注塑固 定形成,也可以是另外通过螺钉固定,只要起到封闭头部1内的齿轮组件和制动组件即可。而该中间控制块43的底部扳动部位44伸出于凹槽12的底面位于凹槽12的底面 外侧,如图1、5所示,该扳动部位44位于扳手头部1的底面外侧的活动凹槽13内,可以在 活动凹槽13的范围内左右转动,并且该扳动部位44与活动凹槽13相对的面上设有突起 441,活动凹槽13相对于该突起分别设有三个呈左、中、右分布的凹坑131,该突起441与凹 坑131配合定位该扳动部位44,从而控制该中间控制块43的位置。因此该扳手控制左右空 转的档位更加明显,该扳手结构简单,组装以及加工都非常方便,并且成本低、易于批量生 产。除上述实施例外,本实用新型还包括有其他实施方式,凡采用等同变换或者等效 替换方式形成的技术方案,均应落入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权利要求一种棘轮扳手,包括头部(1)、手柄部(2)以及位于头部(1)内的齿轮组件和制动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齿轮组件包括齿轮件(32)以及位于齿轮件(32)上方的连接头(33)和位于齿轮件(32)下方的底部(31),所述齿轮件(32)位于头部(1)的通孔(11)内,所述连接头(33)和底部(31)分别伸出于该头部(1)位于该头部(1)的外侧;所述制动组件位于所述头部(1)的通孔(11)旁、靠近手柄部(2)的凹槽(12)内,并且该制动组件包括中间控制块(43)以及位于中间控制块两侧的左、右控制片(41、42),该左、右控制片(41、42)与所述的凹槽(12)的侧面之间分别抵有弹簧(51、52),所述左、右控制片(41、42)的一端从左、右两侧分别卡住该齿轮件(32)。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棘轮扳手,其特征在于所述头部(1)上方还包括有盖板(6), 所述盖板(6)上设有供齿轮组件的连接部(33)伸出的通孔(61),所述盖板(61)通过其上 的螺孔(62)中的螺钉与头部(1)固定。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棘轮扳手,其特征在于所述盖板(6)上还具有供中间控制块 (43)的顶部突起(45)插入的通孔(63)。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棘轮扳手,其特征在于所述凹槽(12)包括其两侧的用于容置 左、右控制片(41、42)的左、右容置部位(121、122),并且该左、右容置部位(121、122)的中 间部位呈圆弧状向凹槽(12)外侧突出,该圆弧状突出的部位用于容置弹簧(51、52)。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棘轮扳手,其特征在于所述中间控制块(43)的底部具有扳动 部位(44)伸出位于所述凹槽(12)位于所述头部(1)的底面外侧,并且所述底面外侧具有 容置该扳动部位(44)的容置凹槽(13)。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棘轮扳手,其特征在于所述扳动部位(44)相对于容置凹槽 (13)的面上设有突起(441),所述容置凹槽(13)具有与所述突起(441)相匹配并且呈左、 中、右分布的凹坑(131)。
7.如权利要求1-6任一项所述的棘轮扳手,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头(33)上具有连接 外部螺栓或螺母的孔洞,所述底部(31)具有连接外部不同尺寸套筒的形状。
专利摘要一种棘轮扳手,包括头部、手柄部以及位于头部内的齿轮组件和制动组件,所述齿轮组件包括齿轮件以及位于齿轮件上方的连接头和位于齿轮件下方的底部,所述齿轮件位于头部的通孔内,所述连接头和底部分别伸出于该头部位于该头部的外侧;所述制动组件位于所述头部的通孔旁、靠近手柄部的凹槽内。通过棘轮扳手的齿轮组件和制动组件之间的设置,可以用控制块控制左、右控制片实现棘轮扳手的单方向锁定以及两个方向均转动锁定,进而实现扳手的顺时针、逆时针空转,方便螺母或者螺栓的松紧。
文档编号B25B23/00GK201744948SQ20102027648
公开日2011年2月16日 申请日期2010年7月29日 优先权日2010年7月29日
发明者孙成纲, 沈佰勇 申请人:孙成纲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