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名称:一种刀把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厨房刀具用品技术领域,具体的说是一种刀把。
背景技术:
目前家庭厨房用刀的刀把结构,通常是在刀具柄部位置,用两个半边中空的塑料壳或金属壳将刀把把柄部铆合起来或焊接起来。这种结构的刀把由于在两个刀把柄部壳体与刀具柄部之间必然存在缝隙,导致手感较差。同时,刀具在使用一段时间以后,刀把柄部壳体会出现松动或直接脱落开,使得人们在手握刀具切东西时,会出现夹手或无法使用等问题,在影响刀具寿命的同时也给人们的使用带来了诸多不便。
实用新型内容为解决刀把使用手感差、使用寿命短等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刀把。其结构简单,使用方便,符合人体工程学的把体设计,使得切削更省力,使用手感更好。本实用新型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刀把,包括虎口止挡部、把尾和将虎口止挡部与把尾连接为一体化结构的本体,所述的虎口止挡部为锥形圆盘结构,并通过锥形面的圆弧过渡到所述本体,所述本体与虎口止挡部连接的一端为锥形,该锥形端的直径由靠近虎口止挡部的一端至另一端逐渐增大,本体另一端与把尾连接,所述的把尾为圆球形结构。所述本体上设置有多个防滑凹槽。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的刀把,结构简单,使用方便。刀把的一体化结构符合人机工程学,前细后粗的本体结构,能够很好地适应人体手部形状特点及握持习惯。本体把身上多个防滑凹槽的设置增大了人手与刀把的接触面积和摩擦力,使得切削更省力,使用手感更好。刀把虎口止挡部的锥形圆盘结构能够有效的保证使用者手部的舒适度和安全度。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记:1、虎口止挡部,2、本体,3、防滑凹槽,4、把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
:一种刀把,包括虎口止挡部1、把尾4和将虎口止挡部I与把尾4连接为一体化结构的本体2,所述的虎口止挡部I为锥形圆盘结构,并通过锥形面的圆弧过渡到所述本体2,所述本体2与虎口止挡部I连接的一端为锥形,该锥形端的直径由靠近虎口止挡部I的一端至另一端逐渐增大,本体2另一端与把尾4连接,所述的把尾4为圆球形结构。所述本体2上设置有多个防滑凹槽3。本实用新型的刀把在使用过程中,虎口止挡部的锥形圆盘结构,能够将整个手部阻挡在刀片以外,保护人手免受伤害;刀把一体化的结构,符合人体工程学,有效地避免了 刀把柄部壳体松动或直接脱落等现象的发生,适合推广使用。
权利要求1.一种刀把,包括虎口止挡部(I)、把尾(4)和将虎口止挡部(I)与把尾(4)连接为一体化结构的本体(2),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虎口止挡部(I)为锥形圆盘结构,并通过锥形面的圆弧过渡到所述本体(2),所述本体(2)与虎口止挡部(I)连接的一端为锥形,该锥形端的直径由靠近虎口止挡部(I)的一端至另一端逐渐增大,本体(2)另一端与把尾(4)连接,所述的把尾(4)为圆球形结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刀把,其特征在于:所述本体(2)上设置有多个防滑凹槽(3)。
专利摘要一种刀把,包括虎口止挡部、把尾和将虎口止挡部与把尾连接为一体化结构的本体,所述的虎口止挡部为锥形圆盘结构,并通过锥形面的圆弧过渡到所述本体,所述本体与虎口止挡部连接的一端为锥形,该锥形端的直径由靠近虎口止挡部的一端至另一端逐渐增大,本体另一端与把尾连接,所述的把尾为圆球形结构。所述本体上设置有多个防滑凹槽。本实用新型的刀把,结构简单,使用方便。刀把的一体化结构符合人机工程学,能够很好地适应人体手部形状特点及握持习惯。本体把身上多个防滑凹槽的设置增大了人手与刀把的接触面积和摩擦力,使得切削更省力,使用手感更好。
文档编号B25G1/10GK203062750SQ20132005045
公开日2013年7月17日 申请日期2013年1月30日 优先权日2013年1月30日
发明者侯宁, 牛红勤 申请人:洛阳理工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