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固定传动元件的转动轴距离的驱动单元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285765阅读:228来源:国知局
用于固定传动元件的转动轴距离的驱动单元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发明涉及一种应用于机动车技术的驱动单元,尤其是用于机动车门锁的中央锁定机构驱动单元,该驱动单元具有马达、传动单元,该传动单元至少具有第一传动元件和第二传动元件,所述第一传动元件和第二传动元件分别具有第一齿段、第二齿段、第一转动轴和第二转动轴,该传动单元还具有第一止挡件,其中,驱动单元至少具有第一止挡位置。



背景技术:

这种驱动单元从文献DE 199 06 997 C2中已知。通常利用电机驱动这种驱动单元。具有电机的驱动装置实现了借助于检测电机的电流消耗确定出驱动单元何时到第一止挡位置,并据此何时停止电机。然而电流消耗的变化以一定的延迟进行,从而在到达止挡位置时电机可能不是直接地、而是在几毫秒之后才被停止。在这段时间期间在驱动单元上、尤其在传动元件上作用非常大的力,该力可以使齿段被跳过。在此使传动元件磨损,并且驱动单元可能产生直达机动车内舱中的噪音排放。



技术实现要素:

因此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用于机动车技术方面的驱动单元,在该驱动单元中避免处于彼此啮合中的传动元件、尤其是处于彼此啮合中的齿段被跳过,减少驱动单元的传动元件的磨损和噪声排放。

上述目的根据本发明通过具有权利要求1的特征的驱动单元实现。本发明的具有适宜改进的有利的设计方案从其余的权利要求、说明和附图中得到。

为了提供开头所述类型的驱动单元——在其中避免跳过并减少驱动单元的传动元件的磨损和噪声排放,根据本发明提出,至少第一传动元件具有锁定元件,该锁定元件在第一止挡位置中被接纳元件锁定并在第一止挡位置中固定第一传动元件的第一转动轴相对于第二传动元件的距离。

本发明尤其涉及用于机动车门锁的中央锁定机构驱动单元,其中,驱动单元驱动用于使门锁锁定和解锁的机构。由于安全技术方面的观点,驱动单元必须在整个的使用寿命中保证用于使门锁锁定和解锁的机构的无故障的功能。尤其当由于老化、污染和磨损仅微弱地改变传动元件的啮合性能时,也必须保证无故障的功能。

驱动单元至少具有第一止挡位置。当例如存在门锁的锁定的闭锁位置时,驱动单元优选保持在第一止挡位置中。在另一实施形式中,当存在解锁的闭锁位置时,驱动单元保持在第一止挡位置中。尤其在第一止挡位置中在至少一个方向上锁死传动单元的运动。

根据本发明,第一传动元件的锁定元件在第一止挡位置中固定第一传动元件的第一转动轴相对于第二传动元件的距离,优选固定第一传动元件的第一转动轴相对于第二传动元件的第二转动轴的距离。当两个传动元件通过其相应的齿段彼此啮合时,锁定元件优选固定转动轴在如下方向上的距离:该方向与由两个传动元件的顶靠规定的方向相反地走向。

根据第一传动元件相对于第二传动元件的布置,锁定元件在第一止挡位置中如此固定所述距离,即阻止转动轴之间的距离增大或阻止转动轴之间的距离减小。例如锁定元件可以在如下的布置中固定所述距离以使得转动轴之间的距离不能增大:在该布置中转动轴被布置在彼此啮合的齿段的接触线/啮合线的相对侧上。

在另一布置中,转动轴从彼此啮合的齿段的接触线处观察被分别布置在一侧上,则在该布置中锁定元件可以如此固定所述距离,即转动轴之间的距离不能减小。

锁定元件在第一止挡位置中被接纳元件锁定。在此,锁定元件固定地贴靠在第二传动元件的支承面上被称为锁定。因此限定了传动元件之间的支承的连接,从而固定了传动元件的转动轴的轴间距。这种锁定根据门锁可以占据的锁定位置和解锁位置的状态而有区别,其中,锁定位置和解锁位置描述了锁的功能。锁定元件可以例如设计为销钉,该销钉在锁定状态中被接纳在接纳元件中。

接纳元件尤其可以具有支承面,在锁定状态中锁定元件贴靠在该支承面上,并且通过该支承面形成至少一个接触点,优选形成接触线。借助于支承面可以如此支承该锁定元件,使得力通过从支承面起经由锁定元件直到第一传动元件的力流沿支承面的面法线的方向作用在第一传动元件上。支承面和锁定元件可以如此布置,使得在锁定状态中支承面的面法线与第一传动元件的第一转动轴和接触点或接触线相交。与接触点或接触线以及第一转动轴相交的直线与支承面的面法线优选围成小于45度的角度。

在一设计方案中,接纳元件具有间隙,其中,当第一传动元件向第一止挡位置的方向进行转动运动时,锁定元件插入该间隙中。在到达止挡位置时,锁定元件优选顶到间隙的端部。该间隙尤其可以向着端部变窄。在另一设计方案中,接纳元件可以具有侧面凹进或滑槽用于引导锁定元件。

接纳元件可以被布置在驱动单元的构件上,该构件不可移动。该构件以有利的方式与第二传动元件的至少一个支承元件刚性连接,从而在构件和支承元件之间不存在间隙。如果驱动单元位于第一止挡位置中,则锁定元件借助于接纳元件在至少一个方向上在所述构件处被锁定,并在第一传动元件的径向方向上被锁死。

在本发明的一尤其有利的设计方案中提出,接纳元件被布置在第二传动元件上,锁定元件在第一止挡位置中借助于该接纳元件在第一传动元件的径向方向上被锁死。尤其提出,第一传动元件的锁定元件如此相应地与第二传动元件的接纳元件啮合,即传动元件在第一止挡位置中在径向方向上被相对彼此固定。

在一有利的改进方案中提出,第一传动元件是齿轮。在这个设计形式中,第一传动元件的第一齿段尤其沿着全部圆周延伸。优选在第一传动元件上设置用于锁定元件的支座,其中,该支座例如可以被设计为盘。该支座和第一传动元件优选设计为一个构件。锁定元件有利地设计为圆柱形的销、栓或销钉,其从支座起平行于第一传动元件的第一转动轴延伸。该销钉优选与第一传动元件一件式地形成。

在另一有利的改进方案中提出,通过蜗杆驱动第一传动元件,而第二传动元件是齿轮,其中,第二传动元件与杆共同作用。在此通过马达、尤其是电机优选经由机动车的24伏车载电网驱动蜗杆。这种蜗杆驱动装置产生强烈减速的作用,从而驱动单元可以提供强的力,尤其用于打开门锁。在第一齿段和第二齿段之间的连接优选同样被设计为减速传动。该第二传动元件可以与杆共同作用,该杆优选在从第一止挡位置中移出时改变门锁的调节的状态。在此第二传动元件可以通过另一齿形连接驱动该杆。该杆可以间接或直接地作用在锁定单元上。

在另一实施形式中,第二传动元件被设计为杆,而第二传动元件的第二齿段被设计在第二传动元件的外部的弧段/弧面/弧形部分(Radius)上。在第二齿段布置在外部的弧段上的情况下,当驱动单元运动时第一传动元件和第二传动元件的角速度具有相反的指向。

在这个实施形式中,第二传动元件的第二齿段相对于第二转动轴的距离大于第一传动元件的第一齿段相对于第一传动元件的第一转动轴的距离,其中,实现了第一传动元件与第二传动元件的减速传动。

本发明的一有利的设计方案提出,第二传动元件的齿段被设计在第二传动元件的内部的弧段上,并与第一传动元件的第一齿段啮合。在这个布置的情况下,当驱动单元运动时第一传动元件和第二传动元件的角速度具有相同的指向。

在一改进方案中,驱动单元的第一止挡件是可弹性变形的。因为驱动单元优选借助于检测电机的电流消耗的变化而实现停止,所以在到达第一止挡位置直到驱动单元停止的时刻,非常强的力作用在传动元件上。可弹性变形的第一止挡件可以阻尼强的力,并可以尤其防止齿段的跳过。传动元件优选由塑料制成。所述一个或多个止挡件至少在面对传动元件的一侧上具有弹性塑料。

在另一设计方案中,驱动单元具有第二止挡件和第二止挡位置。在此驱动单元优选在第一止挡位置中造成门锁的锁定,并在第二止挡位置中造成门锁的解锁。在这个实施形式中,第一传动元件优选具有第二锁定元件,该第二锁定元件与驱动单元的第二接纳元件在第二止挡位置中共同作用并产生锁定作用。在第一止挡位置和第二止挡位置之间,第一锁定元件和第二锁定元件都独立于支承面。尤其第二接纳元件被布置在第二传动元件上。在一有利的改进方案中也可以设置多个锁定元件和相对应的接纳元件,其中,独立于到达止挡位置的情况也可以固定轴间距。

附图说明

本发明的其它优点、特征和细节从下面对优选实施例的以及根据附图的描述中得到。

在附图中示出:

图1示出在第一止挡位置中的具有第一传动元件和第二传动元件的驱动单元;

图2示出在第二止挡位置中的同一驱动单元;

图3示出驱动单元,其中,第一传动元件的齿段和第二传动元件的齿段啮合。

具体实施方式

图1示出用于机动车锁的具有马达2、传动单元3的驱动单元1,该传动单元具有第一传动元件4和第二传动元件5,该第一传动元件和第二传动元件分别具有第一齿段6、第二齿段7、第一转动轴8和第二转动轴9,该传动单元还具有第一止挡件10。该驱动单元1具有第一止挡位置,当第二传动元件5接触第一止挡件10时,到达该第一止挡位置。第一止挡件10是可弹性变形的。第一传动元件4具有第一锁定元件11。第二传动元件5还具有接纳元件12并可以与传动元件5一件式地形成。

在第一止挡位置中,第一锁定元件11借助接纳元件12锁定,并如此固定第一转动轴8相对于第二转动轴9的距离20,从而通过该锁定元件11防止这个距离变大。在图1中示出的实施例中,在第一止挡位置中锁定元件11与支承面13的接触点位于第一转动轴8和第二转动轴9的连接线14上,其中,第一传动元件4和第二传动元件5在径向方向上相对彼此固定。

在该第一止挡位置中,可以借助于第一传动元件5控制机动车锁的闭锁位置。则例如可以设想,借助于传动元件5可以控制锁定装置。在传动元件5的在图1中示出的位置中例如可以锁定地接入闭锁位置。借助于优选设计为电机的马达2的转动来驱动蜗杆18,该蜗杆与第一齿段6啮合。通过蜗杆18的转动,第一传动元件4从第一止挡位置起沿方向19向着第二止挡位置运动。第一齿段6和第一传动元件4优选设计为一个构件。

图2示出在第二止挡位置中的图1中的要求的驱动单元的同一设计方案。在此,被设计为杆的第二传动元件5接触传动单元3的第二止挡件32,该第二止挡件是可弹性变形的。第一转动轴8相对于第二转动轴9的距离借助于第二锁定元件30固定,该第二锁定元件被布置在第一传动元件4上。在此,第二锁定元件30尤其接触接纳元件12的第二支承面31。在这个实施形式中,该接纳元件具有波纹状的轮廓。借助于这个波纹状的轮廓设置,第一锁定元件11和第二锁定元件30可以分别从第一止挡位置及第二止挡位置起从接纳元件12中移出,并能使锁定元件11、30容易地及准确地移入支承面13、31中。

在第二止挡位置中可以例如解锁地接入用于机动车的侧门锁的另一闭锁位置。传动元件5例如用作中央锁定机构的锁定元件。通过固定第一转动轴8和第二转动轴9之间的距离,可以尤其从第一止挡位置起向着第二止挡位置的方向驱动第二传动元件5。

图3示出用于机动车锁的驱动单元41的另一实施形式,该驱动单元具有马达42、传动单元43,该传动单元具有第一传动元件44和第二传动元件45,该第一传动元件和第二传动元件分别具有第一齿段46、第二齿段47、第一转动轴48和第二转动轴49,该传动单元还具有第一止挡件50。

该第一传动元件44具有第一锁定元件51。第二传动元件45还具有接纳元件52并且被设计为杆。

在图3中示出的实施形式中,第二传动元件45的齿段47被设计在第二传动元件45的内部的弧段53上,并与第一传动元件44的第一齿段46啮合。

图3示出在第一止挡位置中的驱动单元41,其中,在该第一止挡位置中,第一锁定元件51被接纳元件52锁定,以及如此固定第一转动轴48相对于第二转动轴49的距离,即通过锁定元件51防止了该距离的减小。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