压切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914021阅读:417来源:国知局
压切机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发明涉及一种压切机,用于对装订本进行切边。



背景技术:

书本装订完成后,需要对装订本进行切边处理,保证装订本的切边整齐。现有装订本切边采用的方法是,人工将装订本叠起来,用于压住装订本的装订侧,利用液压切刀对一叠的装订本进行切边。由于人工力量有限,切边过程中装订本容易出现跑偏,同时,装订本在装订后也未进行压平,造成切边的整齐度下降。

为此,人们设计有用于对装订本进行切边的压切机。在对装订本进行切边的过程中,具体包括了进纸、送纸、切边和出纸的工序,对应地,在压切机上必须配备用于将装订本送入机箱内的进纸机构、用于将装订本从进纸机构输送至切刀下方的送纸机构、实现对装订本进行切边的切纸机构以及用于将切边完成后的装订本输送至机箱外的出纸机构,在现有的压切机中,由于压切机包括了多个组成机构,每个组成机构同时配备驱动电机,整个压切机内设置有多个驱动电机,压切机内的各个传动链相互独立。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现有技术的现状,提供一种压切机,其只需配备一个驱动电机,即能完成压切机内的各个机构进行的相互传动。

本发明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压切机,包括机箱和设置在机箱内的传动系统,所述传动系统包括一驱动电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机箱内设置有驱动轴,该驱动轴的一端通过第一皮带与驱动电机的输出端连接,驱动轴的中部设置有用于实现刀架上下移动的刀架轮,驱动轴的另一端依次设置有用于实现装订本进入机箱内的进纸轮以及用于实现装订本送出机箱外的出纸轮,所述机箱内设置有第一传动轴和第二传动轴,该第一传动轴和第二传动轴通过一离合器连接,该第一传动轴通过第二皮带与刀架轮连接,所述刀架与带动其上下移动的滑杆连接,该第二传动轴上设置有一驱动滑杆上下移动的偏心件;所述机箱内设置有用于对装订本进行压平的压纸辊以及用于装订本输送的进纸轴,该进纸轮与压纸辊之间通过第三皮带连接,所述压纸辊与进纸轴之间通过第四皮带连接;所述机箱内设置有第一转动轴、第二转动轴、第三转动轴和第四转动轴,该第一转动轴与出纸轮通过第五皮带连接,所述第一转动轴与第二转轴通过第六皮带连接,所述第二转动轴上设置有第一齿轮,所述第三转动轴上设置有与该第一齿轮啮合的第二齿轮,所述第四转动轴上设置有与第二齿轮啮合的第三齿轮,所述第四转动轴上设置有将装订本输送至机箱外的输送带,所述机箱内设置有用于将装订本从压纸辊输送至刀架下方的送纸轴,该送纸轴与第四转轴通过第七皮带连接。

作为改进,所述机箱内设置有第五转动轴,所述第四转动轴上设置有第四齿轮,所述第五转动轴上设置有与该第四齿轮啮合的第五齿轮,所述第五转动轴上设置有与所述输送带相对布置的辅助带,利用第四齿轮和第五齿轮相互啮合传动,使得输送带和辅助带反向运动,更加便于装订本通过输送带和辅助带之间,提高了装订本出纸效果。

再改进,所述机箱内设置有第六转动轴,该第六转动轴位于刀架与压纸辊之间,在该第六转动轴上设置有用于压紧装订本的压紧件,所述第六转动轴与送纸轴通过一交叉皮带进行连接,利用交叉皮带传动,使得第六转轴上的输送带与送纸轴上输送带传动方向相反,通过在送纸过程中,布置压紧件,提高装订本的送纸效果。

再改进,所述机箱内设置有压纸辅助辊,该压纸辅助辊与压纸辊对称布置,所述压纸辊的外端设置有第六齿轮,所述压纸辅助辊的外端设置有与该第六齿轮啮合的第七齿轮,利用第六齿轮和第七齿轮啮合传动,使得压纸辅助辊和压纸辊反向旋转,实现吸纸压纸的效果。

再改进,所述机箱的外侧壁上设置有一刀架缓冲机构,该刀架缓冲机构包括第八齿轮、固定杆、拉簧和链条,固定杆和第八齿轮设置于机箱的外侧壁上,拉簧的一端与固定杆连接,拉簧的另一端与链条的一端连接,该链条的另一端与刀架连接,链条与第八齿轮啮合,通过设置拉簧和链条,有效缓冲了刀架向下运动的速度。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优点在于:本发明利用一个驱动电机带动驱动轴转动,在驱动轴上分别设置刀架轮、进纸轮和出纸轮,从驱动轴上分离出三条传动链,第一条传动链是刀架轮利用第二皮带以及离合器带动刀架根据需要上下运动,驱动轴上的动力传递至第一传动轴,离合器分离时,第一传动轴的动力不能传递给第二传动轴;第二条传动链是进纸轮利用第三皮带带动压纸辊转动,实现对装订本的压平工艺,同时,利用第四皮带压纸辊带动了进纸轴的转动,具有对装订本的进纸功能,使得装订本进入机箱后进行了压平;第三条传动链为出纸轮通过第五皮带带动第一转动轴转动,同时,利用三个相互啮合的三个齿轮,保证了第四转动轴的转动方向与进纸轴的转动方向相同,同时,利用第七皮带将送纸轴与第四转动轴连接,保证了送纸轴的转动方向与第四转动轴的转动方向相同,从而满足装订本在进纸、送纸和出纸过程中同向输送要求。本发明利用一个驱动电机,实现了多条传动链的传动功能,完成了压切机内的各个机构进行的相互传动的功能。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中压切机的整体外形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中压切机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实施例中压切机一侧的传动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实施例中压切机另一侧的传动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如图1至4所示,本实施中的压切机101,包括机箱1和设置在机箱1内的传动系统。

其中,传动系统包括一驱动电机2,机箱1内设置有驱动轴6,驱动轴6的一端通过第一皮带31与驱动电机2的输出端连接,驱动轴6的中部设置有用于实现刀架46上下移动的刀架轮71,驱动轴6的另一端依次设置有用于实现装订本进入机箱1内的进纸轮72以及用于实现装订本送出机箱1外的出纸轮73,机箱1内设置有第一传动轴41和第二传动轴42,第一传动轴41和第二传动轴42通过一离合器43连接,该第一传动轴41通过第二皮带32与刀架轮71连接,刀架46与带动其上下移动的滑杆45连接,第二传动轴42上设置有一驱动滑杆45上下移动的偏心件44;机箱1内设置有用于对装订本进行压平的压纸辊10以及用于装订本输送的进纸轴13,进纸轮72与压纸辊10之间通过第三皮带33连接,压纸辊10与进纸轴13之间通过第四皮带34连接;机箱1内设置有第一转动轴81、第二转动轴82、第三转动轴83和第四转动轴84,第一转动轴81与出纸轮73通过第五皮带35连接,第一转动轴81与第二转轴82通过第六皮带36连接,第二转动轴82上设置有第一齿轮91,第三转动轴83上设置有与该第一齿轮91啮合的第二齿轮92,第四转动轴84上设置有与第二齿轮92啮合的第三齿轮93,第四转动轴84上设置有将装订本输送至机箱1外的输送带,机箱1内设置有用于将装订本从压纸辊10输送至刀架46下方的送纸轴87,送纸轴87与第四转轴84通过第七皮带37连接。

另外,机箱1内设置有第五转动轴85,第四转动轴84上设置有第四齿轮94,第五转动轴85上设置有与该第四齿轮94啮合的第五齿轮95,第五转动轴85上设置有与输送带相对布置的辅助带,利用第四齿轮94和第五齿轮95相互啮合传动,使得输送带和辅助带反向运动,更加便于装订本通过输送带和辅助带之间,提高了装订本出纸效果。另外,机箱1内设置有第六转动轴86,该第六转动轴86位于刀架46与压纸辊10之间,在该第六转动轴86上设置有用于压紧装订本的压紧件12,第六转动轴86与送纸轴87通过一交叉皮带38进行连接,利用交叉皮带38传动,使得第六转轴96上的输送带与送纸轴87上输送带传动方向相反,通过在送纸过程中,布置压紧件12,提高装订本的送纸效果。

此外,机箱1内设置有压纸辅助辊11,该压纸辅助辊11与压纸辊10对称布置,压纸辊10的外端设置有第六齿轮96,压纸辅助辊11的外端设置有与该第六齿轮96啮合的第七齿轮97,利用第六齿轮96和第七齿轮97啮合传动,使得压纸辅助辊11和压纸辊10反向旋转,实现吸纸压纸的效果。

最后,机箱1的外侧壁上设置有一刀架缓冲机构,该刀架缓冲机构包括第八齿轮54、固定杆51、拉簧52和链条53,固定杆51和第八齿轮54设置于机箱1的外侧壁上,拉簧52的一端与固定杆51连接,拉簧52的另一端与链条53的一端连接,该链条53的另一端与刀架46连接,链条53与第八齿轮54啮合,通过设置拉簧52和链条53,有效缓冲了刀架向下运动的速度。

综上,本发明利用一个驱动电机2带动驱动轴6转动,在驱动轴6上分别设置刀架轮71、进纸轮75和出纸轮73,从驱动轴6上分离出三条传动链,第一条传动链是刀架轮71利用第二皮带32以及离合器43带动刀架46根据需要上下运动,驱动轴6上的动力传递至第一传动轴41,离合器43分离时,第一传动轴41的动力不能传递给第二传动轴42;第二条传动链是进纸轮72利用第三皮带33带动压纸辊10转动,实现对装订本的压平工艺,同时,利用第四皮带34压纸辊带动了进纸轴13的转动,具有对装订本的进纸功能,使得装订本进入机箱1后进行了压平;第三条传动链为出纸轮73通过第五皮带35带动第一转动轴81转动,同时,利用三个相互啮合的三个齿轮,保证了第四转动轴84的转动方向与进纸轴13的转动方向相同,同时,利用第七皮带37将送纸轴87与第四转动轴84连接,保证了送纸轴87的转动方向与第四转动轴84的转动方向相同,从而满足装订本在进纸、送纸和出纸过程中同向输送要求。本发明利用一个驱动电机2,实现了多条传动链的传动功能,完成了压切机内的各个机构进行的相互传动的功能。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