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便携式用于考古的组合工具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538221阅读:289来源:国知局
一种便携式用于考古的组合工具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属于考古用具领域,具体为一种便携式用于考古的组合工具。



背景技术:

在考古以及对文物进行维护的时候,技术人员经常会用到刷子、锥子及铲子,尤其出土的碑刻进行整理时,还需要一边清洁一边仔细辨认碑刻上的文字,但是现有的用于考古的工具功能单一,在清理考古文物时,经常会手忙脚乱找不到上述工具,从而影响了考古的工作效率,同时也不利于携带。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以上问题,提供一种便携式用于考古的组合工具,结构简单,使用方便,在考古工作的过程中可以灵活转换及使用刷子、锥子、铲子及放大镜等工具,使文物在清理的过程中更加方便的使用放大镜进行研究,提高了考古工作的效率。

为实现以上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它包括主体3;所述主体3的内部设置有放大镜1;所述主体3上设置有可360度旋转的连接头4;所述连接头4的数量为三个,其下端分别连接有锥子6、刷子7及铲子8;所述连接头4的外侧设置有外套5;所述外套5与连接头4之间为过盈配合。

进一步的,所述主体3上且在位于放大镜的左右两端设置有防灰盖2。

进一步的,所述主体3为环形圆柱体结构,其外侧设置有三个凹槽301。

进一步的,所述连接头4包括连接座402,其上端设置有圆环401;所述连接座402底部设置有螺纹孔403;所述圆环401套设在凹槽301上。

进一步的,所述锥子6、刷子7及铲子8的上端均设置有带外螺纹的连接杆,且所述连接杆通过螺纹连接在螺纹孔403内。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使用方便,集合了放大镜、锥子、刷子及铲子于一体,便于携带,使文物在清理及研究时,能够更好的对上述工具进行转换及应用,提高了考公工作的效率。

2、主体上且在位于放大镜的左右两端设置有防灰盖,在不使用放大镜使可以避免在清理灰尘使对放大镜造成的污染。

3、连接头包括连接座和圆环;连接座的底部设置有螺纹孔,可以方便锥子、刷子及铲子的安装及更换,还可以更加方便的切换安装其它的考古用具,使考古工作更具便捷及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立体防灰盖被打开后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在锥子、刷子和铲子被收起后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中连接头的剖面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中主体的剖面视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工具切换使用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所述文字标注表示为:1、放大镜;2、防灰盖;3、主体;301、凹槽;4、连接头;401、圆环;402、连接座;403、螺纹孔;5、外套;6、锥子;7、刷子;8、铲子。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领域技术人员更好地理解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描述,本部分的描述仅是示范性和解释性,不应对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有任何的限制作用。

如图1-图5所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结构为:它包括主体3;所述主体3的内部设置有放大镜1;所述主体3上设置有可360度旋转的连接头4;所述连接头4的数量为三个,其下端分别连接有锥子6、刷子7及铲子8;所述连接头4的外侧设置有外套5;所述外套5与连接头4之间为过盈配合。

进一步的,所述主体3上且在位于放大镜的左右两端设置有防灰盖2。

进一步的,所述主体3为环形圆柱体结构,其外侧设置有三个凹槽301。

进一步的,所述连接头4包括连接座402,其上端设置有圆环401;所述连接座402底部设置有螺纹孔403;所述圆环401套设在凹槽301上。

进一步的,所述锥子6、刷子7及铲子8的上端均设置有带外螺纹的连接杆,且所述连接杆通过螺纹连接在螺纹孔403内。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势:

1、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使用方便,集合了放大镜、锥子、刷子及铲子于一体,便于携带,使文物在清理及研究时,能够更好的对上述工具进行转换及应用,提高了考公工作的效率。

2、主体上且在位于放大镜的左右两端设置有防灰盖,在不使用放大镜使可以避免在清理灰尘使对放大镜造成的污染。

3、连接头包括连接座和圆环;连接座的底部设置有螺纹孔,可以方便锥子、刷子及铲子的安装及更换,还可以更加方便的切换安装其它的考古用具,使考古工作更具便捷及效率。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便携式用于考古的组合工具,结构简单,使用方便,在考古工作的过程中可以灵活转换及使用刷子、锥子、铲子及放大镜等工具,使文物在清理的过程中更加方便的使用放大镜进行研究,提高了考古工作的效率。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

本文中应用了具体个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及实施方式进行了阐述,以上实例的说明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实用新型的方法及其核心思想。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由于文字表达的有限性,而客观上存在无限的具体结构,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润饰或变化,也可以将上述技术特征以适当的方式进行组合;这些改进润饰、变化或组合,或未经改进将实用新型的构思和技术方案直接应用于其它场合的,均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