落地电锤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538206阅读:971来源:国知局
落地电锤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对建筑物顶部打孔的电动工具,具体地说是一种落地电锤。



背景技术:

在现代建筑的顶板装修中安装通风设备、消防管道、空调和轻架龙骨吊顶等设施时需先对顶板打孔以安装吊杆,因此对顶板打孔的工作量很大。目前对顶板打孔通常采用普通电锤,主要有两种操作方法:一、工人站在人字梯上手持电锤作业;二、将电锤绑在棍子上或使用一些简单的升降架来操作。这两种方法都有一些弊端——在人字梯上手持电锤向上打孔,劳动强度大,工作效率低,且对工人容易造成伤害;将电锤绑在棍子或升降架上,虽然工人劳动强度有所减轻,但由于重心偏离,在移动电锤时不好掌握,对存在着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也会影响电锤的使用寿命,工作效率也不高,再者升降架和绑电锤的棍子的长度很长,不方便携带。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是提供一种落地电锤,以解决采用现有传统电锤顶板打孔操作不便、效率低下和存在有安全隐患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实现的:一种落地电锤,包括有电锤前驱部、中间连接部、电锤后驱部、握持部和伸缩支撑部。

所述电锤后驱部包括电机、与电机相接的齿轮箱以及由齿轮箱中的齿轮分别啮合驱动的旋转驱动机构、冲击驱动机构和伸缩控制机构。

所述伸缩支撑部包括落地支杆、与落地支杆相接的内伸缩杆、套在内伸缩杆外部的外伸缩杆、穿插在内伸缩杆中的升降螺纹杆、设置在升降螺纹杆上端部的升降驱动轴、设置在升降驱动轴上端部的内锥口齿轮、与内锥口齿轮相啮合的锥形齿轮以及控制锥形齿轮升降的离合开关。

在齿轮箱内设有与电机相接的主动轴,在主动轴上分别接有转动主齿轮、冲击主齿轮和伸缩主齿轮;与所述转动主齿轮相啮合的转动从齿轮固定在内管段上,所述内管段与中间连接部中的连接部内管相对接;所述冲击主齿轮为伞齿轮,与所述冲击主齿轮相啮合的冲击从齿轮连接偏心机构,冲击驱动轴与所述偏心机构相接;与所述伸缩主齿轮相啮合的伸缩从齿轮固定在从动轴上,所述锥形齿轮固定在所述从动轴的下端;在所述从动轴上设置有拨盘,设置在所述离合开关上的拨齿位于所述拨盘的底面。

本实用新型中的电锤前驱部、中间连接部、电锤后驱部和伸缩支撑部依次相接连为一根杆状体,握持部设置在电锤后驱部或者伸缩支撑部上,以便于操作握持。中间连接部可有若干节,根据作业高度情况进行增减设置。伸缩支撑部在通常情况下处于收缩情况,当需要调整支撑长度时,扳动离合开关,使从动轴端部的锥形齿轮与升降驱动轴上端部的内锥口齿轮相啮合,电机通过齿轮箱带动从动轴、升降驱动轴和升降螺纹杆转动,从而驱使内伸缩杆由外伸缩杆中向下伸出,达到合适的支撑高度。

本实用新型可方便地调控伸缩支撑部的长短,使用时人站在建筑物的地板上即可实现对建筑物顶板的打孔作业,避免了爬梯登高的作业风险,可提高工作效率,减轻劳动强度,另外本实用新型携带也很方便。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外部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中,1、电锤前驱部,2、中间连接部,3、电锤后驱部,4、握持部,5、伸缩支撑部,10、钻头,11、外套管,12、缸筒,13、冲击锤头,14、活塞,15、活塞连杆,16、第一复位弹簧,21、连接部外管,22、连接部内管,23、连杆,24、第三复位弹簧,31、电机,32、控制开关,33、行程开关,34、齿轮箱,35、第二复位弹簧,50、锥形齿轮,51、落地支杆,52、离合开关,53、内伸缩杆,54、外伸缩杆,55、升降调整螺母,56、升降螺纹杆,57、升降驱动轴,58、压簧,59、内锥口齿轮,301、转动主齿轮,302、冲击主齿轮,303、伸缩主齿轮,304、主动轴,305、转动从齿轮,306、冲击从齿轮,307、伸缩从齿轮,308、从动轴,309、内管段,310、偏心机构,311、冲击驱动轴,312、拨盘。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由电锤前驱部1、中间连接部2、电锤后驱部3和伸缩支撑部5依次相接组成;握持部4设置在伸缩支撑部5上,当然,也可向上安装,设置在电锤后驱部3的下端。

如图2所示,电锤前驱部1包括钻头10、外套管11、缸筒12、冲击锤头13、活塞14、活塞连杆15和第一复位弹簧16。缸筒12前端的开口夹持钻头10,冲击锤头13和活塞14位于缸筒12内,活塞连杆15连接在活塞14的底面,第一复位弹簧16套接在活塞连杆15上。

中间连接部2的上端与电锤前驱部1相连,下端与电锤后驱部3相连。中间连接部2可由若干节相同结构首尾相接组合在一起,可视作业现场的操作高度而定。图2中给出了一节中间连接部的设置示例。

中间连接部2包括连接部外管21、连接部内管22、连杆23和第三复位弹簧24等。连接部外管21与电锤前驱部1的外套管11通过连接螺母连为一体,连接部内管22与电锤前驱部1的缸筒12通过六角对接头连接在一起,中间连接部2的连杆23与电锤前驱部1的活塞连杆15通过滚珠接头连接在一起,第三复位弹簧24套接在连杆23上。

电锤后驱部3包括电机31、齿轮箱34、旋转驱动机构、冲击驱动机构和伸缩控制机构等部分。旋转驱动机构用于控制钻头的旋转运动,冲击驱动机构用于控制钻头的冲击运动,伸缩控制机构用于控制伸缩支撑部伸出量的调整。

在齿轮箱34中设有与电机31相接的主动轴304,在主动轴304上分别接有转动主齿轮301、冲击主齿轮302和伸缩主齿轮303。

与转动主齿轮相啮合的转动从齿轮305固定在内管段309的外周上,内管段309与中间连接部2中的连接部内管22相对接。由此构成旋转驱动机构,在转动主齿轮301和转动从齿轮305的带动下,使内管段309、连接部内管22和缸筒14一起旋转,使钻头10产生旋转运动。

冲击主齿轮302为伞齿轮,与冲击主齿轮相啮合的冲击从齿轮306连接偏心机构310,冲击驱动轴311与偏心机构310相接,由此构成冲击驱动机构,在冲击主齿轮302、冲击从齿轮306和偏心机构310的带动下,将旋转运动变为上下往复的直线运动,通过连杆23和活塞连杆15带动活塞14在缸筒12内上下往复运动,使钻头10产生冲击运动。

与伸缩主齿轮相啮合的伸缩从齿轮307固定在从动轴308上,从动轴308设置在电机31旁,在从动轴308上套接有第二复位弹簧35,在从动轴308上设置有拨盘312,在从动轴308的下端固定有锥形齿轮50。从动轴308及关联部件与伸缩支撑部5中的离合开关等部件一起构成伸缩控制机构。

伸缩支撑部5包括落地支杆51、与落地支杆相接的内伸缩杆53、套在内伸缩杆外部的外伸缩杆54、穿插在内伸缩杆中的升降螺纹杆56、设置在升降螺纹杆上端部的升降驱动轴57、设置在升降驱动轴上端部的内锥口齿轮59等部分,固定在从动轴308下端的锥形齿轮50与内锥口齿轮59相啮合,控制锥形齿轮升降的离合开关52为带拨齿的旋钮,从外部插入外伸缩杆54内,离合开关52上的拨齿位于设置在从动轴上的拨盘312的底面。

内伸缩杆53与落地支杆51通过连接螺母连接在一起,在内伸缩杆上设有升降调整螺母55,与升降螺纹杆56螺纹相接。升降驱动轴57的下端与升降螺纹杆56固定连接。在升降螺纹杆56内设有压簧58,压簧58顶在升降驱动轴57的下端。

伸缩操作时,将本落地电锤直立在地板上,钻头10对准建筑物顶板,扳动离合开关52,使拨齿下转,从动轴308下行,伸缩从齿轮307与伸缩主齿轮303相啮合,且锥形齿轮50与内锥口齿轮59相啮合,按下控制开关32上的反转按钮,电机31反转,带动升降驱动轴57和升降螺纹杆56转动,通过升降调整螺母55,使内伸缩杆53产生向下的动作趋势,由于内伸缩杆53通过落地支杆51支撑在地面,所以,反作用于升降螺纹杆56,带动电锤前驱部1、中间连接部2、电锤后驱部3和外伸缩杆54一道向上运动,直到钻头10顶住建筑物顶板后,电锤前驱部1、中间连接部2和电锤后驱部3不再上行并触发行程开关33断开电机电源,向上运动停止。

打孔作业时,扳动离合开关52,使拨齿向上,从动轴308上行,伸缩从齿轮307与伸缩主齿轮303相分离,且锥形齿轮50与内锥口齿轮59相分离,按下控制开关32上的正转按钮,电机31正转,电机驱动力经旋转驱动机构和冲击驱动机构,驱动钻头10进行打孔作业。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