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订书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077030阅读:437来源:国知局
一种订书机的制造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办公用具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订书机。



背景技术:

常见的手动订书机为人们提供了把许多页纸装订在一起加以保存的理想手段,但是市面销售的常见的订书机,往往只能在纸张的边缘位置进行装订,由于其自身结构的限制,很难实现在较大纸张的中心位置进行装订。

在校园中,随着学生课程的增加,使用的试卷也越来越多,为了便于翻阅,对于学生来说,将试卷在试卷的中间位置进行装订缺失意见较难的事情,传统的手动订书机无法做到。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如何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能够延长、方便长距离装订的订书机。

本实用新型为实现上述目的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订书机,包括下压手柄、设置在下压手柄下端前部的书钉仓、与下压手柄尾部铰接的底座,所述书钉仓铰接在所述下压手柄的中部,所述下压手柄包括第一下压组件和第二下压组件,所述第一下压组件和第二下压组件之间设有丝杆和滑轨,并通过丝杆和滑轨进行连接,所述底座包括第一底座组件和第二底座组件,所述第一底座组件和第二底座组件之间也设有丝杆和滑轨并通过丝杠和滑轨进行连接。

进一步,所述第一下压组件固定滑轨的一端,所述滑轨的另一端通过设置在所述第二下压组件上的滑槽连接限定在第二下压组件上,所述第一下压组件通过轴承固定丝杆的一端,所述丝杆的另一端通过固定在第二下压组件上的一对螺母连接限定在第二下压组件上,位于第一下压组件和第二下压组件之间的丝杆部分,固定有调节块,用以转动丝杆,调节第一下压组件和第二下压组件之间的距离;

所述第二底座组件上也设有滑槽和一对螺母,并且,所述底座和底座上的的丝杆和滑轨之间的结构设置与下压手柄和下压手柄上的丝杆和滑轨之间的结构设置相同。

进一步,所述第一下压组件、第二底座组件上的滑轨上均设有刻度。

进一步,所述下压手柄的上表面喷涂有橡胶图层,所述底座的底部固定有橡胶垫。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能够通过下压手柄上和底座上的丝杆进行调节,使其能够伸长或缩短,适用于多种装订场合,避免由于文件装订位置过长而出现的传统的订书机不能装订的现象。

附图说明

图1本实用新型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本实用新型中下压手柄内部连接结构示意图。

图3本实用新型中底座内部连接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一种订书机,包括下压手柄1、设置在下压手柄1下端前部的书钉仓2、与下压手柄1尾部铰接的底座3,所述书钉仓2铰接在所述下压手柄1的中部,所述下压手柄1包括第一下压组件11和第二下压组件12,所述第一下压组件11和第二下压组件12之间设有丝杆41和滑轨42,并通过丝杆41和滑轨42进行连接,所述底座3包括第一底座组件31和第二底座组件32,所述第一底座组件31和第二底座组件32之间也设有丝杆41和滑轨42,并通过丝杠41和滑轨42进行连接。

所述第一下压组件11固定滑轨42的一端,所述滑轨42的另一端通过设置在所述第二下压组件12上的滑槽43连接限定在第二下压组件12上,所述第一下压组件11通过轴承固定丝杆41的一端,所述丝杆41的另一端通过固定在第二下压组件12上的一对螺母5连接限定在第二下压组件12上,位于第一下压组件11和第二下压组件12之间的丝杆41部分,固定有调节块6,用以转动丝杆41,调节第一下压组件11和第二下压组件12之间的距离,其中,滑轨42用以进行辅助导向和确定延长距离,而丝杆41和螺母5的结合则为距离的延长提供了有效的延长手段;

所述第二底座组件32上也设有滑槽43和一对螺母5,并且,所述底座3和底座3上的的丝杆41和滑轨42之间的结构设置与下压手柄1和下压手柄1上的丝杆41和滑轨42之间的结构设置相同。

所述第一下压组件11、第二底座组件32上的滑轨42上均设有刻度。

所述下压手柄1的上表面喷涂有橡胶图层,所述底座3的底部固定有橡胶垫。

本实用新型的使用方法是:一、在普通装订要求下,本实用新型和传统的订书机使用方法相同,即,先将订书钉装入书钉仓2内,放置好需要装订的文件,通过下压手柄1进行下压操作,通过底座3的配合,将文件装订在一起;

二、在需要进行文件中部装订时,由于传统的订书机的长度较小,故传统的订书机不能实现,然而本实用新型可以通过延长下压手柄1和底座3来实现文件的中部装订,即,通过丝杆41上的调节块6,将第一下压组件11和第二下压组件12、第一底座组件31和第二底座组件32进行分离,下压手柄1的延长距离和底座3的延长距离均通过各自滑轨42上的刻度来确定,并且要求延长距离保持一致,根据装订文件的大小,将下压手柄1和底座3进行适当距离的延长,根据滑轨42上的刻度来确定延长距离以及延长距离是否一致,调整好之后,将需要装订的文件放置好,通过下压手柄1进行下压动作,实现对文件的装订工作。

上述实施例只是为了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构思及特点,其目的是在于让本领域内的普通技术人员能够了解本实用新型的内容并据以实施,并不能以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凡是根据本

技术实现要素:
的实质所作出的等效的变化或修饰,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