装配定位夹具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033701阅读:1600来源:国知局
装配定位夹具的制造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夹具技术领域,特别是一种装配定位夹具。



背景技术:

传统电器生产线的装配定位夹具,需先人工将工件放置于基座中,再用工具将工件与基座完全固定配合,这种采用纯人工操作方式的生产方法不仅劳动强度大、生产效率低,而且产品的质量波动大。尤其是在交流接触器的灭弧件与交流接触器基座的装配工作中,通常需要工人用手将灭弧件放置在接触器的基座中,再用螺丝刀将灭弧件与基座完全固定配合,这种手工操作方式不仅装配过程繁琐,而且会导致产品合格率降低。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定位准确、装配快捷、用途广泛的装配定位夹具。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装配定位夹具,包括底座1和气缸6,所述的气缸6安装在底座1上,所述的底座1上设有用于安装基座5的第一定位块2,气缸6上安装有用于抓取工件4的第二定位块3,所述第二定位块3上设有磁铁31,并且在第二定位块3的侧壁上设有与磁铁31相对设置的限位槽35,所述的工件4通过磁铁31的磁力安装在限位槽35上,气缸6能够驱动第二定位块3运动,从而使第二定位块3上的工件4安装进第一定位块2上的基座5中。

可选的,所述第二定位块3的侧壁上还设有安装槽32,所述的安装槽32与限位槽35分别设置在第二定位块3上相对设置的侧壁上,所述的磁铁31安装在在安装槽32内并能够吸住安装在限位槽35内的工件4,所述工件4的侧壁上设有凸起41,安装时所述的凸起41与基座内的定位槽51相连接,使得工件4能够克服磁力吸引从第二定位块3上脱落。

可选的,所述的气缸6上设有用于安装第二定位块3的安装板10,所述的安装板10上设有开口和横梁101,所述的开口分别设置在横梁101的两侧,所述第二定位块3端部的侧壁上设有凸台34,所述凸台34与横梁101相连接。

可选的,所述横梁101的两侧分别并排设有三个第二定位块3,每个第二定位块3上安装有一个工件4,并且第二定位块3的设有凸台34的一端的端面与安装板10的表面平齐。

可选的,所述的第二定位块3为长方体结构,所述限位槽35是开设在第二定位块3相邻设置的三个侧壁上的三侧面开槽,从而能够安装U形结构的工件4。

可选的,所述的工件4是交流接触器的灭弧件,所述的基座5是交流接触器基座,所述的灭弧件上设有引弧脚,安装时所述的引弧脚与交流继电器基座上的装配槽相连接从而使灭弧件克服磁力吸引从第二定位块3上脱落。

可选的,所述的气缸6上设有输出端61,所述的输出端61与连接板7相连接,所述的连接板7上设有用于安装第二定位块3的安装板10,所述的安装板10上设有多个第二定位块3。

可选的,所述第一定位块2上设有通槽21,所述的通槽21与基座5端部的凸起52相配合,并且通槽21的侧壁与基座5底部的侧壁接触连接。

可选的,所述的底座1上安装有隔板11和挡板12,所述隔板11的一侧安装有第一定位块2,另一侧安装有控制箱8,所述挡板12的两侧分别与第一定位块2和隔板11相连接,所述基座5的上方设有气缸6,所述的气缸6安装在隔板11上,并且气缸6的输出端61朝向基座5设置。

可选的,所述的磁铁31通过螺钉33固定安装在安装槽32内,所述限位槽35的深度与工件4的厚度相同。

本实用新型的装配定位夹具通过第二定位块磁性吸附夹持工件,实现了工件与基座的半自动化装配,相比与传统的人工单个安装的生产模式,不仅提高了产品的生产效率,而且保证了产品质量的稳定性。此外,通过限位槽使得工件能够稳定安装在第二定位块上,提高了装配时本夹具的可靠性,并且缩小了工件与磁铁之间的距离,确保磁铁所提供的磁力能够吸住工件。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的侧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第二定位块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第二定位块的剖视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的第二定位块的侧视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的第二定位块的俯视图;

图7是图4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图8是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的俯视图;

图9是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的局部主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1至9给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装配定位夹具具体实施方式。本实用新型的装配定位夹具不限于以下实施例的描述。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中的装配定位夹具,包括底座1、控制箱8和气缸6,所述的气缸6安装在底座1上,所述的底座1上设有用于安装基座5的第一定位块2,气缸6上安装有用于抓取工件4的第二定位块3,所述第二定位块3上设有磁铁31,并且在第二定位块3的侧壁上设有与磁铁31相对设置的限位槽35,所述的工件4通过磁铁31的磁力安装在限位槽35上,气缸6与第二定位块3相连接,所述的控制箱8能够控制气缸6驱动第二定位块3运动,从而使第二定位块3上的工件4安装进第一定位块2上的基座5中。具体地,所述的工件4上设有凸起41,安装时所述的凸起41与基座5上的定位槽51相连接从而使工件4克服磁力从第二定位块3上脱落。优选的,所述的基座5是交流接触器基座,工件4是交流接触器的灭弧件,所述的灭弧件上设有引弧脚,所述的引弧脚与交流接触器基座上的装配槽相连接,使得灭弧件能够与从第二定位块3上脱落完成装配。本实用新型通过第二定位块3磁性吸附夹持工件4,实现了工件4与基座5的半自动化装配,相比与传统的人工单个安装的生产模式,不仅提高了产品的生产效率,而且保证了产品质量的稳定性。此外,通过限位槽35使得工件4能够稳定安装在第二定位块3上,提高了装配时本夹具的可靠性,并且缩小了工件4与磁铁31之间的距离,确保磁铁31所提供的磁力能够吸住工件4。

如图1至图6所示,所述的气缸6上设有输出端61,所述的输出端61与连接板7相连接,所述的连接板7上设有用于安装第二定位块3的安装板10,所述的安装板10上设有多个第二定位块3。具体地,图3至图6中的安装板10上设有开口(图中未示出)和横梁101,所述的开口分别设置在横梁101的两侧用于安装第二定位块3,每个第二定位块3端部的侧壁上设有凸台34,所述凸台34与横梁101相连接使得第二定位块3限位安装在安装板10上,并且第二定位块3的设有凸台34的一端的端面与安装板10的表面平齐使得安装板10易于安装。

本实用新型的一个优选实施例是,在安装板10的横梁101的两侧分别并排设有三个第二定位块3,每个第二定位块3上安装有一个工件4,所述的工件4是交流接触器的灭弧件,基座5是交流接触器基座,所述的灭弧件上设有引弧脚,所述的引弧脚与交流接触器基座上的装配槽相连接,使得灭弧件能够脱离第二定位块3并与完成装配。

如图4和图7所示,所述第二定位块3的侧壁上还设有用于安装磁铁31的安装槽32,所述的安装槽32与限位槽35分别设置在第二定位块3上相对设置的侧壁上,所述的磁铁31通过螺钉33固定在安装槽32内并能够吸住安装在限位槽35内的工件4,所述限位槽35的深度与工件4的厚度相同,使得工件4的表面与的表面第二定位块3平齐从而便于安装。优选的,第二定位块3为矩形,工件4为U形结构,并且工件4是交流接触器的灭弧件,限位槽35是开设在第二定位块3相邻设置的三个侧壁上的三侧面开槽。本实用新型中的第二定位块3不限于唯一的接触器产品的定位块,对于结构类似、尺寸相近的工件4都可以安装在本夹具上用于与不同的基座5进行装配。

如图1、图2和图8所示,所述的底座1上垂直安装有隔板11和挡板12,所述隔板11的一侧安装有第一定位块2,另一侧安装有控制箱8,所述挡板12的两侧分别与第一定位块2和隔板11相连接,在安装时第一定位块2上基座5的侧壁与挡板12相连接从而完成了基座5的定位安装,所述基座5的上方设有气缸6,所述的气缸6安装在隔板11上,与安装有工件4的第二定位块3相连接的输出端61朝向基座5设置,从而通过调整挡板12的厚度就可以调整基座5与工件4的相对位置,使得基座5的安装定位准确且便于多个基座5在进行流水拆装工作时的统一定位,操作方便而效率高,所述的控制箱8的侧壁上还安装有用于控制气缸6的开关9。本实用新型通过第一定位块2与第二定位块3之间的定位结构,相比于传统的人工螺丝刀安装工件的生产模式,结构简单,既提高了效率,又提高了产品的合格率。

如图1和图9所示,所述第一定位块2上设有通槽21,所述的通槽21与基座5端部的凸起52相配合,并且通槽21的侧壁与基座5底部的侧壁接触连接,使得基座5与第一定位块2之间能够实现快速的拆卸,从而提高装配工作效率。

如图9所示的本实用新型的基座5与工件4的一个装配实施例,在安装时,动力设备气缸6按照预先设定好的工序通过连接板7将安装有工件4的第二定位块3垂直下降到基座5内的定位槽51处,所述的定位槽51与工件4侧壁上的凸起41相连接,当气缸6向上运动归位时,在竖直方向上工件4与磁铁31之间的磁性吸力所产生的摩擦力小于凸起41与定位槽51之间的弹力,从而使得工件4从第二定位块3上脱落实现装配并能够进行下一个工件4的安装。优选的,工件4是交流接触器的灭弧件,所述的凸起41是灭弧件上的引弧脚,基座5是交流接触器基座。

以上内容是结合具体的优选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所作的进一步详细说明,不能认定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只局限于这些说明。对于本实用新型所属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简单推演或替换,都应当视为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