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车门锁反光螺丝盖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702345阅读:641来源:国知局
汽车车门锁反光螺丝盖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螺丝盖,特别是涉及一种汽车车门锁反光螺丝盖。



背景技术:

在光线较暗的情况下,当车主熄灯熄火,打开车门并下车时,周围行驶的车辆容易因为光线较暗的原因误撞到停靠的车辆和车主,造成车主受伤或者车辆损坏。



技术实现要素:

基于此,有必要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提供一种汽车车门锁反光螺丝盖,它能够保护车主和车辆的安全。

一种汽车车门锁反光螺丝盖,包括壳体和反光部,所述壳体一端开口,所述壳体具有容纳腔,所述反光部用于向远离所述开口方向反射光线;其中,所述反光部设置于所述壳体的表面;或,所述壳体远离所述开口的一端装设有透光板,所述反光部设置于所述容纳腔内。

上述汽车车门锁反光螺丝盖,壳体一端开口。壳体通过开口罩在车门侧面的螺丝上,使得螺丝裸露的部分装入容纳腔中。当打开车门时,周围的灯光照射到反光部上,反光部向远离所述开口方向反射光线,提醒行驶的车辆注意此时停靠的车辆和正在下车的车主,避免误撞到车主和车辆,从而保护车主和车辆的安全。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反光部设置于所述容纳腔内,所述反光部具有反光面,所述反光面朝向所述透光板。周围的灯光通过透光板照射到反光部的反光面。反光面朝向透光板反射光线,提醒行驶的车辆注意此时停靠的车辆和正在下车的车主,避免误撞到车主和车辆,从而保护车主和车辆的安全。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反光面包括第一反光面、第二反光面和第三反光面,所述第一反光面、所述第二反光面和所述第三反光面围成凹部,所述凹部的开口朝向所述透光板。周围的灯光射入凹部,经过第一反光面、第二反光面和/或第三反光面反射出去,从而提醒周围的行人或者车辆注意此时停靠的车辆和正在下车的车主。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反光面、所述第二反光面和所述第三反光面两两垂直。根据光的反射原理,入射光线经过两两垂直的第一反光面、第二反光面和/或第三反光面会原路返回。因此,正在行驶车辆的灯光照射到反光部时,行驶车辆会接收到来自反光部平行反射回来的光线,从而注意到此时停靠的车辆和正在下车的车主。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透光板为弧形板,所述凹部为多个,多个所述凹部沿所述弧形板的弧长方向排列。因为弧形板具有弧度,凹部沿弧形板的弧长方向排列,所以凹部能够接收多个方向照射的光线,并对多个方向反射光线。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透光板喷涂有红色透光漆,或者,所述透光板表面贴有红色透光膜。如此,来自反光部反射的光线照亮红色透光漆或者红色透光膜,使得周围的行人或者行驶车辆注意到红色的反射光。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反光部为反光板或反光膜,所述反光板或所述反光膜设置于所述壳体远离所述开口的一端,或者,所述反光部为反光漆,所述反光漆喷涂于所述壳体远离所述开口的一端。周围的灯光照射到反光板、反光膜或反光漆后,光线反射回去,从而提醒周围的行人或者车辆注意此时停靠的车辆和正在下车的车主。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还包括连接件,所述连接件的中部具有通孔,所述连接件的一侧连接于所述壳体,所述连接件的另一侧设有粘贴层。因此,汽车车门锁反光螺丝盖能够通过粘接到车门侧面的螺丝处。通过粘接的方式,车主能够简单方便地安装汽车车门锁反光螺丝盖。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壳体具有所述开口的一端端部设有凸台,所述凸台沿所述开口周向设置,所述凸台开设有缺口,所述连接件粘接于所述凸台内。缺口用于将壳体从车门螺丝处撬下。车主需要更换汽车车门锁反光螺丝盖时,将螺丝刀插入缺口中,能够简单省力地撬下汽车车门锁反光螺丝盖。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连接件为弹性材料制成,所述连接件的厚度大于或者等于所述凸台的厚度。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所述汽车车门锁反光螺丝盖的爆炸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所述壳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2的右视图;

图4为图3的A处局部放大图。

100、壳体,101、容纳腔,102、反光部,103、缺口,104、透光板,105、凹部,1051、第一反光面,1052、第二反光面,1053、第三反光面,106、凸台,200、连接件,201、粘贴层。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和图2所示,一种汽车车门锁反光螺丝盖,包括壳体100和反光部102。壳体100一端开口,壳体100具有容纳腔101。反光部102用于向远离开口方向反射光线。

反光部102设置于容纳腔101内,且壳体100远离开口的一端装设有透光板104,使得光线能够照射到容纳腔101内的反光部102。其中,透光板可以为透明塑胶材料制成。根据需要,反光部102也可以设置于壳体100的表面。

壳体100通过开口罩在车门侧面的螺丝上,使得螺丝裸露的部分装入容纳腔101中。壳体100起到保护车门螺丝的作用。因此,当打开车门时,安装于车门侧面的汽车车门锁反光螺丝盖暴露在周围光线的照射范围内。周围的灯光照射到反光部102上,反光部102向远离开口方向反射光线,提醒行驶的车辆注意此时停靠的车辆和正在下车的车主,避免误撞到车主和车辆,从而保护车主和车辆的安全。

如图1所示,所述汽车车门锁反光螺丝盖还包括连接件200。连接件200的中部具有通孔,连接件200的一侧连接于壳体100,连接件200的另一侧设有粘贴层201。因此,汽车车门锁反光螺丝盖能够通过粘接到车门侧面的螺丝处。通过粘接的方式,车主能够简单方便地安装汽车车门锁反光螺丝盖。可以理解,连接件200为双面胶、泡沫胶或者其他具有粘贴功能的胶体。

如图1和图2所示,反光部102设置于容纳腔101内。反光部102具有反光面。反光面朝向透光板104。周围的灯光通过透光板104照射到反光部102的反光面。反光面朝向透光板104反射光线,提醒行驶的车辆注意此时停靠的车辆和正在下车的车主,避免误撞到车主和车辆,从而保护车主和车辆的安全。可以理解,凹部105可以设计成碗形、圆锥形或菱角形。

如图3和图4所示,反光面包括第一反光面1051、第二反光面1052和第三反光面1053。第一反光面1051、第二反光面1052和第三反光面1053围成凹部105。凹部105的开口朝向透光板104。周围的灯光射入凹部105,经过第一反光面1051、第二反光面1052和/或第三反光面1053反射出去,从而提醒周围的行人或者车辆注意此时停靠的车辆和正在下车的车主。

如图4所示,第一反光面1051、第二反光面1052和第三反光面1053两两垂直。根据光的反射原理,光线经过两两垂直的第一反光面1051、第二反光面1052和/或第三反光面1053反射后,入射光线与反射光线平行。因此,正在行驶车辆的灯光照射到反光部102时,行驶车辆会接收到来自反光部102平行反射回来的光线,从而注意到此时停靠的车辆和正在下车的车主。

如图2所示,透光板104为弧形板。凹部105为多个。多个凹部105沿弧形板的弧长方向排列。因为弧形板具有弧度,凹部105沿弧形板的弧长方向排列,所以凹部105能够接收多个方向照射的光线,并对多个方向反射光线,使得大视角范围内的行人或者行驶车辆注意到此时停靠的车辆和正在下车的车主。

同时,壳体100和透光板104的外表面均为光滑曲面。如此,在打开或者关闭车门时,具有光滑曲面的壳体100使得汽车车门锁反光螺丝盖不会刮伤车主或者刮坏衣物。

透光板104喷涂有红色透光漆,或者,透光板104表面贴有红色透光膜。如此,来自反光部102反射的光线照亮红色透光漆或者红色透光膜,红色光线容易引起人们注意,使得周围的行人或者行驶车辆注意到此时停靠的车辆和正在下车的车主。可以理解,透光漆或者透光膜可以为白色、黄色和紫色等其他颜色。

可以理解,反光部102也可以采用反光板、反光膜或者反光漆来实现反光功能。比如,反光部102为反光板或反光膜。反光板或反光膜设置于壳体100远离开口的一端。周围的灯光照射到反光板或反光膜后,光线反射回去,从而提醒周围的行人或者车辆注意此时停靠的车辆和正在下车的车主。再比如,反光部102为反光漆。反光漆喷涂于壳体100远离开口的一端。周围的灯光照射到反光漆后,光线反射回去,从而提醒周围的行人或者车辆注意此时停靠的车辆和正在下车的车主。

如图1所示,壳体100具有开口的一端端部设有凸台106。凸台106沿开口周向设置,凸台开设有缺口103。连接件200粘接于凸台106内。缺口103用于将壳体100从车门螺丝处撬下。车主需要更换汽车车门锁反光螺丝盖时,将螺丝刀插入缺口103中,能够简单省力地撬下汽车车门锁反光螺丝盖。

连接件200为弹性材料制成,连接件200的厚度大于或者等于凸台106的厚度,连接件200抵触凸台的侧壁,使得连接件200能够隔断缺口103和容纳腔101的连通,密封容纳腔101,使得外部的水或者杂物不会进入容纳腔101内,保证螺丝表面的清洁和避免螺丝生锈。连接件200的厚度是指连接件200的一侧到连接件200的另一侧的距离。凸台106的厚度是指凸台106靠近容纳腔101的一侧到凸台106远离容纳腔101的一侧的距离。

以上所述实施例的各技术特征可以进行任意的组合,为使描述简洁,未对上述实施例中的各个技术特征所有可能的组合都进行描述,然而,只要这些技术特征的组合不存在矛盾,都应当认为是本说明书记载的范围。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实用新型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实用新型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实用新型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