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翻转踏板的拉手锁止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702337阅读:434来源:国知局
用于翻转踏板的拉手锁止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残疾人用具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是一种用于翻转踏板的拉手锁止装置。



背景技术:

在保护环境、绿色出行理念的倡导下,公共交通事业得到蓬勃和长足发展。为了让大家都能充分享受公共交通的便捷,享受现代化城市建设的成果,公共交通致力于为各类人群提供人性化服务,相应的现在城市客车设计制作也越来越体现人性化特点:地板降低、空调安装、残疾人翻转踏板安装,其中残疾人翻转踏板,给广大轮椅使用者乘坐公交车带来了极大的方便。

现有的翻转踏板使用时由拉手提起,翻转后放在地板或站台上。目前拉手在踏板上的固定有两种。一种是拉手用锁锁止,开启后方能旋出拉手,再提起踏板进行翻转;另一种拉手没有锁止固定装置。

但是第一种锁止式拉手操作过程复杂,需要钥匙,并且解锁拉手和锁止拉手的过程耗时费劲,在公交站操作时影响车辆运行;如果为了方便把拉手解锁后不再锁止,就成了第二种不锁止固定的拉手,虽然操作方便,但由于拉手环没有固定,在车辆行驶过程容易随着车辆的颠簸上下振动,响声较多。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缺陷,本实用新型研制一种固定可靠、操作方便的用于翻转踏板的拉手锁止装置。

用于翻转踏板的拉手锁止装置,包括:开设有容置腔的拉手承载壳体、开设有第一凹槽的拉手环、底部带转轴的手持部,所述拉手环镶嵌于所述翻转踏板本体的容置腔内、与所述拉手承载壳体轴连接;所述手持部一端与所述拉手环轴连接,另一端设置于所述拉手承载壳体上,且所述手持部与所述拉手承载壳体、所述拉手环共中轴线;

其中,所述第一凹槽内设置有两个开设有第二凹槽的第一凸台、连接块、设置有第一支撑弹簧的支撑块、设置有第二支撑弹簧的解锁块,两个所述第一凸台对称设置于所述连接块两侧,两个所述第一支撑弹簧分别镶嵌于两个所述第一凸台的第二凹槽内,用于所述支撑块与所述拉手环的弹性连接,所述支撑块靠近所述容置腔的顶端面与所述手持部的底面接触;

两个所述第二支撑弹簧一端垂直固定于所述容置腔内壁,另一端固定于所述解锁块,所述解锁块于所述支撑块之间有间隙,当所述手持部与所述拉手环轴连接的一端向下运动时,带动所述支撑块向下运动,使得所述支撑块推动所述解锁块向所述第二支撑弹簧一侧运动。

本实用新型用于翻转踏板的拉手锁止装置,其优点是:脱离了钥匙,在不用的状态下有效锁止拉手环,防止发出声音异响;需要用翻转地板时,提起容置腔上部的手持部,拉手环即可轻松解锁,操作省时省力,简单可靠。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俯视图;

图2为图1的A‐A方向剖视图;

图3为图1的B‐B方向剖视图;

图4为拉手环部分结构示意图;

图5为手持部结构示意图;

图6为盖板结构示意图;

图7为支撑块结构示意图;

图8为解锁块结构示意图;

其中:

1、拉手承载壳体,11、容置腔,12、第三凹槽,13、开孔盖板;

2、拉手环,21、第一凹槽,

211、第一凸台,211a、第二凹槽,211b、第一半圆形孔,211c、第二半圆形孔,211d、盖板,211e、圆柱孔,211f、第二固定块;

212、连接块,

213、支撑块,213a、第一支撑弹簧,213b、支撑块本体,213c、第一凸耳,213d、第一扇形部,

214、解锁块,214a、第二支撑弹簧,214b、解锁块本体,214c、第二凸耳,214d、第二扇形部;

3、手持部,31、转轴,32、手持部主体,33、第一固定块,34、活动块,341、轴孔。

具体实施方式

根据图1至图4所示:用于翻转踏板的拉手锁止装置,包括:开设有容置腔11的拉手承载壳体1、开设有第一凹槽21的拉手环2、底部带转轴31的手持部3,所述拉手环2镶嵌于所述拉手承载壳体1的容置腔11内、与所述拉手承载壳体1轴连接;所述手持部3一端与所述拉手环2轴连接,另一端设置于所述拉手承载壳体1的容置腔上部,且所述手持部3与所述拉手承载壳体1、所述拉手环2共中轴线;

其中,所述第一凹槽21内设置有两个开设有第二凹槽211a的第一凸台211、连接块212、设置有第一支撑弹簧213a的支撑块213、设置有第二支撑弹簧214a的解锁块214,两个所述第一凸台211对称设置于所述连接块212两侧,两个所述第一支撑弹簧213a分别镶嵌于两个所述第一凸台211的第二凹槽211a内,用于所述支撑块213与所述拉手环2的弹性连接固定,所述支撑块213靠近所述容置腔11的顶面与所述手持部3和盖板211d的底面接触;

两个所述第二支撑弹簧214a一端垂直固定于所述容置腔11内壁,另一端固定于所述解锁块214,所述解锁块214于所述支撑块213之间有间隙,当所述手持部3与所述拉手环2轴连接的一端向下运动时,带动所述支撑块213向下运动,使得所述支撑块213推动所述解锁块214向所述第二支撑弹簧214a一侧运动。

优选地,所述第一凸台211上还开设有第一半圆形孔211b、底部带第二半圆形孔211c的盖板211d,使得所述第一凸台211与所述盖板211d连接固定时,所述第一半圆形孔211b与所述第二半圆形孔211c构成一圆柱孔211e,用于所述转轴31设置于所述圆柱孔211e 内,所述手持部3沿所述转轴31轴线运动。

根据图6所示:优选地,所述盖板211d还包括一垂直设置于所述盖板211d底部的第二固定块211f,所述第二半圆形孔211c设置于所述第二固定块211f底部,当所述第二固定块211f嵌入所述第一半圆形孔211b时,所述第二半圆形孔211c与所述第一半圆形孔211b构成所述圆柱孔211e。

根据图7所示:优选地,所述支撑块213包括一支撑块本体213b、两个第一凸耳213c、与所述解锁块214相对设置的第一扇形部213d,两个所述第一凸耳213c对称设置于所述支撑块本体213b两侧,且所述第一扇形部213d设置于所述支撑块本体213b上、远离所述第一凸耳213c的一端;两个所述第一支撑弹簧213a分别与两个所述第一凸耳213c底部垂直固定,与所述支撑块本体213b平行设置;所述第一凸耳213c、所述第一支撑弹簧213a镶嵌于所述第二凹槽211a,当所述第一凸耳213c向下运动时,带动所述支撑块本体213b向所述连接块212的一端运动。

根据图8所示:优选地,所述解锁块214还包括解锁块本体214b、两个第二凸耳214c、与所述第一扇形部213d对应设置的第二扇形部214d,两个所述第二凸耳214c对称设置于所述解锁块本体214b两侧,且所述第二扇形部214d设置于所述解锁块本体214b上、远离所述第二凸耳214c的一端;两个所述第二支撑弹簧214a一端分别与两个所述第二凸耳214c一端面垂直固定,与所述解锁块本体214b平行设置,所述第二支撑弹簧214a另一端垂直固定于所述容置腔11内壁。

优选地,所述第一扇形部213d与所述第二扇形部214d垂直对应设置,当所述支撑块本体213b向下运动时,所述第一扇形部213d与所述第二扇形部214d接触,推动所述解锁块本体214b向所述第二支撑弹簧214a的一侧运动,用于解锁。

所述拉手承载壳体1中央开设有第三凹槽12,使得固定块33支撑在第三凹槽12内,,用于控制所述手持部3的运动轨迹。

所述拉手承载壳体1上还设置有一开孔盖板13,用于盖合所述解锁块214,使得所述解锁块214位于所述开孔盖板13与所述容置腔11之间;所述开孔盖板13与所述拉手承载壳体1通过螺钉连接。

根据图5所示:优选地,所述手持部3还包括一手持部主体32、一第一固定块33、一开设有轴孔341的活动块34,所述第一固定块33、所述活动块34垂直设置于所述手持部主体32底部,所述转轴31设置于所述轴孔341内,且所述转轴31两端分别安装于所述圆柱孔211e内。

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实现的:

当翻转地板处于锁止状态时,将位于所述第三凹槽12内的所述手持部3的一端向上拔动,此时,所述转轴31转动,使得所述第一凸耳213c中间的连接平面受到向下的压力,继而所述第一支撑弹簧213a进行收缩,致使所述支撑块本体213b向下运动,当所述第一扇形部213d与所述第二扇形部214d接触时,所述第一扇形部213d给所述第二扇形部214d施加作用力,使得所述第二扇形部214d向第二支撑弹簧214a方向运动并压缩第二支撑弹簧214a,当所述第一扇形部213d的顶部接触所述第一凹槽21底部时,所述解锁块214完全退出所述拉手环2,所述拉手环2被解锁,这时继续向上拉动位于所述第三凹槽12内的所述手持部3的一端,所述拉手环2被轻松拉起,翻转地板即可。

拉手被解锁后,松手,在没有外力的作用下,支撑块213相对于拉手环2的位置、所述解锁块214相对于所述承载壳体1的位置和锁止时是一样的。把拉手环2按向容置腔11,所述第二扇形部214d与所述连接块212接触,此时,所述连接块212对所述第二扇形部214a有竖直向下以及向所述第二支撑弹簧214a方向的作用力,在作用力下,所述解锁块214压缩所述第二支撑弹簧214a向所述开孔盖板13内部收缩,直至所述连接块212运动到所述容置腔11底部,所述连接块212作用在所述解锁块214上的力解除,此时,所述解锁块214在弹簧作用力下回位,所述连接块212被压在所述解锁块214下,拉手被锁止。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