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轴机器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369277阅读:来源:国知局

技术特征:

1.一种六轴机器人,其特征在于:包括旋转座(1)、摆臂(2)、承接座(3)、摆动头(4)、第一摆动驱动机构(5)、第二摆动驱动机构(6)、旋转驱动机构(7)、第三摆动驱动机构(8)、以及用以承接抓取组件并能够驱动抓取组件旋转的末端执行机构(9),其中,所述摆臂(2)竖向设置于所述旋转座(1)上,并能够在所述旋转座(1)的带动下水平旋转;所述第一摆动驱动机构(5)亦设置在所述旋转座(1)上,且所述第一摆动驱动机构(5)还能够带动所述摆臂(2)进行前后摆动;所述承接座(3)活动设置于所述摆臂(2)的上侧上,所述第二摆动驱动机构(6)设置于所述承接座(3)上,所述摆动头(4)通过所述旋转驱动机构(7)亦设置于所述承接座(3)上,且所述第二摆动驱动机构(6)还能够带动所述承接座(3)运动,进而使得所述摆动头(4)进行上下摆动,所述旋转驱动机构(7)还能够带动所述摆动头(3)旋转;另外,所述第三摆动驱动机构(8)和末端执行机构(9)均设置于所述摆动头(3)上,且所述第三摆动驱动机构(8)还能够带动所述末端执行机构(9)进行上下摆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六轴机器人,其特征在于:实现所述摆臂(2)竖向设置于所述旋转座(1)上,并能够在所述旋转座(1)的带动下水平旋转的结构为:所述旋转座(1)包括底座(10)、盖体(11)和旋转驱动组件,其中,所述底座(10)上形成有一槽口朝上的第一容置槽,所述盖体(11)活动盖合于所述第一容置槽的槽口上,所述摆臂(2)竖向设置于所述盖体(11)上;所述旋转驱动组件包括第一伺服马达(12)、第一入力轴(13)和第一减速机(14),所述第一伺服马达(12)定位设置于所述盖体(11)上,且所述第一伺服马达(12)的动力输出轴还伸入所述第一容置槽中,所述第一入力轴(13)和第一减速机(14)均内置于所述第一容置槽中,且所述第一入力轴(13)固定套接于所述第一伺服马达(12)的动力输出轴上,并还同时与所述第一减速机(14)啮合传动连接,另外,所述第一减速机(14)的动力输出轴还与所述盖体(11)定位连接,进而能够带动所述盖体(11)相对所述底座(10)水平旋转-170°~170°。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六轴机器人,其特征在于:实现所述第一摆动驱动机构(5)设置在所述旋转座(1)上,且所述第一摆动驱动机构(5)还能够带动所述摆臂(2)进行前后摆动的结构为:在所述盖体(11)上定位设置有一承接支座(15),且所述承接支座(15)上还形成有一第二容置槽;

所述第一摆动驱动机构(5)包括第二伺服马达(50)、第二入力轴(51)和第二减速机(52),其中,所述第二伺服马达(50)定位设置于所述盖体(11)上,所述第二伺服马达(50)的动力输出轴的轴线方向与所述第一伺服马达(12)的动力输出轴的轴线方向相垂直,且所述第二伺服马达(50)的动力输出轴还伸入所述第二容置槽中,所述第二入力轴(51)和第二减速机(52)均内置于所述第二容置槽中,且所述第二减速机(52)还通过所述第二入力轴(51)与所述第二伺服马达(50)的动力输出轴定位连接;所述摆臂(2)的下侧活动盖合于所述第二容置槽的槽口上,且同时所述摆臂(2)的下侧还与所述第二减速机(52)的动力输出端定位连接,以使得所述摆臂(2)能够绕所述第二伺服马达(50)的动力输出轴旋转-70°~150°。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六轴机器人,其特征在于:实现所述第二摆动驱动机构(6)设置于所述承接座(3)上,且所述第二摆动驱动机构(6)还能够带动所述承接座(3)运动的结构为:在所述承接座(3)的一侧上形成有一第三容置槽;

所述第二摆动驱动机构(6)包括第三伺服马达(60)、第三入力轴(61)和第三减速机(62),其中,所述第三伺服马达(60)定位设置在所述承接座(3)上,且所述第三伺服马达(60)的动力输出轴还伸入所述第三容置槽中;所述第三入力轴(61)和第三减速机(62)均内置于所述第三容置槽中,且所述第三减速机(62)还通过所述第三入力轴(61)与所述第三伺服马达(60)的动力输出轴定位连接,另外,所述第三减速机(52)的动力输出端还与所述第三容置槽定位连接,以使得所述承接座(3)能够绕所述第三伺服马达(60)的动力输出轴旋转-15°~170°;

另外,所述摆臂(2)的上侧盖合于所述第三容置槽的槽口上,且同时所述摆臂(2)的上侧还与所述第三容置槽转动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六轴机器人,其特征在于:实现所述摆动头(4)通过所述旋转驱动机构(7)设置于所述承接座(3)上,且所述旋转驱动机构(7)还能够带动所述摆动头(3)旋转的结构为:所述旋转驱动机构(7)包括第四伺服马达(70)和第四减速机(71),所述第四伺服马达(70)定位设置于所述承接座(3)上,且所述第四伺服马达(70)的动力输出轴还定位连接于所述第四减速机(71),所述第四减速机(71)的动力输出端与所述摆动头(4)一侧定位连接,以使得所述摆动头(4)能够绕所述第四伺服马达(70)的动力输出轴旋转-180°~180°。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六轴机器人,其特征在于:所述旋转驱动机构(7)还包括有第一联接件(72)、交叉轴承(73)和第二联接件(74),其中,所述第一联接件(72)固定连接于所述第四减速机(71)的动力输出端上,所述交叉轴承(73)定位套接于所述第一联接件(72)外,所述第二联接件(74)锁固连接于所述交叉轴承(73)上,且同时所述第二联接件(74)还与所述摆动头(4)一侧锁固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六轴机器人,其特征在于:所述末端执行机构(9)包括连接件(90)、第五伺服马达(91)和用以承接抓取组件的第五减速机(92),所述连接件(90)转动连接于所述摆动头(4)背向所述第四减速机(71)的另一侧上,所述第五伺服马达(91)定位设置于所述连接件(90)上,且所述第五伺服马达(91)的动力输出轴还定位连接于所述第五减速机(92),以使得所述第五减速机(92)能够绕所述第五伺服马达(91)的动力输出轴旋转-360°~360°;

所述第三摆动驱动机构(8)包括有第六伺服马达(80),所述第六伺服马达(80)定位设置于所述摆动头(4)上,且所述第六伺服马达(80)能够带动所述连接件(90)相对所述摆动头(4)旋转。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六轴机器人,其特征在于:所述摆动头(4)背向所述第四减速机(71)的另一侧呈二分叉;

所述连接件(90)为T型三通管件,其具有主管体(900)和垂直设于所述主管体(900)上并与所述主管体(900)相连通的垂直管体(901),所述主管体(900)转动连接于该二分叉之间,所述第五伺服马达(91)定位设置于所述垂直管体(901)中,且所述第五伺服马达(91)的动力输出轴还伸出所述垂直管体(901)外;

另外,实现所述第六伺服马达(80)能够带动所述连接件(90)相对所述摆动头(4)旋转的结构为:在所述摆动头(4)上还形成有一用以收容所述第六伺服马达(80)的容置空腔,所述容置空腔开口于所述摆动头(4)的外侧面上,以形成一安装孔,且所述安装孔还与所述主管体(900)的一轴端位于同侧;另设有第六减速机(81)、两个皮带轮(82)和一同步皮带,所述第六减速机(81)定位连接于所述主管体(900)的一轴端上,该两皮带轮(82)分别固定套设于所述第六伺服马达(80)的动力输出轴和所述第六减速机(81)的输入轴上,且该两皮带轮(82)还通过所述同步皮带传动连接,以使得所述主管体(900)能够绕其轴心线旋转-135°~135°。

9.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六轴机器人,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底座(10)上还设置有重载连接器(16)。

当前第2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