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锁盒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357159阅读:2699来源:国知局
地锁盒结构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安全防盗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地锁盒结构。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的卷帘门地锁结构大多包括设于卷帘门活动端的锁盒,以及埋设于地下的地盒,在锁盒内设置有锁钩,在地盒内设置有与锁钩相适配设置的锁轴。为了便于锁钩与锁销形成锁定,通常在地盒顶部开设有开口,为了防止杂质进入到锁槽内,通常通过盖体以对开口进行封盖,当需要上锁时,往往需要人工将盖体进行上翻,造成使用不便。同时,若没能及时的将盖体打开,还可能造成电机以及其它部件的损坏。



技术实现要素: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旨在提出一种地锁盒结构,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的不足,并具有较好的使用效果。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地锁盒结构,以用于与卷帘门锁盒内的锁钩进行锁定,包括具有安装部并形成有锁槽的盒体,于所述锁槽内设置有与所述锁钩锁定的配合部,还包括对应于所述锁槽而盖合于所述盒体上的挡板,在所述锁盒的顶推下所述挡板具有向锁槽内的翻转,于所述挡板和盒体之间设置有因所述挡板的翻转而蓄能的反推组件。

进一步的,所述安装部相对于所述锁槽而设于所述盒体的另一侧。

进一步的,所述安装部包括设于所述盒体上的至少一个安装板,以及设于所述安装板上的安装孔。

进一步的,所述安装板与所述盒体底面的夹角为钝角。

进一步的,所述配合部为横置于所述锁槽内的锁轴。

进一步的,所述锁轴呈环形设置。

进一步的,所述挡板经由枢接轴而枢转于所述盒体上。

进一步的,所述反推组件包括套装于所述枢接轴上的扭簧。

进一步的,所述挡板为分置于所述锁轴两侧的两个,对应于所述锁轴、于所述挡板的相对的两端上分别形成有避让部。

进一步的,所述避让部为设于所述挡板上第二翻边,于所述第二翻边上形成有避让槽。

相对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优势:

(1)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地锁盒结构,通过在盒体上设置安装部可便于盒体的安装,而通过将挡板由锁盒来驱动翻转,进而可在卷帘门下滑至锁止位置时,挡板被锁盒推开,减少了需人工打开的麻烦,同时也避免了因挡板忘记打开而造成的影响。

(2)将安装部设于另一侧可便于整体结构的布置。

(3)采用安装板和安装孔,结构简单可靠,便于设计制造。

(4)安装板与盒体底面的夹角为钝角,可便于盒体的安装,并保证安装效果。

(5)配合部采用锁轴,结构简单可靠,便于与锁钩挂接。

(6)将锁轴呈环形设置可提高锁轴的结构强度。

(7)挡板采用枢接轴连接,一方面可保证挡板转动的稳定性,另一方面也可便于反推组件的布置。

(8)采用扭簧,便于安装,且具有较好的反推效果。

(9)将挡板设置为两个可具有较好的封盖效果。

附图说明

构成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本 实用新型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的地锁盒结构与锁盒的配合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的地锁盒结构的爆炸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的挡板的另一种布置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的安装部的一种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的安装部的另一种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的锁轴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的挡板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盒体,101-锁槽,2-挡板,3-翻边,4-端盖,401-开口,5-安装板,6-安装孔,7-锁轴,8-枢接轴,9-第二翻边,10-避让槽,11-锁盒。

具体实施方式

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

本实施例涉及一种地锁盒结构,以用于与卷帘门锁盒内的锁钩进行锁定,如图1和图2所示,其包括具有安装部并形成有锁槽101的盒体1,在锁槽101内设置有与锁钩锁定的配合部,还包括对应于锁槽101而盖合于所述盒体1上的挡板2,在锁盒11的顶推下该挡板2具有向锁槽101内的翻转,而为了使得锁盒与挡板2脱离时挡板2可自主回位,本实施例中在挡板2和盒体1之间设置有因挡板2的翻转而蓄能的反推组件。

上述的结构中,其中盒体1整体为长方体结构,上述的锁槽101则形成于盒体1的内部,并在盒体1的顶部形成敞口,并环所述敞口周向形成有翻边3,该翻边3可用于与盒体1的端盖4连接。本实施例中端盖4和翻边3可通过螺栓组件连接。本实施例中在端盖4上形成有供上述的锁钩滑入的开口401,上 述的挡板2则对应于该开口401设置。本实施例中挡板2的布置方式除了可对应于如图2中所示的位于开口401两个短边长设置外,还可为图3中所示两个挡板2对应于开口401的一个长边设置,此时挡板2可位于开口401的同一侧长边上,也可分置于开口401的两个长边上设置。

为了便于整体结构的布置,本实施例中将安装部相对于锁槽101的开口方向而设于盒体1的另一侧。如图4所示,本实施例中安装部可为设于盒体1底部的安装孔6,且该安装孔6为沿盒体1长度方向间隔设置的两个。当然,本实施例中也可在盒体1底面的两相对侧设置如图5中的安装板5,并将安装孔6设于安装板上也可,在安装时可通过螺栓穿过安装孔6与外部构件连接,且为保证安装效果,本实施例中安装板5为设于盒体1两相对侧的两个,并分别与盒体1底面呈钝角设置,该钝角可为120°~160°,最优可为135°。

由图2结合图6所示,本实施例中配合部为横置于锁槽101内的锁轴7,为提高锁轴7的结构强度,本实施例中锁轴7呈环形设置。当然,本实施例中锁轴7也可呈直杆结构。为了保证挡板2稳定性、以及出于便于反推组件布置的考虑,本实施例中挡板2经由枢接轴8而枢转于盒体1上,此时反推组件包括套装于枢接轴8上的图中未示出的扭簧,而扭簧的两端脚可分别设于盒体1以及挡板2上。

为保证遮挡效果,本实施例中挡板2为分置于锁轴7两侧的两个,并对应于所述锁轴7、在挡板2的相对的两端上分别形成有避让部。通过设置避让部,可防止挡板2与锁轴7发生干涉而影响遮挡效果,如图7所示,本实施例中避让部为设于挡板2上的第二翻边9,于所述第二翻边9上形成有避让槽10。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