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机器人关节连杆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157738阅读:531来源:国知局
一种机器人关节连杆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机器人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机器人关节连杆。



背景技术:

机器人技术的应用已有几十年历史了,随着当前机器人被应用在越来越多的领域,人们对机器人的性能也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同样,机器人关节连杆作为机器人的一个重要部件,也面临着更高要求。比如,机器人关节越来越小型化以适应空间狭小条件下的工作,但由于智能化多功能的要求,需要在机器人关节上布置相当多的功能部件,传统的机器人关节连杆就暴露出空间分配不合理问题,导致机器人关节粗大,占用过多空间等问题;另外,因为机器人关节在二个自由度上的转动非常频繁,所以安装在机器人关节上的零部件容易松动,脱落,造成机器人故障率高等缺点;还有,对机器人动作要求更精准也暴露出机器人关节转动定位不够精确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为了解决当前机器人关节上述的问题,提供了一种机器人关节连杆,它包括底座1,立板2和斜板5,在底座1上设有第一孔6,在立板2上设有第二孔7,立板2以第二孔7水平直径为界,以上为半圆形,以下为方形,立板2,斜板5和底座1由上至下依次连接,立板2与底座1垂直,斜板5与底座1形成夹角A,夹角A范围在15-75度,底座1下表面有弧形凹槽3,凹槽3弧的角度范围为90-180度,在立板2上的第二孔7周围设有若干个带螺纹孔的凸台4,凸台4均匀分布在立板2的半圆形轮廓上。

优选的,夹角A为60度。

优选的,弧形凹槽3弧的角度为180度。

优选的,凸台4的数量为3个。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不同于立板居中设置在底座上,而是偏向一侧设置,因辅助部件本身占用空间较少,腾出多余空间留给另一侧安装功能部件,使空间分配更合理,占用空间小,机器人关节更小巧;立板上的带螺纹孔的凸台,可以扣入安装在此位置的圆柱形部件的表面的预留孔中,实现嵌入式配合,相对于圆柱形部件直接安装更加牢固,在机器人关节的高速高频运动中不易松动,脱落,降低了故障率;底座下的弧形凹槽,可以限制底座在转动时的起止位置,达到了机器人关节转动时精确定位的效果。

附图说明

本实用新型将通过例子并参照附图的方式说明,其中: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三维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侧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仰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图1,图2和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个优选实施例。

现在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这些附图均为简化的示意图,仅以示意方式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基本结构,因此其仅显示与本实用新型有关的构成。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包括底座1,斜板5和立板2,在底座1和立板2上分别设有用于安装零部件的孔6和孔7,立板2以孔7水平直径为界,以上为半圆形,以下为方形,在立板2上的孔7周围设有3个带螺纹孔的凸台4,3个凸台均匀分布在立板2的半圆形轮廓上。如图2所示,立板2,斜板5和底座1由上至下依次连接,立板2与底座1垂直,斜板5与底座1形成夹角A,夹角A为60度。如图3所示,底座1下表面有弧形凹槽3,凹槽3弧的角度为180度。

不同于立板居中设置在底座上,而是偏向一侧设置,因辅助部件本身占用空间较少,腾出多余空间留给另一侧安装功能部件,使空间分配更合理,占用空间小,机器人关节更小巧;立板上的带螺纹孔的凸台,可以扣入安装在此位置的圆柱形部件的表面的预留孔中,实现嵌入式配合,相对于圆柱形部件直接安装更加牢固,在机器人关节的高速高频运动中不易松动,脱落,降低了故障率;底座下的弧形凹槽,可以限制底座在转动时的起止位置,达到了机器人关节转动时精确定位的效果。

上述依据本实用新型为启示,通过上述的说明内容,相关工作人员完全可以在不偏离本项实用新型技术思想的范围内,进行多样的变更以及修改。本项实用新型的技术性范围并不局限于说明书上的内容,必须要根据权利要求范围来确定其技术性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