门的缓冲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683578发布日期:2018-06-12 22:52阅读:555来源:国知局
门的缓冲结构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门的缓冲结构,尤指一种可有效减缓关门时的撞击声与提高关门后的隔音气密效果,以及制作与安装简单容易的门的缓冲结构。



背景技术:

建筑物利用门构造的设置,达成管控人员进出的各种功能,其中门框固定于建筑物的开口,而门板则利用铰等结合于该门框上,使该门板可以铰链为轴心,进行门的启闭动作,当门板完成关门动作时,通常利用锁具或油压等,使该门板呈现静止稳定的状态,且门的启闭动作可藉由油压或电力等机械设备、或者是人力进行,但局限于环境风场的影响或人力、油压等的不稳定性,使关门的过程往往会产生激烈的碰撞动作,因此通常会在该门框与该门板之间设置缓冲结构,以有效阻绝门外的杂音,创造宁静的室内空间,减缓关门的撞击声。

请参阅图1及图2,是常见的门的缓冲结构的已知技术,其主要是以数个铰链连结于一门板11与一门框12的内侧边,使该门板11可以该铰链为轴心进行关门的动作。而为降低关门时该门板11与该门框12的撞击声,并提升关门后的气密隔音效果,通常会在该门板11与该门框12相接触的接口处装置软质而具有弹性的气密胶条13等材料。然而,该气密胶条13的缓冲防撞等功能,只能消除直接撞击声,却不足以有效的达到缓冲的作用,而且欲利用该气密胶条13达成气密隔音的效果,必须强力地挤压施力于该门板11与该门框12才能够有效发挥,但局限于气密胶条13的使用期限,故而常会造成其因老化变形而无法长期保持优质的气密隔音及防撞击缓冲效果。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解决已知门的缓冲结构所存在的无法长期保持优质的气密隔音及防撞击缓冲效果等问题,而提供一种门的缓冲结构。

为达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门的缓冲结构,其包括一门框及至少一门板,该门框固定于建筑物的出入口处;该门板利用数个铰链与该门框相枢接,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至少一缓冲装置,其设于该门板与该门框之间,包含有一壳体、一活动压板及数个弹性体,该壳体呈长条状且一侧面具有延伸到两端的一凹槽,该活动压板设成长条状且内侧部分可活动地结合于该凹槽之中,而外侧部分凸伸到该凹槽之外,使该活动压板可在该壳体的一侧进行伸缩活动,该活动压板的外侧面形成有一接触面,该弹性体结合在该壳体的凹槽之中且一端顶抵于该活动压板的内侧面,以提供一弹力使该活动压板的外侧部分凸伸出该凹槽之外,如此,关门时该门板与该门框之间可藉由该活动压板的接触面的弹性抵顶贴合。

所述凹槽的两槽壁的开口处分别形成有凸缘,而该活动压板的内侧部分相对该凸缘形成有凸嵌部并延伸到该凸缘的内侧,以使该凹槽可因此限制该活动压板的内侧部分的活动。

所述接触面为斜面,或为圆弧面。

所述活动压板的接触面上设有至少一气密胶条。

所述活动压板的接触面上设有至少一嵌槽以供该至少一气密胶条嵌设结合。

本实用新型同时提供一种门的缓冲结构,其包括一门框和门板,该门框固定于建筑物的出入口处;该门板利用数个铰链与该门框相枢接;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一缓冲装置,该缓冲装置包含有一壳体、一活动压板及数个弹性体,该壳体呈长条状且固定在该门板远离该铰链的一侧边上,该壳体远离该门板的一侧面具有延伸到两端的一凹槽,该活动压板设成长条状且内侧部分可活动地结合于该凹槽之中,而外侧部分凸伸到该凹槽之外,并使该活动压板可在该壳体的一侧进行伸缩活动,该活动压板的外侧面形成有一接触面,该弹性体结合在该壳体的凹槽之中且一端顶抵于该活动压板的内侧面,以提供一弹力使该活动压板的外侧部分凸伸出该凹槽之外;如此,关门时可藉由该活动压板的弹性抵顶而使该活动压板的接触面与该门框紧密的贴合。

所述凹槽的两槽壁的开口处分别形成有凸缘,而该活动压板的内侧部分对应该凸缘形成有凸嵌部并延伸到该凸缘的内侧,以使该凹槽可因此限制该活动压板的内侧部分的活动。

所述活动压板的接触面上设有至少一气密胶条。

所述活动压板的接触面上设有至少一嵌槽可供该至少一气密胶条嵌设结合。

本实用新型的门的缓冲结构,在关门时该门板可利用该活动压板的弹性抵顶而产生较佳的刹车缓冲作用以降低关门时产生的撞击声,而且在关门后该门板与该门框之间更是可藉由该活动压板的接触面的弹性抵顶贴合,而产生良好的气密隔音效果。

附图说明

图1是已知门的缓冲结构的立体示意图。

图2是已知门的缓冲结构的剖面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缓冲装置的立体分解及组合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缓冲装置的组合剖面放大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的立体外观示意图。

图5-1是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的剖面动作示意图。

图5-1A是图5-1中A的放大示意图。

图5-1B是图5-1中B的放大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例的剖面动作示意图。

图6A是图6中A的放大示意图。

图6B是图6中B的放大示意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第三实施例的剖面动作示意图。

图7A是图7中A的放大示意图。

图7B是图7中B的放大示意图。

图7C是图7中C的放大示意图。

图8是本实用新型缓冲装置的第二实施例。

图9是本实用新型缓冲装置的第三实施例。

符号说明:

11门板 12门框

13气密胶条

31、81缓冲装置 32、82壳体

33凹槽 34、83活动压板

35、84弹性体 36、85接触面

51、61、72门板 52、62、71门框

86气密胶条 87嵌槽。

具体实施方式

请参阅图3及图4所示,显示本实用新型门的缓冲结构的一种缓冲装置31,包括一壳体32、一活动压板34及数个弹性体35。其中:

该壳体32,其呈长条状且一侧面具有延伸到两端的凹槽33。

该活动压板34,配合该凹槽33的形状而设成长条状,且内侧部分可活动地结合于该凹槽33之中,而外侧部分凸伸到该凹槽33之外,使该活动压板34可在该壳体32的一侧进行预定范围的伸缩活动,于该活动压板34的外侧面形成一接触面36,该接触面36可为斜面或圆弧面等形状,以供其能顺利地导引外力方向。在本实施例中,该凹槽33的两槽壁的开口处形成有两凸缘,而该活动压板34的内侧部分相对应形成有两凸嵌部分别延伸到该两凸缘的内侧,以使该凹槽33可因此限制该活动压板34的内侧部分只能在预定范围之中活动而不会随意脱离。

该数个弹性体35,其一端结合在该壳体32的凹槽33之中,另一端则顶抵于该活动压板34的内侧面,以提供一弹力使该活动压板34的外侧部分凸伸出该凹槽33之外。在本创作中,该弹性体35可为金属线材或板材所制成的弹簧或弹性片等。在本创作中,该弹性体35可以嵌设或螺锁等方式结合在该凹槽33之中。

请参阅图5至图5-1B所示,显示本实用新型的门的缓冲结构的第一实施例,其主要是将上述的缓冲装置31安装于一门板51上,而该门板51的一侧边利用数个铰链与该门框52相枢接,使该门板51可藉由该铰链而于该门框52上摆动,以达到开、关门的目的。该门框52则固定于建筑物的出入口处。在本实施例中,该缓冲装置31的壳体32可利用螺锁、嵌扣等结合方式结合在该门板51的一侧边上。如此,当关门时,该缓冲装置31的活动压板34便会碰触该门框52,该门框52即转化成为一种外力的来源,进而挤压该活动压板34向该凹槽33的内侧退缩,同时压缩该弹性体35,因此便可使该活动压板34具备一种反向的弹性复原力量,以使该门板51在进行关门动作的过程中,创造出一种连续性的阻力动作,以形成一种剎车缓冲的功能,进而减缓该门板51与该门框52的直接撞击力量。另外,当该门板51藉由锁具、油压机具等完成关门动作后而呈现静止状态时,藉由该活动压板34的弹性复原力量,使该活动压板34的接触面36紧密地贴靠在该门框52上,藉此便可使该门板51与该门框52之间形成一种紧密的接触状态,而使门构造能营造出更佳的气密隔音效果。

请参阅图6至图6B所示,显示本实用新型的门的缓冲结构的第二实施例,其主要是将上述的两个缓冲装置31分别安装于一门框62的两相对应框杆上,而该门框62固定于建筑物的出入口处,且一侧框杆利用数个铰链与一门板61相枢接,使该门板61可藉由该数个铰链而于该门框62上摆动,以达到开、关门的目的。在本实施例中,该缓冲装置31的壳体32可利用螺锁、嵌扣等结合方式结合在该门框62的框杆上。如此,当关门时,该门板61的两相对侧边便会与设置于该门框62上的两缓冲装置31的活动压板34碰触,进而挤压该两活动压板34分别向该两凹槽33的内侧退缩,同时压缩内侧的该数个弹性体35,藉由该活动压板34的弹性复原力量,便可形成一种剎车缓冲的功能,进而减缓该门板61与该门框62的直接撞击力道。另外,当该门板61藉由锁具、油压机具等完成关门动作后而呈现静止状态时,藉由该两活动压板34的弹性复原力量,会使该两活动压板34的接触面36紧密地贴靠在该门框62的两相对侧边上,藉此便可使该门板61与该门框62之间形成一种紧密的接触状态,而使门构造能营造出更佳的气密隔音效果。

请参阅图7至图7C所示,显示本实用新型的门的缓冲结构的第三实施例,其结构与上述第二实施例大致相同,差别在于本实施例中,除于该门框71的相对侧的两框杆上分别安装有两缓冲装置31外,更是于该门板72的两相对侧边上分别安装两缓冲装置31。如此,当关门时,该门框71与该门板72在接触碰撞时,便可藉由该四个相对应的缓冲装置31的作用,而产生双重的缓冲剎车等功能,使可有效降低关门时的撞击声音。另外,当完成关门动作而呈现静止状态时,藉由该四个相对应的缓冲装置31的作用,亦可使该门框71与该门板72之间形成更紧密的接触状态,进而具有更为良好气密隔音功能。

请参阅图8所示,为本实用新型的缓冲装置的第二实施例,本实施例的缓冲装置81与上述实施例的缓冲装置31的结构大致相同,同样具备有一壳体82、一活动压板83与数个弹性体84等组件,而差别在本实施例的活动压板83的接触面85上设有具备胶质垫片功能的至少一气密胶条86。当关门时,藉由该气密胶条86的作用,便可使该门板与该门框能够避免刚性材料直接的碰撞,进而使关门的动作可以更有效地降低撞击声,同时在完成关门动作后而呈现静止状态时,利用该气密胶条86的可塑性本质,再加上该活动压板83的弹性复原力,更是可使该门板与该门框之间具有更紧密接触的状态,以使门构造的气密隔音效果有更佳的效果。在本实施例中,该气密胶条86可为一片且包覆于该接触面85上。

请参阅图9所示,为本实用新型的缓冲装置的第三实施例,其结构与上述第二实施例大致相同,差别在于本实施例的活动压板83的接触面85上设有至少一嵌槽87可供至少一气密胶条86嵌设结合。如此,便可避免该气密胶条86在关门过程中受到直接接击而剥离脱落,进而因此能延长其使用寿命。在本实用例中,该气密胶条86的数量可为两个或更多,而且其亦可依需要设成各种形状,以使其能配合该缓冲装置81达成最佳的接触效果。

在本实用新型中,该缓冲装置31亦可安装应用于双开门结构上,而双开门结构与上述单开门结构的差别仅在于双开门结构是一种具有两片门板的门构造,其可采一片门板单独进行启闭动作,亦可采两片门板同时进行启闭动作,以提供较大对象的进出。因此,可如上述实施例般于其的门框与门板相接触的接口处安装该缓冲装置31外,因两片门板相接触的接口是关门过程中,最主要的撞击位置,因此亦可在两片门板相接触的接口处安装上述缓冲装置31,此乃上述实施例的简单延伸应用,故不再另外加以赘述。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