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通信用便携式检修工具盒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202674阅读:184来源:国知局
一种通信用便携式检修工具盒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力设备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通信用便携式检修工具盒。



背景技术:

工具盒是每个修理员工必备的工具收纳箱,一个方便的,便携的工具盒往往能影响一个修理工的工作效率,如申请号:201310432871.6公开了一种工具箱,包括:箱体;容纳组件,可滑动的设置于箱体上,容纳组件包括容纳腔和设置于容纳腔内部的隔离板,隔离板将容纳腔分隔为多个容纳空间。应用本发明的工具箱,通过在容纳组件的容纳腔内设置隔离板,可以利用隔离板将上述容纳腔分隔为多个容纳空间,以便工作人员将工具分类放置在不同的容纳空间中,有利于工作人员找寻对应的工具,从而能够达到减小抢修时间,提高抢修效率的目的,但是该种工具箱体积过大,虽然能够装的工具很多可以收纳很多东西,但是携带不方便,尤其是通信维修的修理工不能将该种工具箱携带到高空进行作业。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通信用便携式检修工具盒,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导致的上述多项缺陷。

一种通信用便携式检修工具盒,包括外框和外壳,所述外框两侧面为弧面,所述外壳的底部铰接于外框的内侧,外壳呈对开式打开,外壳的内部设有硬质布片,布片上设有若干工具扣,外壳的顶侧上设有挂扣,所述外框的顶部设有外壳开合按钮,按钮上设有与挂扣相配合的横杆,按钮与外框之间设有弹簧,所述外框的顶部还铰接有把手。

优选的,所述外框的左右两侧设有铁环,铁环上连接有背带。

优选的,所述背带与铁环的连接处设有可开合的活动环。

优选的,所述外框的正反两面的顶侧设有挂环。

优选的,所述外框的左侧设有可拆卸的腰带。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该种工具盒外壳与外框分开设计可以在外壳打开后还可以将工具盒固定,外壳内的硬质布片可以减轻工具盒的重量,采用背带和腰带配合设计可以使工具盒在高空作业的时候方便工具的拿取,而且背带在高空时可以将活动环挂在挂环上使工具盒更加稳定,外框的两侧采用弧面设计既能够使侧面更加贴合人体,而且起到美观作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正面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打开后的俯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右侧剖面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中铁环与活动环的放大图。

其中:1—外框,2—外壳,3—腰带,4—背带,5—挂环,6—把手,7—布片,8—弹簧,9—铁环,10—按钮,11—活动环,12—工具扣,13—挂扣,14—横杆。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

如图1至图4所示,一种通信用便携式检修工具盒,包括外框1和外壳2,所述外框1两侧面为弧面,既能够使侧面更加贴合人体,而且起到美观作用,所述外壳2的底部铰接于外框1的内侧,外壳2呈对开式打开,外壳2的内部设有硬质布片7,采用布作为材料可以减轻重量,布片7上设有若干工具扣12,用于将工具固定,外壳2的顶侧上设有挂扣13,所述外框1的顶部设有外壳2开合按钮10,按钮10上设有与挂扣13相配合的横杆14,按钮10与外框1之间设有弹簧8,用于将外壳2固定,防止工具散落,所述外框1的顶部还铰接有把手6,方便工具盒拎取。

值得注意的是,所述外框1的左右两侧设有铁环9,铁环9上连接有背带4,用于将工具盒背起,解放了双手能够做更多的工作。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背带4与铁环9的连接处设有可开合的活动环11,可以将背带卸下。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外框1的正反两面的顶侧设有挂环5,将背带4挂在挂环5上可以方便在高空作业的时候使工具盒更加稳定,同时方便操作人员到工具盒中拿取工具。

此外,所述外框1的左侧设有可拆卸的腰带3,将工具盒在腰间系紧,使工具盒不会晃动。

基于上述,该种工具盒,所述外框1两侧面为弧面,既能够使侧面更加贴合人体,而且起到美观作用,外壳2的内部设有硬质布片7,采用布作为材料可以减轻重量,所述外框1的顶部设有外壳2开合按钮10,按钮10上设有与挂扣13相配合的横杆14,按钮10与外框1之间设有弹簧8,用于将外壳2固定,防止工具散落,所述外框1的顶部还铰接有把手6,方便工具盒拎取,所述外框1的左右两侧设有铁环9,铁环9上连接有背带4,用于将工具盒背起,解放了双手能够做更多的工作,所述背带4与铁环9的连接处设有可开合的活动环11,可以将背带卸下,所述外框1的正反两面的顶侧设有挂环5,将背带4挂在挂环5上可以方便在高空作业的时候使工具盒更加稳定,同时方便操作人员到工具盒中拿取工具,所述外框1的左侧设有可拆卸的腰带3,将工具盒在腰间系紧,使工具盒不会晃动。

由技术常识可知,本实用新型可以通过其它的不脱离其精神实质或必要特征的实施方案来实现。因此,上述公开的实施方案,就各方面而言,都只是举例说明,并不是仅有的。所有在本实用新型范围内或在等同于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内的改变均被本实用新型包含。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