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防撞伤人工智能机器人测试场地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493005阅读:401来源:国知局
一种防撞伤人工智能机器人测试场地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人工智能设备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防撞伤人工智能机器人测试场地。



背景技术:

在当代工业中,机器人指能通过程序控制执行任务的人造机器装置,用以取代或协助人类工作,而机器人在发明生产的工程中,需要不断的进行测试,来提高机器人的性能,从而为机器人能够更好的为人类工作打下基础。但是机器人在测试的过程中会出现很多问题,比如说没有特制的场地,而且场地没有缓冲设备,导致机器人碰撞地面时出现损坏的情况,增加了研究成本,并且浪费了劳动者的精力。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防撞伤人工智能机器人测试场地,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机器人会在碰撞场地的过程中出现损坏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防撞伤人工智能机器人测试场地,包括底座和固定座,所述底座的上方设置有减震板,且底座的内侧四周安装有气缸,所述气缸的上方连接有伸缩杆,所述固定座的中间连接有弹性绳,且固定座的上方设置有限位块,所述限位块的上方安装有扳手,且扳手的侧面连接有操作杆,所述限位块的四周设置有限位槽,所述固定座的内侧设置有活动杆,且活动杆的上面安装有圆盘,所述圆盘中间的活动杆上设置有固定孔。

优选的,所述底座的形状为正方形,且底座的内侧设置有凹槽。

优选的,所述减震板和底座之间的连接方式为固定连接,且减震板的上侧高度大于底座的高度。

优选的,所述操作杆的中间设置有铰链,且操作杆的尺寸和限位槽的尺寸一致。

优选的,所述活动杆和固定座之间的连接方式为活动连接,且活动杆和扳手的连接处设置有齿条状结构。

优选的,所述固定孔的中间设有螺纹状结构,且同一水平面上的固定孔之间的角度为90°。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该防撞伤人工智能机器人测试场地,在原有的测试场地基础上改进了结构,通过增加缓冲装置来提高机器人的使用寿命,

(1)设有气缸和伸缩杆,气缸能够带动伸缩杆上下移动,使固定座的高度能够调节,进而起到改变弹性绳高度的效果;

(2)设有弹性绳,当机器人将要掉落下该装置时,弹性绳能够对机器人起到拦截和缓冲的效果,防止机器人出现损坏的情况;

(3)设有扳手,扳手和活动杆的上部齿条结构卡合连接,通过转动扳手进入起到旋转动杆的效果,从而能使固定在活动杆上的弹性绳能够被卷在活动杆上;

(4)设有圆盘,圆盘能够起到卷筒的效果,当弹性绳被卷到活动杆上时,圆盘能够对弹性绳进行校位,防止弹性绳在固定座内部活动,导致出现卡死的情况。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正视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固定座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活动杆和固定孔处横切面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限位块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中:1、底座,2、减震板,3、气缸,4、伸缩杆,5、固定座,6、弹性绳,7、限位块,8、扳手,9、操作杆,10、限位槽,11、活动杆,12、圆盘,13、固定孔。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5,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防撞伤人工智能机器人测试场地,包括底座1、减震板2、气缸3、伸缩杆4、固定座5、弹性绳6、限位块7、扳手8、操作杆9、限位槽10、活动杆11、圆盘12和固定孔13,底座1的上方设置有减震板2,且底座1的内侧四周安装有气缸3,底座1的形状为正方形,且底座1的内侧设置有凹槽,使用者可以将机器人放在底座1的上方进行实验,且底座1上面的凹陷结构能够有效的防止机器脱离该装置,起到了保护机器人的效果,减震板2和底座1之间的连接方式为固定连接,且减震板2的上侧高度大于底座1的高度,减震板2能够在机器人摔倒时起到缓冲的效果,并且减震板2能够进一步的增加实验场地侧面的高度,防止机器人冲出该装置,气缸3的上方连接有伸缩杆4,气缸3和伸缩杆4之间相互配合,能够改变固定座5的高度,从而能适应不同大小的机器人,固定座5的中间连接有弹性绳6,且固定座5的上方设置有限位块7,限位块7的上方安装有扳手8,且扳手8的侧面连接有操作杆9,操作杆9的中间设置有铰链,且操作杆9的尺寸和限位槽10的尺寸一致,移动操作杆9方便带动扳手8转动,而且操作杆9可以通过铰链活动,使下方的操作杆9插进限位槽10中,进而起到限位的作用,限位块7的四周设置有限位槽10,固定座5的内侧设置有活动杆11,且活动杆11的上面安装有圆盘12,活动杆11和固定座5之间的连接方式为活动连接,且活动杆11和扳手8的连接处设置有齿条状结构,活动杆11在转动时能够将外界的弹性绳6收紧,进而起到改变弹性绳6弹力的作用,从而能够对不同大小的机器人进行拦截缓冲,而且扳手8能够通过活动杆11上侧的齿条状结构带动活动杆11旋转,使弹性绳6的收紧过程得以进行,圆盘12中间的活动杆11上设置有固定孔13,圆盘12能够起到卷盘的作用,能够有效防止弹性绳6在固定座5中活动,防止弹性绳6出现卡死的情况,固定孔13的中间设有螺纹状结构,且同一水平面上的固定孔13之间的角度为90°,固定孔13和弹性绳6之间的连接方式为螺纹连接,方便使用者更换弹性绳6。

工作原理:在使用该防撞伤人工智能机器人测试场地时,应先该装置的各个零件是否完好,然后将底座1安装在水平地面上,将气缸3和外部控制开关连接,接着可以将机器人放在减震板2上进行测试,在测试过程中,减震板2能够在机器人摔倒时起到缓冲的效果,并且减震板2的侧面能够有效防止机器人掉落下该装置,如果机器人冲出了减震板2,弹性绳6也可以对机器人起到拦截和缓冲的效果,应该提前判断机器人的大小来调节弹性绳6的松紧程度,此时可以转动操作杆9,使操作杆9带动扳手8转动,进而扳手8能够将活动杆11带着一起转动,会让弹性绳6向固定座5的内侧进行收缩,在弹性绳6收缩过程中,圆盘12能够起到卷盘的效果,可以有效防止弹性绳6出现卡死的情况,当弹性绳6调整好后,通过将操作杆9卡进限位槽10中,从而进行固定,而固定孔13的设置成内螺纹结构,能够方便弹性绳6更换,该装置通过设置多个缓冲结构,从而对机器人进行缓冲,防止机器人损坏,满足了机器人测试使用。

以上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提供的技术方案进行了详细介绍,本文中应用了具体个例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原理以及实施方式进行了阐述,以上实施例的说明只适用于帮助理解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原理;同时,对于本领域的一般技术人员,依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在具体实施方式以及应用范围上均会有改变之处,综上所述,本说明书内容不应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