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丝杠装配的扭转夹具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803365发布日期:2018-06-30 02:38阅读:329来源:国知局
一种用于丝杠装配的扭转夹具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夹具,具体涉及一种用于丝杠装配的扭转夹具。



背景技术:

丝杠是一种常用的传动元件,广泛应用于需要将回转运动转化为直线运动的装置和设备中,如机床、气动系统、冷却系统、驱动电机等。在装配丝杠时,常常需要扭转丝杠。目前,为扭转丝杠,常用的方式有两种,一种是用扳手夹紧丝杠端部使其扭转;另一种是在丝杠端部沿径向开设孔洞,并将一根杠杆插入孔洞中扳动丝杠实现其扭转。这两种方式都需要转动扳手或是杠杆时,扳手或杠杆不会与其他零件干涉,也就是需要丝杠端部周围有较大的操作空间,不适用于丝杠周向上操作空间小的装配环境。



技术实现要素: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专用于丝杠装配的扭转夹具,以使得该夹具能够适用于操作空间较小的装配环境。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用于丝杠装配的扭转夹具,包括首尾依次焊接为一体的夹持部、延伸轴、力矩杆和主施力杆,所述夹持部包括用于将丝杠端部罩于其内的筒体和用于将丝杠顶紧在筒体内的螺钉,所述螺钉通过螺纹孔贯穿安装在筒体壁上,所述延伸轴和筒体同轴设置,所述力矩杆垂直于延伸轴以加大扭转力臂,所述主施力杆与延伸轴平行。

进一步,所述延伸轴的中部还一体焊接有辅助施力杆,该辅助施力杆与力矩杆相互平行。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

本实用新型的扭转夹具,能够适用于丝杠周向上操作空间较小的装配环境,不仅省力,且其操作更符合人体工学。

附图说明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有益效果更加清楚,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附图进行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筒体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2-延伸轴、3-力矩杆、4-主施力杆、5-辅助施力杆、11-筒体、 12-螺钉、13-阶梯通孔。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进行详细的描述。

一种用于丝杠装配的扭转夹具,参见图1,包括首尾依次焊接为一体的夹持部、延伸轴2、力矩杆3和主施力杆4,所述夹持部包括用于将丝杠端部罩于其内的筒体11和用于将丝杠顶紧在筒体11内的螺钉12,所述螺钉12通过螺纹孔贯穿安装在筒体11壁上,所述延伸轴2和筒体11同轴设置,所述力矩杆3垂直于延伸轴2以加大扭转力臂,所述主施力杆4与延伸轴2平行。

在具体实施过程中,该螺钉12进行淬火处理后装入该螺纹孔内,能提高其硬度。

使用时,先将夹持部的筒体11套在丝杠端部,利用小型扳手拧紧螺钉12 使其夹紧丝杠,然后手握主施力杆4,使其以丝杠的轴线为中心旋转,力矩通过延伸轴2传递至夹持部作用于丝杠。本实用新型的扭转夹具中,由于拧紧螺钉 12所需扳手的体积远小于直接扭转丝杠所需扳手的体积,能够适用于丝杠周向上操作空间较小的装配环境,最好是,该螺钉12为内六角螺钉,对应的扳手体积更小;通过设置力矩杆3加大扭转力臂,更省力;且主施力杆4与延伸轴2 平行,可正对主施力杆4后握紧施力,其操作更符合人体工学。

在一种优化的实施方案中,该延伸轴2的中部还一体焊接有辅助施力杆5,该辅助施力杆5与力矩杆3相互平行。使用时,一只手握住主施力杆4,另一只手握住该辅助施力杆5,辅助施力杆5分担部分力矩,操作更方便、更省力。

在一种优化的实施方案中,参见图2,夹持部的筒体11内部为阶梯通孔13,使用时,丝杠端部抵靠在该阶梯通孔13的阶梯面上,丝杠伸入阶梯通孔13的大孔内,丝杠端部与阶梯面底部摩擦,产生摩擦阻力,能够减小螺钉12的受力,夹持更可靠,且延伸轴2与该阶梯通孔13的小孔通过螺纹连接后再焊接,连接更可靠。

最后说明的是,以上优选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限制,尽管通过上述优选实施例已经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描述,但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可以在形式上和细节上对其作出各种各样的改变,而不偏离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书所限定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