剪钳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506600发布日期:2018-09-21 23:13阅读:1174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与剪钳有关,尤指一种剪钳的拨钮结构。



背景技术:

如图9所示,一种已知的剪钳在其中一钳体41上以一枢轴51设有一拨钮5,在两钳体41、42闭合的状态下,将拨钮5往内拨可令其顶撑于另一钳体42上,进而使两钳体41、42形成相对固定而无法相对枢转张开,可在不使用剪钳时确保其处于闭合状态,而不会误伤使用者;而在使用剪钳时,将拨钮5往外拨,即可解除两钳体41、42的固定状态,使用者可操作其张合的动作。

上述拨钮5虽可定位两钳体41、42,但其本身并不具有定位机制,亦即拨钮5可于钳体41上自由枢转,因而即使被拨至顶撑另一钳体42的位置,仍会由于受到外力而产生不预期的枢转,进而脱离所顶撑的钳体42,导致解除两钳体41、42的固定状态,使剪钳在未使用时仍可能会张开而误伤使用者。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剪钳结构,其设有定位拨钮的结构以固定拨钮的位置,避免其产生不预期的位移而改变剪钳的闭合状态。

为达前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剪钳结构,其包括有:

一第一钳体,其设有一卡槽;

一第二钳体,其枢接于该第一钳体而使该第一钳体可相对该第二钳体枢摆以形成张合动作;

一拨钮机构,其包括有两个设于该第二钳体的定位槽及一个枢设于该第二钳体的拨钮,当该第一钳体与第二钳体相对闭合时,该拨钮可被拨动至一第一位置而卡入该卡槽,使该第一钳体受其挡止而无法相对该第二钳体枢摆;该拨钮可被拨动至一第二位置而脱离该卡槽,使该第一钳体可相对第二钳体枢摆;该拨钮伸出一定位块,且该定位块可随该拨钮的位置而分别卡入一个定位槽中。

于一实施例中,该第二钳体设有一长形槽,该两定位槽设于该长形槽中,且该长形槽于两定位槽之间设有一突起部。上述该长形槽形成对应该拨钮枢转轨迹的弯弧状。

于一实施例中,该拨钮机构以一外壳包覆该拨钮。该拨钮以一枢轴枢设于该第二钳体上,且该外壳对应该枢轴设有一容置槽。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是:

本实用新型的剪钳结构,通过设置定位拨钮的结构,可固定拨钮的位置,避免其产生不预期的位移而改变剪钳的闭合状态。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一实施例的立体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一实施例的平面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一实施例的立体分解示意图;

图4-6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一实施例的使用状态剖面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二实施例的立体分解示意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三实施例的平面示意图;

图9为已知结构的立体分解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请参阅图1至3,所示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剪钳结构的第一实施例,其包括有一第一钳体1、一第二钳体2及一拨钮机构3。第一钳体1与第二钳体2枢接,且于两钳体枢接处内置有弹簧,使第一钳体1常态地相对第二钳体2呈张开状,并可相对枢摆以形成张合,以实施剪切动作。第一钳体1于其一侧靠近两钳体枢接处设有一卡槽11。

承上,拨钮机构3设于第二钳体2靠近两钳体的枢接处,其包括有两个定位槽31、32及一个拨钮33。于本实施例中,拨钮33具有一挡止部331,且以一枢轴34枢设于第二钳体2上靠近两钳体枢接处的位置,可被拨至一第一位置及一第二位置。当第一钳体1与第二钳体2相对闭合,界定拨钮33被拨至第一位置时可以挡止部331卡入第一钳体1的卡槽11中,以此挡止第一钳体1而令其无法相对第二钳体2枢摆,进而使剪钳无法张开。于本实施例中,如图2所示,拨钮33具有圆润的外形曲线,且当挡止部331卡于卡槽11时,拨钮33紧靠于第一钳体1而不出现空隙,可避免在使用过程中勾到杂物而影响操作。另一方面,界定拨钮33被拨至第二位置时,拨钮33的挡止部331将脱离卡槽11,此时第一钳体1的固定状态解除而可自由相对第二钳体2枢摆,剪钳即可张开。

较佳地,拨钮33具有一防滑纹路333,供稳定的加以操作。

拨钮33朝第二钳体2伸出一软质的定位块332,且可随拨钮33的位置而分别卡入其中一个定位槽中,以定位拨钮33。于本实施例中,第二钳体2设有一长形槽21,其中长形槽21形成对应拨钮33枢转轨迹的弯弧状,而两个定位槽31、32设于长形槽21中,在此界定为一左定位槽31及一右定位槽32,且二者之间具有一突起部22。

通过上述结构,如图4所示,当第一钳体1与第二钳体2相对闭合,拨钮33被拨至第一位置以固定第一钳体1时,拨钮33的定位块332卡入左定位槽31中,并通过左定位槽31对定位块332的拘束而使拨钮33被定位,即使拨钮33受到不超过某一程度的外力,亦不能使其移动。据此,拨钮33可维持其位置并持续地卡于卡槽中,防止第一钳体1产生枢摆而使该剪钳不预期地张开。

另一方面,当欲使用剪钳时,使用者可对拨钮33施加一外力而将其自第一位置拨至第二位置,拨钮33即脱离卡槽而令第一钳体1形成自由枢摆状态。此时如图5所示,在拨钮33移动过程中,定位块332离开左定位槽31,且由于定位块332软质而可在受压后变形,以此越过突起部22而移动至右定位槽32并如图6所示地卡入其中。据此,拨钮33则定位于第二位置,且如前述地不会受到微小的外力就移动其位置,避免误卡入卡槽而使剪钳无法作动。

此外,图7所示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二实施例。于本实施例中,拨钮机构3还包括有一外壳35,其包覆于拨钮33之外,且外壳35对应枢轴34设有一容置槽351,供枢轴34容置于其中,保护并拘束枢轴34,使其不会因掉落撞击掉出而造成拨钮机构3故障。

图8所示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三实施例。于本实施例中,第一钳体1具有一呈内凹弧状的表面12。使用者可通过四个手指勾住第一钳体1的内凹弧状表面12,而以大拇指拨动拨钮33,可供使用者以单手操作拨钮机构3。

以上所述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及其所运用的技术原理,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背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任何基于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基础上的等效变换、简单替换等显而易见的改变,均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