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智能锁离合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932869发布日期:2018-07-13 18:38阅读:301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是一种智能离合器,属于离合器领域。



背景技术:

目前,现有的用于门锁的离合器结构是,直接安装在前锁板里面的,这种离合器锁容易通过钳撬开,安全性能低,且在使用时离合器转动方向只能转向一边,使用时不方便且在操作时不方便。本实用新型通过加防护套、固定板和电机控制离合器的方式,增加了该智能离合器的安全性、实用性和多样性,便于使用,同时也增强了该智能离合器的市场竞争力。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目的是提供一种智能离合器,以解决增加防护套、固定板和电机控制离合器的方式,以增强离合器的安全性,实用性和多样性的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智能离合器,其结构包括防护套、第一螺母、第二螺母、第三螺母、固定板、防钢套、固定把手、弹簧、离合器、电机、电线、推杆、钥匙,所述防护套通过第一螺母、第二螺母、第三螺母固定于固定板上,所述防钢套通过固定板与防护套内部紧贴,所述固定把手与防钢套连接,所述弹簧与固定把手连接,所述离合器设于固定把手下侧,所述电机设于离合器下侧,所述电机与电线连接,所述推杆与电机连接,所述电线与电机连接,所述芯片与智能锁中央处理器连接,所述电机内设有芯片。

进一步的,所述防护套通过第一螺母、第二螺母、第三螺母固定于固定板上。

进一步的,所述所述第一螺母、第二螺母、第三螺母呈“品”字形。

进一步的,所述通过推杆推动离合器再由离合器推动固定把手进行开锁。

进一步的,所述推杆通过电机控制。

进一步的,所述电机设有芯片。

进一步的,所述电机与智能锁中央控制系统连接。

附图说明

通过阅读参照一下附图对非限制性实施例所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其他特征、目的和优点将会变得更加明显: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智能锁离合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电机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防护套-1、第一螺母-2、第二螺母-3、第三螺母-4、固定板-5、放钢套-6、固定把手-7、弹簧-8、离合器-9、电机-10、电线 -11、推杆-12、钥匙-13、智能锁中央处理器-201、芯片-202。

具体实施方式

为本实用新型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的阐述本实用新型。

请参阅图1-图2,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其结构包括防护套1、第一螺母2、第二螺母3、第三螺母4、固定板5、防钢套6、固定把手7、弹簧8、离合器9、电机10、电线11、推杆12、钥匙 13、智能锁中央控制系统201、芯片202,所述防护套1通过第一螺母2、第二螺母3、第三螺母4固定于固定板5上,所述防钢套6通过固定板5与防护套1内部紧贴,所述固定把手7与防钢套6连接,所述弹簧8与固定把手7连接,所述离合器9设于固定把手7下侧,所述电机10设于离合器9下侧,所述电机10与电线11连接,所述推杆12与电机10连接,所述钥匙13为应急钥匙,所述智能锁中央处理器201与电机10连接,所述电机10设有芯片202。

所述第一螺母2、第二螺母3、第三螺母4呈“品”字形,所述电机10控制推杆12,所述推杆12推动离合器9,所述离合器9推动固定把手,所述芯片202控制电机12,所述智能锁中央处理器201 下达开锁指令于芯片202,所述钥匙13为应急钥匙。

在使用时首先检查各个部位是否稳定连接,确认设备各个部件完整。外观完好之后,将设备安装在门上,连接电源,需要进行开锁时由智能锁中央处理器下达开锁指令,由芯片控制电机的接电与断电,电机接电推杆推动离合器,再由离合器推动固定把手进行开锁,电机断电,推杆返回原位置,由弹簧控制固定把手返回闭锁状态,通过加防护套、固定板和电机控制离合器的方式,增加了该智能离合器的安全性、实用性和多样性,便于使用,同时也增强了该智能离合器的市场竞争力。

本实用新型的防护套-1、第一螺母-2、第二螺母-3、第三螺母-4、固定板-5、放钢套-6、固定把手-7、弹簧-8、离合器-9、电机-10、电线-11、推杆-12、钥匙-13、智能锁中央处理器-201、芯片-202,部件均为通用标准件或本领域技术人员知晓的部件,其结构和原理都为本技术人员均可通过技术手册得知或通过常规试验方法获知。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和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实用新型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实用新型。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实用新型内。不应将权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图标记视为限制所涉及的权利要求。

此外,应当理解,虽然本说明书按照实施方式加以描述,但并非每个实施方式仅包含一个独立的技术方案,说明书的这种叙述方式仅仅是为清楚起见,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将说明书作为一个整体,各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也可以经适当组合,形成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其他实施方式。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