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制作荷叶粑用的芭蕉叶去杆设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911417发布日期:2018-07-10 23:31阅读:329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制作荷叶粑的辅助设备,特别是一种制作荷叶粑用的芭蕉叶去杆设备。



背景技术:

荷叶粑 ,琥珀糕,俗称荷叶粑,又称搭梁粑,是贵州布依族喜食的传统食品。布依族当地栽种有一种叫紫叶的植物,先将这种紫叶洗净,用水煮后取其水,水呈紫红色,将糯米倒入呈紫红色的水里浸泡6-8小时,经浸泡后的糯米也呈紫红色,且有一种浓郁的特殊香味,滤去紫水,将糯米磨成浆,将米浆倒入布口袋内,用绳子把布袋口扎紧吊起,使其浆水滴净。将辅料炒脆舂碎,拌以红糖备用,辅料有红糖、芝麻、葵花籽、南瓜籽、花生等。采来芭蕉叶,洗净,用手撕成长宽各1尺左右的片,再用甑子将这些生芭蕉叶片蒸10分钟,取出凉干。上述准备工作就绪后,用手将滴净水份的糯米揉成鸡蛋一般大的团,用辅料包心,用芭蕉叶包好,再用木饭撬挤压成长方形,最后用甑子蒸2小时左右即可,刚出炉即食味道最佳。荷叶粑色泽自然(紫红色),观之赏心悦目;闻之香气扑鼻,沁人肺腑;食之糯而不腻,不粘牙,味道可口奇特。由于形、色、香、味独特,富有民族特色,罗甸荷叶粑名传省内外,当地群众也常将其作为馈赠礼品送给居住在省城、省府等远方的亲朋好友。

现目前,加工芭蕉叶最主要的是去掉包荷叶粑时不便于弯曲、包裹的的叶杆,现目前都是人工手撕,但这种方式的效率很低,而且人工手撕会造成大量的不合格的芭蕉叶片产生。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包荷叶粑的芭蕉叶去杆机。其具有加工效率高,废品产生少的优点。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一种制作荷叶粑用的芭蕉叶去杆设备,包括工作台,工作台上连接两根支撑杆,两根支撑杆顶部均连接顶板,顶板下方设有螺杆,螺杆一端连接右边的支撑杆,另一端穿过左边的支撑杆后连接链条,链条连接电机,电机设于支撑板上,支撑板连接工作台顶部,螺杆上套有螺母体,螺杆上设有外螺纹,螺母体与螺杆连接部位设有内螺纹,螺母体顶部抵住顶板,螺母体底部连接切割电机,切割电机的旋转轴上连接两把切刀,切刀下方工作台的台面上设有落杆槽,切刀的刀刃下沿在落杆槽中1-2cm。

前述的制作荷叶粑用的芭蕉叶去杆设备中,所述两把切刀之间的间距为2-3cm。

前述的制作荷叶粑用的芭蕉叶去杆设备中,所述工作台在落杆槽的两边均设有叶片槽。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使用时,只需将将芭蕉叶放在工作台上,启动电机,两把切刀就能从叶杆的两边将其切开,螺母体会沿螺杆移动,切刀跟着移动,之后就会将整个芭蕉叶的叶杆切下,切下的叶杆都会掉在落杆槽中,两边的叶片会收集在叶片槽中,进行下一步工序时很方便,本设备仅需一人便能操作,工作效率高,并且去杆后的叶片切口处平整,不容易产生废品。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侧视结构示意图;

图3是螺母体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中的标记为:1-工作台,2-支撑杆,3-顶板,4-螺杆,5-链条,6-电机,7-支撑板,8-螺母体,9-外螺纹,10-内螺纹,11-切割电机,12-切刀,13-落杆槽,14-叶片槽。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但并不作为对本实用新型限制的依据。

实施例。一种制作荷叶粑用的芭蕉叶去杆设备,构成如图1-3所示,包括工作台1,工作台1上连接两根支撑杆2,两根支撑杆2顶部均连接顶板3,顶板3下方设有螺杆4,螺杆4一端连接右边的支撑杆2,另一端穿过左边的支撑杆2后连接链条5,链条5连接电机6,电机6设于支撑板7上,支撑板7连接工作台1顶部,螺杆4上套有螺母体8,螺杆4上设有外螺纹9,螺母体8与螺杆4连接部位设有内螺纹10,螺母体8顶部抵住顶板3,螺母体8底部连接切割电机11,切割电机11的旋转轴上连接两把切刀12,切刀12下方工作台1的台面上设有落杆槽13,切刀12的刀刃下沿在落杆槽13中1-2cm。

本实用新型的使用方法和原理:将芭蕉叶放在工作台1上,叶杆部分放在落杆槽13上,启动切割电机11,两把切刀12就能从叶杆的两边将其切开,启动电机6,电机6通过链条5带动螺杆4旋转,螺母体8因为顶部顶住顶板3和外螺纹9以及内螺纹10的设置,所以螺杆4转动时,螺母体8会沿螺杆4移动,切刀12会跟着移动,就能将整个芭蕉叶的叶杆切下,切下的叶杆都会掉在落杆槽13中,处理起来很方便。

所述两把切刀12之间的间距为2-3cm。2-3cm的切刀距离,即能保证将叶杆切下,叶片部分又能充分保留,

所述工作台1在落杆槽13的两边均设有叶片槽14。当芭蕉叶的叶杆两侧被切断后,两边的叶片会各自收集在一个叶片槽14中,进行下一步工序时,很方便。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