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切粒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245531发布日期:2018-08-24 18:56阅读:1334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切粒机。



背景技术:

随着世界范围内环保意识的增强,人们对资源充分利用的实践在不断扩展,特别是在各种边角料回收再利用方面,作出了积极的努力和探索,并取得了一些令人满意的成就。例如在家具等行业的生产中,产生大量的海绵边角料,在服装等领域也有大量的边角料。这些“废料”的产生,给人类生存环境带来不小的压力。

现有技术中的海绵切粒机经碎海绵机破碎的海绵碎末较多,粒度不均匀;无法加工具有纤维性的碎布或无胶棉等类边角料;仅限于单机操作,难于并入生产线,实现自动化连续生产。

以上不足,有待改进。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克服现有的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切粒机。

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如下所述:

一种切粒机,包括进料输送机构、用于将物料切成片状的第一切刀组件、第一输送机构、用于将物料切成条状的第二切刀组件、第二输送机构、用于将物料切成颗粒状的第三切刀组件、以及出料输送机构,所述进料输送机构、所述第一切刀组件、所述第一输送机构、所述第二切刀组件、所述第二输送机构、所述第三切刀组件和所述出料输送机构依次连接;

所述第二输送机构包括上输送带和下输送带,所述上输送带设于所述下输送带的上方,所述上输送带和所述下输送带的起始端均与所述第二切刀组件连接,所述上输送带和所述下输送带的末端均与所述第三切刀组件连接,所述上输送带和所述下输送带之间的距离从起始端至末端逐渐减小;

所述第三切刀组件包括刀轴和切刀主体,所述刀轴贯穿设于所述切刀主体内并伸出所述切刀主体的两端,所述刀轴与所述切刀主体连接,所述切刀主体上环设有两片或两片以上的相互平行且间距相等的螺旋线型横切刀片,所述螺旋线型横切刀片与所述切刀主体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进料输送机构包括进料输送带,所述进料输送带的末端连接所述第一切刀组件。

进一步地,所述切粒机还包括第一电机,所述第一电机连接所述第一切刀组件,所述第一切刀组件包括第一连接轴和第二连接轴,所述第一连接轴设于所述第二连接轴的上方,所述第一连接轴和所述第二连接轴上均设有多个纵切圆刀片和导流片。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输送机构包括第一传输带,所述第一传输带的起始端连接所述第一切刀组件,所述第一传输带的末端连接所述第二切刀组件。

进一步地,所述切粒机还包括第二电机,所述第二电机连接所述第二切刀组件,所述第二切刀组件包括第三连接轴和第四连接轴,所述第三连接轴设于所述第四连接轴的上方,所述第三连接轴和所述第四连接轴上均设有多个纵切圆刀片和导流片。

进一步地,所述切粒机还包括第三电机,所述第三电机连接所述第三切刀组件。

进一步地,所述螺旋线型横切刀片的数量为八个。

进一步地,所述螺旋线型横切刀片的螺旋角为12°~14°。

进一步地,所述螺旋线型横切刀片材质均为油钢,所述切刀主体和所述刀轴的材质均为 45号钢。

进一步地,所述螺旋线型横切刀片的厚度为6mm。

根据上述方案的本实用新型,其有益效果在于,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切粒机,第一切刀组件将物料切割成片状,第二切刀组件将片状的物料切割成条状,第三切刀组件将条状的物料切割成大小均匀的立体小颗粒。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不仅提高了切粒的效率,还切割出来的颗粒更加的均匀;本实用新型不仅可以切割海绵,还可以切布、喷胶棉等纤维类的边角料,进而扩大了切粒机的使用范围,为更多材料的资源再利用,提供了更为广泛的空间和可能,为构建环境友好型社会做出了贡献。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一。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二。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二切刀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三切刀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图4的侧视图。

图6为螺旋线型横切刀片的端面图。

在图中,附图标记如下:

1-进料输送机构;11-进料输送带;

2-第一切刀组件;21-第一连接轴;22-第二连接轴;

3-第一输送机构;31-第一传输带;

4-第二切刀组件;41-第三连接轴;42-第四连接轴;43-纵切圆刀片;44-导流片;

5-第二输送机构;51上输送带;52-下输送带;63-直刀片;

6-第三切刀组件;61-刀轴;62-切刀主体;621-螺旋线型横切刀片;

7-出料输送机构;

8-第一电机;

9-第二电机;

10-第三电机;

a-直角梯形的下底边;b-直角梯形的上底边;h-直角梯形的高度;d1-切刀主体的直径; d2-刀轴的直径。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以及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的描述:

请参阅图1至图6,一种切粒机,包括进料输送机构1、用于将物料切成片状的第一切刀组件2、第一输送机构3、用于将物料切成条状的第二切刀组件4、第二输送机构5、用于将物料切成颗粒状的第三切刀组件6、以及出料输送机构7,进料输送机构1、第一切刀组件2、第一输送机构3、第二切刀组件4、第二输送机构5、第三切刀组件6和出料输送机构7依次连接;第二输送机构5包括上输送带51和下输送带52,上输送带51设于下输送带52的上方,上输送带51和下输送带52的起始端均与第二切刀组件4连接,上输送带51和下输送带 52的末端均与第三切刀组件6连接,上输送带51和下输送带52之间的距离从起始端至末端逐渐减小;第三切刀组件包括刀轴61和切刀主体62,刀轴61贯穿设于切刀主体62内并伸出切刀主体62的两端,刀轴61与切刀主体62连接,切刀主体62上环设有两片或两片以上的相互平行且间距相等的螺旋线型横切刀片621,螺旋线型横切刀片621与切刀主体62连接。

本实施例提供的切粒机的工作原理为:进料输送机构1将物料输送到第一切刀组件2中将物料切成片状,然后将片状的物料经过第一输送机构3送到第二切刀组件4中将物料切成条状,然后通过第二输送机构5中的上输送带51和下输送带52的配合将条状的物料送入第三切刀组件6中,由于上输送带51和下输送带52之间的距离从起始端至末端逐渐减小,因此通过第二切刀组件4切割出来的条状物料,还未膨胀就被送入了第三切刀组件6中的螺旋线型横切刀片621进行切割,进而切割出均匀的立体小颗粒。

本实施例提供的切粒机的有益效果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切粒机,第一切刀组件2将物料切割成片状,第二切刀组件4将片状的物料切割成条状,第三切刀组件6将条状的物料切割成大小均匀的立体小颗粒。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不仅提高了切粒的效率,还切割出来的颗粒更加的均匀;本实用新型不仅可以切割海绵,还可以切布、喷胶棉等纤维类的边角料,进而扩大了切粒机的使用范围,为更多材料的资源再利用,提供了更为广泛的空间和可能,为构建环境友好型社会做出了贡献。

优选地,进料输送机构1包括进料输送带11,进料输送带11的末端连接第一切刀组件2。进料输送带11的设置可以将物料送入第一切刀组件2中进行切割。

优选地,切粒机还包括第一电机8,第一电机10连接第一切刀组件2,第一切刀组件2 包括第一连接轴11和第二连接轴12,第一连接轴11设于第二连接轴12的上方,第一连接轴11和第二连接轴12上均设有多个纵切圆刀片43和导流片44。第一电机8带动第一切刀组件2上的纵切圆刀片43将物料切割成片状。在一个实施例中,第一组切刀组件2将物料切割成厚度为10mm的片状。

优选地,第一输送机构3包括第一传输带31,第一传输带31的起始端连接第一切刀组件2,第一传输带31的末端连接第二切刀组件4。第一传输带31的设置将第一切刀组件2切成的片状物料送入第二切刀组件4中进行切割。

进一步地,切粒机还包括第二电机9,第二电机9连接第二切刀组件4,第二切刀组件4 包括第三连接轴41和第四连接轴42,第三连接轴41设于第四连接轴42的上方,第三连接轴41和第四连接轴42上均设有多个纵切圆刀片43和导流片44。第二电机9带动第二切刀组件4将第一输送31到送来的片状物料切割成条状。在一个实施例中,第二切刀组件4将片状的物料切割成10X10mm的条状,纵切圆刀片43的设置,使得海绵能够连续、高效实现纵切,进而使得切割的物料的宽度一致。在一个实施例中,纵切圆刀片43的厚度为10mm。

优选地,切粒机还包括第三电机10,第三电机10连接第三切刀组件6。第三电机带动 10第三切刀组件6将上输送带51和下输送带52送来的条状物料切割成颗粒状。在一个实施例中,第三切刀组件6将条状物料切割成10X10X10mm的均匀小颗粒。

在一个实施例中,螺旋线型横切刀片621的数量为八个。这样设置可以使得切割出来的粒度更加的均匀。

在一个实施例中,螺旋线型横切刀片621的螺旋角为12°~14°。螺旋角是指螺旋线型横切刀片与刀轴中心线形成的夹角。这样设置以保证两条螺旋线型横切刀片621的首尾能够重叠,就是指在第三切刀组件6的前端设有直刀片63,第三切刀组件的前一条螺旋线型横切刀片621一端还未离开直刀片63时,后一条螺旋线型横切刀片621的另一端已经开始与直刀片63相切,螺旋线型横切刀片621只有和直刀片63相切,才能像铡刀一样切物料。

在一个实施例中,切刀主体62和刀轴61的材质均为45号钢,调质处理后形成整体,最后精加工轴及磨刃。在一个实施例中,切刀主体62的直径d1为299.95~300.05mm,刀轴的直径d2为54.97~55.03mm。

在一个实施例中,螺旋线型横切刀片621材质均为油钢,油钢具有更高的淬透性,成型后淬火,形成整体后磨刀刃。在一个实施例中,螺旋线型横切刀片621的宽度为30mm。进一步地,螺旋线型横切刀片621的截面呈直角梯形,直角梯形的下底边a的长度为30mm,直角梯形的上底边b的长度五24mm,直角梯形的高度h为6mm,即螺旋线型横切刀片621形成的刀刃角度为45°。

应当理解的是,对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可以根据上述说明加以改进或变换,而所有这些改进和变换都应属于本实用新型所附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

上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专利进行了示例性的描述,显然本实用新型专利的实现并不受上述方式的限制,只要采用了本实用新型专利的方法构思和技术方案进行的各种改进,或未经改进将本实用新型专利的构思和技术方案直接应用于其它场合的,均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