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自适应可调扳手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148570发布日期:2018-08-10 20:45阅读:179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扳手,尤其涉及一种自适应可调扳手。



背景技术:

众所周知,扳手是一种用于安装螺母或螺栓的工具,广泛应用于生产生活中。现有的扳手包括扳口主体及设置于扳口主体内的扳口活动部及涡轮蜗杆结构,使用时,操作人员通过转动蜗杆来调节扳口活动部的位置,从而实现对扳口大小的调节,这种对扳口大小的调节方式调节起来麻烦,需要操作人员手工调节,使用起来不是很方便。

有鉴于上述的缺陷,本设计人,积极加以研究创新,以期创设一种新型结构的自适应可调扳手,使其更具有产业上的利用价值。



技术实现要素: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无需手工调节扳口大小的自适应可调扳手。

本实用新型的自适应可调扳手,包括扳口主体、扳口活动部及手柄,所述扳口主体的顶端设置有扳口固定部,所述扳口主体的底端设置有安装槽,所述安装槽的上方设置滑槽,所述扳口活动部的下方设置有与扳口活动部固连的滑条,所述滑条与所述滑槽滑动配合,滑条的底面上设置有多个第一齿,所述手柄的顶端可转动地设置于所述滑槽内,手柄的顶端沿以手柄转轴为中心的圆弧线上设置有多个与所述第一齿适配的第二齿,所述手柄的顶端还设有以手柄转轴为中心的安装孔,所述安装孔的内侧面上设有第一定位槽,安装孔内还设有定位螺栓、卷簧和固定螺帽,所述定位螺栓的螺栓杆外侧面上设有第二定位槽,所述卷簧的一端设置于所述第一定位槽内,卷簧的另一端设置于所述第二定位槽内,所述固定螺帽与所述定位螺栓螺纹连接。

进一步的,本实用新型的自适应可调扳手,所述扳口固定部靠近扳口活动部的侧面及扳口活动部靠近扳口固定部的侧面上分别可拆卸地设置有齿口,所述齿口包括齿口主体、与扳口活动部或扳口固定部连接的连接块,所述齿口主体的侧面上设置有多个第三齿。

进一步的,本实用新型的自适应可调扳手,所述齿口主体由紫铜、铁或磁铁制成。

进一步的,本实用新型的自适应可调扳手,所述齿口主体由塑料或橡胶制成。

进一步的,本实用新型的自适应可调扳手,所述齿口主体由聚四氟乙烯或聚氨酯制成。

进一步的,本实用新型的自适应可调扳手,所述手柄的顶端设置有穿透手柄侧壁的第一固定槽,所述扳口主体的表面设置有穿透扳口主体侧壁的第二固定槽,所述扳口主体内还设置有定位销,所述定位销包括可拆卸连接的两个半圆销,两个半圆销之间设置有连接弹簧,所述定位销分别穿过第一固定槽和第二固定槽,所述第一固定槽在第二固定槽上的投影向其两侧延伸的方向上,尺寸逐渐减小。

进一步的,本实用新型的自适应可调扳手,所述第一固定槽的底面为向上弯曲的弧面,所述第二固定槽的底面为向下弯曲的弧面。

进一步的,本实用新型的自适应可调扳手,所述手柄内设有容置槽,所述容置槽内设置有内六角扳手。

进一步的,本实用新型的自适应可调扳手,所述手柄的底端设置有第一外六角扳手孔,手柄的侧面设置有多个第二外六角扳手孔。

借由上述方案,本实用新型至少具有以下优点:本实用新型的自适应可调扳手,通过扳口活动部、滑条、第一齿及第二齿等结构的设置,使得操作人员无需手工调节扳口大小即可实现对螺栓的紧固。具体使用时,操作人员将螺栓置于扳口活动部与扳口固定部之间,然后转动手柄,随着手柄的转动,设置于手柄顶端的第二齿带动设置于滑条上的第一齿移动,使得滑条在滑槽内滑动,同时与滑条固连的扳口活动部也朝着扳口固定部移动,最终扳口固定部与扳口活动部将螺栓压紧,接着操作人员继续转动手柄,直至螺栓被紧固,紧固完成后,手柄在卷簧的作用下恢复原位,同时使得与其连接的滑条、扳口活动部恢复原位,整个过程操作人员无需通过手工调整扳口的大小,而是在拧紧螺栓的同时使得扳口自动变小,使用非常方便。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的自适应可调扳手无需手工调节扳口大小。

上述说明仅是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概述,为了能够更清楚了解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手段,并可依照说明书的内容予以实施,以下以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配合附图详细说明如后。

附图说明

图1是实施例一自适应可调扳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实施例一自适应可调扳手的主视图;

图3是手柄的立体结构图;

图4是手柄、扳口活动部及滑条的连接示意图;

图5是扳口主体的立体图;

图6是齿口的立体结构图;

图7是定位螺栓的立体结构图;

图8是手柄的主视图;

图9是实施例二的自适应可调扳手的结构示意图;

图10是图9中A部的局部放大图;

图11扳口主体的侧视图。

图中,1:扳口主体;2:扳口活动部;3:手柄;4:扳口固定部;5:安装槽;6:滑槽;7:滑条;8:第一齿;9:第二齿;10:安装孔;11:第一定位槽;12:定位螺栓;13:卷簧;14:第二定位槽;15:齿口;16:齿口主体;17:连接块;18:第三齿;19:第一固定槽;20:第二固定槽;21:半圆销;22:连接弹簧;23:容置槽;24:第一外六角扳手孔;25:第二外六角扳手孔。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描述。以下实施例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但不用来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

实施例一:

参见图1至图8,本实施例的一种自适应可调扳手,包括扳口主体1、扳口活动部2及手柄3,扳口主体的顶端设置有扳口固定部4,扳口主体的底端设置有安装槽5,安装槽的上方设置滑槽6,扳口活动部的下方设置有与扳口活动部固连的滑条7,滑条与滑槽滑动配合,滑条的底面上设置有多个第一齿8,手柄的顶端可转动地设置于滑槽内,手柄的顶端沿以手柄转轴为中心的圆弧线上设置有多个与第一齿适配的第二齿9,手柄的顶端还设有以手柄转轴为中心的安装孔10,安装孔的内侧面上设有第一定位槽11,安装孔内还设有定位螺栓12、卷簧13和固定螺帽(图中未示出),定位螺栓的螺栓杆外侧面上设有第二定位槽14,卷簧的一端设置于第一定位槽内,卷簧的另一端设置于第二定位槽内,固定螺帽与定位螺栓螺纹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自适应可调扳手,通过扳口活动部、滑条、第一齿及第二齿等结构的设置,使得操作人员无需手工调节扳口大小即可实现对螺栓的紧固。具体使用时,操作人员将螺栓置于扳口活动部与扳口固定部之间,然后转动手柄,随着手柄的转动,设置于手柄顶端的第二齿带动设置于滑条上的第一齿移动,使得滑条在滑槽内滑动,同时与滑条固连的扳口活动部也朝着扳口固定部移动,最终扳口固定部与扳口活动部将螺栓压紧,接着操作人员继续转动手柄,直至螺栓被紧固,紧固完成后,手柄在卷簧的作用下恢复原位,同时使得与其连接的滑条、扳口活动部恢复原位,整个过程操作人员无需通过手工调整扳口的大小,而是在拧紧螺栓的同时使得扳口自动变小,使用非常方便。

作为优选,本实用新型的自适应可调扳手,扳口固定部靠近扳口活动部的侧面及扳口活动部靠近扳口固定部的侧面上分别可拆卸地设置有齿口15,齿口包括齿口主体16、与扳口活动部或扳口固定部连接的连接块17,齿口主体的侧面上设置有多个第三齿18。

齿口的设置,方便了操作人员根据螺栓的种类更换相应的齿口,从而方便对螺栓的紧固。

作为优选,本实用新型的自适应可调扳手,齿口主体由紫铜、铁或磁铁制成。

通过磁铁制成的齿口主体能够吸引铁质螺栓、螺帽,防止其意外掉落。

作为优选,本实用新型的自适应可调扳手,齿口主体由塑料或橡胶制成。

塑料或橡胶的设置,使得自适应可调扳手在紧固一些抛光件时不易对其表面造成划伤。

作为优选,本实用新型的自适应可调扳手,齿口主体由聚四氟乙烯或聚氨酯制成。

实施例二:

参见图9至11,本实施例的自适应可调扳手,与实施例一基本相同,其手柄的顶端设置有穿透手柄侧壁的第一固定槽19,扳口主体的表面设置有穿透扳口主体侧壁的第二固定槽20,扳口主体内还设置有定位销,定位销包括可拆卸连接的两个半圆销21,两个半圆销之间设置有连接弹簧22,定位销分别穿过第一固定槽和第二固定槽,第一固定槽在第二固定槽上的投影向其两侧延伸的方向上,尺寸逐渐减小。

第一固定槽在第二固定槽上的投影向其两侧延伸的方向上,尺寸逐渐减小,即第一固定槽与第二固定槽重叠的部分,其两端的尺寸较其中部的尺寸要小。这样操作人员就能够通过控制半圆销的分离实现对扳口活动部的固定,这样操作人员就可以顺时针或逆时针操作手柄,实现对螺栓的紧固。具体使用时,操作人员将两个半圆销分离,半圆销在连接弹簧的作用下向两侧移动,由于半圆销同时位于第一固定槽和第二固定槽内,而第一固定槽与第二固定槽重叠的部分,其两端的尺寸较其中部的尺寸要小,因此随着半圆销的移动,第一固定槽的内侧面和第二固定槽的内侧面与半圆销紧密接触,从而使得半圆销卡在手柄与扳口主体之间,此时手柄与扳口主体相对固定不能转动,从而使得扳口活动部固定,此时操作人员可在两个方向上对手柄施力,从而方便了对螺栓的紧固。其中,两个半圆销可通过卡扣或其他类似方式实现可拆卸连接。

作为优选,本实用新型的自适应可调扳手,第一固定槽的底面为向上弯曲的弧面,第二固定槽的底面为向下弯曲的弧面。

作为优选,本实用新型的自适应可调扳手,手柄内设有容置槽22,容置槽内设置有内六角扳手。

作为优选,本实用新型的自适应可调扳手,手柄的底端设置有第一外六角扳手孔23,手柄的侧面设置有多个第二外六角扳手孔24。

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实用新型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本领域技术人员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实用新型。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

此外,以上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变型,这些改进和变型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同时,应当理解,虽然本说明书按照实施方式加以描述,但并非每个实施方式仅包含一个独立的技术方案,说明书的这种叙述方式仅仅是为清楚起见,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将说明书作为一个整体,各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也可以经适当组合,形成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其他实施方式。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