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车辆手套箱的开启止位器、手套箱及车辆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153365发布日期:2018-12-05 18:42阅读:350来源:国知局
一种用于车辆手套箱的开启止位器、手套箱及车辆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车身内外饰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用于车辆手套箱的开启止位器、手套箱及车辆。



背景技术:

目前,大部分车型的手套箱开启止位器左右无防错安装结构,开启止位器装反后其胶套的缓冲功能失效,无法达到减震和消除异响的功能。为解决此问题,现有方案多数为增加手套箱开启止位器防错结构。但是,多数防错结构的外观不可直观辨识,安装时需要考虑安装角度,不仅浪费安装时间,而且一旦装反开启止位器,则会造成其缓冲功能失效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一个目的是要提供一种用于车辆手套箱的开启止位器、手套箱,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的开启止位器被反装时导致其胶套的缓冲功能失效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目的是要降低手套箱箱体被开启时所产生的噪音。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目的是要提高开启止位器的安装效率。

特别地,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用于车辆手套箱的开启止位器,设置于手套箱箱体的侧壁处,所述开启止位器包括:

具有连接杆的止位器本体;和

套设在所述连接杆上的缓冲结构,其中,缓冲结构构造成从多个角度与所述止位器本体的连接杆固定连接,配置为降低所述手套箱与所述车辆的仪表板碰撞所产生的震动。

进一步地,所述缓冲结构为中间具有一中心通孔的柱体状,所述缓冲结构的侧壁开设有从第一端面延伸至第二端面的环形通孔;

其中,所述缓冲结构的第一端面与所述止位器本体接触。

进一步地,所述环形通孔为在所述缓冲结构的第一端面和第二端面处以预设距离设置的多段弧形通孔。

进一步地,所述弧形通孔为两段,或三段或四段。

进一步地,所述缓冲结构与所述止位器本体之间设有安装底座,所述缓冲结构的第一端面与所述安装底座接触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缓冲结构为中间具有一中心通孔的圆柱体或长方体或正方体。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手套箱,设置于车辆内部,所述手套箱包括:

手套箱箱体;和

所述的开启止位器,以通过所述开启止位器的缓冲结构降低所述手套箱与仪表板碰撞所产生的震动。

进一步地,还包括:

手套箱外框,其与所述手套箱箱体活动连接,所述开启止位器设于所述手套箱外框的侧壁处。

进一步地,所述手套箱外框的侧壁设置有滑槽,所述开启止位器设置于所述滑槽内。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车辆,其包括所述的手套箱。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

首先,由于用于车辆手套箱的开启止位器中的缓冲结构可以从多个角度与止位器本体的连接杆固定连接,以通过缓冲结构降低手套箱与车辆仪表板碰撞所产生的震动力。因此,即使该开启止位器被装反,而该缓冲结构由于可以从多个角度与连接杆连接,也仍然可以起到缓冲手套箱与车辆仪表板之间震动力的作用。如此,可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的开启止位器被反装时而导致其胶套的缓冲功能失效的问题。

其次,由于缓冲结构上具有从缓冲结构的第一端面延伸至缓冲结构第二端面的环形通孔,即构成360度的缓冲通孔,如此,即使开启止位器被装反,也不会造成开启止位器与车辆仪表板之间缓冲功能失效的问题。而且,具有环形通孔的缓冲结构可以降低手套箱箱体被开启时所产生的噪音。

再者,由于缓冲结构具有环形通孔,即使开启止位器被装反,也不会造成开启止位器与车辆仪表板之间缓冲功能失效的问题,因此,工人在安装时,则不需要考虑开启止位器是否装反,即安装时,不用考虑开启止位器的安装角度问题,从而可以提高开启止位器的速度,并且在安装好开启止位器后无需对开启止位器的安装位置进行检验,从而可以节省开启止位器的检验时间。

根据下文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例的详细描述,本领域技术人员将会更加明了本实用新型的上述以及其他目的、优点和特征。

附图说明

后文将参照附图以示例性而非限制性的方式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具体实施例。附图中相同的附图标记标示了相同或类似的器件或部分。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该理解,这些附图未必是按比例绘制的。附图中:

图1是现有技术中的手套箱开启止位器的示意性结构图;

图2是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一种用于车辆手套箱的开启止位器的示意性结构立体图;

图3是图2中开启止位器的示意性主视图;

图4是图3中A-A处的示意性剖视图;

图5是开启止位器与手套箱的示意性装配结构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一般,大多数车型的手套箱开启止位器左右无防错安装结构,开启止位器装反后其胶套的缓冲功能则会失效,为解决此问题,现有方案中增加手套箱开启止位器防错结构。但是,该方案的防错结构的外观不可直观辨识,安装时需要考虑安装角度,浪费安装时间,而且一旦装反,则会导致开启止位器的缓冲功能失效。如图1所示,开启止位器本体01上采用的缓冲结构02处设有单侧缓冲通孔021,由于单侧缓冲通孔021的存在,在安装开启止位器时,需要注意其安装方向,一旦开启止位器被反装,则单侧缓冲通孔021会被与开启止位器连接的车辆仪表板给遮住,从而使得单侧缓冲通孔021造成缓冲失效,而导致车辆仪表板与开启止位器之间产生比较大的震动力并产生比较大的噪音。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施例提供一种用于车辆手套箱的开启止位器,如图2所示,开启止位器可设置于手套箱箱体的侧壁处,车辆包括仪表板,开启止位器可包括具有连接杆11的止位器本体1。还包括套设在连接杆11上的缓冲结构2,其中,缓冲结构2构造成可以从多个角度与止位器本体1的连接杆11固定连接,可配置为降低手套箱与仪表板碰撞所产生的震动。由于用于车辆手套箱的开启止位器中的缓冲结构2可以从多个角度与止位器本体1的连接杆11固定连接,以通过缓冲结构2降低手套箱与车辆仪表板碰撞所产生的震动力。因此,即使该开启止位器被装反,而该缓冲结构2由于可以从多个角度与连接杆连接,也仍然可以起到缓冲手套箱与车辆仪表板之间震动力的作用。如此,可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的开启止位器被反装时而导致其胶套的缓冲功能失效的问题,从而可以避免操作工人由于人工疏忽错装开启止位器等原因使得缓冲结构的缓冲功能失效的问题发生。

在上述实施例中,缓冲结构2可以为中间具有一中心通孔的柱体状,缓冲结构2的侧壁开设有从缓冲结构2的第一端面22延伸至缓冲结构的第二端面23的环形通孔21。其中,缓冲结构的第一端面22与止位器本体1接触。

在上述进一步的实施例中,结合图2至图3进行说明,环形通孔21可以为在缓冲结构的第一端面和第二端面处以预设距离设置的多段弧形通孔。其中,弧形通孔可以为两段,或可以为三段,又或者可以为四段等等,弧形通孔的数量可根据实际工况的需求进行设置,不限于本实施例所述的数量的限定。并且,多段弧形通孔之间的距离可相等,该预设距离可在1mm-10mm范围之间,当然,该预设距离的限定可根据实际工况的需求进行设定,也不限于本实施例所述的数值范围。此外,环形通孔21可直接为与中心通孔构成同心圆的通孔,即环形通孔21可不分为多段弧形通孔。

由于缓冲结构2上具有从缓冲结构的第一端面22延伸至缓冲结构第二端面23的环形通孔21,即构成360度的缓冲通孔,如此,即使开启止位器被装反,也不会造成开启止位器与车辆仪表板之间缓冲功能失效的问题。而且,具有环形通孔21的缓冲结构2可以降低手套箱箱体被开启时所产生的噪音。

此外,由于缓冲结构2具有环形通孔21,即使开启止位器被装反,也不会造成开启止位器与车辆仪表板之间缓冲功能失效的问题,因此,工人在安装时,则不需要考虑开启止位器是否装反,即安装时,不用考虑开启止位器的安装角度问题,从而可以提高开启止位器的速度,并且在安装好开启止位器后无需对开启止位器的安装位置进行检验,从而可以节省开启止位器的检验时间。

在上述一些实施例中,缓冲结构2与止位器本体1之间可设有安装底座12,缓冲结构2的第一端面22与安装底座12接触连接,此时,安装底座12可作为缓冲结构的支持面以及手套箱箱体3的安装夹紧结构,如图4和图5所示。

在上述另一些实施例中,缓冲结构2可以为中间具有一中心通孔的圆柱体或长方体或正方体。

本实施例还提供一种手套箱,其为车辆仪表板上的一种功能部件,可设于车辆内部,用于放置物品。如图5所示,手套箱可包括:手套箱箱体3;手套箱还包括上述任一项实施例所述的开启止位器,以通过开启止位器的缓冲结构降低手套箱与仪表板碰撞所产生的震动。由于开启止位器中的缓冲结构2可以从多个角度与止位器本体1的连接杆11固定连接,因此,即使该开启止位器被装反,而该缓冲结构2由于可以从多个角度与连接杆连接,也仍然可以起到缓冲手套箱与车辆仪表板之间震动力的作用。如此,可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的开启止位器被反装时而导致其胶套的缓冲功能失效的问题。

在上述实施例中,如图5所示,手套箱还可包括手套箱外框4,其可与手套箱箱体活动连接,开启止位器设于手套箱外框4的侧壁处。手套箱外框的侧壁设有滑槽41,开启止位器可设于滑槽41内。

具体地,手套箱箱体3的下部可铰接于手套箱外框4处,手套箱外框4的侧壁上开设有弧形滑槽41,手套箱开启止位器安装在手套箱箱体的侧壁上,并且配合在弧形滑槽中,打开和关闭手套箱时,手套箱开启止位器沿弧形滑槽滑动,当手套箱开启止位器与弧形滑槽接触后,手套箱则可达到最大开度。

本实施例还可提供一种车辆,其可包括仪表盘。本实施例的车辆还可包括上述任一项实施例所述的手套箱。

至此,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认识到,虽然本文已详尽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多个示例性实施例,但是,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仍可根据本实用新型公开的内容直接确定或推导出符合本实用新型原理的许多其他变型或修改。因此,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应被理解和认定为覆盖了所有这些其他变型或修改。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