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六角螺母压入治具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306622发布日期:2019-04-05 19:29阅读:446来源:国知局
一种六角螺母压入治具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压入治具,特别涉及一种六角螺母压入治具。



背景技术:

螺母就是螺帽,与螺栓或螺杆拧在一起用来起紧固作用的零件,所有生产制造机械必须用的一种元件根据材质的不同,分为碳钢、不锈钢、有色金属(如铜)等几大类型。螺母是将机械设备紧密连接起来的零件,通过内侧的螺纹,同等规格螺母和螺丝,才能连接在一起。

但是现有的螺母下压都是通过扳手工具进行下压与螺旋连接,但是这种人工安装下压的办法效率低,而且工作量大的时候手腕手持扳手比较酸麻,增强工作强度,而且扳手旋转的时候要有一定的旋转空间,如果有障碍物阻挡无法旋转。为此,我们提出一种六角螺母压入治具。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六角螺母压入治具,通过马达带动六角套筒旋转压入六角螺母提高了六角螺母压入的效率,避免长期人工手持工具旋转压入造成的手臂酸麻,工作强度大,效率低的缺点,而且可以避免人工手持由于周围空间小无法施展旋转扳手的问题,弹簧门在关闭的状态下可以将六角螺母撑托住,避免六角螺母不能再磁铁的吸附下脱落,可以有效解决背景技术中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取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六角螺母压入治具,包括外壳、六角螺母、螺钉孔和螺钉,所述外壳内腔活动设有六角螺母,所述六角螺母内侧贯穿设有螺钉孔,所述螺钉孔底部固定设有螺钉,所述六角螺母外侧壁固定设有六角套筒,且六角螺母位于六角套筒内腔,所述外壳底部表面活动安装有弹簧门,所述六角套筒和外壳一侧开设有螺母窗,所述螺母窗顶部一侧安装有盖子,所述六角套筒内腔壁粘连有磁铁,所述外壳一端安装有机箱,所述机箱顶端一侧安装有手握柄。

进一步地,所述机箱内腔底部安装有马达,且马达一端插接于六角套筒顶端。

进一步地,所述马达另一端固定设有蓄电池,且蓄电池的输出端与马达的输入端电性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弹簧门通过弹簧铰链与外壳底端连接。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外壳的内腔安装有六角套筒,且六角螺母通过螺母窗安放在六角套筒的内腔当中,在六角套筒的内腔壁粘连有磁铁,磁铁以便吸附住六角螺母,避免六角螺母从六角套筒底部落下去,而且在外壳的底部边沿处通过弹簧铰链安装有弹簧门,弹簧门在关闭的状态下可以将六角螺母撑托住,避免六角螺母不能再磁铁的吸附下脱落。

2.六角螺母装上后操作者手握手握柄使六角螺母的螺钉孔对准需要下压到的螺钉顶端,然后开启电源开关,使六角套筒顶部一端插接的马达进行运转,马达带动六角套筒使内部的六角螺母旋转套在螺钉上面。在六角螺母下压旋转的时候将弹簧门下压,然后弹簧门下压后在弹簧铰链的作用下弹到平行的另一侧,使六角螺母顺利旋转到螺钉上。六角螺母拧紧后关闭电源,将治具整体垂直拔出。然后关闭弹簧门继续从螺母窗一侧上装六角螺母进行压入。马达带动六角套筒旋转压入六角螺母提高了六角螺母压入的效率,避免长期人工手持工具旋转压入造成的手臂酸麻,工作强度大,效率低的缺点,而且可以避免人工手持由于周围空间小无法施展旋转扳手的问题。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六角螺母压入治具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六角螺母压入治具的外壳仰视结构示意图。

图中:1、外壳;2、六角螺母;3、螺钉孔;4、螺钉;5、六角套筒;6、弹簧门;7、马达;8、机箱;9、蓄电池;10、手握柄;11、螺母窗;12、盖子;13、弹簧铰链;14、磁铁。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

如图1-2所示,一种六角螺母压入治具,包括外壳1、六角螺母2、螺钉孔3和螺钉4,所述外壳1内腔活动设有六角螺母2,所述六角螺母2内侧贯穿设有螺钉孔3,所述螺钉孔3底部固定设有螺钉4,所述六角螺母2外侧壁固定设有六角套筒5,且六角螺母2位于六角套筒5内腔,所述外壳1底部表面活动安装有弹簧门6,所述六角套筒5和外壳1一侧开设有螺母窗11,所述螺母窗11顶部一侧安装有盖子12,所述六角套筒5内腔壁粘连有磁铁14,所述外壳1一端安装有机箱8,所述机箱8顶端一侧安装有手握柄10。

本实施例中如图1和2所示,马达7带动六角套筒5旋转压入六角螺母2提高了六角螺母2压入的效率,避免长期人工手持工具旋转压入造成的手臂酸麻,工作强度大,效率低的缺点,而且可以避免人工手持由于周围空间小无法施展旋转扳手的问题,弹簧门6在关闭的状态下可以将六角螺母2撑托住,避免六角螺母2不能再磁铁14的吸附下脱落。

其中,所述机箱8内腔底部安装有马达7,且马达7一端插接于六角套筒5顶端。

本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马达7可以带动六角套筒5自动安装下压六角螺母2,提高工作效率。

其中,所述马达7另一端固定设有蓄电池9,且蓄电池9的输出端与马达7的输入端电性连接。

本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蓄电池9与马达7电性连接以便进行供电。

其中,所述弹簧门6通过弹簧铰链13与外壳1底端连接。

本实施例中如图1和2所示,弹簧铰链13方便弹簧门自动弹开。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用新型为一种六角螺母压入治具,外壳1、六角螺母2、螺钉孔3、螺钉4、六角套筒5、弹簧门6、马达7、机箱8、蓄电池9、手握柄10、螺母窗11、盖子12、弹簧铰链13、磁铁14,部件均为通用标准件或本领域技术人员知晓的部件,其结构和原理都为本技术人员均可通过技术手册得知或通过常规实验方法获知,工作时,在外壳1的内腔安装有六角套筒5,且六角螺母2通过螺母窗11安放在六角套筒5的内腔当中,在六角套筒5的内腔壁粘连有磁铁14,磁铁14以便吸附住六角螺母2,避免六角螺母2从六角套筒5底部落下去,而且在外壳1的底部边沿处通过弹簧铰链13安装有弹簧门6,弹簧门6在关闭的状态下可以将六角螺母2撑托住,避免六角螺母2不能再磁铁14的吸附下脱落。六角螺母2装上后操作者手握手握柄10使六角螺母2的螺钉孔3对准需要下压到的螺钉4顶端,然后开启电源开关,使六角套筒5顶部一端插接的马达7进行运转,马达7带动六角套筒5使内部的六角螺母2旋转套在螺钉4上面。在六角螺母2下压旋转的时候将弹簧门6下压,然后弹簧门6下压后在弹簧铰链13的作用下弹到平行的另一侧,使六角螺母2顺利旋转到螺钉4上。六角螺母2拧紧后关闭电源,将治具整体垂直拔出。然后关闭弹簧门6继续从螺母窗11一侧上装六角螺母2进行压入。马达7带动六角套筒5旋转压入六角螺母2提高了六角螺母2压入的效率,避免长期人工手持工具旋转压入造成的手臂酸麻,工作强度大,效率低的缺点。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和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实用新型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实用新型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范围内。本实用新型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