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带轴工件固定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672046发布日期:2019-09-13 22:04阅读:162来源:国知局
一种带轴工件固定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工件固定装置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带轴工件固定装置。



背景技术:

空调用带轴工件在工作时要求平稳转动,但若轴的强度差会导致带轴工件的轴在随空调运输以及安装过程中受到应力冲击产生松动、甚至脱落,以致带轴工件在工作时产生噪音、甚至无法工作。因此,需对带轴工件的强度进行检测。

测试带轴工件轴的强度时,可首先采用固定装置将带轴工件固定住,然后用摆锤冲击试验仪冲击工件轴,将摆锤冲击的动能量化为工件轴强度,进而实现带轴工件轴强度的测量。

目前为实现该目的,通常是先将带轴工件固定在台虎钳上,然后用摆锤冲击带轴工件的轴,采用该方法具有以下缺陷:第一,因空调带轴工件除轴以外部分是塑料材质,使得带轴工件易被台虎钳挤伤;第二,试验时,易因固定不到位造成带轴工件被摆锤冲击后产生位移,影响测量结果。

因此,提供一种能有效固定带轴工件,同时不破坏带轴工件的带轴工件固定装置是本领域技术人员亟待解决的技术问题之一。



技术实现要素: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旨在提出一种带轴工件固定装置,以解决现有技术中采用台虎钳固定带轴工件时,易挤伤带轴工件和固定效果不佳的问题。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带轴工件固定装置,所述带轴工件固定装置包括呈U形的第一凹槽和第二凹槽,所述第一凹槽和第二凹槽的轴线沿水平方向设置,所述第一凹槽和第二凹槽的敞口侧相对设置,位于所述第一凹槽下侧的第一下压板和位于所述第二凹槽下侧的第二下压板相连接,位于所述第一凹槽上侧的第一上压板和位于所述第二凹槽上侧的第二上压板之间具有缺口,所述第一凹槽和第二凹槽上设有固定带轴工件的螺钉。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凹槽和第二凹槽上设有能够在水平方向上固定所述带轴工件的螺钉和能够在竖直方向上固定所述带轴工件的螺钉,所述螺钉可旋转的设置在所述第一凹槽和第二凹槽上。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凹槽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一上压板、第一侧压板和第一下压板,所述第二凹槽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二上压板、第二侧压板和第二下压板。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上压板和第二上压板为水平设置的板状结构,所述第一侧压板和第二侧压板为竖直设置的板状结构,所述第一下压板和第二下压板为水平设置的板状结构,所述第一上压板位于所述第一下压板的上方,所述第二上压板位于所述第二下压板的上方。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上压板和第二上压板相邻的两端部间隔设置以形成所述缺口,所述第一下压板和第二下压板相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上压板和第二上压板相邻的两端部之间的水平距离大于所述带轴工件的轴的直径的3倍。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上压板上设有第一纵向固定螺栓,所述第二上压板上设有第二纵向固定螺栓,所述第一侧压板上设有第一横向固定螺栓,所述第二侧压板上设有第二横向固定螺栓。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下压板和第二下压板相邻的两端部之间设有第三凹槽,所述第三凹槽的轴线沿竖直方向设置,所述第三凹槽的开口侧位于第三凹槽的上侧。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凹槽和第二凹槽沿所述带轴工件固定装置的中轴线镜像对称设置。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凹槽和第二凹槽的下侧设有支撑柄,所述支撑柄为竖直设置的条状结构。

相对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带轴工件固定装置具有以下优势: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带轴工件固定装置通过所述第一凹槽和第二凹槽对所述带轴工件进行固定,并进一步的,通过螺钉进行限位,一方面,可以对所述带轴工件产生水平和竖直方向上的限位作用,避免所述带轴工件在测量过程中产生位移、影响测量精度;另一方面,通过所述第一凹槽和第二凹槽对所述带轴工件进行固定,接触面积更大,不易夹伤所述带轴工件;此外,还使得容纳在所述第一凹槽和第二凹槽内的所述带轴工件的尺寸可调,使得所述带轴工件固定装置具有广泛的适用范围。

附图说明

构成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本实用新型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的带轴工件固定装置的使用状态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的带轴工件固定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第一横向固定螺栓,2-第二横向固定螺栓,3-第一纵向固定螺栓,4-第二纵向固定螺栓,5-第一上压板,6-第二上压板,7-第一侧压板,8-第二侧压板,9-第一凹槽,10-第二凹槽,11-第一下压板,12-第二下压板,13-缺口,14-第三凹槽,15-支撑柄,16-摆锤,17-带轴工件,18-台虎钳。

具体实施方式

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另外,在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所提到的术语“中心”、“纵向”、“横向”、“上”、“下”、“竖直”、“水平”、“顶”、“底”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

实施例1

如图1-2所示,一种带轴工件固定装置,所述带轴工件固定装置包括呈U形的第一凹槽9和第二凹槽10,所述第一凹槽9和第二凹槽10的轴线沿水平方向设置,使得所述第一凹槽9和第二凹槽10具有位于竖直方向上的槽底和敞口侧,所述第一凹槽9和第二凹槽10的敞口侧相对设置,位于所述第一凹槽9下侧的第一下压板11和位于所述第二凹槽10下侧的第二下压板12相连接,位于所述第一凹槽9上侧的第一上压板5和位于所述第二凹槽10上侧的第二上压板6之间具有缺口13,测量时,带轴工件17的基座容纳和固定在所述第一凹槽9和第二凹槽10内,所述带轴工件17的轴从所述缺口13内伸出,所述第一凹槽9和第二凹槽10上设有固定带轴工件17的螺钉。所述第一凹槽9和第二凹槽10的轴线为垂直于所述第一凹槽9和第二凹槽10的槽底和开口侧的直线。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凹槽9和第二凹槽10上设有能够在水平方向和竖直方向固定所述带轴工件17的螺钉,所述螺钉可旋转的设置在所述第一凹槽9和第二凹槽10上。

更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凹槽9和第二凹槽10上设有能够在水平方向上固定所述带轴工件17的螺钉和能够在竖直方向上固定所述带轴工件17的螺钉。所述第一凹槽9和第二凹槽10的侧壁包括所述上侧壁和下侧壁。

优选的,所述带轴工件固定装置使用一整块硬质材料切削而成,例如不锈钢,以确保其强度。

本实施例所述带轴工件固定装置通过所述第一凹槽9和第二凹槽10对所述带轴工件17进行固定,一方面,可以对所述带轴工件17产生水平和竖直方向上的限位作用,避免所述带轴工件17在测量过程中产生位移、影响测量精度;另一方面,通过所述第一凹槽9和第二凹槽10对所述带轴工件17进行固定,接触面积更大,不易夹伤所述带轴工件17。此外,所述带轴工件固定装置通过所述螺钉的设置,使得容纳在所述第一凹槽9和第二凹槽10内的所述带轴工件17的尺寸可调,使得所述带轴工件固定装置具有广泛的适用范围。

实施例2

为进一步实现有效固定带轴工件17,同时不破坏带轴工件17的目的,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对所述带轴工件固定装置的结构进行进一步优化。

具体的,如图1-2所示,所述第一凹槽9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一上压板5、第一侧压板7和第一下压板11,所述第二凹槽10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二上压板6、第二侧压板8和第二下压板12。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上压板5和第二上压板6为水平设置的板状结构,所述第一侧压板7和第二侧压板8为竖直设置的板状结构,所述第一下压板11和第二下压板12为水平设置的板状结构。所述第一上压板5位于所述第一下压板11的上方。所述第二上压板6位于所述第二下压板12的上方。

更进一步的,所述第一上压板5和第二上压板6相邻的两端部之间不连接、间隔设置以形成所述缺口13,所述第一下压板11和第二下压板12相连接。所述缺口13位于所述第一上压板5和第二上压板6中间。

优选的,所述第一上压板5和第二上压板6相邻的两端部之间的水平距离大于所述带轴工件17的轴的直径,更加优选的,所述第一上压板5和第二上压板6相邻的两端部之间的水平距离大于所述带轴工件17的轴直径的3倍,将所述第一上压板5和第二上压板6相邻的两端部之间的水平距离记为所述缺口13的宽度,即所述缺口13的宽度为所述带轴工件17直径的3倍,所述缺口13的宽度优化,使其一方面能通过待测带轴工件17的轴,另一方面工作时带轴工件17的轴被摆锤16冲击后能有变形空间,不会撞到所述第一上压板5或第二上压板6,影响摆锤16对带轴工件17的轴进行动能输出,造成测试数据不准确。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下压板11和第二下压板12相邻的两端部之间设有第三凹槽14,所述第一下压板11和第二下压板12通过所述第三凹槽14相连接。所述第三凹槽14的轴线沿竖直方向设置,所述第三凹槽14具有水平设置的槽底和开口侧,所述第三凹槽14的开口侧位于第三凹槽14的上侧。测量时,所述带轴工件17的轴靠近所述第三凹槽14的一端容纳在所述第三凹槽14内,所述带轴工件17的轴远离所述第三凹槽14的一端从所述缺口13内伸出。所述第三凹槽14位于所述第一下压板11和第二下压板12中间。

更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凹槽9和第二凹槽10沿所述带轴工件固定装置的中轴线镜像对称设置。所述缺口13和所述第三凹槽14位于所述带轴工件固定装置的中轴线上,使得所述带轴工件固定装置为轴对称结构。

优选的,所述第三凹槽14为用于容纳所述带轴工件17的轴而设计的加强强度的结构体。

实施例3

为进一步实现有效固定带轴工件17,同时不破坏带轴工件17的目的,在实施例2的基础上,对所述带轴工件固定装置的结构进行进一步优化。

具体的,如图1-2所示,所述第一上压板5上设有第一纵向固定螺栓3,所述第二上压板6上设有第二纵向固定螺栓4,通过旋转所述第一纵向固定螺栓3和/或第二纵向固定螺栓4,能够在竖直方向上固定容纳在所述第一凹槽9和第二凹槽10内的带轴工件17。

优选的,所述第一纵向固定螺栓3和第二纵向固定螺栓4在测量时的高度不高于带轴工件17的轴所要承受的摆锤16的撞击点。

更加优选的,所述第一纵向固定螺栓3和第二纵向固定螺栓4采用硬质材料如不锈钢,所述第一纵向固定螺栓3和第二纵向固定螺栓4在旋紧时能够和所述第一下压板11、第二下压板12相配合、上下压紧所述带轴工件17的基座部分,使带轴工件17不能沿竖直方向移动,防止工作时被摆锤16的冲击力冲击导致纵向位移和损伤。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侧压板7上设有第一横向固定螺栓1,所述第二侧压板8上设有第二横向固定螺栓2,通过旋转所述第一横向固定螺栓1和/或第二横向固定螺栓2,能够在水平方向上固定容纳在所述第一凹槽9和第二凹槽10内的带轴工件17。

优选的,所述第一横向固定螺栓1和第二横向固定螺栓2采用硬质材料如不锈钢,所述第一横向固定螺栓1和第二横向固定螺栓2在旋紧时能够压紧带轴工件17的基座部分,使带轴工件17不能沿水平方向移动,防止工作时被摆锤16的冲击力冲击导致横向位移。

进一步的,在所述第一凹槽9和第二凹槽10的下侧设有支撑柄15,所述支撑柄15为竖直设置的条状结构。在测量时,所述支撑柄15夹持在操作台上的台虎钳18内,通过所述台虎钳18固定所述带轴工件固定装置,进而固定所述带轴工件17。

优选的,所述支撑柄15的高度高于所述台虎钳18的钳口高度,使其能被台虎钳18固定,同时支撑柄15的高度不能太高,导致将带轴工件固定装置在所述台虎钳18上的位置调到最低时所述第一下压板11、第二下压板12未接触所述台虎钳18的钳口,而所述支撑柄15先压到所述台虎钳18的导轨。

实施例4

测量带轴工件17的轴的强度时,将所述带轴工件17的基座部分容纳在所述第一凹槽9、第二凹槽10内,将所述带轴工件17的轴的一端装入所述第三凹槽14内,另一端伸出所述缺口13。然后旋紧所述第一横向固定螺栓1、第二横向固定螺栓2、第一纵向固定螺栓3、第二纵向固定螺栓4,使带轴工件17能固定在带轴工件固定装置中不会滑动。之后,将所述带轴工件固定装置夹在所述台虎钳18的钳口,使得所述带轴工件固定装置在工作时不会受摆锤16冲击后被撞飞,使摆锤16的冲击能量可以完全施加给带轴工件17的轴。最后,通过所述摆锤16对所述带轴工件17的轴的强度进行测量。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