锁芯和解锁钥匙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466286发布日期:2019-08-17 02:29阅读:179来源:国知局
锁芯和解锁钥匙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锁具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锁芯和解锁钥匙。



背景技术:

随着物联网技术的大力发展和推广,加速了电子产品的应用,从而出现了传统机械锁芯逐渐被电子锁芯所替换的趋势,电子锁芯便捷性好,但耗电高、寿命较机械锁芯短、产品价格和维护成本高,机械锁芯齿形容易被复制,安全性得不到更高的保障,同时市场上的电子锁芯多采用带减速箱的微电机,造成机械磨损大,反向间隙大,微电机静态状态下,会频繁受到开关门的晃动和振动,会造成微电机自转,容易出现故障,耗电大,开闭锁不稳定和安全性降低等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锁芯和解锁钥匙,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的锁芯的安全性较低的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锁芯,包括:锁壳;锁胆,锁胆相对于锁壳可转动设置;闭锁件,闭锁件活动设置在锁壳和锁胆之间,并具有锁定位置和解锁位置,当闭锁件位于锁定位置时,闭锁件的一部分伸入锁壳内,闭锁件的另一部分伸入锁胆内,以阻碍锁壳和锁胆之间的相对转动,当闭锁件位于解锁位置时,闭锁件退出锁壳,并缩回锁胆内,锁壳和锁胆之间能够相对转动;驱动组件,驱动组件的至少一部分活动设置在锁壳内,并具有阻碍闭锁件运动的驱动止挡位置和避让闭锁件的驱动避让位置;机械组件,机械组件的至少一部分相对于锁胆活动设置,并具有机械止挡位置和机械避让位置,当机械组件位于机械止挡位置时,机械组件的一部分伸入驱动组件,以阻碍驱动组件运动至驱动避让位置,机械组件的另一部分伸入锁壳,阻碍锁胆与锁壳之间的相对转动,当机械组件位于机械避让位置时,机械组件退出驱动组件,驱动组件能够运动至驱动避让位置,闭锁件能够运动至解锁位置,以解锁锁芯。

进一步地,驱动组件包括:驱动电机;凸轮,凸轮与驱动电机的输出端驱动连接,凸轮的圆周面具有供机械组件伸入的第一凹部,以及供闭锁件伸入的第二凹部,当驱动组件位于驱动止挡位置时,机械组件能够伸入第一凹部以锁定凸轮,第二凹部与闭锁件相对错位,闭锁件无法伸入第二凹部,闭锁件无法切换至解锁位置,当驱动组件位于驱动避让位置时,机械组件退出第一凹部,凸轮转动到第二凹部朝向闭锁件的位置,闭锁件的一部分能够伸入到第二凹部内,以由锁定位置切换至解锁位置。

进一步地,第一凹部沿凸轮的周向延伸开设,沿凸轮的周向,第一凹部的径向深度逐渐增大或减小,当驱动组件位于驱动止挡位置时,第一凹部径向深度较大的一端朝向机械组件,当驱动组件位于驱动避让位置时,第一凹部径向深度较小的一端朝向机械组件,且机械组件能够挤压第一凹部的内壁,以驱动驱动组件切换至驱动止挡位置。

进一步地,凸轮的具有限位凸起,锁胆具有限位滑槽,限位凸起伸入限位滑槽,并在限位滑槽内运动,以控制凸轮的转动范围。

进一步地,机械组件包括:叶片,叶片与锁胆活动连接,叶片具有容纳凹部;边柱组件,边柱组件与锁胆活动连接,并具有伸出结构,边柱组件还具有机械止挡位置和机械避让位置,当锁芯未解锁时,伸出结构与容纳凹部错位,叶片抵顶边柱组件,以使边柱组件保持在伸入驱动组件的机械止挡位置,当解锁钥匙解锁锁芯时,解锁钥匙驱动叶片运动,使得容纳凹部与伸出结构对齐,边柱组件运动,伸出结构伸入容纳凹部并且边柱组件退出驱动组件,以运动至机械避让位置。

进一步地,机械组件还包括第一弹性件,第一弹性件的一端与边柱组件抵接,第一弹性件的另一端与锁壳或锁胆抵接,以为边柱组件提供伸入叶片的驱动力。

进一步地,容纳凹部的侧壁具有斜面结构,斜面结构能够挤压伸出结构,以驱动边柱组件退出容纳凹部。

进一步地,边柱组件包括:锁边柱,锁边柱与锁胆活动连接,且锁边柱具有伸出结构,锁边柱的至少一部分能够伸入锁壳内,以阻碍锁胆与锁壳之间的相对转动;转接片,转接片与锁边柱连接,且二者同步运动;转动片,转动片与锁胆枢转连接,转动片与转接片远离锁边柱的一端抵接;顶块,顶块与锁胆活动连接,顶块与转接片抵接,且沿转动片的转动方向,转接片和顶块分别设置在转动片的两侧,顶块具有能够伸入驱动组件的止挡凸起,锁边柱通过转接片挤压转动片,转动片转动,转动片挤压顶块,顶块向靠近驱动组件的方向运动,止挡凸起伸入驱动组件。

进一步地,边柱组件还包括第二弹性件,第二弹性件套设在转动片的转轴处,以为转动片提供驱动止挡凸起伸入驱动组件内的弹力。

进一步地,边柱组件还包括第三弹性件,第三弹性件的两端分别与顶块和驱动组件抵接,以为顶块提供退出驱动组件的弹力。

进一步地,闭锁件呈球形,锁胆相对于锁壳转动时,锁壳挤压闭锁件,以驱动闭锁件退出锁壳,锁胆能够相对于锁壳转动。

进一步地,锁胆具有供解锁钥匙插入的盲孔,且盲孔与驱动组件相互分隔。

进一步地,锁芯还包括:定位珠,锁胆具有供定位珠伸入的凹槽,定位珠的一部分能够伸入凹槽内,以定位锁胆的位置;第四弹性件,第四弹性件的两端分别与锁壳和定位珠抵接,以为定位珠提供伸入锁壳的弹力。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方面,提供了一种解锁钥匙,包括:与锁芯的机械组件配合的机械齿形,机械齿形能够驱动机械组件运动至机械避让位置;与锁芯的驱动组件配合的匹配组件,匹配组件识别驱动组件,并在解锁钥匙与锁芯匹配成功后为驱动组件供电,以驱动驱动组件运动至驱动避让位置。

应用本发明的技术方案,通过设置有驱动组件和机械组件,驱动组件作为电动锁定方式,机械组件作为机械锁定方式,驱动组件和机械组件均能够锁定锁胆,使得锁胆无法相对于锁壳转动,从而锁定锁芯,同时机械组件又能够对驱动组件进行锁定,从而使得锁芯具有双重锁定。当锁芯锁定时,闭锁件的一部分位于锁胆内,另一部分伸入至锁壳内,从而阻碍了锁胆和锁壳之间的相对转动,驱动组件位于驱动止挡位置,驱动组件阻碍了闭锁件的运动,使得闭锁件保持在锁定位置,并且机械组件的一部分也能够伸入至锁壳内,从而与闭锁件配合实现双重锁定,同时机械组件位于机械止挡位置时,不但能够锁定锁胆,机械组件的一部分还伸入至驱动组件内,从而将驱动组件锁定,使得驱动组件无法自由切换位置,只有在将机械组件和驱动组件同时解锁的情况下才能够实现锁芯的全面解锁。当正确的解锁钥匙解锁锁芯时,解锁钥匙驱动机械组件由机械止挡位置运动至机械避让位置,机械组件伸入锁壳的部分能够退出锁壳,从而将锁芯初步解锁,同时机械组件伸入驱动组件的部分也退出驱动组件,从而解除对驱动组件的锁定,同时,解锁钥匙与驱动组件进行匹配,匹配成功后解锁钥匙为驱动组件供电,驱动驱动组件切换至驱动避让位置,闭锁件能够运动至解锁位置,从而实现锁芯的全面解锁,转动解锁钥匙即可带动锁胆相对于锁壳转动。上述设置方式同时设置有机械锁定和电动锁定两种锁定方式,并且仅当两种锁定方式都解锁时才能够实现锁芯的解锁,同时电动锁定的方式又通过机械锁定的方式进行控制,二者相互配合提高了锁芯的安全性,避免锁芯在意外情况下解锁或者被暴力破解,并且锁芯的解锁孔内仅有机械组件的相关部件,不涉及到驱动组件的部件,当锁芯被撬动时,异物从解锁孔进入后不会触碰到驱动组件,也就无法拨动驱动组件运动到驱动避让位置,从而进一步提高了锁芯的安全性,同时锁芯在复位时无需上电,可通过机械结构实现自动复位。

附图说明

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的说明书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发明的进一步理解,本发明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发明,并不构成对本发明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示出了本发明的锁芯的结构示意图;

图2示出了图1中的锁芯的机械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3示出了图1中的锁芯的驱动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4示出了图1中的锁芯在锁定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5示出了图1中的锁芯在解锁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6示出了图1中的锁芯锁定时驱动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7示出了图6中的锁芯解锁时驱动电机驱动凸轮转动的结构示意图;

图8示出了图6中的锁芯解锁时驱动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9示出了图6中的锁芯复位时顶块挤压凸轮的结构示意图;

图10示出了图1中的锁芯锁定时机械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11示出了图10中的锁芯解锁时机械组件的结构示意图;以及

图12示出了本发明的解锁钥匙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上述附图包括以下附图标记:

10、锁壳;20、锁胆;30、闭锁件;40、驱动组件;41、驱动电机;42、凸轮;421、第一凹部;422、第二凹部;423、限位凸起;50、机械组件;51、叶片;511、容纳凹部;52、边柱组件;521、伸出结构;522、锁边柱;523、转接片;524、转动片;525、顶块;526、第二弹性件;527、第三弹性件;53、第一弹性件;61、定位珠;62、第四弹性件;70、机械齿形;80、匹配组件。

具体实施方式

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发明。

需要指出的是,除非另有指明,本申请使用的所有技术和科学术语具有与本申请所属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相同含义。

在本发明中,在未作相反说明的情况下,使用的方位词如“上、下、顶、底”通常是针对附图所示的方向而言的,或者是针对部件本身在竖直、垂直或重力方向上而言的;同样地,为便于理解和描述,“内、外”是指相对于各部件本身的轮廓的内、外,但上述方位词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的锁芯的安全性较低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锁芯和解锁钥匙。

如图1至图11所示的一种锁芯,包括锁壳10、锁胆20、闭锁件30、驱动组件40和机械组件50,锁胆20相对于锁壳10可转动设置;闭锁件30活动设置在锁壳10和锁胆20之间,并具有锁定位置和解锁位置,当闭锁件30位于锁定位置时,闭锁件30的一部分伸入锁壳10内,闭锁件30的另一部分伸入锁胆20内,以阻碍锁壳10和锁胆20之间的相对转动,当闭锁件30位于解锁位置时,闭锁件30退出锁壳10,并缩回锁胆20内,锁壳10和锁胆20之间能够相对转动;驱动组件40的至少一部分活动设置在锁壳10内,并具有阻碍闭锁件30运动的驱动止挡位置和避让闭锁件30的驱动避让位置;机械组件50的至少一部分相对于锁胆20活动设置,并具有机械止挡位置和机械避让位置,当机械组件50位于机械止挡位置时,机械组件50的一部分伸入驱动组件40,以阻碍驱动组件40运动至驱动避让位置,机械组件50的另一部分伸入锁壳10,阻碍锁胆20与锁壳10之间的相对转动,当机械组件50位于机械避让位置时,机械组件50退出驱动组件40,驱动组件40能够运动至驱动避让位置,闭锁件30能够运动至解锁位置,以解锁锁芯。

本实施例通过设置有驱动组件40和机械组件50,驱动组件40作为电动锁定方式,机械组件50作为机械锁定方式,驱动组件40和机械组件50均能够锁定锁胆20,使得锁胆20无法相对于锁壳10转动,从而锁定锁芯,同时机械组件50又能够对驱动组件40进行锁定,从而使得锁芯具有双重锁定。当锁芯锁定时,闭锁件30的一部分位于锁胆20内,另一部分伸入至锁壳10内,从而阻碍了锁胆20和锁壳10之间的相对转动,驱动组件40位于驱动止挡位置,驱动组件40阻碍了闭锁件30的运动,使得闭锁件30保持在锁定位置,并且机械组件50的一部分也能够伸入至锁壳10内,从而与闭锁件30配合实现双重锁定,同时机械组件50位于机械止挡位置时,不但能够锁定锁胆20,机械组件50的一部分还伸入至驱动组件40内,从而将驱动组件40锁定,使得驱动组件40无法自由切换位置,只有在将机械组件50和驱动组件40同时解锁的情况下才能够实现锁芯的全面解锁。当正确的解锁钥匙解锁锁芯时,解锁钥匙驱动机械组件50由机械止挡位置运动至机械避让位置,机械组件50伸入锁壳10的部分能够退出锁壳10,从而将锁芯初步解锁,同时机械组件50伸入驱动组件40的部分也退出驱动组件40,从而解除对驱动组件40的锁定,同时,解锁钥匙与驱动组件40进行匹配,匹配成功后解锁钥匙为驱动组件40供电,驱动驱动组件40切换至驱动避让位置,闭锁件30能够运动至解锁位置,从而实现锁芯的全面解锁,转动解锁钥匙即可带动锁胆20相对于锁壳10转动。上述设置方式同时设置有机械锁定和电动锁定两种锁定方式,并且仅当两种锁定方式都解锁时才能够实现锁芯的解锁,同时电动锁定的方式又通过机械锁定的方式进行控制,二者相互配合提高了锁芯的安全性,避免锁芯在意外情况下解锁或者被暴力破解,并且锁芯的解锁孔内仅有机械组件50的相关部件,不涉及到驱动组件40的部件,当锁芯被撬动时,异物从解锁孔进入后不会触碰到驱动组件40,也就无法拨动驱动组件40运动到驱动避让位置,从而进一步提高了锁芯的安全性。

如图2、图10和图11所示,机械组件50包括叶片51和边柱组件52,叶片51与锁胆20活动连接,叶片51具有容纳凹部511;边柱组件52与锁胆20活动连接,并具有伸出结构521,边柱组件52还具有机械止挡位置和机械避让位置,当锁芯未解锁时,伸出结构521与容纳凹部511错位,叶片51抵顶边柱组件52,以使边柱组件52保持在伸入驱动组件40的机械止挡位置,当解锁钥匙解锁锁芯时,解锁钥匙驱动叶片51运动,使得容纳凹部511与伸出结构521对齐,边柱组件52运动,伸出结构521伸入容纳凹部511并且边柱组件52退出驱动组件40,以运动至机械避让位置。在本实施例的机械组件50中,叶片51仅在锁胆20内滑动,边柱组件52起到锁定锁胆20的作用,边柱组件52的一部分能够伸入到锁壳10内,从而阻碍锁壳10和锁胆20之间的相对转动,实现锁芯的锁定。当然,除了边柱组件52外,也可以将叶片51穿设在锁壳10和锁胆20之间,从而使得叶片51和边柱组件52共同起到锁定锁胆20的作用,在解锁钥匙挤压叶片51滑动时,叶片51在滑动过程中既退出了锁壳10,又与边柱组件52对齐,从而在不增加使用步骤和结构部件的前提下,加强了锁芯的锁定效果。

在本实施例中,机械组件50还包括第一弹性件53,第一弹性件53的一端与边柱组件52抵接,第一弹性件53的另一端与锁壳10或锁胆20抵接,以为边柱组件52提供伸入叶片51的驱动力。第一弹性件53为线性弹簧,锁胆20上具有压片,第一弹性件53的一端抵接在压片上,另一端抵接在边柱组件52上,从而使得叶片51运动至叶片51避让位置时,边柱组件52能够自动切换至机械避让位置,以初步解锁锁芯同时解锁驱动组件40。

在本实施例中,容纳凹部511的侧壁具有斜面结构,斜面结构能够挤压伸出结构521,以驱动边柱组件52退出容纳凹部511。在需要重新锁定锁芯时,将锁胆20转动回原来的位置,拔出解锁钥匙,在拔出解锁钥匙的过程中,叶片51在叶片弹簧的作用下复位,在叶片51的复位过程中,容纳凹部511的斜面结构挤压伸出结构521,使得伸出结构521退出容纳凹部511,边柱组件52在叶片51的挤压下复位,从而实现了机械组件50的自动复位。容纳凹部511可以根据需要设置成三角形、凸台形或者其他具有斜面的形状,但不可以设置成矩形,相应地,伸出结构521的形状与容纳凹部511的形状适配即可。

在本实施例中,边柱组件52包括锁边柱522、转接片523、转动片524和顶块525,锁边柱522与锁胆20活动连接,且锁边柱522具有伸出结构521,锁边柱522的至少一部分能够伸入锁壳10内,以阻碍锁胆20与锁壳10之间的相对转动;转接片523与锁边柱522连接,且二者同步运动;转动片524与锁胆20枢转连接,转动片524与转接片523远离锁边柱522的一端抵接;顶块525与锁胆20活动连接,顶块525与转接片523抵接,且沿转动片524的转动方向,转接片523和顶块525分别设置在转动片524的两侧,顶块525具有能够伸入驱动组件40的止挡凸起,锁边柱522通过转接片523挤压转动片524,转动片524转动,转动片524挤压顶块525,顶块525向靠近驱动组件40的方向运动,止挡凸起伸入驱动组件40。

具体地,锁边柱522呈块状,并与锁胆20滑动连接,锁边柱522的一侧具有伸出结构521从而与叶片51配合,相对的另一侧能够伸入至锁壳10内,从而将锁壳10与锁胆20进行锁定,锁边柱522还与转接片523连接,转接片523呈折弯状,用以配合驱动组件40和锁边柱522之间的相对位置,转接片523与锁边柱522同步运动,转接片523远离锁边柱522的一端的侧面与转动片524抵接,当锁边柱522带动连接片一同滑动时,连接片挤压转接片523,使得转接片523转动,转接片523与转动片524的连接处位于转动片524的枢转轴和转动片524与顶块525的连接处之间,从而使得锁边柱522能够带动顶块525同向运动,使得止挡凸起伸入或退出驱动组件40。当锁芯锁定时,锁边柱522伸入锁壳10,锁边柱522带动转接片523运动,转接片523带动转动片524转动,转动片524挤压顶块525使得止挡凸起伸入驱动组件40内,从而将驱动组件40锁定;当锁芯解锁时,锁边柱522退出锁壳10,锁边柱522带动转接片523运动,转接片523带动转动片524转动,转动片524不再挤压顶块525使得止挡凸起能够退出驱动组件40,从而将驱动组件40解锁。

在本实施例中,边柱组件52还包括第二弹性件526,第二弹性件526套设在转动片524的转轴处,以为转动片524提供驱动止挡凸起伸入驱动组件40内的弹力。第二弹性件526为扭簧,扭簧套设在枢转轴上,从而在机械组件50复位时辅助驱动顶块525的运动,保证锁芯复位时止挡凸起伸入至驱动组件40内。

边柱组件52还包括第三弹性件527,第三弹性件527的两端分别与顶块525和驱动组件40抵接,以为顶块525提供退出驱动组件40的弹力。第三弹性件527为线性弹簧,线性弹簧能够在转动片524不再挤压顶块525时,驱动顶块525向远离驱动组件40的方向运动,以使止挡凸起不再锁定驱动组件40,驱动组件40能够自由运动,实现驱动组件40的自动解锁。

如图3、图6至图9所示,驱动组件40包括驱动电机41和凸轮42,凸轮42与驱动电机41的输出端驱动连接,凸轮42的圆周面具有供机械组件50伸入的第一凹部421,以及供闭锁件30伸入的第二凹部422,当驱动组件40位于驱动止挡位置时,机械组件50能够伸入第一凹部421以锁定凸轮42,第二凹部422与闭锁件30相对错位,闭锁件30无法伸入第二凹部422,闭锁件30无法切换至解锁位置,当驱动组件40位于驱动避让位置时,机械组件50退出第一凹部421,凸轮42转动到第二凹部422朝向闭锁件30的位置,闭锁件30的一部分能够伸入到第二凹部422内,以由锁定位置切换至解锁位置。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的驱动组件40是并不具备电源的,其是由解锁钥匙进行供电的,这样,就不必在锁芯上设置电源,免去了充电的麻烦,减小了锁芯的结构复杂程度。

如图9所示,第一凹部421沿凸轮42的周向延伸开设,沿凸轮42的周向,第一凹部421的径向深度逐渐增大或减小,当驱动组件40位于驱动止挡位置时,第一凹部421径向深度较大的一端朝向机械组件50,当驱动组件40位于驱动避让位置时,第一凹部421径向深度较小的一端朝向机械组件50,且机械组件50能够挤压第一凹部421的内壁,以驱动驱动组件40切换至驱动止挡位置。这样,当叶片51挤压边柱使得边柱组件52复位时,顶块525上的止挡凸起就会挤压第一凹部421的侧壁,由于第一凹部421的深度是连续变化的,因而止挡凸起就能够通过挤压第一凹部421的侧壁驱动凸轮42转动,使得凸轮42由驱动避让位置切换至驱动止挡位置,从而重新自动锁定闭锁件30。上述设置方式使得锁芯在复位时无需上电,可通过机械结构实现自动复位。

如图6至图8所示,凸轮42的具有限位凸起423,锁胆20具有限位滑槽,限位凸起423伸入限位滑槽,并在限位滑槽内运动,以控制凸轮42的转动范围,避免凸轮42转动过位导致无法恢复的情况,保证锁芯的正常工作,同时防止凸轮42因受到外力的冲击而发生转动的情况,避免锁芯的意外解锁。限位凸起423可以是在凸轮42的端面上的圆柱形凸起,也可以是在凸轮42圆周面上的圆柱形凸起,设置位置时要避免限位凸起423与止挡凸起和闭锁件30之间的位置干涉。

在本实施例中,闭锁件30呈球形,相应地,第二凹部422的形状与闭锁件30的形状相适配,当锁芯解锁时,锁胆20相对于锁壳10转动,锁壳10就会挤压闭锁件30,以驱动闭锁件30退出锁壳10,锁胆20能够相对于锁壳10转动,当锁芯复位时,凸轮42在止挡凸起的挤压下反向转动,第二凹部422的内壁挤压闭锁件30使得闭锁件30重新伸入至锁壳10内,从而完成锁芯的重新锁定。

需要说明的是,锁胆20具有供解锁钥匙插入的盲孔,盲孔作为解锁孔,盲孔与驱动组件40相互分隔,这样,在锁芯的解锁孔内不会出现与驱动组件40相关的结构,也就无法从锁芯的外部对驱动组件40进行破解,提高了锁芯的防盗性能,保证了锁芯的安全性。

如图1所示,锁芯还包括定位珠61和第四弹性件62,锁胆20具有供定位珠61伸入的凹槽,定位珠61的一部分能够伸入凹槽内,以定位锁胆20的位置;第四弹性件62的两端分别与锁壳10和定位珠61抵接,以为定位珠61提供伸入锁壳10的弹力。第四弹性件62为线性弹簧,定位珠61沿锁胆20的径向滑动设置,当锁胆20相对于锁壳10转动时,锁胆20上的凹槽挤压定位珠61,使得定位珠61缩回锁壳10内,当锁芯复位时,锁胆20反向转动至原来的位置,定位珠61在第四弹性件62的弹力下伸入至凹槽内,从而方便使用者确定锁胆20是否转动到位,避免由于操作问题导致锁芯未能够复位的情况。

在本实施例中,机械组件50和驱动组件40之间通过凸凹槽对接的方式插接在一起,再用轴向挡圈卡紧连接成一体,整体结构小巧,适用于电子门锁锁芯、欧标葫芦型锁芯等领域,通用性强,应用广泛。

本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解锁钥匙,以用于解锁上述的锁芯,如图12所示,解锁钥匙包括与锁芯的机械组件50配合的机械齿形70以及与锁芯的驱动组件40配合的匹配组件80,机械齿形70能够驱动机械组件50运动至机械避让位置;匹配组件80识别驱动组件40,并在解锁钥匙与锁芯匹配成功后为驱动组件40供电,以驱动驱动组件40运动至驱动避让位置。解锁钥匙内设置有为驱动组件40供电的电源,在解锁钥匙伸入锁芯的节段上设置有与驱动组件40接触的触点,触点与电源之间通过导电的电路电连接,从而在解锁钥匙匹配成功后为驱动组件40供电。当机械齿形70与锁芯的叶片51相符合时,钥匙上的触点会与锁芯上的触点探针模块接触,由于触点探针模块与锁芯的电路主板之间本身是电气连接的,同时解锁钥匙和锁芯金属体设为地,从而使得解锁钥匙的电路主板与锁芯的电路主板形成一个物理通信回路,该物理通信回路即可通信又可供电。

从以上的描述中,可以看出,本发明上述的实施例实现了如下技术效果:

1、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的锁芯的安全性较低的问题;

2、只有当机械锁定和电动锁定两种锁定方式均解锁时,锁芯才能够解锁,提高了锁芯的安全性;

3、电动锁定的方式又通过机械锁定的方式进行控制,二者相互配合进一步提高了锁芯的安全性;

4、锁芯的解锁孔内仅有叶片的相关部件,不涉及到驱动组件的部件,降低被破解的可能性;

5、锁芯在复位时无需上电,可通过机械结构实现自动复位。

显然,上述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的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应当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需要注意的是,这里所使用的术语仅是为了描述具体实施方式,而非意图限制根据本申请的示例性实施方式。如在这里所使用的,除非上下文另外明确指出,否则单数形式也意图包括复数形式,此外,还应当理解的是,当在本说明书中使用术语“包含”和/或“包括”时,其指明存在特征、步骤、工作、器件、组件和/或它们的组合。

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及上述附图中的术语“第一”、“第二”等是用于区别类似的对象,而不必用于描述特定的顺序或先后次序。应该理解这样使用的数据在适当情况下可以互换,以便这里描述的本申请的实施方式能够以除了在这里图示或描述的那些以外的顺序实施。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发明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