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外圆扣接式可拆卸机器人电缆套管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010739发布日期:2020-02-22 04:06阅读:227来源:国知局
一种外圆扣接式可拆卸机器人电缆套管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电缆套管技术领域,尤其涉及到一种外圆扣接式可拆卸机器人电缆套管。



背景技术:

电缆套管又称保护管、导管,是在电气安装中用于保护电线、电缆布线的管道,允许电线、电缆的穿入与更换。

随着工业4.0的快速发展,智能机器人在生产过程中逐渐被广泛应用,由于智能机器人会采用多种不同类型的线路,使得电缆套管显得尤为重要;现有技术中大部分电缆套管易变形、自由度低、拆卸维修不便的问题被逐渐放大。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外圆扣接式可拆卸机器人电缆套管。

本发明的上述技术目的是用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外圆扣接式可拆卸机器人电缆套管,所述机器人电缆套管包括至少一个套管单元,所述套管单元包括:

公扣,所述公扣包括公扣本体,所述公扣本体表面设置有第一连接体,在所述第一连接体的两侧对称设置有第二连接体;所述公扣本体的两侧均设置有扣接组件,所述扣接组件包括转动体和设置于转动体背部的扣接体;

母扣,所述母扣包括母扣本体,所述母扣本体具有与所述第一连接体相配合连接的第一凹槽以及与所述第二连接体相配合连接的第二凹槽;

关节,所述关节为弧形结构,所述关节的一侧端部具有套接至所述转动体外部且与所述转动体转动连接的第一端部,所述关节的另一侧端部具有套接至所述扣接体外部的第二端部。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所述关节为弧形结构,所述关节的第一端部转动设置于所述公扣处的转动体处,所述关节的第二端部扣接至所述公扣处的扣接体处,所述母扣处的第二凹槽与所述公扣处的第二连接体相互连接,所述母扣处的第一凹槽与公扣处的第一连接体相连接,确保母扣和关节、公扣的连接强度,使得公扣和母扣可以在一定自由度内进行转动,灵活性大大增强;所述关节转动设置并且与公扣扣接,先将电缆铺设至其内部,然后将关节扣接使得电缆不易掉落。

本发明的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第一连接体为球状结构,所述第一连接体的顶部缺失;所述第一凹槽为球形凹槽,所述母扣本体处还贯穿有拆卸孔,所述拆卸孔与所述第一凹槽相连通;所述拆卸孔在远离所述第一凹槽的一侧还设置有圆台,所述圆台的中心位置贯穿有第一通孔,所述第一通孔与所述拆卸孔相连通。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第一连接体为球状,第一凹槽为球状,使得两个相邻的套管单元紧密连接的同时,可以保证相邻套管单元在一定自由度内进行转动;拆卸孔的设置便于对损坏的关节进行拆卸更换,有利于提高更换效率;圆台的设置便于起子延伸至拆卸孔内,从而便于进行拆卸和更换。

本发明的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母扣本体在靠近第一连接体的一侧呈圆弧状;所述第二连接体为球状,所述第二凹槽为球形凹槽。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对损坏的公扣进行更换时,销子直接插入拆卸孔内并且延伸至第一连接体的顶部缺失处,使得人工能够便利地将第一连接体与母扣相分离;母扣本体在靠近第一连接体的一侧呈圆弧状,便于母扣和第一连接体进行安装,也可以起到一定的限位作用;第二连接体为半球状,第二凹槽为球状凹槽,实现了相邻关节之间一定自由度转动。

本发明的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公扣本体的表面具有第一槽口,所述第一槽口的中间部位具有第二槽口,所述第一连接体设置于所述第二槽口处,两个第二连接体均设置于第一槽口处且分别位于第一连接体的两侧,所述母扣扣接于所述第一槽口处。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设置的第一槽口和第二槽口,在母扣进行安装时,母扣的第二凹槽与第一槽口处的第二连接体相配合连接,母扣的第一凹槽与另一个公扣本体的第一槽口处的第一连接体相配合连接,使得公扣与母扣连接更加紧密;值得注意的是,所述第一连接体的顶部高度低于所述第二连接体的顶部高度。

本发明的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公扣本体的两侧均凸出有衔接端,所述转动体设置于所述衔接端的一侧,所述扣接体设置于所述衔接端背离转动体的一侧,所述转动体为圆柱状,所述扣接体在靠近衔接端的一侧为圆柱状,所述扣接体在远离衔接端的一侧为半圆柱状;所述第一端部处具有与所述转动体配合连接的第一孔位,所述第二端部处具有与所述扣接体配合连接的第二孔位。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所述关节的第一端部处的第一孔位与公扣的转动体转动连接,所述关节的第二端部处的第二孔位与公扣处的扣接体处,从而将电缆固定,防止电缆脱落。

本发明的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扣接体的内侧还凸出有防松脱机构,所述防松脱机构为l形结构,所述防松脱机构的端部在靠近扣接体的一侧向内凹设有弧形面一;

所述第二端部的内侧还凸出有限位条,所述限位条为圆弧状,所述限位条的侧部具有与弧形面一相适配的弧形面二,所述关节的第二端部处的第二孔位套接至扣接体的外部,限位条位于防松脱机构的内部,所述防松脱机构用于将限位条进行限位。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关节的第二端部套接至扣接体外部时,第二端部内侧的限位条向内侧挤压,由于限位条处的弧形面二和防松脱机构的弧形面一相适配,防松脱机构本身具备一定弹性,限位条可以很方便的伸入防松脱机构的内部,当限位条进入防松脱机构内部后,限位条则不会出现松脱,即确保关节不会松脱或掉落。

一种外圆扣接式机器人电缆套管,所述机器人电缆套管包括多节串联的套管单元;相邻的两节套管单元中,母扣处的第二凹槽与一个公扣处的第二连接体相连接,母扣处的第一凹槽与另一个公扣处的第一连接体相连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公扣与母扣的搭配连接,使得相邻的两个公扣之间可以呈现一定自由度的转动;相邻的两个公扣之间留有一定距离,自由度更高,也便于进行安装和维护。

综上所述,本发明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本发明公扣主体处的第一连接体为球状,第二连接体为球状,第一凹槽和第二凹槽均为球状凹槽,在套管进行组合拼接时,由于第一连接体和第二连接体的本身形状,可以实现相邻的套管单元之间进行一定自由度的转动,灵活性较高;

2、本发明相邻的两个公扣之间留有一定距离,使得自由度大大提升;对车间整体环境要求低;

3、若干套管单元通过公扣、母扣配合连接后,机器人电缆保护套管内部即形成了一条分隔道,便于对机器人的不同线路进行梳理和分类,使得线路更加齐整;

4、所述关节、公扣和母扣均采用聚氨酯塑胶材质或塑胶钢材质,机械强度高,寿命长,可以进行长时间适应;

5、公扣主体处第一连接体的顶部缺失,便于进行拆卸和更换;

6、所述关节的第一端部转动设置于公扣的转动体处,所述关节的第二端部扣接至公扣的扣接体处,关节的转动设置便于电缆的安装,在将电缆铺设完毕后,关节可以将电缆扣接住防止电缆掉落至外部;

7、公扣主体处设置的防松脱机构和关节处的限位条互相配合,可以防止关节在锁合后出现松脱,大大提高套管的稳定性。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一。

图2是公扣的结构示意图一。

图3是公扣的结构示意图二。

图4是公扣的后视图。

图5是母扣的结构示意图一。

图6是母扣的结构示意图二。

图7是关节的结构示意图。

图8是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二。

图9是本发明的剖视图。

图10是多节套管单元串联结构示意图。

图11是多节套管单元串联结构的拆解示意图。

图12是多节套管单元串联结构的剖视图。

图13是起子的主视图。

图14是杆部的主视图。

图中数字和字母所表示的相应部件名称:

其中:10-关节;20-公扣;30-母扣;40-起子;101-第一端部;102-第二端部;103-主体板;104-转板;105-扣接端;106-限位条;107-弧形面二;201-公扣本体;202-第一连接体;203-第二连接体;204-转动体;205-扣接体;206-衔接端;207-防松脱机构;208-弧形面一;209-第一槽口;210-第二槽口;301-母扣本体;302-第一凹槽;303-第二凹槽;401-手柄;402-杆部;403-第一杆体;404-第二杆体;405-第三杆体。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发明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图示与具体实施例,进一步阐述本发明。

结合图1至图9所示,一种外圆扣接式可拆卸机器人电缆套管,所述机器人电缆套管包括至少一个套管单元,所述套管单元包括:公扣20,所述公扣20包括公扣本体201,所述公扣本体201表面设置有第一连接体202,在所述第一连接体202的两侧对称设置有第二连接体203;所述公扣本体201的两侧均设置有扣接组件,所述扣接组件包括转动体204和设置于转动体204背部的扣接体205;母扣30,所述母扣30包括母扣本体301,所述母扣本体301具有与所述第一连接体202相配合连接的第一凹槽302以及与所述第二连接体203相配合连接的第二凹槽303;关节10,所述关节10为弧形结构,所述关节10的一侧端部具有套接至所述转动体204外部且与所述转动体204转动连接的第一端部101,所述关节10的另一侧端部具有套接至所述扣接体205外部的第二端部102。

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关节10为一体成型结构,所述公扣20为一体成型结构,所述母扣30为一体成型结构,所述关节10、公扣20和母扣30均是独立的,所述关节10、公扣20和母扣30均采用聚氨酯塑料材质或者塑料钢材质,大大提升其机械强度和寿命,所述关节10的第一端部101转动设置于公扣20的转动体204处,所述关节10的第二端部102套接至所述公扣20的扣接体205处,便于电缆的铺设和拆卸,也可以防止电缆掉落至外部。

结合图1至图9所示,所述第一连接体202为球状结构,所述第一连接体202的顶部缺失;所述第一凹槽302为球形凹槽,所述母扣本体301处还贯穿有拆卸孔,所述拆卸孔与所述第一凹槽302相连通;所述拆卸孔在远离所述第一凹槽302的一侧还设置有圆台304,所述圆台304的中心位置贯穿有第一通孔,所述第一通孔与所述拆卸孔相连通。

上述技术方案中,第一连接体202的顶部缺失,方便母扣30扣接至公扣20外部,使得母扣30与公扣20之间留有一定缝隙,便于进行拆卸和更换;第一连接体202为球状,第一凹槽302为球状,使得在水平方向上可以实现一定自由度的转动,值得注意的是,所述第一凹槽302的规格大于二分之一球体,在第一连接体202和第一凹槽302扣接后,第一连接体202和第一凹槽302不会轻易脱离,需施加很大的力才能将两者分开;所述圆台304凸出至母扣本体301上部,圆台与第一凹槽302相连通,便于起子的端部伸入第一凹槽302内,从而将母扣30与第一连接体202即母扣30与公扣20分离开。

结合图1至图9所示,所述母扣本体301在靠近第一连接体202的一侧呈圆弧状;所述第二连接体203为球状,所述第二凹槽303为球形凹槽

所述公扣本体201的表面具有第一槽口209,所述第一槽口209的中间部位具有第二槽口210,所述第一连接体202设置于所述第二槽口210处,两个第二连接体203均设置于第一槽口209处且分别位于第一连接体202的两侧,所述母扣30扣接于所述第一槽口209处。

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第二连接体203为球状且其大于二分之一球体,同样的,所述第二凹槽303为球形凹槽,该球形凹槽也大于二分之一球体,这样使得第二连接体203和第二凹槽303扣接后不会轻易脱落,缺口206的设置便于起子伸入,从而进行拆卸;所述第一连接体202在远离所述母扣本体301的一侧还具有一倾斜的缺口,值得注意的是,所述母扣30包括第一主体和垂直设置于所述第一主体一侧中部的第二主体,所述母扣30为“凸”字形结构,所述第二主体的一侧为圆弧状,所述第一主体在远离第二主体的一侧中间部位具有圆弧状缺口,两个第二凹槽303位于第一主体处且分别位于圆弧状缺口的两侧,第一凹槽302位于第二主体处,所述第二主体在远离第一主体的一侧呈圆弧状,第二主体远离第一主体的一侧与圆弧状缺口相适应;母扣30的这种结构,便于多个套管单元进行组装;更加值得注意的是,所述第一主体的下方还凸出有定位块,该定位块在靠近第一连接体202的一侧也具有圆弧状缺口,该定位块的厚度跟第二槽口204的深度相同。

结合图2至图4所示,所述公扣本体201的两侧均凸出有衔接端206,所述转动体204设置于所述衔接端206的一侧,所述扣接体205设置于所述衔接端206背离转动体204的一侧,所述转动体204为圆柱状,所述扣接体205在靠近衔接端206的一侧为圆柱状,所述扣接体205在远离衔接端206的一侧为半圆柱状。

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衔接端206在远离公扣本体201的一侧为圆弧状,所述衔接端206在远离公扣本体201的圆弧端的直径大于转动体204的直径和扣接体205的直径,所述关节10的第一端部101转动设置于转动体204外侧以及扣接体205的圆柱端外侧,所述关节10的第二端部102扣接至扣接体205的半圆柱端外侧;值得注意的是,所述衔接端206的上下两侧还凸出有三角块,所述三角块在靠近关节10的一侧为圆弧状,所述三角块的设置可以防止关节10转动过头,起到一定的限位作用。

结合图1至图9所示,所述扣接体205的内侧还凸出有防松脱机构207,所述防松脱机构207为l形结构,所述防松脱机构207的端部在靠近扣接体205的一侧向内凹设有弧形面一208;

所述第一端部101处具有与所述转动体204配合连接的第一孔位,所述第二端部102处具有与所述扣接体205配合连接的第二孔位;

所述第二端部102的内侧还凸出有限位条106,所述限位条106为圆弧状,所述限位条106的侧部具有与弧形面一208相适配的弧形面二107,所述关节10的第二端部102处的第二孔位套接至扣接体205的外部,限位条106位于防松脱机构207的内部,所述防松脱机构207用于将限位条106进行限位。

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关节10包括主体板103、设置于所述主体板103一侧的第一端部101和设置于所述主体板103另一侧的第二端部102,所述主体板103为弧形板,所述第一端部101为弧形板,所述第一端部101的宽度为主体板103宽度的二分之一,所述第一端部101的底部对称设置有两个转板104,两个转板104之间留有一定间隙,所述转板104具有与转动体204相配合的第一孔位,所述第一孔位的一侧具有开口,其中一个转板104转动设置于转动体204的外部,另一个转板104转动设置于扣接体205的圆柱端处;所述第二端部102为弧形板,所述第二端部102的宽度也为主体板103厚度的二分之一,所述第一端部101与所述第二端部102分别设置于主体板103的两侧且呈对角设置,所述第二端部102的内侧中部向内凸出有扣接端105,所述扣接端105处贯穿有与扣接体205相配合的第二孔位;值得注意的是,每个公扣20对应两个关节10,当公扣20处转动设置两个关节10时,由于第一端部101和第二端部102相对于主体板103呈对角设置,在两个关节10安装在同一个公扣20两侧时,连接更加紧密;

防松脱机构207设置为l形结构,所述防松脱机构207的端部在靠近扣接体205的一侧向内凹设有弧形面一208;所述第二端部102的内侧还凸出有限位条106,即扣接端105的内侧凸出有限位条106,所述限位条106为圆弧状,所述限位条106的侧部具有与弧形面一208相适配的弧形面二107,在需要将关节10的第二端部10套接至扣接体205外部时,限位条106的弧形面二107逐渐向防松脱机构207的弧形面二207靠近并且接触,限位条106会压入至防松脱机构207内部,而l形结构的防松脱机构207可以对限位条106进行限位,防止关节10松脱;值得注意的是,所述防松脱机构207为聚氨酯塑胶材质或塑胶钢材质,其本身具备一定的弹性,弧形面一208和弧形面二107的配合可以很容易的将限位条106压入至防松脱机构207的内部。

结合图10所示,一种外圆扣接式机器人电缆套管,所述机器人电缆套管包括多节串联的套管单元;相邻的两节套管单元中,母扣30处的第二凹槽303与一个公扣20处的第二连接体203相连接,母扣30处的第一凹槽302与另一个公扣20处的第一连接体202相连接。

上述技术方案中,串联套管单元在机器人电缆保护套管内部即形成了一条分隔道,便于对机器人的不同线路进行梳理和分类,使得线路更加齐整;同时,串联套管单元可以实现水平方向和竖直方向一定自由度的转动,供机器人使用。

结合图1至图14所示,一种外圆扣接式可拆卸机器人电缆套管的组合拆卸方法,包括组合方法和拆卸方法:

一、组合方法:

1)先将母扣30处的第二凹槽303与一个公扣20处的第二连接体203相扣接;

2)然后将母扣30处的第一凹槽302与另一个公扣20处的第一连接体202相扣接;

3)最后将关节10的第一端部101转动设置于公扣20的转动体204处,关节10的第二端部102扣接至公扣20的扣接体205处。

二、拆卸方法:

1)将起子40伸入损坏的两个关节10之间并且延伸至圆台304处,拆卸孔下方为第一连接体202,所述第一连接体202具有一倾斜的缺口206,起子40的螺纹端旋接至圆台304的第一通孔内使得起子40的端部不断向第一连接体202方向移动,由于第一连接体202为球状,起子40的端部对第一连接体202施加压力,从而将公扣20和母扣30分离。

结合图13和图14所示,所述起子40包括手柄401和杆部402,所述杆部402为一体成型结构,所述杆部402依次包括第一杆体403、第二杆体404和第三杆体405,所述第一杆体403和所述第三杆体405均为圆杆状,所述第三杆体405的下表面为弧形结构,所述第二杆体404为矩形杆状结构,所述第二杆体404的两个侧面为圆弧状,所述第二杆体404的圆弧面具有螺纹。

上述技术方案中,圆台304的第一通孔位于杆部402的正下方,杆部402可以直接插入至第一通孔内,由于第一杆体403为圆杆状,在进行转动时,第一杆体403外壁光滑,不会对关节10造成损伤,第二杆体404的圆弧面具有螺纹,第二杆体404的直径大于第一通孔的直径,圆台的第一通孔内壁光滑,当第二杆体404逐渐向第一凹槽302靠近时,第二杆体404即作为自攻螺丝不断下移,第三杆体405的下表面为弧形结构,当第三杆体405施加给第一连接体202压力时,可以保证不会损坏第一连接体202的整体形状,由于第二杆体404与圆台304是自攻的方式接触,那么最终即会使得第一连接体202向下移动脱离开圆台304或者圆台304和第二杆体404、第三杆体405向上方移动脱离第一连接体202;值得注意的是,所述第二杆体404的弧形面直径与所述第一杆体403的直径相同。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基本原理、主要特征和本发明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发明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发明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发明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发明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发明范围内。本发明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同物界定。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