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装箱封签锁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1574394发布日期:2020-07-24 15:48阅读:1363来源:国知局
集装箱封签锁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集装箱领域领域,尤其涉及集装箱封签锁。



背景技术:

传统的防伪标签通常是使用条形码、二维码或普通电子标签,实现了每个封锁物体的唯一性,然而,该类防伪标签依然存在如下问题:基于条形码、二维码标识的加封,是基于光学技术的产品,需要通过光学才能有效识读;基于普通电子标签的加封,由于带防伪标签的加封在封锁前后均能进行标识读取,因而不能有效防止人为地打开并复原。每当封闭物体转移到另一处,在不能确认封闭物体在运输转移过程中是否被开启过的前提下,单纯读取电子标签就不能确定封闭物体内的物品与转移前的物品是否一致。因此,每当封闭物体(如集装箱)转移到新的地方,都要打开包装重新清点、确认,无疑加大人力轻点成本,削弱了电子标签的识别功能,转移交接效率将很低。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一次性的集装箱封签锁。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为:集装箱封签锁,包括锁杆和锁头,还包括电性连接的rfid主板和报警导线,所述锁杆的一端与所述锁头相互锁紧,锁杆的另一端设有所述rfid主板,所述报警导线设于所述锁杆上。

进一步的,所述rfid主板内设有处理器芯片和射频芯片,所述处理器芯片与射频芯片电性连接,所述报警导线与所述处理器芯片信号连接。

进一步的,还包括报警电路,所述报警电路与所述处理器芯片信号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报警导线缠绕于所述锁杆上。

进一步的,所述报警导线设于所述锁杆的内部。

进一步的,所述锁头上设有凸起,所述锁杆上设有与所述凸起相配的凹槽。

进一步的,所述锁头呈u字型。

进一步的,所述锁头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一锁止臂、连接臂和第二锁止臂,所述第一锁止臂与第二锁止臂平行设置。

进一步的,所述锁杆的一端锁止于第一锁止臂上,锁杆的另一端固定于第二锁止臂上。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锁止臂上设有容置腔,锁杆的一端锁止于所述容置腔内。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解锁时锁杆与报警导线同时被剪断,rfid主板负责获取和储存集装箱封签锁的相关数据,通过识别rfid主板上的信息,便于准确判断集装箱封签锁的有效性,保障由集装箱封签锁封存的货物安全,同时降低清点获取耗散的成本。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的集装箱封签锁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的集装箱封签锁的部分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的集装箱封签锁的电路图。

标号说明:

1、锁杆;

2、锁头;

21、第一锁止臂;

22、连接臂;

23、第二锁止臂;

3、rfid主板;

4、报警导线;

5、凸起;

6、凹槽;

u1、处理器芯片;

u2、射频芯片;

u3、报警电路。

具体实施方式

为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内容、所实现目的及效果,以下结合实施方式并配合附图予以说明。

本实用新型最关键的构思在于:解锁时锁杆与报警导线同时被剪断,rfid主板负责获取和储存集装箱封签锁的相关数据,便于准确判断集装箱封签锁的有效性。

请参照图1至图3,集装箱封签锁,包括锁杆1和锁头2,还包括电性连接的rfid主板3和报警导线4,所述锁杆1的一端与所述锁头2相互锁紧,锁杆1的另一端设有所述rfid主板3,所述报警导线4设于所述锁杆1上。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简述如下:集装箱封签锁通过剪断锁杆进行解锁,剪断锁杆的同时也会将设于锁杆上的报警导线剪断,报警导线剪断后发出解锁信号传输至rfid主板上,一次性的集装箱封签锁剪断后无法再次使用,保障每次由集装箱封签锁封存的货物的安全性。

从上述描述可知,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解锁时锁杆与报警导线同时被剪断,rfid主板负责获取和储存集装箱封签锁的相关数据,通过识别rfid主板上的信息,便于准确判断集装箱封签锁的有效性,保障由集装箱封签锁封存的货物安全,同时降低清点获取耗散的成本。

进一步的,所述rfid主板3内设有处理器芯片u1和射频芯片u2,所述处理器芯片u1与射频芯片u2电性连接,所述报警导线4与所述处理器芯片u1信号连接。

进一步的,还包括报警电路u3,所述报警电路u3与所述处理器芯片u1信号连接。

由上述描述可知,报警电路根据处理器芯片的信号显示集装箱封签锁的非正常状态,起警示作用。

进一步的,所述报警导线4缠绕于所述锁杆1上。

由上述描述可知,缠绕于所赶上的报警导线具有更长的线缆长度,能更全面覆盖锁杆,提高检测的准确度。

进一步的,所述报警导线4设于所述锁杆1的内部。

由上述描述可知,设于锁杆内部的报警导线受锁杆的保护,可避免意外触发。

进一步的,所述锁头2上设有凸起5,所述锁杆1上设有与所述凸起5相配的凹槽6。

由上述描述可知,凸起与凹槽可形成可靠的锁止状态。

进一步的,所述锁头2呈u字型。

进一步的,所述锁头2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一锁止臂21、连接臂22和第二锁止臂23,所述第一锁止臂21与第二锁止臂23平行设置。

进一步的,所述锁杆1的一端锁止于第一锁止臂21上,锁杆1的另一端固定于第二锁止臂23上。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锁止臂21上设有容置腔,锁杆1的一端锁止于所述容置腔内。

由上述描述可知,容置腔对集装箱封签锁的锁紧机构起保护作用。

实施例一

请参照图1至图3,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一为:集装箱封签锁,包括锁杆1和锁头2,还包括电性连接的rfid主板3和报警导线4,所述锁杆1的一端与所述锁头2相互锁紧,锁杆1的另一端设有所述rfid主板3,所述报警导线4设于所述锁杆1上。

所述锁头2上设有凸起5,所述锁杆1上设有与所述凸起5相配的凹槽6,在本实施例中,所述锁杆1和锁头2只能一次锁紧,两者形成锁止状态后无法正常打开,只能通过剪断锁杆1的方式进行解锁。

请参照附图1,详细的,所述锁头2呈u字型,具体的,所述锁头2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一锁止臂21、连接臂22和第二锁止臂23,所述第一锁止臂21与第二锁止臂23平行设置。

所述锁杆1的一端锁止于第一锁止臂21上,锁杆1的另一端固定于第二锁止臂23上,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锁止臂21上设有容置腔,锁杆1的一端锁止于所述容置腔内,可以理解的是,所述凸起5和凹槽6向配合的锁止结构位于所述容置腔内。

所述rfid主板3内设有处理器芯片u1和射频芯片u2,所述处理器芯片u1与射频芯片u2电性连接,所述报警导线4与所述处理器芯片u1信号连接,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处理器芯片u1用于数据的运算、储存以及传输,所述射频芯片u2用于信号的放大和向外辐射传播,所述处理器芯片u1以及射频芯片u2的相关技术均为本领域人员所公知。

还包括报警电路u3,所述报警电路u3与所述处理器芯片u1信号连接,当rfid主板3遭受非法访问,处理器芯片u1触发报警电路u3,报告其异常,可选的,所述报警电路包括指示灯,报警电路u3通过所述警示灯显示集装箱封签锁状态;同时标示处理器芯片u1上记录的货物信息失效,因此,正常状态下能识别的货物信息必然是正确的货物信息,便于货物的清点,所述报警电路u3为本领域人员所公知。

可选的,所述报警导线4设于所述锁杆1的内部;优选的,所述报警导线4缠绕于所述锁杆1上。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简述如下:一次性的集装箱封签锁在上锁时,直接将锁杆1插入锁头2,完成上锁,上锁后可以通过扫描rfid主板3记录信息,便于货物的追踪和查询。解锁时,先扫描集装箱封签锁确认货物信息,后剪断锁杆1,报警导线4随锁杆1同时被剪断,与报警导线4相连的处理器芯片u1记录报警导线4剪断后输出的低电平,将集装箱封签锁的状态记录为解锁状态,一次性集装箱封签锁自此失效,无法再次被使用,如此可以保证每次由集装箱封签锁封存的货物安全,也可准确清点货物。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集装箱封签锁,一次性使用的锁杆和设于锁杆上的报警导线,能够根据外部的触发动作准确地触发处理器芯片记录或清除货物信息,保证每次记录的信息的准确性,保障货物安全。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同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