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侧门锁的外保险及防误锁机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1899135发布日期:2020-08-18 18:42阅读:378来源:国知局
汽车侧门锁的外保险及防误锁机构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配件技术领域,具体讲是一种汽车侧门锁的外保险及防误锁机构。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的汽车侧门锁已是很成熟的技术,车外机械上保险或解保险的机构或简称车外保险机构也很成熟,防误锁机构也是很成熟的机构。

但据申请人了解,现有技术的汽车侧门锁的车外保险机构和防误锁机构仍存在以下不足:1、外保险机构和防误锁机构均是分别独立的两个机构,相对来说,零部件较多,体积较大,占用空间较大,材料成本相对较高,装配人工成本相对增加,导致产品的价格竞争优势不明显。2、有些零部件之间相互连接的结构相对繁琐,且装配不方便;且机构的工作可靠性不强。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车外保险机构与防误锁机构合二为一、机构的零部件相对少、结构简单紧凑、机构的工作可靠性强的汽车侧门锁的外保险及防误锁机构。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解决方案是,提供一种汽车侧门锁的外保险及防误锁机构,包括一外锁止杆和一外保险转换杆,所述的外锁止杆套合在汽车侧门锁的壳体的第一轴上,并绕第一轴转动,外锁止杆的一端用于与车门上的锁芯连杆铰接,外锁止杆的另一端与外保险转换杆拨动连接,所述外保险转换杆套合在壳体的第二轴上,并绕第二轴转动,外保险转换杆一侧与保险杆铰接并可在外锁止杆的拨动下带动保险杆左右移动、以使锁体机构的离合杆与转换板脱离或接触;外保险转换杆的底面有与汽车侧门锁的锁体机构的卡板接触或脱离的结构。

采用以上结构后,本实用新型汽车侧门锁的外保险及防误锁机构具有以下优点:采用以上结构后,又增加了一层保险,缺电如汽车断电或遥控电池没电的情况下,从车外利用钥匙带动锁芯连杆,能同样实现上保险或解除保险。尤其是本结构的巧妙之处在于:保险转换杆身兼防误锁机构,驾驶室的车门关着时,门闩推动卡板逆时针转动,保险转换杆与卡板接触或脱离的结构处脱离状态,这时可以拨动外保险转换杆,带动保险杆左移,进而推动离合杆而上保险;当驾驶室的车门打开时,保险转换杆与卡板接触或脱离的结构处接触状态,这时无法上保险。即,驾驶室车门在打开的状态下,驾驶室的门无法上保险,而车门始终可以打开,从而避免钥匙锁在车内的情况发生。本实用新型外保险及防误锁机构一机构两用,零部件相对减少,体积相对小,省材料、省空间,材料成本和装配人工成本相对减少,产品的价格竞争优势明显。结构简单紧凑,装配相对简单,操作简单方便。机构的工作可靠性强。

进一步地,所述的外锁止杆包括相互呈90°的一短臂和一长臂,两臂结合处为与第一轴转动配合的第一孔,长臂的外端有与锁芯连杆铰接用的孔,短臂的水平位置高于长臂的水平位置,短臂自由端为拨动外保险转换杆转动的拨杆。采用以上结构后,外锁止杆或称外保险杆的结构简单紧凑,力学性能好,操作灵活。

进一步地,所述的外保险转换杆为不规则的块状,中部有一与第二轴铰接用的第二孔,内侧有供与汽车侧门锁的保险杆右端的铰柱转动配合的通孔,外保险转换杆上有供外锁止杆的拨杆拨动的带缺口的凹槽。采用以上结构后,外保险转换杆的结构及与外锁止杆的连接结构均简单紧凑,转动灵活,既进一步节约了成本,减少了空间,又进一步保证了工作的可靠性。

进一步地,外保险转换杆的底面有与卡板向上的第二凸块接触或脱离的第一凸块。采用以上结构后,外保险转换杆的底面有与汽车侧门锁的锁体机构的卡板接触或脱离的结构简单,外保险转换杆与卡板的接触或脱开方便可靠。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外保险及防误锁机构的仰视结构示意图一(图中未示出卡板)。

图2是本实用新型外保险及防误锁机构的仰视结构示意图二。

图3是本实用新型外保险及防误锁机构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外保险及防误锁机构处于解保险状态的结构示意图(图中未示出卡板)。

图5是本实用新型外保险及防误锁机构处上保险状态的结构示意图(图中未示出卡板)。

图6是本实用新型防误锁机构中的保险转换杆与卡板处于防误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防误锁机构中的保险转换杆与卡板处于解除防误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所示:1、外锁止杆,2、保险转换杆,3、第一轴,4、第二轴,5、第二孔,6、带缺口的凹槽,7、保险杆,8、长臂,9、短臂,10、卡板,11、第一孔,12、第一凸块,13、第二凸块,14、离合杆,15、转换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说明。在此需要声明的是,对于这些具体实施方式的说明用于帮助理解本实用新型,但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定。此外,下面所描述的本实用新型的各个具体实施方式中所涉及的技术特征只要彼此之间未构成冲突就可以相互组合。

如图1、图2、图3、图4、图5、图6、图7所示:

本实用新型汽车侧门锁的外保险及防误锁机构,包括一外锁止杆1和一外保险转换杆2。所述的外锁止杆1套合在汽车侧门锁的壳体的第一轴3上,并绕第一轴3转动。外锁止杆1的一端用于与车门上的锁芯连杆铰接,外锁止杆1的另一端与外保险转换杆2拨动连接。所述外保险转换杆2套合在壳体的第二轴4上,并绕第二轴4转动。外保险转换杆2一侧与保险杆7铰接并可在外锁止杆1的拨动下带动保险杆7左右移动、以使锁体机构的离合杆14与转换板15脱离或接触。

所述的外锁止杆1包括相互呈90°的一短臂8和一长臂9,两臂结合处为与第一轴3转动配合的第一孔11。长臂9的外端有与锁芯连杆铰接用的第一孔11,短臂8的水平位置高于长臂9的水平位置,长臂9可为上下阶梯形。短臂8自由端为拨动外保险转换杆2转动的拨杆。

所述的外保险转换杆2为不规则的块状,中部有一与第二轴4铰接用的第二孔5,内侧有供与汽车侧门锁的滑动式的保险杆7右端的铰柱转动配合的通孔,外保险转换杆2上有供外锁止杆2的拨杆拨动的带缺口的凹槽6。

外保险转换杆1的底面有与汽车侧门锁的锁体机构的卡板10接触或脱离的结构,如外保险转换杆2的底面有与卡板10向上的第二凸块13接触或脱离的第一凸块12。

本实用新型汽车侧门锁的外保险及防误锁机构解保险时,拉动外锁止杆1绕轴逆时针转动,带动外保险转换杆2顺时针转动或称旋转,外保险转换杆2拨动保险杆7使其向右滑动或称移动,汽车侧门锁的锁体机构的离合杆14与汽车侧门锁的锁体机构的转换板15构成接触即结合状态,可拨动转换板经汽车侧门锁的锁体机构的释放板达到带动汽车侧门锁的锁体机构的棘爪销和汽车侧门锁的锁体机构的棘爪转动,当棘爪转动至不对汽车侧门锁的锁体机构的卡板10起限制作用的状态即与卡板10脱开时,卡板10在汽车侧门锁的锁体机构的卡板扭簧的作用力下转动使侧门锁解锁即车门打开。

本实用新型汽车侧门锁的外保险及防误锁机构上保险时,操作外锁止杆1使其沿顺时针转动或称旋转,配合并带动外保险转换杆2逆时针转动,后者和保险杆7配合并带动其向左运动,保险杆7推动离合杆14逆时针转动,离合杆与转换板15构成脱离状态,此时锁体机构的外拉板无法拨动转换板15并经释放板带动棘爪销和棘爪转动,卡板10无法在卡板扭簧的作用力下转动,侧门锁不能解锁即车门不能打开。

本实用新型汽车侧门锁的外保险及防误锁机构身还兼防误锁结构,即具有防误锁的功能:驾驶室的车门关着时,门闩推动卡板10逆时针转动,驾驶室的车门关着时,门闩推动卡板10逆时针转,带动卡板10的向上的第二凸块13转动到外保险转换杆2的向下的第一凸块12无法拨动的位置,这时可以拨动外保险转换杆2,可以带动保险杆7左移,进而推动离合杆进而上保险。当驾驶室的车门打开时,卡板10顺时针转动,带动卡板10的向上的第二凸块13转动到外保险转换杆2的向下的第一凸块13相抵的位置,这时外保险转换杆的向下的第一凸块12因卡板10的向上的第二凸块13相抵无法被拨动,也就是无法上保险。即,驾驶室车门在打开的状态下,驾驶室的门无法上保险,而车门始终可以打开,从而避免钥匙锁在车内的情况发生。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实用新型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实用新型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