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阻尼缓冲装置的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8484913阅读:188来源:国知局
一种阻尼缓冲装置的制造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涉及家具配件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阻尼缓冲装置。
【背景技术】
[0002]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对家具的要求越来越高,人们除了对家具的美观和实用性有所追求之外,还对家具人性化的设计和耐用性也有要求。在现有技术中,家具的滑动部件如趟门在关闭时或滑动部件如抽屉合上时容易与主体相互碰撞,不但碰撞会发出噪声,而且也容易相互损坏。因此,生产商在家具上做人性化设计一一装设缓解碰撞冲击的阻力缓冲装置,使得趟门或抽屉在关闭到最后一个阶段时能够进行缓慢动作,防止趟门或抽屉猛烈撞击在柜体上,从而不影响家具的使用寿命和降低环境噪声。
[0003]现有的阻力缓冲装置多为阻尼液阻力缓冲装置,在其使用过程中,趟门或抽屉关闭到最后一个阶段并与缓冲器扣合时,阻力缓冲装置内部的阻尼液给一个反向作用力,从而能够减缓趟门或抽屉关闭时的速度,使得其缓慢动作直到趟门或抽屉关闭。但是,现有的阻力缓冲装置仍存在以下缺点:由于现有阻力缓冲装置的反作用力是恒定的,若阻力缓冲装置的阻力过大,当趟门或抽屉关闭与阻力缓冲装置一开始接触会出现回弹的现象(特别是趟门会出现回弹跳门的现象),则大大降低了家具的实用性;若阻力缓冲装置的阻力过小,当趟门或抽屉过重或者趟门或抽屉关闭时的速度过块导致冲击力过大时,阻力缓冲装置内部的阻尼液不能提供一个较大的反方向作用力,则大大降低装置的缓冲效果,不能防止趟门或抽屉猛烈撞击在柜体上。

【发明内容】

[0004]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家具滑动部件关闭过程中能针对关闭过程不同阶段所需阻力的特性进行调节的阻尼缓冲装置。
[0005]本发明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阻尼缓冲装置,包括一端设有开口端的管体、端盖、拉杆、活塞组件和隔片,所述管体远离所述开口端的一端为管体的底部,所述端盖设在所述管体的所述开口端,所述端盖与所述管体密封固定,所述隔片设在所述管体设有开口端的一端内,所述管体的底部和所述隔片之间设有阻尼液,所述拉杆的一端穿过所述端盖和所述隔片后伸入所述管体内,所述拉杆位于所述管体内的一端端部上设有所述活塞组件,所述管体的内壁设有至少一条沿所述管体的轴向方向设置的流动槽,所述流动槽从一端到另一端、横截面积逐渐减小后再逐渐增大。
[0006]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在家具滑动部件关闭过程中能有效调节缓冲阻力,从而实现对不同重量或载重的家具滑动部件关闭时起到缓冲作用和避免回弹跳门的现象,进而即可实现滑动部件关闭过程的顺畅,又可减少碰撞噪声,增长家具的使用寿命;渐变形流动槽通过缓慢改变阻尼液排量而有效调节缓冲阻力的方式,可保证滑动部件在关闭过程中的顺畅,也可起到缓冲作用。
[0007]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本发明还可以做如下改进。
[0008]进一步,所述流动槽的长度为所述管体的底部到所述隔片之间的距离。
[0009]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活塞的移动范围即为管体额底部到隔片,将流动槽的长度设置为管体的底部到隔片之间,可以实现活塞在管体内部的移动都会受到阻尼的作用。
[0010]进一步,所述流动槽的横截面积最小处到所述管体的底部的距离h = 1/3H,其中,H为流动槽开设的长度。
[0011]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流动槽的横截面积最小处到管体的底部之间的距离可根据使用需求、滑动部件的重量和阻力缓冲装置安装的位置等参数来设定。
[0012]进一步,所述隔片和所述挡片之间设有消音圈,所述拉杆穿过所述消音圈。
[0013]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消音圈的设置一方面起到吸音效果;另一方面利用消音圈受压体积缩小和泄压体积增大的特点,有利于平衡拉杆进出管体所引起的压力变化。
[0014]进一步,所述消音圈为海绵圈。
[0015]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海绵圈的吸音效果好,并且受压体积缩小和泄压体积增大的效果好。
[0016]进一步,所述消音圈和所述端盖之间设有挡片,所述拉杆穿过所述挡片。
[0017]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挡片的设置对消音圈起到均匀阻挡的作用。
[0018]进一步,所述挡片和所述端盖之间设有Y形圈,所述拉杆穿过所述Y形圈。
[0019]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Y形圈的设置能提高挡片与端盖之间的密封效果。
[0020]进一步,所述端盖和所述管体的内壁之间设有O形圈。
[0021]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0形圈的设置提高了端盖与管体的内壁的密封效果。
[0022]进一步,所述活塞组件包括活塞和筒形的端子,所述活塞与所述拉杆位于所述管体内的一端端部固定连接,所述端子套在所述活塞上、位于所述活塞和所述管体的内壁之间。
[0023]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筒形的端子套在活塞上,能减少活塞的磨损,提高活塞的使用寿命。
[0024]进一步,所述拉杆位于所述管体外的一端上设有挂钩。
[0025]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挂钩的设置能方便拉杆的挂置安装。
[0026]进一步,所述活塞包括环形端部,以及设置在环形端部上的顶端,所述环形端部的端面为为设孔端面。
[0027]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避免了在活塞上设孔,减小了加工的难度,能有效避免由于阻尼液的冲击对活塞造成的磨损导致阻力缓冲装置使用寿命大大降低的现象。
【附图说明】
[0028]图1为本发明的外部结构示意图;
[0029]图2为本发明的爆炸图;
[0030]图3为图1中A-A方向的截面示意图;
[0031]图4为本发明管体的截面示意图;
[0032]图5为图4的B-B方向的截面示意图;
[0033]图6为图4的D-D方向的截面示意图;
[0034]图7为图4的E-E方向的截面示意图;
[0035]图8是本发明中活塞的结构示意图;
[0036]附图中,各标号所代表的部件列表如下:
[0037]1、管体,2、拉杆,3、隔片,4、端盖,5、挂钩,6、流动槽,7、活塞,8、端子,9、挡片,10、消音圈,11、Y形圈,12、O形圈,13、阻尼液,14、环形端部,15、顶端,16、端面。
【具体实施方式】
[0038]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原理和特征进行描述,所举实例只用于解释本发明,并非用于限定本发明的范围。
[0039]如图1、图2、图3所示,本发明包括一端设有开口端的管体1、端盖4、拉杆2、活塞组件和隔片3,所述管体I远离所述开口端的一端为管体I的底部,所述端盖4设在所述管体I的所述开口端,所述端盖4与所述管体I密封固定,所述隔片3设在所述管体I设有开口端的一端内,所述管体I的底部和所述隔片3之间设有阻尼液,所述拉杆2的一端穿过所述端盖4和所述隔片3后伸入所述管体I内,所述拉杆2位于所述管体I内的一端端部上设有所述活塞组件,所述管体I的内壁设有至少一条沿所述管体I的轴向方向设置的流动槽6,所述流动槽6从一端到另一端、横截面积逐渐减小后再逐渐增大(从图4截面B-B处——D-D处——E-E处),如图5、图6、图7所示。
[0040]所述流动槽6的长度为所述管体I的底部到所述隔片3之间的距离。所述流动槽6的横截面积最小处到所述管体I的底部的距离h = 1/3H,其中,H为流动槽6开设的长度。所述隔片3和所述端盖4之间设有消音圈10,所述拉杆2穿过所述消音圈10。所述消音圈10为海绵垫。所述消音圈10和所述端盖4之间设有挡片9,所述拉杆2穿过所述挡片9。所述挡片9和所述端盖4之间设有Y形圈11,所述拉杆2穿过所述Y形圈11。所述端盖4和所述管体I的内壁之间设有O形圈。所述活塞组件包括活塞7和筒形的端子8,所述活塞7与所述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