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装配射流管式电液伺服阀衔铁组件的空心芯轴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0201151阅读:351来源:国知局
一种用于装配射流管式电液伺服阀衔铁组件的空心芯轴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属于机械加工装配技术,具体涉及一种用于装配射流管式电液伺服阀衔铁组件的空心芯轴。
【背景技术】
[0002]在装配射流管式电液伺服阀中弹簧管式结构的衔铁组件时,不使用专用工艺装备,亦可完成装配。
[0003]射流管式电液伺服阀中悬臂梁式结构的衔铁组件的结构发生了极大的变化,组成零件属于薄壁易变形零件,在装配悬臂梁式结构的衔铁组件时,装配过程易损伤射流管外圆。
【实用新型内容】
[0004]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实现射流管式电液伺服阀中悬臂梁式结构的衔铁组件的装配,可靠地将三个薄壁易变形零件装配在一起,满足装配要求,无变形,无划伤。
[0005]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用于装配射流管式电液伺服阀衔铁组件的空心芯轴,包括定位圆1,保护孔2,冲压端头3,限位台4,排气孔5,夹持柄6 ;夹持柄6内设有排气孔5,定位圆1、排气孔5与保护孔2同轴,冲压端头3、限位台4与保护孔2垂直,保护孔2、排气孔5分布于限位台4左右两侧,限位台4直径大于夹持柄6直径,夹持柄6直径大于定位圆1直径。
[0006]定位圆1、保护孔2、冲压端头3、限位台4的表面粗糙度均优于零件的表面粗糙度,且具有高精度的尺寸和垂直度、同轴度。
[0007]本实用新型的效果是:解决了射流管式电液伺服阀中悬臂梁式结构的衔铁组件的装配难题,将三个薄壁易变形零件装配在一起,满足了装配要求,无变形,无损伤;装配后的射流管式电液伺服阀衔铁组件质量好,效率高,缩短了生产周期,降低了生产成本和劳动强度,易于实现。
四、【附图说明】
[0008]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0009]图2为本实用新型射流管式电液伺服阀悬臂梁式结构衔铁组件结构示意图;
[0010]图3为使用本实用新型装配悬臂梁式结构衔铁组件的示意图;
[0011]图4为射流管式电液伺服阀弹簧管式结构衔铁组件结构示意图。
五、【具体实施方式】
[0012]下面结合说明书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详细说明,请参阅说明书附图1、2、3。
[0013]如附图1所示,一种用于装配射流管式电液伺服阀衔铁组件的空心芯轴,包括定位圆1,保护孔2,冲压端头3,限位台4,排气孔5,夹持柄6 ;夹持柄6内设有排气孔5,定位圆1、排气孔5与保护孔2同轴,冲压端头3、限位台4与保护孔2垂直,保护孔2、排气孔5分布于限位台4左右两侧,限位台4直径大于夹持柄6直径,夹持柄6直径大于定位圆1直径;定位圆1、保护孔2、冲压端头3、限位台4的表面粗糙度均优于零件的表面粗糙度,且具有高精度的尺寸和垂直度、同轴度。
[0014]如附图2、3所示,所述空心芯轴定位圆1与衔铁组件中的衔铁内孔7配合,并起导向的作用;所述空心芯轴保护孔2与衔铁组件中的射流管外圆8配合,并起保护射流管外圆8的作用;所述空心芯轴冲压端头3与衔铁组件中的衔铁端面9配合,并起推动衔铁与射流管达到过盈配合的作用;所述空心芯轴限位台4,起控制衔铁组件轴向尺寸的作用,与衔铁组件中的基座端面10接触时,表明组件轴向尺寸达到要求;所述空心芯轴排气孔5,起排出衔铁组件和工具内部气体的作用。
[0015]使用过程中,夹持柄6夹持于手动压床主轴孔中,组件按附图3,平放于两块垫块11上,四周用垫块挡住,调整垫块11的位置,使芯轴保护孔2、芯轴定位圆1分别与衔铁组件中的射流管外圆8、衔铁内孔7对中,冲压端头3与衔铁组件中的衔铁端面9接触,用手向下扳动压床摇臂,缓慢进给,推动过盈部位装配到位,抬起压床摇臂,取走衔铁组件,完成装配。
【主权项】
1.一种用于装配射流管式电液伺服阀衔铁组件的空心芯轴,其特征在于,包括定位圆⑴,保护孔⑵,冲压端头⑶,限位台⑷,排气孔(5),夹持柄(6);夹持柄(6)内设有排气孔(5),定位圆⑴、排气孔(5)与保护孔(2)同轴,冲压端头(3)、限位台(4)与保护孔(2)垂直,保护孔(2)、排气孔(5)分布于限位台(4)左右两侧,限位台(4)直径大于夹持柄(6)直径,夹持柄(6)直径大于定位圆1直径。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装配射流管式电液伺服阀衔铁组件的空心芯轴,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圆⑴、保护孔⑵、冲压端头(3)、限位台⑷的表面粗糙度均优于零件的表面粗糙度,且具有高精度的尺寸和垂直度、同轴度。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用于装配射流管式电液伺服阀衔铁组件的空心芯轴,涉及机械加工装配领域,包括:定位圆,保护孔,冲压端头,限位台,排气孔,夹持柄;所述定位圆与保护孔同轴,冲压端头、限位台与保护孔垂直,所述芯轴夹持柄夹持在手动压床主轴孔中。本实用新型实现了射流管式电液伺服阀悬臂梁式结构衔铁组件的装配难题,无变形,无划伤。衔铁组件装配质量好,效率高,缩短了生产周期,降低了生产成本和劳动强度,易于实现。
【IPC分类】B25B27/02
【公开号】CN205111737
【申请号】CN201520848940
【发明人】童昕, 叶建强
【申请人】中国航空工业第六一八研究所
【公开日】2016年3月30日
【申请日】2015年10月29日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