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灭火器防护袋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934892阅读:346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属于消防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灭火器防护袋。



背景技术:

灭火器是家庭和公共场合必备的物品,在生活或者工作场合放置灭火器是防止减少火灾放生的主要措施,灭火器作为扑救初起火灾的重要消防设施,质量的好坏直接关系到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然而,灭火器长期放置在空气中会发生损坏,在腐蚀较强的作业现场、特别是化工场所,受环境影响,放置的灭火器构件容易受到腐蚀,造成脱漆、生锈以及灭火器喷管会破裂,影响了灭火器使用的可靠性,而且需要频繁的检修和更换,成本较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上述不足,提供了一种对灭火器起到有效保护、延长灭火器使用寿命的灭火器防护袋。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灭火器防护袋,包括外袋体和位于外袋体内部的内袋体,所述的外袋体和内袋体均呈筒形结构,外袋体和内袋体的开口均朝下,外袋体开口和内袋体之间形成密封空间,所述外袋体上设有横跨开口的连接带,所述连接带的一端设有粘扣,密封空间内设有若干平行布置的支撑环,相邻的支撑环之间形成缓冲气室,支撑环上设有通气孔,所述的外袋体上设有与缓冲气室连通的进气单向阀。这样,内袋体和外袋体之间设置支撑环,内袋体和外袋体之间密封空间,支撑环将内袋体和外袋体之间的密封空间分隔开形成若干个缓冲气室。将防护袋套在灭火器外部后,通过进气单向阀对密封空间进行充气,从而将外袋体和内袋体撑开。利用外袋体和内袋体,可以避免灭火器与外界直接接触,可减小灭火器受到的外界腐蚀,提高灭火器的可靠性和使用寿命。

作为优选,所述支撑环沿着外袋体的长度方向等间隔布置,支撑环的外边缘与外袋体的内侧固定连接,支撑环的内边缘与内袋体的外侧固定连接。当防护袋套在灭火器外部后,缓冲气室位于灭火器外部,可以起到缓冲效果,防止运输过程中的磕碰对灭火器的造成损伤。

作为优选,所述外袋体的开口边缘向内翻折形成围绕外袋体周向布置的绳槽,所述绳槽内设有松紧绳,绳槽上设有出绳口,松紧绳端部设有调节松紧绳长度的调节扣。设置松紧绳可以将开口收拢,防止外界液体或气体进入到内袋体中。

作为优选,所述的外袋体的顶部设有提手。

作为优选,所述外袋体的外侧设有反光条,所述反光条围绕外袋体的周向布置。

作为优选,所述外袋体包括前片、后片和顶片,所述前片和后片相互固定围成一个筒体,所述顶片设置在前片和后片组成筒体的顶部。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1)防护袋固定效果良好,起到良好防水防尘的功能,保证了灭火器不受外界侵蚀,提高了可靠性和使用寿命;(2)设置缓冲气室能有效防止磕碰对灭火器造成损伤,对灭火器起到良好的保护效果。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提手1,内袋体2,外袋体3,前片3a,后片3b,顶片3c,出绳口301,绳槽302,缓冲气室4,支撑环5,反光条6,连接带7,粘扣7a,松紧绳8,调节扣9,进气单向阀10。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描述。

如图1所示的实施例中,一种灭火器防护袋,包括外袋体3和内袋体2,外袋体和内袋体均呈筒形结构,外袋体和内袋体的开口均朝下。外袋体包括前片3a、后片3b和顶片3c,前片和后片相互固定围成一个筒体,顶片设置在前片和后片组成筒体的顶部。内袋体位于外袋体内部,内袋体和外袋体之间具有密封空间,密封空间内设有若干平行布置的支撑环5,支撑环沿着外袋体的长度方向等间隔布置,支撑环的外边缘与外袋体的内侧固定连接,支撑环的内边缘与内袋体的外侧固定连接,相邻的支撑环之间形成缓冲气室4,支撑环上设有通气孔,使得相邻的缓冲气室之间空气能自由流通,外袋体上设有与缓冲气室连通的进气单向阀10。

外袋体开口和内袋体开口连接成一体结构,外袋体的开口边缘向内翻折形成围绕外袋体周向布置的绳槽302,绳槽内设有松紧绳8,绳槽上设有出绳口301,松紧绳端部设有调节松紧绳长度的调节扣9。外袋体上设有横跨开口的连接带7,连接带的一端设有粘扣7a。外袋体的顶部设有提手1,以方便在需要使用灭火器时将防护袋和灭火器脱离。外袋体的外侧设有反光条6,反光条围绕外袋体的周向布置。

在实际使用时,将防护袋开口处连接带的粘扣一端打开,防护袋套在灭火器上,之后通过调节扣调节松紧绳长度使得防护袋开口与灭火器瓶体相贴合,并将连接带的粘扣与外袋体粘合,完成防护袋的安装。在需要使用灭火器时,打开连接带的粘扣,通过提手就能很方便地取下防护袋。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