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墙顶自动喷水灭火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364280阅读:1120来源:国知局
一种墙顶自动喷水灭火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消防设备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墙顶自动喷水灭火装置。



背景技术:

火灾往往防不胜防,一旦发生火灾,如果没有采取灭火措施或灭火不及时,均会对人们的财产以及生命造成危害。现在,随着人们防范意识的增强,各种喷水灭火装置安装在建筑物内,在发生火灾时,自动喷水进行灭火。

例如公告号为CN205391534U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智能喷水灭火装置,包括水平轴、水箱和固定板,固定板固定在房屋内的天花板上。固定板上安装有第一电动机,固定板下方设有烟雾传感器,水平轴与固定板之间通过U形架相连,U形架上安装有第二电动机,第一电动机连接有第一涡杆轴,第一涡杆轴连接有第一涡轮。

然而,该装置中只有固定板固定于天花板上,且整个装置固定不稳固,各部件容易发生松动或脱落的情况,导致自动喷水灭火的稳定性不强。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墙顶自动喷水灭火装置,该装置具有增强自动喷水灭火的稳定性的效果。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墙顶自动喷水灭火装置,包括水管以及与水管连接的洒水喷头,所述水管设有固定于横梁的固定组件,所述固定组件包括与横梁固定连接的连接杆,以及,设于连接杆端部的用于固定水管的夹紧组件;所述连接杆设有固定于横梁的用于支撑连接杆的支撑组件。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发生火灾时,水从水管进入洒水喷头进行喷水;夹紧组件将水管夹紧固定,且夹紧组件通过连接杆与横梁固定连接,从而水管稳固地与横梁固定;支撑组件将连接杆支撑固定于横梁,进一步使水管不易发生松动或脱落的情况,从而使洒水喷头进行喷水灭火工作的稳定性更高。

优选的,所述夹紧组件包括设于连接杆下端的连接板、从下向上穿设于连接板的用于夹紧水管的U形杆,以及,与U形杆的两端螺纹连接且位于连接板上表面的螺母。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旋转螺母,使水管分别与U形杆的内壁和连接板的下表面抵触,从而水管在U形杆与连接板之间被夹紧,进而水管与洒水喷头有效稳固地与连接杆固定,且在需要更换水管或其它情况下,便于拆卸U形杆,进而拆下水管。

优选的,所述夹紧组件包括设于连接杆下端的上箍环,以及,转动连接于上箍环端部且与上箍环相配合的下箍环,所述水管可贯穿于上箍环与下箍环之间且被上箍环与下箍环夹紧;所述上箍环的另一端转动连接有转动杆,所述转动杆套接有与转动杆螺纹连接的旋紧杆,所述旋紧杆可与下箍环的端部相抵触。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将水管卡入上箍环与下箍环之间,旋转旋紧杆使旋紧杆与下箍环的端部抵触,从而下箍环与上箍环固定并将水管夹紧,进而水管与连接杆的相对位置固定,不易发生偏移;且安装与拆卸水管均能方便快捷地进行。

优选的,所述连接杆为角钢;所述支撑组件包括与横梁固定的膨胀螺栓,所述膨胀螺栓贯穿连接杆的一边,且连接杆的一边与横梁的侧壁贴紧。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膨胀螺栓穿过连接杆且与横梁固定,从而将连接杆支撑固定;连接杆为角钢,更便于膨胀螺栓将连接杆与横梁固定,使连接杆更不易与横梁发生偏移,加强了连接杆固定的稳定性;且连接杆的重量较轻,从而连接杆与水管的固定更稳定。

优选的,所述洒水喷头包括与水管螺纹连接的螺纹管、设于螺纹管端部的轭臂座、与轭臂座连接的轭臂架以及设于轭臂架另一端的溅水盘;所述轭臂座设有喷水孔,所述喷水孔设有密封座;所述溅水盘与密封座之间抵触有玻璃体,所述玻璃体的内部封闭,且灌有随温度变化而体积变化明显的敏感液体。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洒水喷头通过螺纹管与水管螺纹连接,使洒水喷头的安装与拆卸均能方便地进行,且洒水喷头与水管固定稳定;当发生火灾时,随着温度升高,敏感液体膨胀;当达到一定的温度值时,敏感液体使玻璃体爆炸,进而密封座脱落,水即从喷水孔喷出并落到溅水盘上,溅水盘则将水向四周喷出;从而在发生火灾时及时地进行喷水灭火。

优选的,所述溅水盘设有螺钉孔,所述螺钉孔内螺纹连接有用于与玻璃体抵触的螺钉。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旋转螺钉使螺钉抵触玻璃体,从而使玻璃体抵触于溅水盘与密封座之间更稳固,玻璃体更不易发生脱落,增加了玻璃体感应温度进行喷水工作的稳定性。

优选的,所述溅水盘呈曲面。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水喷到溅水盘上时,溅水盘的曲面引导水向溅水盘外洒出,水沿着溅水盘内壁喷洒到四周,使水呈伞状向四周喷出;从而水的喷洒效果更好,水洒得更开,减少了因水流冲击大,水撞击到溅水盘后直线反弹而无法洒开的情况。

优选的,所述溅水盘设有沿圆周方向的若干个均匀分布的齿楞。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水从溅水盘溅出时,水经过齿楞之间的间隙溅出,水的冲击力更大,从而进一步使水洒开更远,增大了洒水喷头的喷水范围,灭火的效果更好。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发生火灾时,水从水管进入洒水喷头进行喷水;夹紧组件将水管夹紧固定,且夹紧组件通过连接杆与横梁固定连接,从而水管稳固地与横梁固定;支撑组件将连接杆支撑固定于横梁,进一步使水管不易发生松动或脱落的情况,从而使洒水喷头进行喷水灭火工作的稳定性更高。

附图说明

图1是实施例一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A部分的放大图;

图3是实施例一中洒水喷头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实施例二中水管、夹紧组件以及连接杆的装配关系示意图。

图中:1、水管;2、洒水喷头;21、螺纹管;22、轭臂座;23、轭臂架;24、溅水盘;3、横梁;4、固定组件;41、连接杆;42、夹紧组件;421、连接板;422、U形杆;423、螺母;424、上箍环;425、下箍环;5、膨胀螺栓;6、转动杆;7、旋紧杆;8、喷水孔;9、密封座;10、玻璃体;11、螺钉孔;12、螺钉;13、齿楞;14、旋转体;15、支管;16、墙顶。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实施例一:一种墙顶自动喷水灭火装置,如图1和图2所示,包括若干根固定于墙顶16下方横梁3的水管1以及连接于水管1的洒水喷头2。横梁3安装有用于固定水管1的固定组件4,固定组件4包括固定于横梁3侧壁的连接杆41,以及,固定于连接杆41下端的用于将水管1夹紧固定的夹紧组件42。

连接杆41为角钢,连接杆41的一边紧贴于横梁3的侧壁,横梁3螺纹连接有贯穿连接杆41一边的用于固定连接杆41的膨胀螺栓5。连接杆41为角钢,从而使膨胀螺栓5将连接杆41与横梁3更稳固,使连接杆41与水管1更不易发生松动或脱离;且连接杆41的结构强度较强,以及连接杆41的重量较轻,使连接杆41与水管1的固定更稳。

夹紧组件42包括焊接于连接杆41下端的连接板421、从下向上贯穿连接板421的U形杆422,以及,紧贴于连接板421上表面且分别与U形杆422的两端螺纹连接的螺母423。水管1位于U形杆422以内,旋转螺母423,使水管1与U形杆422的内壁和连接板421的下表面均相抵触,从而水管1被夹紧固定;且在需要更换水管1或其它情况下,便于通过拆卸U形杆422将水管1拆下。

夹紧组件42与连接杆41将水管1与横梁3的相对位置固定,水管1不易与横梁3发生松动或脱离,从而增加了水管1与洒水喷头2固定的稳定性,使洒水喷头2进行喷水灭火的工作更稳定,减少了发生火灾时因水管1脱落而无法正常灭火的情况。

如图2和图3所示,水管1安装有与水管1连通的竖直方向的支管15,支管15用于与洒水喷头2连接固定;洒水喷头2包括与支管15螺纹连接的螺纹管21、螺纹管21端部一体成型的轭臂座22、轭臂座22两侧端一体成型的轭臂架23,以及,轭臂架23的另一端固定安装的溅水盘24。轭臂座22开有喷水孔8,喷水孔8处嵌有用于封闭喷水孔8的密封座9;溅水盘24的正中间开有螺钉孔11,螺钉孔11内螺纹连接有螺钉12;螺钉12与密封座9之间抵触有玻璃体10,玻璃体10内部封闭,且灌有随温度变化而体积变化明显的敏感液体。

螺纹管21与支管15螺纹连接,从而使洒水喷头2便于安装与拆卸,且洒水喷头2与支管15固定稳固。当发生火灾时,温度升高到一定值后,敏感液体膨胀到使玻璃体10爆炸,从而密封座9在水压和自身重力下与轭臂座22脱落,从而水沿水管1从喷水孔8喷出,并经过溅水盘24落下进行灭火。从而实现了在发生火灾时自动喷水灭火,及时有效地阻止了火灾蔓延。通过螺钉12与玻璃体10抵触,使玻璃体10在螺钉12与密封座9之间抵触更紧,使玻璃体10更不易脱落,大大增加了玻璃体10固定的稳定性。

溅水盘24呈曲面,水喷到溅水盘24后被溅水盘24引导而向四周呈伞状喷出,从而使水洒开的范围更大,减少了水流撞击到溅水盘24内壁而向下直线反弹喷出,而导致水喷出的范围太小的情况,增加了喷水灭火的效果。溅水盘24的外周沿圆周方向一体成型有均匀分布的齿楞13,水则从齿楞13的间隙喷出,水的冲击力则增大,从而水喷洒更开,进一步增加了喷水的范围。

总的工作过程:发生火灾时,温度达到一定值后,敏感液体膨胀使玻璃体10爆炸,水经过水管1从洒水喷头2喷出进行灭火;连接杆41通过膨胀螺栓5与横梁3固定,水管1通过夹紧组件42与连接杆41固定连接,从而水管1稳固地固定于墙顶16下方。

实施例二:一种墙顶自动喷水灭火装置,如图4所示,本实施例与实施例一的区别在于:夹紧组件42包括焊接于连接杆41下端的上箍环424,以及,转动连接于上箍环424端部且与上箍环424相配合的下箍环425,水管1可位于上箍环424与下箍环425之间被夹紧固定。上箍环424的另一端转动连接有转动杆6,转动杆6的自由端套接有旋紧杆7,旋紧杆7与转动杆6螺纹连接且可与下箍环425的端部相抵触。

水管1穿过上箍环424与下箍环425之间,旋转旋紧杆7,使旋紧杆7抵触于下箍环425的端部,从而下箍环425与上箍环424固定并将水管1夹紧固定,进而水管1与连接杆41的相对位置被固定,且便于水管1的安装与拆卸;旋紧杆7远离上箍环424的端部安装固定有旋转体14,在不借助其它工具的情况下,通过旋转体14旋转旋紧杆7更方便,加快了安装水管1的效率,且使旋紧杆7与下箍环425抵触更紧,进而下箍环425与上箍环424将水管1固定得更稳固。

上述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的解释,其并不是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在阅读完本说明书后可以根据需要对本实施例做出没有创造性贡献的修改,但只要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内都受到专利法的保护。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