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带挡片的泄爆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487686阅读:398来源:国知局
一种带挡片的泄爆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消防器材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带挡片的泄爆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消防安全意识也在逐步提升,各类灭火器、灭火装置的需求与日俱增,特别是气溶胶灭火装置以其体积小巧、无压存储、无需铺设管网和维护、灭火高效、无毒无害、安全可靠、绿色环保等优点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但同时由于生产、运输等环节造成的药剂缺陷,从而导致灭火装置在启动时发生爆燃的现象时有发生,由于爆燃会瞬时产生大量的高压高温气体,在极短的时间内产生巨大压力,超过灭火装置本身的耐压极限,从而导致灭火装置本身发生爆炸,严重危害保护区内人员及设备的安全。

此外,目前,气溶胶灭火装置由于生产工艺、生产成本、设计水平等多方面原因未能设计有效甚至根本没有设计泄爆结构,一旦发生由爆燃引起的灭火装置爆炸后果不堪设想,轻则灭火装置报废,达不到理想的灭火效果;重则产生导致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的严重后果。

因此,需要研发一种有效装置,在爆燃现象发生时能及时泄爆,保障生命财产的安全。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带挡片的泄爆装置,此装置带有挡片结构,其结构简单,能够有效的防止气溶胶灭火装置的自身爆燃,而且在爆燃现象发生时能及时泄爆,保障生命财产的安全。

为了实现上述的技术特征,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一种带挡片的泄爆装置,它包括爆燃时会发生位移的发生剂筒,所述发生剂筒的顶部安装有前盖;所述发生剂筒的外壁设置有用于控制发生剂筒位移距离的限位环;所述发生剂筒通过前盖套装在冷却筒内部,所述冷却筒的底部安装有后盖。

所述前盖上设置有用于正常喷放的筛网。

所述发生剂筒可以沿着与前盖脱离的方向发生位移。

所述冷却筒的筒壁上加工有用于泄放过大压力的泄放孔。

所述后盖的底部面板加工有径向翻边固定结构和轴向翻边挡片结构;所述径向翻边固定结构和轴向翻边挡片结构间隔均布设置,其相对位置固定。

所述筛网采用单孔或多孔结构。

所述发生剂筒为单端封闭薄壁结构。

所述限位环与发生剂筒采用可拆卸连接、固定连接或一体化成型方式相连。

所述冷却筒为单端封闭薄壁结构,筒壁上所设泄放孔为单孔或多孔结构。

所述后盖与径向翻边固定结构和轴向翻边挡片结构采用固定连接或一体化结构,翻边结构数量为一个或多个。

本实用新型有如下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的泄爆装置的泄爆直接作用单元为后盖上的轴向翻边挡片结构,另外前盖和后盖上的径向翻边固定结构可使发生剂筒按照指定的轨迹运动起到导向的作用,同时限位环和后盖上的径向翻边固定结构可控制发生剂筒的位移距离。

2、此泄爆装置简单有效,结构紧凑简单,可靠性高,安装方便。

3、本实用新型的泄爆装置通过前盖、发生剂筒、限位环、冷却剂筒和后盖有效组合,在发生剂筒朝热气流喷射方向反向运动的过程中,通过轴向翻边挡片结构的形变使发生剂筒产生位移,直到限位环与径向翻边固定结构接触,同时将压力通过泄放孔泄放到装置外部空气中,有效地分散爆燃所产生的巨大动能,避免了装置产生爆炸的风险。

4、本实用新型的轴向翻边挡片结构的弹性形变转化为发生剂筒的动能,也可以消耗发生剂筒的一部分能量,进而有效的避免了发生爆炸的风险。

5、通过限位环与径向翻边固定结构之间的配合能够控制发生剂筒的反冲位移。

6、通过所述的泄放孔保证了在发生爆燃现象发生时,而且发生剂筒和前盖脱离之后,高压气体可以通过泄放孔泄放到装置外部空气中,有效地分散爆燃所产生的巨大动能。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后盖结构示意图。

图中:前盖1、发生剂筒2、限位环3、冷却筒4、后盖5、筛网6、泄放孔7、径向翻边固定结构8、轴向翻边挡片结构9。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做进一步的说明。

参见图1-2,一种带挡片的泄爆装置,它包括爆燃时会发生位移的发生剂筒2,所述发生剂筒2的顶部安装有前盖1;所述发生剂筒2的外壁设置有用于控制发生剂筒2位移距离的限位环3;所述发生剂筒2通过前盖1套装在冷却筒4内部,所述冷却筒4的底部安装有后盖5。其中发生剂筒2与前盖1为界面接触连接;后盖5同时通过径向翻边固定结构8和轴向翻边挡片结构9与发生剂筒2发生界面接触连接。冷却剂筒4与前盖1和后盖5之间都为刚性连接,连接方式可采用卡接、铆接、焊接、螺纹联接、销联接等固定连接也可以直接设置为一体。

进一步的,所述前盖1上设置有用于正常喷放的筛网6。筛网6为正常泄放通道和爆燃时的次要泄放通道。

进一步的,所述发生剂筒2可以沿着与前盖1脱离的方向发生位移。通过产生一段缓冲位移能够吸收及消耗一部分反冲击能量。

进一步的,所述冷却筒4的筒壁上加工有用于泄放过大压力的泄放孔7。通过所述的泄放孔7保证了在发生爆燃现象发生时,而且发生剂筒2和前盖1脱离之后,高压气体可以通过泄放孔7泄放到装置外部空气中,有效地分散爆燃所产生的巨大动能。

进一步的,所述后盖5的底部面板加工有径向翻边固定结构8和轴向翻边挡片结构9;所述径向翻边固定结构8和轴向翻边挡片结构9间隔均布设置,其相对位置固定。爆燃时轴向翻边挡片结构9会产生形变,从而吸收及消耗一部分反冲动能。

进一步的,所述筛网6采用单孔或多孔结构,优选的,其开孔形状为圆形、椭圆或其他所有可成型的几何形状。

进一步的,所述发生剂筒2为单端封闭薄壁结构。为反应容器和储压容器,同时与前盖1和后盖5发生界面接触连接,必要时可相互脱离或产生相对位移。开口端截面形状为圆形、椭圆或其他所有可成型的几何形状。进而方便了生产和加工。

进一步的,所述限位环3与发生剂筒2采用可拆卸连接、固定连接或一体化成型方式相连。

优选的,所述限位环3与发生剂筒2可采用卡接、铆接、焊接、螺纹联接、销联接等固定连接也可以直接设置为一体。

进一步的,所述冷却筒4为单端封闭薄壁结构,开口端截面形状为圆形、椭圆或其他所有可成型的几何形状;筒壁上所设泄放孔7为单孔或多孔结构,优选的开孔形状为圆形、椭圆或其他所有可成型的几何形状。

进一步的,所述后盖5与径向翻边固定结构8和轴向翻边挡片结构9采用固定连接或一体化结构,翻边结构数量为一个或多个。

优选的,所述径向翻边固定结构8和轴向翻边挡片结构9可以采用卡接、铆接、焊接、螺纹联接、销联接等固定连接也可以直接设置为一体,翻边结构数量为一个或多个。

本实用新型工作过程和工作原理为:

参见图1及图2,当泄爆装置应用在气溶胶灭火装置上时,其具体是:筛网6作为气溶胶灭火装置内发生剂筒2的泄放口使用,前盖1和后盖5同时与冷却剂筒4发生刚性连接,三部件连接成为一体,同时径向翻边固定结构8和轴向翻边挡片结构9可保证发生剂筒2不会自由滑动。正常情况下,泄爆装置不启动,气溶胶灭火装置的药剂点燃后热气溶胶气体从筛网6正常喷放,灭火。只有当爆燃发生时,药剂爆燃时热气流在发生剂筒2内腔积聚,形成强大的冲击动能,其反作用力克服轴向翻边挡片结构9的弯折结构强度,使得发生剂筒2与前盖1分离,发生剂筒2向热气流喷射方向反向移动,当限位环3与径向翻边固定结构8接触时即停止移动,在发生剂筒2发生移动的过程中,从发生剂筒2端口泄放出来的热气流通过泄放孔7泄放到装置外的空气中,这样整个过程就可以很好地将药柱爆燃所产生的强大的冲击力消耗或分散,从而避免装置爆炸的风险。

本实用新型将后盖5与径向翻边固定结构8和轴向翻边挡片结构9设置为一体,其具体方式可以是焊接或胶接为一体,或者是钣金成型为一体,具体根据实验得出的爆燃压力数据选择合适的结构。

本实用新型的泄爆装置的具体结构形式可参见图1、图2,图1中冷却剂筒4与前盖1和后盖5可以是分体的,也可以是一体的;在图1中,发生剂筒2与限位环3可以是分体的,也可以是一体的;本实用新型不仅限于以上结构,而且还包括任何与本泄爆装置原理相同的其它结构。

同理,本实用新型的泄爆装置还可以应用于固定式灭火装置或其他的与便携式气溶胶灭火装置和固定式灭火装置的机理相同或类似的爆破型的产品上或类似的场合。

上述的实施例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技术方案,而不应视为对于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以权利要求记载的技术方案,包括权利要求记载的技术方案中技术特征的等同替换方案为保护范围。即在此范围内的等同替换改进,也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