爬梯组件及消防车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124393发布日期:2019-03-16 00:11阅读:321来源:国知局
爬梯组件及消防车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消防设备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爬梯组件及消防车。



背景技术:

目前,登高平台消防车广泛应用于消防灭火及高空救援,消防车下车包括底盘和水罐,上车包括基本臂、中臂、飞臂、侧向爬梯和工作平台。因车辆整车布置紧凑,要求中臂段侧向爬梯扶手在车辆行驶状态时保持折叠状态,车辆工作状态时侧向爬梯扶手保持打开状态以保证救援与被救援人员安全通过。但目前消防车侧向爬梯扶手的展开与折叠操作需专业救援站在工作平台或一号臂爬梯顶端高空手动实施,操作难度大,救援人员安全性难以保证,救援效率低。

发明人发现,现有技术中至少存在下述问题:救援人员在高空作业时必须形成三点支撑,传统侧向爬梯扶手展收动作时,救援人员双脚站立于工作平台或一号臂爬梯端部,一手抓握固定物体,另一手将一侧扶手抬起或放下。单扇扶手重量为8kg,且操作须在扶手的一端进行,扶手展开或折叠操作难度大;扶手展开或折叠至固定状态位置后,操作人员须一手抓握固定物体,另一手拉动限位拉杆将限位销轴穿入展开或折叠状态限位块孔内,实现状态固定。拉动拉杆时须单手克服复位弹簧压紧力,高空作业对操作人员有较高的臂力要求。同此操作依次打开或折叠扶手,用时不低于2分钟,在紧急救援作业时,愈显扶手展收操作效率低下。上述操作均在高空完成,救援人员的安全性难以保障。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实施例提出一种爬梯组件及消防车,用以优化爬梯组件的结构。

本发明实施例公开了一种爬梯组件,包括:

爬梯;

扶手组件,与所述爬梯可转动连接;以及

驱动机构,与所述扶手组件驱动连接,以实现所述扶手组件相对于所述爬梯展开和收合。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扶手组件包括:

扶手部;以及

连接部,一端与所述扶手部固定,另一端与所述爬梯可转动连接。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驱动机构包括:

驱动部;以及

传动机构,被构造为在所述驱动部提供的动力作用下,带动所述扶手组件相对于所述爬梯转动。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传动机构包括:

第一拉杆,一端与所述扶手部可转动连接;以及

第二拉杆,一端与所述第一拉杆的另一端可转动连接,另一端与所述爬梯可转动连接。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扶手组件包括两组,其中一组设于所述爬梯的一侧,另一组设于所述爬梯的另一侧。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传动机构包括两组,其中一组对应一所述扶手组件,另一组对应另一所述扶手组件。

在一些实施例中,两组所述传动机构的第二拉杆通过连接杆连接。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拉杆被构造为长度可调节的。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拉杆包括:

第一螺杆段,第一端与所述扶手部可转动连接;

套筒,所述套筒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一螺杆段的第二端螺纹连接;以及

第二螺杆段,第一端与所述套筒的第二端螺纹连接,第二端与所述第二拉杆可转动连接。

本发明另一实施例提供一种消防车,包括本发明任一技术方案所提供的爬梯组件。

上述技术方案,其爬梯组件包括扶手组件,扶手组件的展开和收合动作都由驱动机构自动驱动,通过控制驱动机构的动作,就能实现扶手组件的姿态变化,避免了救援人员用手操作带来的安全隐患和不可靠性,提高了爬梯组件的性能。

附图说明

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发明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本发明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发明,并不构成对本发明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爬梯组件处于收合状态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爬梯组件处于展开状态的示意图;

图3为图2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爬梯组件的传动机构的原理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图1~图4对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进行更为详细的阐述。

本文涉及的名词或者术语解释。

登高平台消防车:具有专用底盘,安装有可伸缩举升臂架,并由专业操作人员操作,且能够将消防队员输送到一定高度,以实现高空救援消防车辆。

工作平台:安装于举高消防车臂架顶端,用于承载人员或物品的框式构件。

爬梯:一种固定于登高平台消防车臂架上,随臂架同步运动的连接工作平台与地面的救援通道。

臂架:有伸缩式臂架和折叠式臂架,也有两种组合在一起的臂架形式,在臂头布置工作平台和水炮,便于高空救援和消防灭火。

参见图1和图2,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爬梯组件,包括爬梯1、扶手组件2以及驱动机构3。扶手组件2与爬梯1可转动连接;驱动机构3与扶手组件2驱动连接,以实现扶手组件2相对于爬梯1展开和收合。

驱动组件比如采用液压驱动、电力驱动等方式,实现扶手组件2相对于爬梯1的自动展开和收合。通过液压驱动实现消防车侧向爬梯1扶手部21展收动作,操作人员可在消防车转台或工作平台电气面板上实现扶手部21展收一键操作,避免人员高空手动作业,提高了救援人员的操作安全性。

以将上述爬梯组件应用于消防车为例,当消防车处于行车状态,扶手组件2处于收合状态,或称为折叠状态。当消防车处于救援状态,扶手组件2处于展开状态。

参见图1和图2,在一些实施例中,扶手组件2包括扶手部21以及连接部22。连接部22的一端与扶手部21固定,连接部22的另一端与爬梯1可转动连接。

连接部22包括多根竖杆,竖杆的一端与扶手部21可转动连接,竖杆的另一端与爬梯1可转动连接。当扶手组件2处于收合状态,竖杆与爬梯1基本贴合。

参见图1,在一些实施例中,驱动机构3包括驱动部31以及传动机构32。传动机构32被构造为在驱动部31提供的动力作用下,带动扶手组件2相对于爬梯1转动,以实现扶手组件2展开或者收合。

驱动部31包括液压油缸等。液压油缸的一端与爬梯1可转动连接,液压油缸的另一端与扶手部21可转动连接。液压油缸带动扶手部21转动,扶手部21转动带动传动机构32转动,进而实现两侧的扶手同步收合、展开。

在一些实施例中,传动机构32被构造为采用双摇杆机构带动扶手组件2相对于爬梯1转动,从而实现扶手组件2的展开和收合。

参见图2,在一些实施例中,传动机构32包括第一拉杆33以及第二拉杆34。第一拉杆33的一端与扶手部21可转动连接;第二拉杆34的一端与第一拉杆33的另一端可转动连接,另一端与爬梯1可转动连接。

通过第一拉杆33将液压油缸的转动传递至第二拉杆34,再由于第二拉杆34连接的连接杆4(参见后文的描述),带动位于爬梯1另一侧的扶手组件2。

参见图2或图3,在一些实施例中,扶手组件2包括两组,其中一组设于爬梯1的一侧,另一组设于爬梯1的另一侧。

每侧的扶手组件2可以单独动作,或者两侧的扶手组件2联动。

在一些实施例中,传动机构32包括两组,其中一组对应一扶手组件2,另一组对应另一扶手组件2。

设置两组传动机构32,使得两侧的扶手组件2运动可靠。

在一些实施例中,两组传动机构32的第二拉杆34通过连接杆4连接。

消防车侧向爬梯1单侧扶手部21由液压动力驱动,通过串联式双摇杆驱动机构3实现双侧扶手部21同步展收,动作平稳,工作时间缩短至15s以内,提升了救援工作效率,增强了车辆救援能力。

如图2所示,在一些实施例中,连接杆4位于爬梯1的型材腔内。连杆机构连接轴布置于爬梯1型材腔内,即对连接轴形成保护,同时简化爬梯结构,增大人员通过空间。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拉杆33被构造为长度可调节的。

第一拉杆33为双向正反丝螺杆结构,实现了拉杆长度无级调节,通过改变第一拉杆33的长度,使得驱动机构3能适用于不同型号尺寸的爬梯1,提高了扶手部21驱动机构3的通用性。

参见图3,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拉杆33包括第一螺杆段35、套筒36以及第二螺杆段37。第一螺杆段35的第一端与扶手部21可转动连接。套筒36的第一端与第一螺杆段35的第二端螺纹连接。第二螺杆段37的第一端与套筒36的第二端螺纹连接,第二螺杆段37的第二端与第二拉杆34可转动连接。

参见图1~图4,下面介绍扶手组件2的展开和收合动作过程。

如图1~图4所示,驱动机构3由油缸驱动单侧扶手部21,通过驱动机构3实现双侧扶手部21同步展收,可在消防车转台或工作平台操作面板上实现扶手部21展收一键操作,保证救援人员人身安全,提高救援效率。

如图1~图4所示,液压油缸驱动扶手部21沿方向i平行运动,扶手部21带动同侧的传动机构32沿方向i运动,第一拉杆33自身以铰接点c为中心沿方向ii做旋转运动;第一拉杆33沿第一方向ⅰ和第二方向ⅱ的复合运动带动第二拉杆34以铰接点a为中心沿第三方向ⅲ做旋转运动。扶手部21随液压油缸运动到全展状态位置,第一拉杆33、第二拉杆34随之运动到指定位置,并形成限位约束,扶手部21位置固定。

如图2~图4所示,两侧扶手部21双摇杆机构中摇杆l1,即驱动机构3中的两个第二拉杆34,通过连接轴传递扭矩实现同步回转运动。如图2所示,对侧扶手部21摇杆机构中第一拉杆33由第二拉杆34驱动实现同步运动,扶手部21随之展开并形成限位约束。第一拉杆33对应图4中的拉杆l2。如图2、3所示,双侧扶手部21的连接杆4为双摇杆机构的拉杆l3,双侧扶手部21连接轴中心a和扶手部21连杆铰接中心d分别作为双摇杆机构中的机架a和机架d,双侧扶手部21双摇杆机构由图2中驱动机构3连接轴串联,形成串联式双摇杆机构。

反之,图2中液压油缸做回缩运动,串联式双摇杆机构做反向运动,实现扶手部21折叠并限位。

如图2所示,连杆机构连接轴布置于爬梯1型材腔内,即对连接轴形成保护,同时简化爬梯结构,增大人员通过空间。

如图2所示,驱动机构3第一拉杆33为双向正反丝螺杆结构,可实现调节螺杆长度无级调节,改变双摇杆机构中第一拉杆33的长度调整,此驱动机构3可应用于多种不同规格爬梯1扶手部21,提升双摇杆驱动机构3的适用性。

图4中,abcd示意的连杆位置为扶手组件处于展开状态对应的连杆位置,ab’c’d示意的连杆位置为扶手组件处于收合状态对应的连杆位置。

上述技术方案提供的驱动机构3,结构紧凑,将布置于爬梯1内部人员通道的连接轴隐藏于梯蹬型材腔内,不占用多余空间,无传统扶手部21展收拉杆机构中支板等外露障碍物,提升了爬梯1通过性,降低了安全隐患。

本发明另一实施例提供一种消防车,包括本发明任一技术方案所提供的爬梯组件。

在一些实施例中,爬梯组件比如位于消防车的侧面。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指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为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保护内容的限制。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但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发明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