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高处逃生器调速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685141发布日期:2019-05-17 20:27阅读:196来源:国知局
一种新型高处逃生器调速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高空安全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新型高处逃生器调速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随着社会发展,高空作业极为普遍,高空作业发生事故时,或者高层发生火灾等危情的情况下,传统的快速逃生方式为通过软梯、救生袋、逃生井等设施进行逃生,配套安全绳的长度在30米左右,但这些设施造价高,占用空间大,使用不方便,尤其老弱病幼不适用。高处逃生器体积小、使用方便,在高空作业时被广泛使用。

高处逃生器根据其缓降原理可分为摩擦阻尼型高处逃生器、液压阻尼型高处逃生器、螺杆式高处逃生器和滚筒式高处逃生器。摩擦阻尼型高处逃生器由增速传动机构、制动系统和安全吊绳组成,工作时按一定的传动比使传动齿轮的转速逐级递增至驱动轮,制动活块在离心力的作用下径向甩出,产生外张力,带动制动片和金属制动盘发生旋转摩擦,形成制动力,从而自动调节下降速度。高处逃生器的负荷力越大,摩擦力也越大,因而使下降速度恒定在一定范围内。其特点是体积小、重量轻、安全可靠、下降速度均匀、稳定和可往复连续使用。

但是,现在的摩擦阻尼型高速逃生器内的控制速度的摩擦副结构复杂,成本较大,减速块的结构设计不合理,且缓冲件与中心轴的接触效果不好,高处逃生器在使用过程中可能会遇到缓降速度过快、给工作人员或者逃生人员的冲击力过大甚至缓降功能失效等情况。



技术实现要素: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新型高处逃生器调速装置,代替穿的通的摩擦阻尼型高处逃生器内的速度控制装置使用,其设计合理、加工方便、成本低、使用更加安全稳定。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为:一种新型高处逃生器调速装置,包括中心轮、中心轴以及与所述中心轴相配合的调速机构,所述中心轴沿所述中心轮的中轴线设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中心轴的中间段的外表面上设置有两个对称于所述中心轴轴线的相对的平面,每个平面上均设置有与其配合并垂直于所述平面的轴向相同的两根滑杆,所述调速机构包括所述滑杆、套接于所述滑杆外部的缓冲件以及设置在所述滑杆外端的减速块,所述减速块可与所述中心轮的内壁相抵触,所述缓冲件的一端与所述减速块的下表面相抵触,所述缓冲件的另一端与所述平面相抵触。在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中,缓冲件的设置可缓冲高处逃生器使用过程中速度改变造成的冲击力,中心轴的平面的设计,使得缓冲件与中心轴的接触更加稳定,使高处逃生器使用更加安全、平稳,同时只需采用两个减速块,即可达到减速效果,进一步节省了材料。

作为优选,所述中心轴上设置有贯穿所述平面的沿中心轴轴线方向排布的轴向相同的两个通孔,所述通孔对称于所述平面的中心,所述滑杆远离减速块的一端安装于所述通孔内,滑杆与中心轴之间的连接更加稳定,且安装方便,提高了高处逃生器的使用寿命和安全性,设计更加合理。

作为优选,所述减速块上设置有用于容纳相对应的所述滑杆的盲孔,所述盲孔设置成圆形,所述盲孔的设计避免了减速块与中心轮内壁接触时,对中心轮划檫现象的发生,提高了高处逃生器的使用寿命,盲孔设置成圆形,加工方便且设计合理、安装方便、且精度更高。

作为优选,当所述滑块完全插入所述盲孔后,所述减速块与所述中心轮内壁之间留有间隙,所述间隙小于所述盲孔的深度。

作为优选,所述盲孔延伸并靠近所述减速块与所述中心轮的内壁相配合的一端,使滑杆具有足够的行程,在减速过程中,滑杆两端的减速块可分别交替与中心轮的内壁相接触,实现减速效果,提高了高处逃生器的使用寿命和安全性。

作为优选,所述的所有盲孔轴向相同,且与所述中心轴的轴线位于同一平面内,使减速块与中心轮内壁之间的接触更加稳定、充分,提供了更大摩擦力,提高了高处逃生器的使用寿命和安全性。

作为优选,所述滑杆外侧壁与所述盲孔内侧壁之间设置有间隙,减小所述滑杆在所述盲孔内滑动时的摩擦力,使得高处逃生器能够正常流畅地工作,提高使用寿命。

作为优选,所述高处逃生器调速装置还包括设置在所述中心轮一端的中心盖,所述中心轮远离所述中心盖的一端轴心处设置有第一固定孔,所述中心盖上设置有与所述第一固定孔同轴的第二固定孔,所述中心轴的两端分别安装于所述第一固定孔和第二固定孔内部,使高处逃生器的安装更加方便。

作为优选,所述第一固定孔与所述第二固定孔内部均设置有用于固定中心轴两端的轴承,使中心轴的转动更加流畅,增强中心轴的耐磨性更,延长高处逃生器的使用寿命。

作为优选,所述缓冲件为压簧,缓冲效果更好,耐冲击力更高,使用更加稳定。

在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中,所述上和下、内和外等方位和位置关系是针对本实用新型的结构而言的,仅仅是为了使描述更加简单直观,并不是对在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的限定,其中靠近中心轴处为下和内,远离中心轴处靠近中心轮外壁为上和外。另外,在在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的描述中。

本实用新型具有的有益效果如下:本实用新型的逃生器调速装置的设计更加合理,加工更加方便,制作成本更低,减速更加稳定,使用更加安全,冲击力更小且使用寿命更长。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剖视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减速块主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减速块剖视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中心轴主视图。

图中各项分别为:100中心轮,110第一固定孔,200中心轴,210平面,220通孔,300调速机构,310滑杆,320缓冲件,330减速块,331盲孔,400中心盖,410第二固定孔,500轴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在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中,所述上和下、内和外等方位和位置关系是针对本实用新型的结构而言的,仅仅是为了使描述更加简单直观,并不是对在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的限定,其中靠近中心轴处为下和内,远离中心轴处靠近中心轮外壁为上和外。另外,在在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的描述中。

如图1至图4 所示,包括中心轮100、中心轴200、与所述中心轴200相配合的调速机构300以及安装在所述中心轮一端的中心盖400,中心轴200沿中心轮100的轴线设置,所述中心盖套接在所述中心轴一端外部,更具体的说,中心轮100远离中心盖400的一端的轴心处设置有第一固定孔110,中心盖400上设置有与第一固定孔110同轴的第二固定孔410,中心轴200的两端分别安装在第一固定孔110以及第二固定孔410内部,安装时,中心轴200的一端先与中心轮100的第一固定孔110组装配合,再通过中心盖400的第二固定孔410与中心轴200的另一端组装配合,即可将中心轴200固定,安装较为方便。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中心轴200的中间段的外表面设置有两个对称于所述中心轴200轴线的相对的平面210,每个平面210上均设置有与其配合并垂直于所述平面210的轴向相同的两根滑杆310,所述调速机构300包括所述滑杆310、套装于所述滑杆310外部的缓冲件320以及设置在所述滑杆310外端的减速块330,缓冲件320的一端与减速块330的下表面相抵触,减速块330可与中心轮100的内壁相抵触,缓冲件320的设置可缓冲高处逃生器使用过程中速度改变造成的冲击力,而减速块330只需采用两个即可,在能达到减速效果的同时,进一步节省了材料;所述缓冲件320的另一端与平面210相抵触,所述平面210的设计,使得缓冲件320与中心轴200的接触更加稳定,使高处逃生器使用更加安全、平稳。

在本实施例中,中心轴200上设置有贯穿平面210的沿所述中心轴200轴线方向排布的轴向相同的两个通孔220,所述通孔220对称于所述平面210的中心,所述滑杆310远离减速块330的一端安装于所述通孔220内,使得滑杆310与中心轴200之间的连接更加稳定,且安装方便,提高了高处逃生器的使用寿命和安全性,设计更加合理。

在本实施例中,减速块330上均设置有用于容纳滑杆320的两个盲孔331,避免了减速块与中心轮内壁接触时,对中心轮划檫现象的发生,所述的所有盲孔331轴向相同,且与所述中心轴200的轴线位于同一平面内,使得减速块330与中心轮100内壁之间的接触更加稳定、充分,提供了更大摩擦力,提高了高处逃生器的使用寿命和安全性。

在本实施例中,盲孔331均设置成圆形,方便加工和安装,且零件加工完成后,精度可以保证,工艺更加合理。

在本实施例中,减速块330上的两个盲孔331均延伸并靠近减速块330与中心轮100的内壁相配合的一端,使滑杆310具有足够的行程,在减速过程中,滑杆310两端的减速块330可分别交替与中心轮100的内壁相接触,实现减速效果,提高了高处逃生器的使用寿命和安全性。

在本实施例中,滑杆310外侧壁与相对应的盲孔331外侧壁之间设置有间隙,减小所述滑杆310在所述盲孔331内滑动时的摩擦力,使得高处逃生器能够正常流畅地工作,延长使用寿命。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固定孔110与所述第二固定孔410内部均设置有用于固定中心轴200两端的轴承500,中心轴200耐磨性更高,高处逃生器的的使用寿命高。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缓冲件320具体可以为压簧,高处逃生器的缓冲效果更好,耐冲击力更好,使用更加稳定。

本实用新型的原理:高处逃生器在下降时,释放高处逃生器中心轮100外壁的绳索,产生的离心力使减速块330与高处逃生器中心轮100内壁产生大的摩擦力,缓冲件320在滑杆310上来回滑动,缓冲冲击力,保证高处逃生器的正常、稳定和安全工作。

上面所述的实施例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进行描述,并非对本实用新型的构思和范围进行限定。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设计构思的前提下,本领域普通人员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做出的各种非创造性的变型和改进,均应落入到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