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组合式PP消防罐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3446640发布日期:2020-12-29 09:47阅读:180来源:国知局
一种组合式PP消防罐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消防罐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组合式pp消防罐。



背景技术:

消防常用的用来装载灭火材料的罐体都是采用消防泡沫罐来进行装载的,消防泡沫罐主要有罐体、胶囊、比例混合器、进水管路、出液管、排水阀、排污阀、安全阀、压力表组成,每个管路均安装有阀门、进水管线上装有压力表,胶囊装在罐体内,其内腔和罐腔是各自独立的,它是用来储存泡沫灭火剂,并通过压力式比例混合器的作用,将消防供水置换装置内储存的泡沫灭火剂,并与供水按一定的比例混合形成泡沫混合液的装置,按储罐的结构形式分为:卧式比例混合装置和立式比例混合装置,按比例混合器的个数分为:单比例混合器混合装置和多比例混合器混合装置,而在消防罐运输的过程中经常需要固定设备将其稳定的固定在车辆上来保证运输过程中的稳定性。

本实用新型的发明人发现,现有的消防罐结构固定,在使用的过程中拆装和安装都较为费力,而且在使用的过程中一旦罐体放置完成以后使用者很难调节下端的支撑设备,这样如果下端的支撑设备放置位置不合理就需要再次消防罐吊起来,操作较为繁琐,而且在车辆运输的过程中在消防罐下端的支撑设备很异议发生移动,不利于运输过程中的安全性。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组合式pp消防罐,旨在改善现有的消防罐结构固定,在使用的过程中拆装和安装都较为费力,而且在使用的过程中一旦罐体放置完成以后使用者很难调节下端的支撑设备,这样如果下端的支撑设备放置位置不合理就需要再次消防罐吊起来,操作较为繁琐,而且在车辆运输的过程中在消防罐下端的支撑设备很异议发生移动,不利于运输过程中的安全性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组合式pp消防罐,包括蓄水罐、支撑机构和攀登梯,所述蓄水罐包括罐体和罐口,所述罐口设置在罐体外侧面的中部,且罐口与罐体固定连接,所述支撑机构包括支撑块和调节机构,所述支撑块设置在罐体的下端面,所述调节机构对称设置支撑块的中部,所述攀登梯设置在罐体的外侧面上,且攀登梯的头部与支撑块固定连接,解决了现有的消防罐结构固定,在使用的过程中拆装和安装都较为费力,而且在使用的过程中一旦罐体放置完成以后使用者很难调节下端的支撑设备,这样如果下端的支撑设备放置位置不合理就需要再次消防罐吊起来,操作较为繁琐,而且在车辆运输的过程中在消防罐下端的支撑设备很异议发生移动,不利于运输过程中的安全性的问题,通过对蓄水罐的结构设置来保证使用者可以通过罐口来对罐体内部进行输入和输出灭火材料来使用,通过对支撑机构的结构设置来保证使用者可以通过支撑块来保证罐体在车辆上放置的稳定性,同时通过对调节机构的结构设置稳定的调节支撑块来使用,通过对攀登梯的结构设置来保证使用者可以稳定进行攀登使用,保证使用者可以稳定在罐体上进行操作使用。

进一步的,所述支撑块的中部开设有凹形弧面,所述凹形弧面的直径与罐体的外径相同,通过对凹形弧面的设置来保证罐体可以稳定的进行放置使用。

进一步的,所述支撑块包括固定支撑块和活动支撑块,所述固定支撑块和活动支撑块均设置在罐体的下端,通过对固定支撑块和活动支撑块的设置来保证使用者可以通过调节机构来更好的调节两者之间的距离。

进一步的,所述调节机构包括固定座和螺纹杆,所述固定座固定安装在固定支撑块的侧面,所述螺纹杆安装在固定座的中部,且螺纹杆与固定座转动连接,所述螺纹杆通过螺纹与活动支撑块转动配合,通过对调节机构的结构设置来保证使用者可以通过转动螺纹杆来稳定的进行调节活动支撑块的位置使用。

进一步的,所述螺纹杆的头部还设置有操作头,所述操作头外侧面上均匀的设置有若干转杆孔,所述转杆孔为贯穿孔,通过对操作头的结构设置来保证使用者可以通过杆状设备稳定插入转杆孔进行转动螺纹杆的目的。

进一步的,所述攀登梯的内部面上设置有三角块,所述三角块与攀登梯固定连接,且三角块采用橡胶材料,通过对三角块的结构设置来保证使用者可以稳定的通过攀登梯来支撑固定在罐体的外侧面上,保证攀登梯稳定的同时,也可以通过攀登梯来进一步加固罐体运输过程中的稳定性。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通过对传统的消防罐结构和运输过程加以研究,设计出一种组合式pp消防罐,方便使用者可以稳定的将蓄水罐、支撑机构和攀登梯三者之间进行拆卸和安装使用,在实际安装的过程中首先将支撑机构放置在车辆上,然后将蓄水罐稳定的放置在支撑块的凹形弧面上,然后使用者可以通过撬棍等杆状物体插入到操作头的转杆孔中对螺纹杆进行转动,进而达到改变活动支撑块在螺纹杆上位置,从而调节固定支撑块和活动支撑块之间的距离,方便在消防罐放置以后还可以调节支撑块的距离,并且还可以通过调节机构来保证固定支撑块和活动支撑块在运输过程中的稳定,同时通过对攀登梯的设置来进一步增加蓄水罐和支撑机构直接的稳定性。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方式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某些实施例,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相关的附图。

图1是本实用新型装置的立体图;

图2是图1所示蓄水罐和支撑机构相配合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2所示装置的正视图;

图4是图1所示攀登梯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蓄水罐;11、罐体;12、罐口;2、支撑机构;21、支撑块;210、凹形弧面;211、固定支撑块;212、活动支撑块;22、调节机构;221、固定座;222、螺纹杆;223、操作头;224、转杆孔;3、攀登梯;31、三角块。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方式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方式,而不是全部的实施方式。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方式,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方式,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因此,以下对在附图中提供的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的详细描述并非旨在限制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而是仅仅表示本实用新型的选定实施方式。

参照图1、图2、图3和图4所示,一种组合式pp消防罐,包括蓄水罐1、支撑机构2和攀登梯3,蓄水罐1包括罐体11和罐口12,通过对蓄水罐1的结构设置来保证使用者可以通过罐口12来对罐体11内部进行输入和输出灭火材料来使用,罐口12设置在罐体11外侧面的中部,且罐口12与罐体11固定连接,通过对传统的消防罐结构和运输过程加以研究,设计出一种组合式pp消防罐,方便使用者可以稳定的将蓄水罐1、支撑机构2和攀登梯3三者之间进行拆卸和安装使用,在实际安装的过程中首先将支撑机构2放置在车辆上,然后将蓄水罐1稳定的放置在支撑块21的凹形弧面210上,然后使用者可以通过撬棍等杆状物体插入到操作头223的转杆孔224中对螺纹杆222进行转动,进而达到改变活动支撑块212在螺纹杆222上位置,从而调节固定支撑块211和活动支撑块212之间的距离,方便在消防罐放置以后还可以调节支撑块21的距离,并且还可以通过调节机构22来保证固定支撑块211和活动支撑块212在运输过程中的稳定,同时通过对攀登梯3的设置来进一步增加蓄水罐1和支撑机构2直接的稳定性,有效的解决了现有的消防罐结构固定,在使用的过程中拆装和安装都较为费力,而且在使用的过程中一旦罐体11放置完成以后使用者很难调节下端的支撑设备,这样如果下端的支撑设备放置位置不合理就需要再次消防罐吊起来,操作较为繁琐,而且在车辆运输的过程中在消防罐下端的支撑设备很异议发生移动,不利于运输过程中的安全性的问题;

支撑机构2包括支撑块21和调节机构22,支撑块21设置在罐体11的下端面,调节机构22对称设置支撑块21的中部,通过对支撑机构2的结构设置来保证使用者可以通过支撑块21来保证罐体11在车辆上放置的稳定性,同时通过对调节机构22的结构设置稳定的调节支撑块21来使用,支撑块21的中部开设有凹形弧面210,凹形弧面210的直径与罐体11的外径相同,通过对凹形弧面210的设置来保证罐体11可以稳定的进行放置使用,支撑块21包括固定支撑块211和活动支撑块212,固定支撑块211和活动支撑块212均设置在罐体11的下端,通过对固定支撑块211和活动支撑块212的设置来保证使用者可以通过调节机构22来更好的调节两者之间的距离,调节机构22包括固定座221和螺纹杆222,固定座221固定安装在固定支撑块211的侧面,螺纹杆222安装在固定座221的中部,且螺纹杆222与固定座221转动连接,螺纹杆222通过螺纹与活动支撑块212转动配合,通过对调节机构22的结构设置来保证使用者可以通过转动螺纹杆222来稳定的进行调节活动支撑块212的位置使用,螺纹杆222的头部还设置有操作头223,操作头223外侧面上均匀的设置有若干转杆孔224,转杆孔224为贯穿孔,通过对操作头223的结构设置来保证使用者可以通过杆状设备稳定插入转杆孔224进行转动螺纹杆222的目的;

攀登梯3设置在罐体11的外侧面上,且攀登梯3的头部与支撑块21固定连接,通过对攀登梯3的结构设置来保证使用者可以稳定进行攀登使用,保证使用者可以稳定在罐体11上进行操作使用,攀登梯3的内部面上设置有三角块31,三角块31与攀登梯3固定连接,且三角块31采用橡胶材料,通过对三角块31的结构设置来保证使用者可以稳定的通过攀登梯3来支撑固定在罐体11的外侧面上,保证攀登梯3稳定的同时,也可以通过攀登梯3来进一步加固罐体11运输过程中的稳定性。

通过上述设计得到的装置已基本能满足一种组合式pp消防罐的使用,但本着进一步完善其功能的宗旨,设计者对该装置进行了进一步的改良。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实用新型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