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来在造纸机上安装织物的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430240阅读:131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用来在造纸机上安装织物的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来将可缝合的造纸机织物牵引到造纸机上的导布带(leader)。
背景技术
现代造纸机上的织物宽度可以从5到33英尺以上,长度从40到400英尺以上,重量约从100到3000磅以上。这些织物用坏后要进行更换。更换织物通常要使机器停止运行,拿走损坏的织物,准备安装一个织物并安装该新织物。由于许多织物是无头的或环形的,所以约有一半的用在造纸机压榨部的那些织物可以在机器上缝合。所用的所有干燥织物都有一个形状一定的线缝。一些造纸工业加工带(PIPBs)希望在机器上具有缝合能力,比如一些传送带,已知的如Transbelt。这种织物的安装包括将织物本体牵引到机器上并将织物端部连接起来形成一个循环带。
将织物本体装到造纸机上的一个重要方面在于,在织物的横断面上要有均匀的拉力。如果不能实现均匀拉伸,一部分织物就比另一部分拉伸得多,那么织物就会在宽度方向上起泡或起皱。
装载织物本体的另一个方面是防止损坏织物本体的线缝。为了避免或减小安装期间损坏线缝的机会,必须避免在线缝本身上施加张力、重量和压力。
装载干燥织物特别是非常长的干燥织物的另一个方面在于,使机器上的织物本体很好地对齐,这样干燥织物可以在机器方向(MD)上正确导向而不会摆动或者偏到机器的一边。如果织物导向很差,那么它会与造纸机支撑框架接触,引起织物的损坏。
对于具有在造纸机上可以连接在一起的线缝的织物和带子,已经尝试用各种导布带帮助安装。为了避免或减小在安装和运行期间损坏织物本体和机器的可能性,导布带应当设计成在织物本体横向上有均匀的拉力。已经有几个设计这种导布带的尝试。
在授予Rhyne的美国专利号5306393和5429719中,描述了一种将织物本体安装到造纸机上的装置和方法。该方法包括提供一个自对齐式织物装载通丝,它有一个引导边和多个分布在引导边附近的隔开的中空索眼,若干根绳索绑在索眼上,保证一根牵索穿过装载通丝和一个绳索接收装置,拉动该牵索,自动调节穿过装载通丝的牵索,以期实现织物横向上的拉力均匀。
一些导布带是方形或矩形,长边尺寸是MD或CD。若干绳索或者带索在横跨导布带宽度的均匀间隔位置上连接到导布带上,带有连着的造纸机织物或带的导布带被牵引着穿过织物操作通道,造纸机织物或带的端部集合在一起并用线缝连在一起形成织物环带。取走导布带,准备使用织物。但是,若干绳索或带索会挂在织物操作通道中的静止设备上,如果不撕扯和损坏织物的话,就可能引起安装困难和消耗时间。
目前工业上还使用一些形状像等腰三角形,将顶点去掉形成梯形的导布带。导布带由织造材料制成。导布带的底部有一个拉链,由拉链将导布带固定到正被安装在造纸机上的织物的一端。这种设计是最佳的,因为只有一股绳索固定到顶点附近将织物拉到机器上。当从织造材料裁剪下三角形时,织物中的一个纱线系统从底边垂直拉到顶点,而另一纱线系统与之成90°角。


图1示出现有技术中的导布带10的顶视图。导布带10形状像一个等腰三角形,并由织造材料制成。导布带10的底边12有半个拉链边12,该半个拉链边用来将导布带10固定到正被安装在造纸机上的织物的一端,而另半个拉链边固定到织物或带上。造纸厂人员将一条绳索固定到设置在顶点附近的孔14内并将织物拉到机器上。当从织造材料上裁剪出三角形时,织物上的一个纱线系统从底边垂直拉到顶点,而另一纱线系统与之成90°。当如图1a那样拉绳索时,分布在导布带和被固定织物本体横向上的力不均匀,这会引起织物本体在侧边聚集。
为了更好地分布重量/拉力,可以在导布带底边插上全宽度钢棒。但是,钢棒又重又厚,有时很难穿过由两个压辊或者一个压瓦和相对辊子形成的钳口。
对于这类导布带,即使对于4英尺宽的钢筋,当拉动绳索时,力也不均匀地分布在导布带上和所连接的织物本体的横向。当上面的顶点受拉时,大部分力分布在导布带中间的4英尺范围内。这引起织物中部聚集,使它更难缝合,而且当拉到造纸机上时,通常引起压榨或干燥织物或带16和导布带10的边出现下垂(droop)18和20。
这种导布带的缺点在于负荷总是集中在中部。当拉过机器时,这将引起导布带的中部和固定在它上面的织物引导边缘并在中部形成波纹,在安装期间不仅难以引导织物通过操作通道,而且更难缝合。当织物受拉经过织物操作通道时,这时常引起织物的边缘下垂。织物边缘的任何下垂或聚集/波纹(相对平坦织物形状的任何偏离)都会引起织物挂到静止部件上,或者很难通过形成于两个压辊之间的间隙。尝试在边上插入绳索以修正织物和导布带边的下垂,这通常会导致边缘卷起并折叠,这也是不想要的结果。
虽然前述的用来安装一种在机器上可缝合的织物或带的这种方法和装置有各自的优点,但是它们也有上述附带的缺点。
本发明的再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在造纸机上安装织物的装置和方法,该装置和方法能够均匀分配织物上的负荷,使得安装和缝合更容易。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用三片矩形材料形成一个三角形来形成一个导布带。用一个拉链将这些片在底边处缝在一起,这些片的顶点附近缝在一起,在顶点附近有一个索眼穿过所有的材料层。用一个拉链将导布带连接到织物上,拉链的一半连接到导布带上。拉链的另一半连接到织物上。在前述型式中,三个单独的织物层以需要的间隔缝合或钉在一起,以防止任何部分过度下垂。通过持续的间歇式缝合、超声波焊接、金属/塑料卡钉、铆钉、化学粘合或任何其他常规方式使各层固定。根据织物重量、实现的负荷分布和导布带材料本身的强度,可以在顶点安装多于一个的索眼,以防止“索眼拉出来”。在这种情况下,生产导布带期间,使一个预制的束带穿过所有索眼,然后由终端用户将一个拉绳穿过该已有的绳圈。
图1a是固定到图1导布带上的织物在拉伸后的侧视图。
图2是造纸过程中使用的加压辊装置的侧视图。
图3是说明造纸过程中使用的干燥辊装置的侧视图。
图4是本发明的一个最佳实施例的顶视图。
发明的详细描述首先,图2示出造纸机的压榨部分的侧视图。图3是典型造纸机的干燥部分的侧视图。其中说明了用于这些部分的织物路径。
图4是本发明导布带110的一个实施例。导布带110由三片矩形材料作成一个三角形制成。第一片112形成三角形的一侧边;第二片114形成三角形的另一侧边;第三片116形成三角形的中部。三片材料在底边用拉链118缝在一起,而且在顶点120附近也缝在一起。索眼122在顶点附近穿过所有三层。将超出三角形边的多余材料124、126、128和130裁掉,以便导布带作为整体构成该三角形状。
用拉链118将导布带110固定到织物上,半个拉链边固定到导布带上。另一半拉链118固定到织物上。当织物要安装到造纸机上时,一个绳子或绳索穿过索眼122并且被拉动从而牵引织物穿过并围绕机器的部件。因为形成导布带110侧边的各片里的纱线与底边的夹角相同,因此施加到导布带110上的负荷就沿它们的底边分布。负荷也沿中片116的下部分布。边缘不会下垂,负荷分布非常均匀。在环绕织物操作通道拉动织物之后,两个织物边缘集合在一起,将线缝连接起来。本发明的导布带提供优良的负荷/张力分布。正如后面要讨论的,导布带的设计不限于如上示例那样的分离的三片。
为了在一个300″宽的织物上实现较完美的负荷分布,需要300片单独的1″宽的材料片,该1″宽的材料片是由两片平坦的90度织造织物构成。它们都在顶点和底边处固定。在这种情况下,当不需要很完美地分布负荷/张力时,将各层像上面提到的那样“钉”在一起并不是必需的。负荷分布的完美程度的代价是很高的。根据织物的宽度,相信为了提供符合要求的负荷/拉力分布的均匀性,可能需要使用多于三个的单独的成90度的织造织物片。过多的片也不一定就能达到符合要求的负荷分布,符合要求的负荷分布是通过在导布带的底边和顶点之间的整个跨度距离上的织物中用尽可能多的负荷承载件来实现的。在某一宽度的织物中,也可以通过“将一个矩形织物片的两边折叠起来形成一个等腰三角形”来实现这一点。如果根据底边宽正确选择了三角形的高度,那么合成后的片上的MD负荷承载纱线将会横跨从底边到两个边上的顶点的整个长度。
某些类型的织物比如某些加强纺粘型织物也有优良的负荷分布特性。如果可以预见,至少在相当窄的织物上只用一片的话,使用这种织物可以允许采用很少量的“部分”。目前,还没有这种价格经济的织物。
当织物要安装到造纸机上时,一绳子(未示)穿过索眼120并被拉动牵引织物穿过和围绕机器的部件。施加到导布带的负荷分布在它各边缘上,因为形成导布带侧边的各片上的纱线与边缘的角度一样。织物的取向用线132示出。负荷也分布在中心片上。边不会下垂,而且负荷分布非常均匀。
本发明的导布带的设计可以使用相当廉价的轻型材料,这是因为,由于织物平坦而以更均匀的方式分布负荷,从而缝合更加容易。由于负荷分布的改善使织物保持平坦,并且防止与静态元件比如吸料箱或喷水器的接触,因此改进了的导布带也更均匀地将织物拉到机器上。由于导布带相当薄,而且不需要较厚的钢筋棒,所以导布带容易通过由两个压辊形成的压榨辊隙。
另外,这种设计不需要用横跨宽度的多个绳子,后者是商业上不希望的。该设计也不需要有公知缺陷的多个条带或钢棒。
由于导布带的长度可以减小,因此该设计具有许多成本上的优点。另外,由于负荷由全部导布带承担,因此可以利用较细的纱线,或者较少量的粗纱线就可以减小织造材料的成本。也可以用无纺材料,包括加强和非加强纺粘材料。也可以用针织材料。对于一些既可以用于重织物也可以用于非常宽的织物的导布带,也可以通过减小导布带的总长度(三角形的高)来降低成本。也可以用三轴向织造材料。
这样,这里已经公开和描述了本发明可以实现的优点和最佳实施例。
权利要求
1.一种装载织物的导布带,它基本是三角形状,具有两个侧边和一个底边,一个安装造纸机的织物的顶点,所述织物有一个引导边,所述导布带包括a)第一部分材料,它包括形成三角形一个侧边的纱线,其中第一部分的纱线取向包括基本平行于该三角形的边的纱线;b)第二部分材料,它包括形成三角形的相对侧边的纱线,其中第二部分的纱线取向基本平行于该三角形的相对侧边;c)第三部分材料,它包括形成三角形底边和顶点的纱线,其中第三部分的纱线取向基本垂直于三角形的底边;d)一个沿底边的第一连接装置,它将底边连接到造纸机织物的引导边上;和e)一个靠近顶点的用来连接导布带的第二连接装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织物导布带,其特征在于,第一连接装置是拉链。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织物导布带,其特征在于,第二连接装置包括至少一个索眼。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织物导布带,其特征在于,三角形是等腰三角形。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织物导布带,其特征在于,第一、第二和第三部分连接到该第一连接装置上。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织物导布带,其特征在于,用下列一组方法中的一种或多种将第一、第二和第三部分相互连接连续缝合、间隔缝合、超声波焊接、金属卡钉、塑料卡钉、铆接和化学粘合。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织物导布带,其特征在于,用下列一组方法中的一种或多种将第一、第二和第三部分连接到第一连接装置上连续缝合、间隔缝合、超声波焊接、金属卡钉、塑料卡钉、铆接和化学粘合。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织物导布带,其特征在于,第一、第二和第三部分呈矩形。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织物导布带,其特征在于,第一、第二和第三部分包括多个在底边连在一起的片材。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织物导布带,其特征在于,第一、第二和第三部分包括一种从下组中选出的材料织造材料、无纺材料、加强和不加强的纺粘材料、三轴向织造材料和针织材料。
11.一种装载织物的导布带,它的形状基本是梯形,有两个侧边和一个底边,以及一个用来安装造纸机织物的顶边,所述织物有一个牵引边,所述导布带包括a)第一部分材料,它包括形成梯形一个侧边的纱线,其中第一部分的纱线取向包括基本平行于该梯形侧边的纱线;b)第二部分材料,它包括形成梯形相对侧边的纱线,其中第二部分的纱线取向基本平行于梯形的相对侧边;c)第三部分材料,它包括形成梯形底边和顶边的纱线,其中第三部分的纱线取向基本垂直于梯形的底边;d)一个沿底边的第一连接装置,它将底边连接到造纸机织物的引导边上;和e)一个靠近顶边的用来连接导布带的第二连接装置。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织物导布带,其特征在于,第一连接装置是拉链。
13.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织物导布带,其特征在于,第二连接装置包括至少一个索眼。
14.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织物导布带,其特征在于,第一、第二和第三部分连接到该第一连接装置上。
15.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织物导布带,其特征在于,用下列一组方法中的一种或多种将第一、第二和第三部分相互连接连续缝合、间隔缝合、超声波焊接、金属卡钉、塑料卡钉、铆接和化学粘合。
16.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织物导布带,其特征在于,用下列一组方法中的一种或多种将第一、第二和第三部分连接到第一连接装置上连续缝合、间隔缝合、超声波焊接、金属卡钉、塑料卡钉、铆接和化学粘合。
17.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织物导布带,其特征在于,第一、第二和第三部分是矩形。
18.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织物导布带,其特征在于,第一、第二和第三部分包括多个在底边处连在一起的片材。
19.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织物导布带,其特征在于,第一、第二和第三部分包括一种从下组中选出的材料织造材料、无纺材料、加强和不加强的纺粘材料、三轴向织造材料和针织材料。
20.一种装载织物的导布带,该导布带用来安装有一个引导边的造纸机织物,所述导布带包括至少一部分材料,该部分材料包括其取向可以将负荷沿横向和向下均匀分布到织物上的纱线。
21.根据权利要求20所述的织物装载导布带,它包括多部分织物。
22.根据权利要求20所述的织物装载导布带,其特征在于,导布带是三角形状。
23.根据权利要求20所述的织物装载导布带,其特征在于,导布带是梯形形状。
24.根据权利要求20所述的织物装载导布带,其特征在于,该材料包括三轴向织造材料。
25.根据权利要求20所述的织物装载导布带,其特征在于,导布带包括加固纺丝粘合材料。
26.一种装载织物的导布带,该导布带用来安装具有一个引导边的造纸机织物,所述导布带包括至少两部分材料,该材料包括其取向可以将负荷沿横向和向下均匀分布到织物上的纱线。
全文摘要
一种用于将可缝合造纸机织物牵引到造纸机上的导布带,它包括至少一部分包含纱线的材料,纱线的取向使负荷沿横向和向下均匀地分布在织物上。
文档编号D21F7/00GK1357068SQ00809316
公开日2002年7月3日 申请日期2000年6月16日 优先权日1999年6月22日
发明者格伦·科内特 申请人:阿尔巴尼国际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