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处理纤维幅材的装置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2448529阅读:173来源:国知局
用于处理纤维幅材的装置制造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用于处理纤维幅材的装置,特别是一种用于以多个彼此相邻设置的辊处理纤维幅材的装置,其具有:在所述辊之间形成的辊隙,所述纤维幅材为其处理的目的而行进通过所述辊隙;用于支撑所述辊的轴承,其中所述轴承的至少一部分能被供给有润滑剂;返回管线,用于使从所述轴承离开的润滑剂返回至润滑剂容器中;以及各排放管线,其分别从能被供给有润滑剂的轴承延伸至所述返回管线,其中所述返回管线在至少两个与该润滑剂容器相距不同距离的位置之间是能调节的。
【专利说明】用于处理纤维幅材的装置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通过多个彼此相邻设置的辊处理纤维幅材的装置。
【背景技术】
[0002]这种类型的装置由欧洲专利文献EP0324406A1公开。
[0003]在这种通常被称为压光机、特别地被称为超级压光机的设备中,例如当单个辊的直径因诸如磨光之类的过度使用而改变时,可以沿竖直方向调整单个辊。由此在两个相邻的辊之间的辊隙(Walzenspalt,压区)的期望尺寸总是可以被设置。
[0004]辊经由各自的轴承可转动地支承在压光机的框架上。为了润滑轴承,润滑剂被供给到轴承,该润滑剂经由汇入返回管线的相应的排放管线离开轴承。返回管线最终汇入通常位于压光机的下部区域的润滑剂容器中。润滑剂从润滑剂容器中被提取,以便如上所述供给到轴承。以这种方式形成给辊的轴承供给润滑剂的润滑剂回路。
[0005]然而,在辊的调整过程中会出现如下问题:特别是在辊的下部位置,从轴承流回的润滑剂以极大的成本才可被引导至返回管线。
实用新型内容
[0006]因此,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用于以多个彼此相邻设置的辊来处理纤维幅材的装置,在该装置中能确保润滑剂从辊的轴承被可靠地引回。
[0007]根据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用于以多个彼此相邻设置的辊处理纤维幅材的装置,具有:在所述辊之间形成的辊隙,所述纤维幅材为其处理的目的而行进通过所述辊隙;用于支撑所述辊的轴承,其中所述轴承的至少一部分能被供给有润滑剂;返回管线,用于使从所述轴承离开的润滑剂返回至润滑剂容器中;以及各排放管线,其分别从能被供给有润滑剂的轴承延伸至所述返回管线,其中,所述返回管线在至少两个与该润滑剂容器相距不同距离的位置之间是能调节的。
[0008]优选地,所述返回管线基本上在竖直或倾斜的方向上是能调节的。
[0009]优选地,所有的辊都具有能被供给润滑剂的轴承,并且各排放管线从所有的除了上辊之外的能被供给润滑剂的轴承延伸至所述返回管线。
[0010]优选地,所述上辊具有单独的返回管线,其中该单独的返回管线在两个与该润滑剂容器相距不同距离的位置之间是能调节的。
[0011]优选地,所述返回管线具有设置在所述返回管线外部并且环绕所述返回管线的护套表面,所述护套表面被设置为,包围所述润滑剂容器的注入接管。
[0012]优选地,环绕所述返回管线的护套表面被设置为,使得空气能够流入所述注入接管与所述护套表面之间。
[0013]优选地,所述返回管线的朝向所述润滑剂容器的一侧被实施为是能伸缩的。
[0014]优选地,所述返回管线是能够手动调节的。
[0015]优选地,所述返回管线是能够通过电动马达调节的。[0016]优选地,所述排放管线与所述辊的轴承其中之一的轴承箱是能连接的。
[0017]优选地,所述返回管线是由钢制成的管线。
[0018]优选地,所述排放管线是由柔性材料、尤其是塑料或橡胶制成的管线。
[0019]通过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在至少两个与润滑剂容器相距不同距离的位置之间的返回管线的可调整性,使得返回管线的位置可与辊的位置相匹配,从而总是确保从轴承流出的润滑剂经排放管线返回至共同的返回管线。此解决方案的特别的优点在于,将润滑剂从单个轴承引导至返回管线中的排放管线可以被实施为明显地短于迄今为止的情况,所以其消耗更少的空间,降低了排放管线受损的风险,并且节省了成本。
[0020]特别地,当多个辊被相互竖直或倾斜地定向,如果在本实用新型的有利的改进方案中返回管线基本上在竖直或倾斜的方向上是可调节的,这会是非常有利的。
[0021]对于实际应用非常有利的本实用新型的改进方案在于,所有的辊都具有可被供给有润滑剂的轴承,并且各排放管线从除了上辊外的所有可被供给有润滑剂的轴承延伸至返回管线。以这种方式,可以使得并确保润滑剂从所有的辊的轴承返回。
[0022]针对本实用新型的设备的所有辊,为了确保润滑剂可靠地返回到润滑剂容器,可以进一步规定,上辊具有单独的返回管线,所述返回管线在两个与润滑剂容器相距不同距离的位置之间是可调的。
[0023]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有利的实施方式在于,返回管线具有设置在其外部、围绕其环绕的护套表面,所述护套表面被设置为,包围润滑剂容器的注入接管。以这种方式确保了,所有的润滑剂都能到达润滑剂容器中,并且不会泄漏损失。
[0024]为了实现润滑剂回路的通风并由此防止轴承的溢流(tiberlaufen),可以规定,环绕的护套表面被设置为,使得空气可以流入该注入接管与护套表面之间。
[0025]如果还规定,返回管线在其朝向润滑剂容器的一侧实施为是可伸缩的,那么返回管线的长度是可改变的,以这样的实施方式可以确保,在辊的上部位置和下部位置之间的较大距离可以被跨接。
[0026]如果返回管线是可手动调节的,便得到一特别简单的实施方式。
[0027]附加地或替代地,可规定,返回管线可通过一电动马达调节。以这种方式,可以非常方便地调整返回管线。
[0028]为了确保润滑剂从辊的轴承无泄漏地排放,可规定,排放管线能与辊的轴承其中之一的轴承箱相连接。
[0029]如果还规定,返回管线由钢制成,那么会得到非常容易制造并且坚固耐用的返回管线结构。
[0030]为了考虑如下事实:轴承通过辊的位移也占据不同的位置以及由此如果轴承相对于返回管线的高度可以被均衡(ausgeglichen,补偿)是有利的,可进一步规定,排放管线由柔性材料制成,尤其是由塑料或橡胶制成。
[0031]以下参照附图原理性地示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32]图1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用于处理纤维幅材的装置,其具有多个辊,这些辊处于第一位置;[0033]图2示出了图1的装置,其中的辊处于第二位置;
[0034]图3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的装置的返回管线在对应于图1的位置的截面;
[0035]图4示出了返回管线在对应于图2的位置的截面;以及
[0036]图5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的装置的辊的一个轴承的详细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37]图1示出了用于处理纤维幅材W、尤其是纸幅材或纸板幅材的装置I。该装置I包括多个彼此相邻布置的辊,其中的上辊用附图标记2标识,所有的中间辊用附图标记3标识,以及下辊用附图标记4标识。各辊隙形成在所有的辊2、3和4之间,其都用附图标记N标识。纤维幅材W为其处理的目的、在当前情况下为压延的目的而行进通过这些辊隙N。这样的装置I也被称为多辊压光机或超级压光机。由于这样的多辊压光机或超级压光机是已知的,所以那些对于本实用新型来说并不重要的细节在本文不加以详细描述。
[0038]辊2、3和4的两端被安装在各自的轴承5中。图5中示出了这种轴承5的示例,其被实施为对所有的辊2,3或4而言均是相同的,然而必要时其对于某个辊2、3或4而言也可以被实施为是不同的。而轴承5的设计将不予详细讨论,因为它们可以是公知的。轴承5的至少一个部分被供给润滑剂,例如合适的油,用以其润滑的目的。润滑剂由相应的输入管线6供给到轴承5,其输入管线同时在图5中示例性地示出。润滑剂从轴承5的排放通过不仅在图5中而且在图1和图2中示出的各排放管线7来实现,排放管线7引导至也是不仅在图5中而且在图1和图2中示出的一共同的返回管线8,用于使从轴承5排放的润滑剂返回至同样在图1中非常示意性地示出的润滑剂容器9中。多个排放管线7还从轴承5引导至返回管线8中。如在图5中同样可识别的,排放管线7与辊2、3和/或4的轴承5的轴承箱5a相连接或者连接在轴承箱5a处,以便接纳从轴承5离开的润滑剂。
[0039]由于轴承5不具有密封件并且润滑剂未被加压,优选的是,如在图5中所示,排放管线7在轴承箱5a与返回管线8之间任何位置处都不高于轴承箱5a的下端,以确保润滑剂安全返回。润滑剂于是仅由于重力作用从轴承5的轴承箱5a移动至排放管线7中,然后从排放管线到达返回管线8中,并返回至润滑剂容器9中。
[0040]在当前的情况下,所有的辊2、3和4都具有可被供给润滑剂的轴承5。各排放管线7从除了上辊2之外的所有可被供给润滑剂的辊3和4的轴承延伸至返回管线8。上辊2具有一单独的返回管线10,该返回管线在当前的情况下独立于返回管线8布置。此外,用于上辊2的润滑剂回路优选独立于辊3和4的润滑剂回路。
[0041]由于辊2、3和4可以在以“Z”表示的竖直方向被调整(这本身是已知的),如在下面更详细描述的,返回管线8可在至少两个位置之间被调整,在所述位置中返回管线8的下端与润滑剂容器9相距不同的距离。在图1和图3中示出了一个位置,在该位置返回管线8位于上部位置,而在图2和图4中示出了返回管线8处于下部位置。由于在当前的情况下辊2、3和4大致沿Z向被叠置,所以返回管线8还可以基本上在竖直方向Z上被调整。然而,必要时也可设计为,使返回管线8偏离于竖直方向Z地被调整,尤其是当辊2、3和4未沿竖直方向而是沿倾斜方向被设置时。返回管线8以及必要时返回管线10的上部位置与下部位置之间的高度差可根据辊2、3和4或者2’、3’和4’的直径而达到I米。
[0042]上辊2的上述单独的返回管线10也可以被设计为在两个位置之间是可调节的,在这两个位置上,返回管线10与润滑剂容器9的底部相距不同的距离。润滑剂容器9可以例如被设置在容纳该装置I的建筑物的底层或地下室。
[0043]在此可以看出,在图1中,辊2、3和4与按照图2中所示的相比在装置I的更高的高度上运行。在当前的情况下提出,处在图1的状态下的辊2、3和4比处在图2的状态下的由附图标记2’、3’和4’标识的辊具有更大的直径,例如因为辊2’,3’和/或4’可能会被重磨(nachgeschliffen)。因此,图2中示出的装置I’与图1中示出的装置I相比还涉及不同的辊2’、3’和4’。由此,图2中的中间辊3’的最上方的辊与图1中的中间辊3的最上方的辊相比处在较低的水平面。例如当图2的中间辊3’具有比图1的辊3更小的直径时,上辊2’与图1的上辊2相比位于较低的水平面或处于较低的高度。返回管线8的调整(其中,返回管线8的下端在图2的情况下比在图1的情况下更靠近润滑剂容器9)确保了,润滑剂从在较低位置上的中间辊3’的轴承5经由排放管线7流入返回管线8。
[0044]在图3和图4中可以看出,返回管线8具有设置在其外部并且环绕其的护套表面11,所述护套表面被设置为,使得其包围润滑剂容器9的注入接管12。护套表面11也可以以任何方式安置到返回管线8上。在当前的情况下,护套表面11被设置为或者具有与注入接管12相距这样的距离,该距离使得空气可以流入注入接管12与护套表面11之间。这有助于润滑剂在由输入管线6、排放管线7、返回管线8或10以及润滑剂容器9形成的润滑剂回路中的循环。此外,返回管线8可在其朝向润滑剂容器9的一侧形成为是可伸缩的,即具有多个相互间可移动的单独部件(零件)。
[0045]上辊2的返回管线10也可以具有针对返回管线8所描述的护套表面11和/或伸缩式的设计。
[0046]为了调节返回管线8以及必要时还调节返回管线10,可以设置未示出的电动机,附加地或替代地,可规定手动调节返回管线8或10。为了手动调节返回管线8或10,可以设置合适的螺纹连接,例如通过调节螺栓(Stellschraube)和相配属的螺母。返回管线8或10也可以与轴承5的一个或多个轴承箱5a相连接并随其移动。
[0047]返回管线8和必要时返回管线10优选由钢制成。与此相反,排放管线7优选由弹性的或柔性的材料、例如塑料或橡胶制成。
[0048]虽然在当前情况下,所有的中间辊3和下辊4都设置有通至返回管线8的排放管线7,但是仅辊2、3或4与返回管线8连接在原则上也是可能的。
[0049]优选地,在辊3和4的两侧,亦即在驱动侧以及在被驱动侧或操作侧,设置各自的返回管线8,这两者的返回导管优选是可调的。如果有必要,可以使在辊3和4的两侧上的返回管线8这两者的运动耦合。用于上辊2的返回管线10可以位于上辊2的两侧上。
【权利要求】
1.一种用于以多个彼此相邻设置的辊处理纤维幅材的装置,具有:在所述辊之间形成的辊隙,所述纤维幅材为其处理的目的而行进通过所述辊隙;用于支撑所述辊的轴承,其中所述轴承的至少一部分能被供给有润滑剂;返回管线,用于使从所述轴承离开的润滑剂返回至润滑剂容器中;以及各排放管线,其分别从能被供给有润滑剂的轴承延伸至所述返回管线, 其特征在于,所述返回管线(8)在至少两个与该润滑剂容器(9)相距不同距离的位置之间是能调节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返回管线(8)基本上在竖直或倾斜的方向上是能调节的。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有的辊(2、3、4)都具有能被供给润滑剂的轴承(5 ),并且各排放管线(7 )从所有的除了上辊(2 )之外的能被供给润滑剂的轴承(5 )延伸至所述返回管线(8)。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有的辊(2、3、4)都具有能被供给润滑剂的轴承(5 ),并且各排放管线(7 )从所有的除了上辊(2 )之外的能被供给润滑剂的轴承(5 )延伸至所述返回管线(8)。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上辊(2)具有单独的返回管线(10),其中该单独的返回管线(10)在两个与该润滑剂容器(9)相距不同距离的位置之间是能调节的。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上辊(2)具有单独的返回管线(10),其中该单独的返回管线(10)在两个与该润滑剂容器(9)相距不同距离的位置之间是能调节的。
7.根据权利要求1至6中任一项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返回管线(8、10)具有设置在所述返回管线外部并且环绕所述返回管线的护套表面(11),所述护套表面被设置为,包围所述润滑剂容器(9)的注入接管(12)。
8.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环绕所述返回管线的护套表面(11)被设置为,使得空气能够流入所述注入接管(12 )与所述护套表面(11)之间。
9.根据权利要求1至6中任一项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返回管线(8、10)的朝向所述润滑剂容器(9)的一侧被实施为是能伸缩的。
10.根据权利要求1至6中任一项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返回管线(8、10)是能够手动调节的。
11.根据权利要求1至6中任一项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返回管线(8、10)是能够通过电动马达调节的。
12.根据权利要求1至6中任一项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放管线(7)与所述辊(2、3、4 )的轴承(5 )其中之一的轴承箱(5a)是能连接的。
13.根据权利要求1至6中任一项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返回管线(8、10)是由钢制成的管线。
14.根据权利要求1至6中任一项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放管线(7)是由柔性材料制成的管线。
1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柔性材料是塑料或橡胶。
【文档编号】D21G1/00GK203411854SQ201320340123
【公开日】2014年1月29日 申请日期:2013年6月14日 优先权日:2012年7月2日
【发明者】马尔库·基尔韦斯迈基, 汉努·普利宁 申请人:美卓造纸机械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